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实验室火灾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贾海林 余明高 崔志恒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在综合分析高校实验室火灾危险性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建立了高校实验室火灾危险性评价模型,构建了实验室火灾危险性因素的模糊一致判断矩阵。通过权重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燃烧反应或失控化学反应、人员消防素质、干... 在综合分析高校实验室火灾危险性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建立了高校实验室火灾危险性评价模型,构建了实验室火灾危险性因素的模糊一致判断矩阵。通过权重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燃烧反应或失控化学反应、人员消防素质、干燥加热、人员流动情况等因素是影响高校实验室火灾的主要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火灾危险性 模糊层次分析法 权重与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添加剂细水雾熄灭油池火的机理及实验 被引量:6
2
作者 余明高 李喜玲 +2 位作者 马科世 段玉龙 郝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433-437,共5页
为了提高普通细水雾灭火的有效性,采用小尺度实验方法,通过在普通细水雾中加入添加剂,研究了在受限空间内含添加剂细水雾扑灭油池火的有效性.实验研究发现:当火源位于细水雾的作用范围内时,灭火时间较短,灭火性能较高;当火源位于细水雾... 为了提高普通细水雾灭火的有效性,采用小尺度实验方法,通过在普通细水雾中加入添加剂,研究了在受限空间内含添加剂细水雾扑灭油池火的有效性.实验研究发现:当火源位于细水雾的作用范围内时,灭火时间较短,灭火性能较高;当火源位于细水雾的防护区域外时,灭火有效性显著降低.而在相同流量和压力下向细水雾中加入添加剂,能显著地影响它的灭火性能,使火焰容易熄灭,灭火时间大大缩短,从而提高了细水雾的灭火能力,因此细水雾对受限空间内油池火的灭火有效性大大增强.通过细水雾对O2、CO、CO2的体积分数以及对火焰温度、烟气温度影响分析,为筛选和制备细水雾灭火添加剂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水雾灭火 受限空间 添加剂 有效性 油池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型煤矿瓦斯监测网络节点接入机制设计
3
作者 王建国 张德珍 杨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8-1101,共4页
为了解决煤矿瓦斯监测网格型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节点在同一信道上工作时容易产生数据冲突,不利于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的无线节点接入机制。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端设备节点先分组,再使用随机竞争与时隙分配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该... 为了解决煤矿瓦斯监测网格型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节点在同一信道上工作时容易产生数据冲突,不利于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的无线节点接入机制。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端设备节点先分组,再使用随机竞争与时隙分配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实验表明,利用分组无线节点中的时隙分配,并在同一时隙内采用CSMA/CA机制传输数据,不仅可以减少时隙数,降低数据传输时延,还可以减少数据传输冲突,节省能量,从而提高了无线监测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节点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S的受限空间瓦斯爆炸数值模拟 被引量:68
4
作者 罗振敏 张群 +3 位作者 王华 程方明 王涛 邓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81-1387,共7页
为了对矿井瓦斯爆炸灾害进行有效防治、安全评估和事故调查,采用XKWB-1型近球型密闭式气体爆炸特性测试装置进行甲烷爆炸实验,并应用FLACS软件对该爆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二者对比表明添加辐射模型的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平均误差1.8... 为了对矿井瓦斯爆炸灾害进行有效防治、安全评估和事故调查,采用XKWB-1型近球型密闭式气体爆炸特性测试装置进行甲烷爆炸实验,并应用FLACS软件对该爆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二者对比表明添加辐射模型的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平均误差1.88%,说明辐射换热是瓦斯爆炸过程中除热传导和热对流外主要的热量传递方式。模拟结果表明,瓦斯爆炸燃烧波以近球面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小空间内各点压力很快达到均匀,从容器壁面到点火源处温度梯度不断增大;当火焰面传至壁面附近时,未燃气体受壁面作用产生回流,上下、左右的回流气体相遇形成的涡旋使火焰加速,在可燃性气体燃烬时爆炸超压达到最大值。添加辐射换热模型的模拟结果误差基本满足工程需要,可应用于更复杂空间的瓦斯爆炸过程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空间 瓦斯爆炸 辐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复合添加剂细水雾熄灭煤油池火实验 被引量:9
5
作者 余明高 徐俊 +2 位作者 于水军 贾海林 郑立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8-291,共4页
在标准受限空间内使用含复合添加剂细水雾和纯细水雾进行熄灭煤油池火的对比实验,通过细水雾吸热功率和火源平均功率之比、灭火时间、火焰温度以及烟气浓度对含复合添加剂细水雾熄灭煤油池火的机理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研究表明:复... 在标准受限空间内使用含复合添加剂细水雾和纯细水雾进行熄灭煤油池火的对比实验,通过细水雾吸热功率和火源平均功率之比、灭火时间、火焰温度以及烟气浓度对含复合添加剂细水雾熄灭煤油池火的机理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研究表明:复合添加剂弥补了细水雾单纯依靠物理作用灭火的不足,可以在较小的细水雾吸热功率和火源平均功率比值情况下灭火,大幅减小用水量,降低水渍损失,相对于纯细水雾提高了灭火性能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添加剂 细水雾 池火 灭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水雾灭火添加剂的选择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余明高 段玉龙 +3 位作者 徐俊 于水军 贾海林 左秋玲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7年第2期189-192,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细水雾添加剂种类和灭火原理的分析,提出将细水雾添加剂分为物理添加剂和化学添加剂。探讨了在A类火灾和B类火灾中细水雾复合添加剂组成确定的一般性原则,提出对于化学灭火添加剂一般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其组成和质量分数... 通过对国内外细水雾添加剂种类和灭火原理的分析,提出将细水雾添加剂分为物理添加剂和化学添加剂。探讨了在A类火灾和B类火灾中细水雾复合添加剂组成确定的一般性原则,提出对于化学灭火添加剂一般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其组成和质量分数,由不同的火灾场景来确定复合添加剂中物理添加剂的组成。由于添加剂对于细水雾灭火效果各有利弊,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复合添加剂的组成和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水雾 添加剂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氧化和阻化机理的红外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谢锋承 于水军 +3 位作者 褚廷湘 路长 贾海林 余明高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利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煤氧化和阻化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征,对研究煤低温氧化和阻化机理有重要意义。采用TENSOR37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通过对阳泉无烟煤氧化和阻化的红外光谱图的分析,研究阳泉无烟煤在添加化学阻化剂前后煤分子结构的变化... 利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煤氧化和阻化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征,对研究煤低温氧化和阻化机理有重要意义。采用TENSOR37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通过对阳泉无烟煤氧化和阻化的红外光谱图的分析,研究阳泉无烟煤在添加化学阻化剂前后煤分子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图中位于高波数的羟基(—OH)吸收峰较弱,吸光度只有0.086~0.122,在加入吸水盐类阻化剂(MgCI_2)后,吸光度约为原煤样的1.5倍,谱峰明显加强;在阻化前的低温氧化过程中,酚、醇、醚、酯的C—O吸光度由0.309降到0.207,甲基(—CH_3)、亚甲基(—CH_2—)的吸光度分别由0.027、0.019、0.042和0.056降到0.012、0.010、0.031和0.047,吸收峰强度逐渐减弱,芳烃C—H吸光度分别由0 031和0.040升高到0.077和0.087;在阻化后的低温氧化过程中,C—O含量基本不变,甲基、亚甲基的吸光度分别由0.017、0.011、0.034和0.040降到0.012、0.009、0.031和0.038,吸收峰减弱的速度明显降低,芳烃C—H的变化并不大。研究表明:在高变质阳泉煤中,含氧官能团和脂肪侧链的含量很低,在低温氧化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吸水盐类阻化剂MgCl_2可以通过与煤分子间发生取代和络合等作用,增加煤分子的稳定性,提高煤分子氧化的活化能,降低煤的氧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学 无烟煤 自燃 氧化 阻化 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中3种木质地板的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于水军 谢锋承 +1 位作者 贾金涛 余明高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7-160,共4页
木质地板的使用加大了室内火灾发生的几率,增加了室内火灾的荷载,强化了火灾的发展与蔓延。定量研究木质地板的燃烧性能对于减少室内火灾的发生,控制火灾的发展非常重要。应用着火温度测定仪、烟密度测定仪和锥形量热仪,测定了竹地板、... 木质地板的使用加大了室内火灾发生的几率,增加了室内火灾的荷载,强化了火灾的发展与蔓延。定量研究木质地板的燃烧性能对于减少室内火灾的发生,控制火灾的发展非常重要。应用着火温度测定仪、烟密度测定仪和锥形量热仪,测定了竹地板、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3种常用的家庭装修地板材料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竹地板、复合地板和实木地板的点着温度分别为277℃、285℃和290℃;火灾前期,释放的烟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竹地板、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火灾中后期释放的烟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竹地板、复合地板和实木地板;竹地板、复合地板和实木地板的引燃时间分别为35 s、44 s和45s;竹地板、复合地板和实木地板的平均热释放速率分别为368.7kW/m^2、357.7 kW/m^2和380.1 kW/m^2;竹地板、复合地板和实木地板的总热释放分别为330 kW/m^2、331.8 kW/m^2和414.3 kW/m^2;竹地板、复合地板和实木地板的CO生成产率分别为:0.000 417 g/s、0.000 328g/s和0.000 296 g/s。根据对点着温度、引燃时间、烟气密度、热释放速率和CO生成产率等指标的分析可知,3种木质地板中,竹地板的燃烧性能最强,其次是复合地板,实木地板则最弱;但实木地板的总热释放量最大,对火场人员的热伤害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竹地板 复合地板 实木地板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注气强化煤层气抽采效果的工程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志强 王兆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77,82,共7页
为提高特低渗透煤层的煤层气抽采效果,在重庆天府矿业公司850m深井,采用注入组分为78%的N2的方法,进行了强化注抽煤层气的工业性试验。分别试验了单孔与多孔干扰情况下自然涌出、负压抽采、注气涌出、边注边抽和间歇注气试验。结果表明... 为提高特低渗透煤层的煤层气抽采效果,在重庆天府矿业公司850m深井,采用注入组分为78%的N2的方法,进行了强化注抽煤层气的工业性试验。分别试验了单孔与多孔干扰情况下自然涌出、负压抽采、注气涌出、边注边抽和间歇注气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抽采达到极限后进行注气,甲烷抽采时间-浓度曲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波形状态,间歇注抽的甲烷浓度高于边注边抽的甲烷浓度,但衰减较快,注气距离短,长时边注边抽的注抽效果好于间歇注抽效果。注气孔网间距4m,渗透率1.112×10-4 mD的煤层,连续注抽5d后,抽采率由卸压后负压极限抽采的52.4%提高到58.6%。建立了空气注采甲烷的渗流理论方程,计算了合理的注气孔网间距、注气时间、压力等技术参数,讨论了注气技术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辅助技术,为推广这一技术提供了工程与理论参考。同时,提出了抽采后注气的变定解条件渗流方程解算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瓦斯 注气 渗流 变定解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瓦斯燃烧影响因素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明高 潘荣锟 +1 位作者 刘志超 贾海林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瓦斯燃烧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生是由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灾害现象.结合平顶山十矿戊20160工作面的打钻情况,对影响钻孔瓦斯燃烧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评价层次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钻... 瓦斯燃烧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生是由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灾害现象.结合平顶山十矿戊20160工作面的打钻情况,对影响钻孔瓦斯燃烧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评价层次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钻孔瓦斯燃烧各危险性因素的权重系数,并对权重系数进行了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表明:钻孔施工工艺、合理的配风量、煤层瓦斯含量等是防止钻孔瓦斯燃烧中优先考虑的影响因素,为煤矿防止及治理钻孔瓦斯燃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燃烧 层次分析法 权重系数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无线导航系统的设计与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艳兵 杨维 +1 位作者 李林涛 王曙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1,共5页
为了增强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抢险救灾的能力和提高管理效率,基于数字矿山综合无线局域网络系统设计了煤矿井下无线导航系统。通过利用井下接入点设备(Access Point,AP)的基本服务集识别码和导航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指示进行导航系统内... 为了增强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抢险救灾的能力和提高管理效率,基于数字矿山综合无线局域网络系统设计了煤矿井下无线导航系统。通过利用井下接入点设备(Access Point,AP)的基本服务集识别码和导航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指示进行导航系统内人员与设备的定位。利用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eSuperMap开发平台和WinCE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和流动设备的导航。开发了电子地图操作、信息查询、路径分析、导航等功能,并在Pocket PC 2003模拟器上进行了模拟演示,表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这些工作为煤矿井下无线导航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重要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无线局域网 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 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型煤矿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德珍 杨维 刘彬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127,共4页
为了保证网格型煤矿井下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数据的有效传输,针对该网络周期性"活跃/睡眠",结合时隙分配的无线信道使用策略,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同步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布式的广播方式和同步节点转换机制,通过路由器多次... 为了保证网格型煤矿井下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数据的有效传输,针对该网络周期性"活跃/睡眠",结合时隙分配的无线信道使用策略,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同步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布式的广播方式和同步节点转换机制,通过路由器多次转发同步广播帧使得网络中全部节点都接收到该广播帧,从而调整该节点的工作状态,保证了整个网络所有节点的同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监测数据传输时产生的信道使用冲突,并能快速恢复节点与网络的通信,从而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同步 广播 同步节点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因突变诱发煤矸石山喷爆事故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海林 余明高 +1 位作者 潘荣锟 于水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83-1286,共4页
针对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煤矸石山因喷爆造成的特大事故,运用爆炸动力学中的状态方程和比内能方程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据此建立了煤矸石山喷爆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化学热力学中的多相组分理论对其喷爆的演化进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煤... 针对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煤矸石山因喷爆造成的特大事故,运用爆炸动力学中的状态方程和比内能方程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据此建立了煤矸石山喷爆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化学热力学中的多相组分理论对其喷爆的演化进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煤矸石山喷爆的发生可以等效地看作是在煤矸石爆炸中心预埋一定当量的炸药,炸药当量随着煤矸石与空气、水发生化学反应程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山 喷爆分析 动力学模型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结构机械破断生成S-CO的规律与机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海林 韩璐璐 余明高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37-2043,共7页
以煤结构机械破断产生的CO(S-CO)为对象,利用煤结构机械破断S-CO测试系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研究S-CO的生成规律和产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氮气氛围和煤样质量相同条件下,S-CO的产生速率和体积分数均随电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在实验... 以煤结构机械破断产生的CO(S-CO)为对象,利用煤结构机械破断S-CO测试系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研究S-CO的生成规律和产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氮气氛围和煤样质量相同条件下,S-CO的产生速率和体积分数均随电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在实验工况下,S-CO的体积分数变化呈现3个阶段:无S-CO阶段、线性增长阶段、类指数增长阶段。基于煤化学和红外光谱分析理论,分析了实验煤样在机械破断过程中煤结构的变化情况。根据煤中含氧基团及相应解离能,阐明了煤机械破断产生S-CO的多步反应机理,补充了前人关于"S-CO是煤中羰基的机械激活分解"的片面认识,完善了煤结构机械破断S-CO的产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结构 机械破断 S-CO产生规律 S-CO产生机理 多步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N_2赋存煤层综放工作面多参量变化趋势及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海林 刘占斌 余明高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39-1144,共6页
为弄清CO2-N2赋存煤层采煤工作面CO来源和风流温度,CH4、O2和CO浓度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影响,选取不连沟煤矿F6103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包括风流温度,CH4、O2和CO浓度连续进行了35 d的观测。综合运用最小二乘法、数理统计法和Matlab工... 为弄清CO2-N2赋存煤层采煤工作面CO来源和风流温度,CH4、O2和CO浓度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影响,选取不连沟煤矿F6103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包括风流温度,CH4、O2和CO浓度连续进行了35 d的观测。综合运用最小二乘法、数理统计法和Matlab工具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沿F6103综放工作面全线布点的2、3、4、5、6处风流温度,CO和CH4浓度基本上是随距进风巷距离增大而增大,峰值多出现在回风端头测点6。回风隅角测点8处风流温度,CO和CH4浓度在历时35 d的观测中基本上与时间成4次多项式变化。通过自相关系数计算可知,测点6和8处CO浓度分别与其测点处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温度和CH4浓度呈正相关关系。通过比相关系数计算可知,测点5和8处CO浓度和温度分别与测点6处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测点6处CO、CH4浓度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测点5和8处CH4浓度分别与测点6处O2浓度和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测点6处CO、CH4浓度呈正相关关系。CO来源主要由3个方面构成,分别是井下柴油车运行释放的CO,大功率割煤机和煤体相遇瞬时高温氧化产生的CO和破碎煤体与氧的复合氧化产生的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N2赋存煤层 立体分布 4次多项式 自相关系数 比相关系数 CO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监测层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牛春雷 杨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0-103,共4页
为改善煤矿瓦斯监测能力,提出并实现了基于Z igBee协议的层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机制。层次型网络拓扑结构的建立过程包括上层骨干网的建立和下层基础网的建立,其中上层骨干网络的建立又包括协调器建网和簇首节点入网2个过程。... 为改善煤矿瓦斯监测能力,提出并实现了基于Z igBee协议的层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机制。层次型网络拓扑结构的建立过程包括上层骨干网的建立和下层基础网的建立,其中上层骨干网络的建立又包括协调器建网和簇首节点入网2个过程。设计了网络节点的地址分配策略,分配过程包括协调器给簇首节点分配地址和簇首节点给端节点分配地址。针对网络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网络拓扑结构变化问题,如端节点离开或加入网络,设计了相应的处理机制。实验室和煤矿现场试验结果都表明所提出的拓扑控制机制能顺利生成网络,且能对出现的一些拓扑结构变化进行相应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拓扑 地址分配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还原程度煤的氧化与阻化特性 被引量:24
17
作者 于水军 谢锋承 +1 位作者 路长 余明高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6-140,共5页
采用STA449C型热分析仪,通过对煤氧化和阻化的热重分析曲线的6个不同温度特征值的分析,研究了阳泉3号无烟煤、上孔2号无烟煤、泉店低挥发分烟煤、义马高挥发分长焰煤4种不同还原程度煤和添加有化学阻化剂的煤的氧化和阻化特征。结果表明... 采用STA449C型热分析仪,通过对煤氧化和阻化的热重分析曲线的6个不同温度特征值的分析,研究了阳泉3号无烟煤、上孔2号无烟煤、泉店低挥发分烟煤、义马高挥发分长焰煤4种不同还原程度煤和添加有化学阻化剂的煤的氧化和阻化特征。结果表明:义马煤氧化的临界温度(T1)和干裂温度(T2)最高,泉店煤的T1、T2最低;义马煤的氧化增速温度(T3)、着火温度(T4)、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5)和燃尽温度(T6)最低,而上孔煤的T4、T5、T6最高;在氧化的初期阶段,对于各种煤样,添加MgCl2阻化剂后的阻化煤样的T2最高,在氧化的后期阶段,上孔煤和泉店煤添加抗氧剂A阻化剂的阻化煤样的T4、T5、T6较高,阳泉煤及其3种阻化煤样的T4、T5、T6相近,义马煤添加MgCl2阻化剂的阻化煤样的T4、T5、T6较高。研究表明,不同还原程度煤的氧化与阻化特征不同;4种煤的氧化性由易到难依次为:义马煤、阳泉煤、泉店煤、上孔煤;难氧化的上孔煤和泉店煤适合用MgCl2-抗氧剂A复合型阻化剂进行阻化,而易于氧化的义马长焰煤则适合用MgCl2进行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阻化 热分析 温度特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多层地铁车站中间层起火时的通风模式优化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纪杰 钟委 +1 位作者 张英 霍然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以某典型3层十字交叉换乘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针对地铁车站内可燃物的状况,设计峰值为2MW的t2-增长稳定火源,根据地铁车站结构、各层公共区防烟分区和通风系统设置,将紧急通风模式分为起火层下层送风机组关闭和开启2种。选用计算流体力... 以某典型3层十字交叉换乘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针对地铁车站内可燃物的状况,设计峰值为2MW的t2-增长稳定火源,根据地铁车站结构、各层公共区防烟分区和通风系统设置,将紧急通风模式分为起火层下层送风机组关闭和开启2种。选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DS5.0,将火源设置在地下2层靠近站台端部处,建立地铁车站三维模型,采用大涡模拟(LargeEddySimulation)方法对起火层机械排烟效果进行模拟。对起火层内流场、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析结果表明:开启地下3层送风机组可使补向地下2层的风量和地下2层的压力增加,有效地降低火源所在防烟分区内的烟气层厚度和温度,实现更好的防排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火灾 烟气控制 通风模式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达烟煤微观结构参数解算及其与自燃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余明高 贾海林 +1 位作者 于水军 潘荣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0-614,共5页
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乌达矿区典型火区的6种煤样的微观结构与煤自燃的关联性进行探讨,通过红外光谱的定性与半定量分析及煤结构参数的解算可知:乌达烟煤分子结构的芳香度和环缩合度较小,烷基侧链的平均长度较短,桥键较多,致使煤... 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乌达矿区典型火区的6种煤样的微观结构与煤自燃的关联性进行探讨,通过红外光谱的定性与半定量分析及煤结构参数的解算可知:乌达烟煤分子结构的芳香度和环缩合度较小,烷基侧链的平均长度较短,桥键较多,致使煤结构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易于被氧化,继而导致乌达烟煤易于自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达烟煤 微观结构 煤自燃 FTIR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矸石山自燃程度和爆炸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段玉龙 周心权 +2 位作者 余明高 吴彩虹 郝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4-519,共6页
为了研究矸石山自燃程度和爆炸的关系,从温度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3个方面对矸石山的自燃程度和爆炸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有限元知识和ANSYS模拟软件进行了自燃煤矸石山的瞬态温度场分析和模拟;从物理爆炸的角度对矸石山自燃程度和爆... 为了研究矸石山自燃程度和爆炸的关系,从温度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3个方面对矸石山的自燃程度和爆炸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有限元知识和ANSYS模拟软件进行了自燃煤矸石山的瞬态温度场分析和模拟;从物理爆炸的角度对矸石山自燃程度和爆炸关系进行了探讨;利用化学热力学进行了矸石山自燃烟气成分计算,从化学角度对一定环境条件下矸石山自燃程度和爆炸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自燃矸石山的温度从外到内先升高后降低,随自燃程度的加大高温区域近似呈等加范围扩大,最高温大约在距矸石山表面6 m附近;矸石山自燃程度的加剧使其内部形成的空隙和拱形更大更多,雨水充足且达到一定自燃程度条件下,会形成矸石山物理爆炸;温度T≤1 200 K时爆炸混合气体存在一定的爆炸极限,可能发生化学爆炸;温度T>1 200 K时爆炸混合气体体积很小,爆炸极限几乎不存在,发生化学爆炸的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山 自燃 爆炸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