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9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变工况旋转机械剩余有用寿命深度MAML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莉 申祖辉 张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2,共5页
针对旋转机械剩余有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中存在噪声影响以及预测网络泛化性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互熵(Generalized Correntropy,GC)-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无关元学习(Model-Agn... 针对旋转机械剩余有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中存在噪声影响以及预测网络泛化性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互熵(Generalized Correntropy,GC)-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无关元学习(Model-Agnostic Meta-Learning,MAML)预测方法。ICNN通常是以振动参数对包含噪声数据的独立工况与具备足够样本数据的RUL开展预测。MAML能够明显增强ICNN初始参数泛化能力并提供大量先验知识,充分适应各类复杂工况。在各组交叉实验中,ICNN-MAML方法优于CNN,MAML学习策略可以在训练集中得到一组初始参数,经过微调后可以达到最优。损失函数消融实验表明,相对CNN方法,ICNN-MAML对预测误差非高斯分布特点起到了弱化作用,并使预测误差基本都在0附近。物理消融实验表明,随着泛化性提升,模型能够对未知与包含少数样本的任务快速学习,加入更多先验工况时获得了更优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多变工况 模型无关元学习 剩余有用寿命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工程伦理意识培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文慧 田晓光 马晓三 《南方农机》 2021年第6期161-162,共2页
文章结合当前国内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机械及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对高校机械类专业工程伦理的研究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从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工程伦... 文章结合当前国内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机械及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对高校机械类专业工程伦理的研究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从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工程伦理意识培养的改进措施,使机械类专业工程伦理意识教育适应新时代制造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类专业 工程伦理 理论教学 师资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破碎锤活塞横裂机理分析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童桂英 万怡男 +2 位作者 张磊 石岩 张业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95-3004,共10页
针对破碎锤中的活塞横裂现象,分析了活塞产生横裂的机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活塞热处理制造工艺。采用硬度计和金相组织显微镜对活塞材料进行分析,得出发生活塞横裂故障部位的材料成分和金相组织符合设计要求,而硬度和硬化层深度低于设计... 针对破碎锤中的活塞横裂现象,分析了活塞产生横裂的机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活塞热处理制造工艺。采用硬度计和金相组织显微镜对活塞材料进行分析,得出发生活塞横裂故障部位的材料成分和金相组织符合设计要求,而硬度和硬化层深度低于设计要求。利用ANSYS求解活塞“卡死”情况下的最大应力为1229.8 MPa,超出材料的屈服极限850 MPa,最大应力的位置在活塞横裂处;利用Fluent求解活塞所受的径向不平衡力,在活塞的回油槽中受到的最大径向力为3408 N,最小径向力为10 N,在活塞的进油槽中,最大径向力为15675 N,最小径向力为73 N。结果表明,活塞在径向不平衡力作用下形成的“卡死”现象是活塞发生横裂的主要原因。提出延长活塞的渗碳时间、增加活塞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校直次数等热处理新工艺,经耐久实验验证,所提工艺可以有效解决活塞横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破碎锤 活塞 横裂 卡死 径向不平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车辆直线电机馈能悬架能量回收分析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宝占 李朋宁 +1 位作者 吕雅然 邓晓亭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4,共8页
目的为了回收工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度引起的车身振动能量,同时解决馈能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和馈能性能不协调问题,方法首先,提出一种直线电机与减振器并联的馈能悬架系统结构,通过建立馈能悬架系统的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目的为了回收工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度引起的车身振动能量,同时解决馈能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和馈能性能不协调问题,方法首先,提出一种直线电机与减振器并联的馈能悬架系统结构,通过建立馈能悬架系统的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利用天棚控制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其次,以悬架减振器阻尼作为优化设计变量,结合直线电机式馈能悬架的馈能性能、平顺性和安全性建立优化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控制策略对馈能悬架的馈能性能进行优化,以获得全局最优解,解决馈能悬架的平顺性和馈能性能的协调问题;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对馈能悬架系统性能进行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相比,天棚控制下的馈能悬架车身加速度、轮胎动载荷、悬架动行程均方根值分别减小25.40%,17.76%和32.58%;利用遗传算法对馈能悬架的动力性能和馈能协调性能优化,优化后馈能悬架的动力学性能相比优化前有一定恶化,但与被动悬架的动力学性能相比提高显著,而蓄电池平均回收能量提高了15.22%,馈能性能提高显著。结论本文提出的直线电机和减振器并联结构的馈能悬架系统装置能够回收工程车辆悬架系统的振动能量,采用遗传算法协调控制策略能够兼顾馈能悬架的动力学性能和馈能性能,并使馈能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能悬架 直线电机 天棚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27
5
作者 薛铜龙 王小林 巩琦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58,48,共3页
"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培养要求为指导思想,针对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对"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 "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培养要求为指导思想,针对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对"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环节和考核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机械设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工程陶瓷叶轮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要锋 刘传绍 +2 位作者 赵波 焦锋 高国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由于强烈的冲刷腐蚀,采用普通碳钢或一般耐磨钢16Mn制造的离心泵叶轮通常使用寿命只有半年,为延长离心泵的使用寿命,可采用氧化铝工程陶瓷来制造叶轮.作者对某厂料渣泵叶轮最薄弱部位轮彀和叶片的受力和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工... 由于强烈的冲刷腐蚀,采用普通碳钢或一般耐磨钢16Mn制造的离心泵叶轮通常使用寿命只有半年,为延长离心泵的使用寿命,可采用氧化铝工程陶瓷来制造叶轮.作者对某厂料渣泵叶轮最薄弱部位轮彀和叶片的受力和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工程氧化铝陶瓷具有一般金属耐磨材料难以比拟的抗磨损性能,完全使用氧化铝陶瓷材料来代替金属材料制造离心泵叶轮,可以保证叶轮在正常工作时有足够的强度;因此,离心泵叶轮陶瓷化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工程陶瓷叶轮 轮彀强度 叶片强度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工程制图》教材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段鹏 韩光伟 巩琦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9-90,83,共3页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教材建设要满足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文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出发,结合工程图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成果与经验,介绍了通识教育理念在《工程制图》教材建设中的体现,提出了教材... 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教材建设要满足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文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出发,结合工程图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成果与经验,介绍了通识教育理念在《工程制图》教材建设中的体现,提出了教材建设的5个方面,借此期望对《工程制图》教材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工程制图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黄蜻膜翅几何数据采集与处理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彦如 佟金 +2 位作者 孙霁宇 陈东辉 张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1,共4页
利用激光三维扫描系统测量了黄蜻膜翅样品的几何外形,获取了黄蜻膜翅几何表面的外形数据点群。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对黄蜻膜翅点群数据删除跳点、坏点及与研究无关的数据点并进行平滑和精简处理。根据黄蜻膜翅的外形特征,通过框选点群命令... 利用激光三维扫描系统测量了黄蜻膜翅样品的几何外形,获取了黄蜻膜翅几何表面的外形数据点群。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对黄蜻膜翅点群数据删除跳点、坏点及与研究无关的数据点并进行平滑和精简处理。根据黄蜻膜翅的外形特征,通过框选点群命令,从点群数据中提取其边界曲线,并对曲线进行调整,将调整好的边界曲线两两拼接在一起,形成黄蜻膜翅较完整的边界曲线。采用由点和曲线形成曲面中的混合点群加边界曲线的造型方法,成功进行了黄蜻膜翅外形三维几何曲面模型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蜻 膜翅 三维几何模型 逆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微磨削磨棒加工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备 张玲玲 +1 位作者 李峰 赵凯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27,134,共5页
为了提高铝合金微磨削过程控制精度,分析了微磨削磨棒加工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设置不同晶粒取向时各层切屑厚度,探讨了晶粒取向引起的微磨削机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微磨削实验得到切削深度误差在0.3%以内。对法向和切向上的磨削力... 为了提高铝合金微磨削过程控制精度,分析了微磨削磨棒加工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设置不同晶粒取向时各层切屑厚度,探讨了晶粒取向引起的微磨削机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微磨削实验得到切削深度误差在0.3%以内。对法向和切向上的磨削力进行傅里叶转换,完成信号低通滤波后,泰勒因子预测值和测试值沿切向和法向达到了良好吻合状态,切向与法向误差分别为13.4%与5.64%,推断泰勒因子模型能够精确预测出不同晶粒取向下磨削力变化。处于较大微磨削力下切向力通常比法向力更大;处于较低微磨削力状态下,法向力相对切向力更大。逐渐提高切屑厚度后,磨削力受到耕犁力影响程度更明显,切屑成形力开始发挥主导作用。该研究加入晶粒取向因素的微磨削力模型可以更加准确预测磨削力,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磨削 磨削力 晶粒取向 泰勒因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螺线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幸新 郑友益 高咏涛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71-473,共3页
在给出对数螺线定义及其特有性质的基础上,探讨了对数螺线的美学价值.由此出发,以对数螺线在曲线偏心夹紧机构设计、圆楔面联接、铲齿成形刀具等方面的应用为例,阐明了它在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机械工程 对数螺线 制造工程 机械设计 偏心 联接 夹紧机构 基础 领域 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RS并联机构动力学解耦与控制研究
11
作者 黄俊杰 皇甫晨豪 +5 位作者 张家齐 蔡江坤 李世锴 刘志忠 闫勇刚 陈国强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5-744,共10页
针对3-PRS并联机构耦合性强、干扰难以控制等问题,对该机构进行动力学解耦与控制。首先建立机构逆向运动学模型,推导出末端动平台位姿与输入滑块高度间的运动方程;分析机构中各运动构件动能和势能,得出机构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分析在无... 针对3-PRS并联机构耦合性强、干扰难以控制等问题,对该机构进行动力学解耦与控制。首先建立机构逆向运动学模型,推导出末端动平台位姿与输入滑块高度间的运动方程;分析机构中各运动构件动能和势能,得出机构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分析在无重力环境以及正常重力环境中驱动力对末端动平台位姿的影响,并进行理论模型与数值仿真对比,其结果验证了动力学模型一致性和正确性;构建面向逆向动力学模型状态空间方程,研究3-PRS并联机构李导数表达式,实现状态空间方程反馈线性化解耦,并对状态空间解耦模型进行仿真,搭建3-PRS并联机构实验平台,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基于完全解耦与积分滑模设计3-PRS并联机构控制器,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不仅能够解耦其动力学模型,且在干扰、输入驱动力为时变情况下能够跟踪预期轨迹,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RS并联机构 逆向动力学 反馈线性化 积分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高效低损伤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赵重阳 韩基山 +2 位作者 王毅 赵波 唐进元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共19页
铝基碳化硅(SiC_(p)/Al)复合材料在实际加工中存在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损严重和表面完整性差等问题,上述问题限制着SiC_(p)/Al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为实现SiC_(p)/Al的高效低损伤加工,本文从工艺参数的选择、界面冷却润滑、刀具选用及优化... 铝基碳化硅(SiC_(p)/Al)复合材料在实际加工中存在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损严重和表面完整性差等问题,上述问题限制着SiC_(p)/Al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为实现SiC_(p)/Al的高效低损伤加工,本文从工艺参数的选择、界面冷却润滑、刀具选用及优化的角度出发,总结了传统机械加工的研究现状。从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超声辅助加工、磨料水射流加工、激光加热辅助加工以及电化学射流加工的研究现状出发,详述了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以及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切削力、刀具磨损、材料去除形式、表面和亚表面损伤方面出发,论述了加工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在总结现有加工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多能场复合加工是改善SiC_(p)/Al切削性能、降低刀具磨损及表面损伤、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完整性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表面完整性 材料去除形式 刀具磨损 多能场复合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转向工况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多目标转矩分配策略
13
作者 范小彬 彭佳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5,共9页
为了提升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在紧急转向工况下的转向稳定性和乘员舒适性,开发了基于第2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策略。该策略采用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设计了操纵稳定性和乘员舒适性的优化目标函数,考虑了纵向期望转... 为了提升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在紧急转向工况下的转向稳定性和乘员舒适性,开发了基于第2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策略。该策略采用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设计了操纵稳定性和乘员舒适性的优化目标函数,考虑了纵向期望转矩和附加横摆力矩等广义力的等式约束条件,并在NSGA-Ⅱ计算出的Pareto前沿中根据车辆的动态条件来选择转矩最优解。结果表明:相比于轴载比例(ALR)和加权最小二乘法(WLS)策略,优化策略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相对于参考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37.45%、52.08%和41.98%、56.95%,其侧向加速度和转矩的幅值也更小,证明所提出策略在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紧急转向时转矩分配的有效性,提高了车辆的转向稳定性和乘员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轮毂电机 第2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转矩分配 操纵稳定性 乘员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眼动样本生成及识别
14
作者 谭雪青 宋军 +1 位作者 张慢慢 臧传丽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3,共9页
目的生成式和传统人工智能模型是信息时代的关键工具。在这些技术的助力下,眼动过程的样本生成与识别显得尤为关键,它已成为深入研究认知机制的重要手段。为了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眼动技术领域的应用发展,解决眼动样本生成及因网络深... 目的生成式和传统人工智能模型是信息时代的关键工具。在这些技术的助力下,眼动过程的样本生成与识别显得尤为关键,它已成为深入研究认知机制的重要手段。为了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眼动技术领域的应用发展,解决眼动样本生成及因网络深度增加而导致的不透明性和不可解释性问题,并深入挖掘与幼儿语言发展相关的眼动数据,方法采集4~6岁幼儿理解不同焦点结构的眼动数据,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和传统模型-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识别眼动模式的发展差异并尝试生成新样本,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混淆矩阵对生成式数据集进行解释。结果结果表明:(1)VAE生成的4岁组、5岁组和6岁组幼儿眼动数据集精度高于MINIST数据集(mixed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database),且与MLP分析结果一致,具有准确性、多样性和一定的可解释性;(2)生成式眼动数据及混淆矩阵结果表明,在无焦点结构句式中,幼儿在4~5岁、5~6岁两个阶段理解水平均有提升,而宾语焦点结构和主语焦点结构的眼动特征在4~5岁变化较小,5~6岁变化较大,说明幼儿对焦点结构的理解在5岁是一个关键期,这符合幼儿焦点结构理解发展规律。结论提出的人工智能耦合分析方法,具备有效识别眼动特征发展模式的能力,并能据此生成可靠的新样本。这一方法不仅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眼动技术的融合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为复杂语言理解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变分自编码器 多层感知器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液滴撞击不同润湿性倾斜表面的动力学行为
15
作者 陈孝松 郑海坤 +2 位作者 张培成 盛伟 郝晓茹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4,共8页
超疏水表面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材料在防/除冰领域展现了一定的应用前景。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温度(-25~16℃)、不同倾角(0~60°)以及不同润湿性表面(亲水、超疏水表面)上撞击液滴的动力学行为,分析了其液滴形态、铺展因子、铺展时... 超疏水表面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材料在防/除冰领域展现了一定的应用前景。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温度(-25~16℃)、不同倾角(0~60°)以及不同润湿性表面(亲水、超疏水表面)上撞击液滴的动力学行为,分析了其液滴形态、铺展因子、铺展时间和接触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倾角和润湿性不同,撞击液滴在铺展之后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行为;随着倾角增大,亲水表面最大铺展因子和铺展时间随之增大,超疏水表面铺展时间变化与之相同,最大铺展因子随着倾角的增加而减小,特别是T_(s)>-25℃;相比于亲水表面,液滴撞击超疏水表面具有更短的铺展时间,在T_(s)=-25℃时可以达到约10倍;增大壁面倾角会打破液滴在水平超疏水表面上的对称反弹,进而缩短液滴接触时间,说明增加倾角可有效抑制水滴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撞击动力学 表面润湿性 表面倾角 表面温度 防/除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表面促进剂复配氧化石墨烯对甲烷水合物生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王蕊蕊 姜少林 +4 位作者 王超 施中锋 赵伟龙 郝晓茹 盛伟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4,共7页
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储存和运输天然气受到了研究者关注。然而,水合物存在生成条件苛刻、生成速率慢和储气量低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采用全氟己基磺酸钾(PHS)与氧化石墨烯(GO)复配的促进剂,在277 K、6 MPa条件下,开展了甲烷水合物... 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储存和运输天然气受到了研究者关注。然而,水合物存在生成条件苛刻、生成速率慢和储气量低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采用全氟己基磺酸钾(PHS)与氧化石墨烯(GO)复配的促进剂,在277 K、6 MPa条件下,开展了甲烷水合物生成实验,研究了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复配促进剂用于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最短为3 min(0.2 g/L GO+10 mmol/L PHS),相比纯水体系诱导时间(221 min)显著缩短;储气量最高为158 mL/mL(0.2 g/L GO+10 mmol/L PHS),相比纯水体系储气量增大了690%,相比0.2 g/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促进剂储气量增大了28%。回收利用复配促进剂(0.2 g/L GO+10 mmol/L PHS),5次循环过程中储气量均可保持在120 mL/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氟化表面促进剂 氧化石墨烯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源监测信息融合的煤仓监测管理系统
17
作者 王学记 马趁想 范俊锴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0,88,共8页
目的大型煤仓缺少有效的监测管理方法是导致煤仓散煤堵塞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多种监测手段并结合管理软件系统,对大型煤仓内的散煤储藏状态进行监测和管控,为煤仓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提出一种大型煤仓监测管... 目的大型煤仓缺少有效的监测管理方法是导致煤仓散煤堵塞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多种监测手段并结合管理软件系统,对大型煤仓内的散煤储藏状态进行监测和管控,为煤仓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提出一种大型煤仓监测管理系统。硬件方面,通过单点式雷达料位计、3D雷达料位计、原煤在线灰水仪等对入仓散煤的储存状态进行监测。软件方面,通过开发料位管理平台、中控系统、边缘设备系统等对煤仓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和在线显示。结果工程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单点式雷达料位计和3D雷达料位计相结合的方法,可准确获得煤仓内散煤的储存容量状态,实现煤仓内散煤料位的实时监测。通过在煤仓入料口布置在线灰水仪可实现入仓散煤含水量和灰分含量的实时监测。煤仓监测管理系统软件,可对煤仓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并与煤仓卸料装车的磅单数据对接,实现煤仓储存状态系统化管理。将煤仓管理系统的散煤储存数据与散煤流动性智能化算法相结合,可有效控制煤仓清堵装备技术参数,实现煤仓的自动清堵。结论煤仓监测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煤仓的实时监控和智能管理,煤质分层实时跟踪,为煤矿智能装车提供有效准确数据,极大提高了煤仓管理的精确性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煤仓系统 散煤监测系统 煤仓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切削的刀具磨损机理及其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焦锋 赵亮 +2 位作者 李瑜 赵重阳 牛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9-453,共5页
通过对比法,对超声振动车削GCr15淬硬轴承钢时PCBN刀具有别于普通切削的磨损情况及其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超声切削下的刀具磨损以磨料磨损和反复冲击造成的机械磨损为主,而普通切削以磨料磨损与黏结磨损为主.在相同的切... 通过对比法,对超声振动车削GCr15淬硬轴承钢时PCBN刀具有别于普通切削的磨损情况及其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超声切削下的刀具磨损以磨料磨损和反复冲击造成的机械磨损为主,而普通切削以磨料磨损与黏结磨损为主.在相同的切削参数和切削路程下,超声切削的磨损程度小于普通切削.在超声切削中,伴随刀具的初级磨损、正常磨损和剧烈磨损,工件表面粗糙度同样有一个先降低,然后缓慢升高,最后迅速恶化的过程,但前2个阶段持续时间比普通切削长,刀具剧烈磨损阶段开始时的磨损程度比普通切削严重.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切削路程下,超声切削更能保证工件表面的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N刀具 超声振动 轴承钢 刀具磨损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精炼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米国发 孔留安 +3 位作者 朱兆军 王宏伟 张二林 曾松岩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2,共2页
对铝合金精炼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25%Na2SiF6 +75%C2Cl6 具有较好的精炼效果,在加入量为0.6%时效果最佳;用新设计的除气钟罩及旋转转子除气机,可以获得好的精炼净化效果,相比之下,旋转转子除气机效果最佳。
关键词 铝合金 精炼工艺 精炼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G在逆向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万里 马强 +3 位作者 孙大许 闫勇刚 梁智勇 张海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6-97,共2页
介绍了逆向工程的概念、特点及工作流程,阐述了UG的曲面造型技术和主要功能,用UG对汽车车身点云数据进行了数据处理、曲面重建及造型等过程。研究表明UG在逆向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逆向工程 UG 曲面造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