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电解修锐砂轮氧化膜界面反应及复合磨粒形成机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郐吉才 段云乾 ARDASHEV D V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975-2985,共11页
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ELID)砂轮氧化膜具有辅助抛光性能,对改善磨削表面质量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分析了ELID砂轮表面氧化膜界面反应及复合磨粒的形成机理,利用X-射线衍射(μ-XRD)微区分析及电子能谱仪(XPS)对复合磨粒的组... Electrolytic In-process Dressing(ELID)砂轮氧化膜具有辅助抛光性能,对改善磨削表面质量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分析了ELID砂轮表面氧化膜界面反应及复合磨粒的形成机理,利用X-射线衍射(μ-XRD)微区分析及电子能谱仪(XPS)对复合磨粒的组成成分、复合区域进行了测试,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其形状、粒度、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氧化膜中复合磨粒是以磨粒为中心,从中心到边缘的成分依次为α-Fe_(2)O_(3),γ-Fe_(2)O_(3),FeO(OH),Fe(OH)3等氧化物的复合结构。复合磨粒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呈层层堆积的圆葱状结构,磨削脱水后呈龟背状裂纹。复合磨粒形状为近似长圆形,粒度可达11.5μm到50μm。若干个复合磨粒在氧化膜内连续成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对氧化膜辅助抛光有利,复合磨粒有效去除宽度为磨粒粒度及α-Fe_(2)O_(3)层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D磨削 氧化膜 界面反应 复合磨粒 α-Fe_(2)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超声扭振铣削强度优化设计仿真 被引量:2
2
作者 封志彬 童景琳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6-452,共7页
钛合金具有比强度大、热传导率低等特点,对其进行强度优化设计仿真,可以提高其切削加工性能。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二维超声扭振铣削模型,并采用John-cook分离准则、任意的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Lagrange-Euler,ALE)网格划分方法和施... 钛合金具有比强度大、热传导率低等特点,对其进行强度优化设计仿真,可以提高其切削加工性能。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二维超声扭振铣削模型,并采用John-cook分离准则、任意的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Lagrange-Euler,ALE)网格划分方法和施加相应边界等条件,根据刀-屑的周期分离原理,确立了接触率与角速度、振动频率和超声振幅之间的关系。此外,采用单因素法依次改变角速度、频率和振幅,以此进行强度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切削力和温度均随角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振幅的增大使得切削力有所降低,而温度却有所上升;频率的变化对两者影响不大。并得出结论:给定参数范围内,影响切削力的权重依次为振幅、角速度和频率;影响温度的权重依次为角速度、振幅和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扭振 有限元仿真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