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太极拳家的工匠精神 被引量:6
1
作者 申国卿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114,121,共5页
近代以来,太极拳充满了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元素。各大流派的众多太极拳家苦练拳技、精研拳理、以拳入道、德艺双馨,践行艺无止境的中华工匠精神。认为:"拳不离手的行为表现,阐幽发微的追求目标,博采众长的武学开新,以技入道的生活方... 近代以来,太极拳充满了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元素。各大流派的众多太极拳家苦练拳技、精研拳理、以拳入道、德艺双馨,践行艺无止境的中华工匠精神。认为:"拳不离手的行为表现,阐幽发微的追求目标,博采众长的武学开新,以技入道的生活方式"凸显了大巧若拙的传统武术气质与厚德载物的武术文化风骨;工匠精神所反映的深蕴民间的武学匠心,构成了近代以来太极拳的传播基础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太极拳家 工匠精神 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武术教育实践原点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峰 王柏利 +1 位作者 石萌 张德良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218,共6页
教育目的是研究教育实践的原点,教育本质是依靠生命提升生命。围绕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国脉、增强学生体质"的学校武术教育实践原点,提出了3种不同的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思路,而每一种教育改革思路任务的完成,其实践路径都至... 教育目的是研究教育实践的原点,教育本质是依靠生命提升生命。围绕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国脉、增强学生体质"的学校武术教育实践原点,提出了3种不同的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思路,而每一种教育改革思路任务的完成,其实践路径都至关重要。在分析当下学校武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回归教育本真,对如何推进3种教育目的的实践路径进行思考。结果表明:(1)尚武、品武的虚无致使心力、胆力的颦眉;本真教育的偏离导致国脉传承的乏力;运动激发的不足引起体力充实的无奈是学校武术教育实践原点坐标向度迷失的主要缘由。(2)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必须在符合教育属性的范畴下,回归教育本真,强化学校武术教化育人功能,达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3)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构建学校武术知识系统,制定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的实践路径,完成学校武术教育的国脉传承重任。(4)选择"品武""尚武"欣赏教学方法和"打练并进、德艺兼修"武术教学模式是实现学校武术教育实践原点路径完善的有效策略。(5)在重新认识"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激扬生命、充实体力,实现体育强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 教育实践原点 教皈依学 国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侠电影中武术形象生成的传播符号学阐释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柏利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8-144,共7页
武侠电影对武术的世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武侠电影作品中武术文化内涵的匮乏不利于武术形象的塑造。从传播符号学视角,对武侠电影作品中武术文本符号及其传播的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侠电影中武术动作的图像表达建构了武术形象符... 武侠电影对武术的世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武侠电影作品中武术文化内涵的匮乏不利于武术形象的塑造。从传播符号学视角,对武侠电影作品中武术文本符号及其传播的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侠电影中武术动作的图像表达建构了武术形象符号;武侠电影作品中报仇雪恨、江湖争霸、民族精神弘扬的叙事主题,以及效忠旧主、家族本位的文化表达,为武术形象的生成营造了一个低俗的文化语境,诱发了武术负面形象的产生。而武侠电影作品对民族主义的狭隘恪守,对武术文化的片面解读,导致武侠电影作品文化意义的整体缺失,不利于武术文化的世界传播。赋予武侠电影文本正确的文化意义,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民族文化的正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武侠电影 传播符号学 负面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