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东矿区浅埋大采高工作面支架-围岩耦合关系及支架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巍 王文 张广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1,共10页
目的为有效解决神东矿区浅埋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强度大导致的采场围岩控制困难问题,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方法,结合采场覆岩砌体梁力学模型,阐释了大采高工作面开采支架-围岩耦合关系,并对该矿区特殊条件下采场矿压规律、支架合理... 目的为有效解决神东矿区浅埋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强度大导致的采场围岩控制困难问题,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方法,结合采场覆岩砌体梁力学模型,阐释了大采高工作面开采支架-围岩耦合关系,并对该矿区特殊条件下采场矿压规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及其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断裂的老顶及其随动岩体自重、旋转空间对顶板动载荷产生影响较大,直接顶、支架及底板整体刚度对老顶的破断位置产生影响,使老顶来压时对支架的作用力变小、作用时间变短;支架-围岩间存在刚度、强度、稳定性等耦合关系。结论提出基于支架实用效果的“支、护、采”三因素法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采用岩石自重估算、实测支架循环末工作阻力加1倍均方差及传递岩梁理论等方法对支架工作阻力进行验算,并得到了合理的支架工作阻力。为相似条件下支架选型及其适用性评价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工作面 支架-围岩耦合 矿压规律 工作阻力 适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综采面停采线深孔爆破切顶护大巷技术研究及应用
2
作者 陈巍 丁坤朋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10期20-25,共6页
针对平煤十一矿采区巷道围岩受工作面末采期间采动影响后破坏严重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综合方法,提出超前工作面停采线深孔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护巷方案。研究表明,合理的切顶目标层位是煤层被采出后其上方主关键岩层形成的悬... 针对平煤十一矿采区巷道围岩受工作面末采期间采动影响后破坏严重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综合方法,提出超前工作面停采线深孔预裂爆破切顶卸压护巷方案。研究表明,合理的切顶目标层位是煤层被采出后其上方主关键岩层形成的悬臂梁结构;确定了爆破关键参数,即切顶高度29.12 m、切顶孔长度31~96.6m、切顶孔直径89mm、终孔间距10m、切顶角度20.0°~61.2°、线装药密度1.5kg/m;工作面停采30 d后采区巷道趋于稳定,两帮累计变形810 mm,顶底板累计变形1090 mm,经简单返修后能继续服务接替工作面;所提出的停采线爆破切顶技术能有效控制采空区巷道变形,同时也为相似条件下巷道治理问题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区 巷道 停采线 爆破 切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燃煤层沿空留巷采空区遗煤自燃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广杰 芦晓伟 王文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113,共6页
针对沿空留巷情况下采空区遗煤易自燃、发火等问题,以平煤二矿为研究背景,根据沿空留巷采空区特征及工作面通风方式特点,建立采空区自然发火数学模型。对未留巷、留巷未采取防漏风措施及留巷采取措施等情况下采空区自然发火特征进行数... 针对沿空留巷情况下采空区遗煤易自燃、发火等问题,以平煤二矿为研究背景,根据沿空留巷采空区特征及工作面通风方式特点,建立采空区自然发火数学模型。对未留巷、留巷未采取防漏风措施及留巷采取措施等情况下采空区自然发火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并在现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后增加了采空区漏风量,氧气浓度面积增加,致使采空区内温度升高;依据沿空留巷下采空区自然发火模拟分析,认为在沿空巷道采取漏风措施可降低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危险性;建立沿空留巷分级防控防灭火技术体系,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为类似条件下沿空留巷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采空区遗煤 数值模拟 自然发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松散层薄基岩综放面切顶留巷底鼓变形特征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俊 张广杰 王文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02-106,共5页
基于厚松散层、薄基岩、综放开采条件下沿空留巷底板变形严重的难题,以赵固一矿为背景,理论研究深部切顶留巷底板载荷演化规律,提出卸压、支护的综合防控技术,并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表明:留巷底鼓的主因是留巷期间实煤帮与挡矸系统处产... 基于厚松散层、薄基岩、综放开采条件下沿空留巷底板变形严重的难题,以赵固一矿为背景,理论研究深部切顶留巷底板载荷演化规律,提出卸压、支护的综合防控技术,并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表明:留巷底鼓的主因是留巷期间实煤帮与挡矸系统处产生垂直应力集中且底板岩层出现三角形塑性滑移区;提出增加切顶高度、提升顶帮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强化采空区帮柔性挡矸的综合措施;留巷治理前后底板变形分别为724、299 mm,底鼓总量降低58.7%,现场实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底板变形 垂直应力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