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评《化工专业实验》 被引量:2
1
作者 仪桂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12-I0012,共1页
经济的迅速发展拓宽了化学工业在人民日常生活当中的应用范畴,因此化学工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与重要领域,并且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社会对化学工业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各个高校通过理论知识培育与化学实践教学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 经济的迅速发展拓宽了化学工业在人民日常生活当中的应用范畴,因此化学工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与重要领域,并且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社会对化学工业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各个高校通过理论知识培育与化学实践教学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化学类专业人才,以实现化学工业领域人才的可持续。由高峰、邹晓勇、王小华共同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化工专业实验》一书以化工类实践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化工类专业的各类实验,对探讨高校化工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进与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类专业 化学类专业 应用范畴 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基硬炭的微结构调控及电化学储钠性能
2
作者 康伟伟 李松原 +10 位作者 曾海涛 郭卫杰 卢子情 李国鑫 胡昕冉 黄光许 贾建波 邢宝林 俞佳 庞爽 张传祥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7,共11页
高性能、低成本的硬炭负极对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至关重要。以煤系腐植酸为原料,经高温炭化(1000℃~1500℃)制备硬炭,研究炭化温度对煤系腐植酸基硬炭无序碳、准石墨碳、类石墨碳、缺陷浓度等的影响,评价不同微结构硬炭的电化学储钠性能... 高性能、低成本的硬炭负极对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至关重要。以煤系腐植酸为原料,经高温炭化(1000℃~1500℃)制备硬炭,研究炭化温度对煤系腐植酸基硬炭无序碳、准石墨碳、类石墨碳、缺陷浓度等的影响,评价不同微结构硬炭的电化学储钠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升高,腐植酸基硬炭的平均碳层间距与缺陷浓度逐渐降低,碳微晶尺寸逐渐增大,无序碳逐渐向准石墨碳以及类石墨碳演变;1300℃制备的硬炭含有28.26%的无序碳、36.91%的准石墨碳以及34.81%的类石墨碳,其平均碳层间距约为0.366 nm;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在20 mA/g电流密度下的可逆比容量为224.1 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74.2%,在20 mA/g电流密度下经5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5.5%;腐植酸基硬炭的平台区比容量与其准石墨碳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硬炭 炭化温度 负极材料 腐植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鹤壁地区地幔捕掳体中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侯广顺 魏世鹏 +4 位作者 袁稳 张艳林 齐永安 向世红 李英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4,共9页
河南省鹤壁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区与西部相对稳定区的过渡带上,出露有大量的地幔捕掳体,是研究华北克拉通的一个地幔窗口。本文分析了鹤壁地区土门金伯利岩和新生代上峪橄辉玢岩所携带的地幔捕掳体中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并探... 河南省鹤壁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区与西部相对稳定区的过渡带上,出露有大量的地幔捕掳体,是研究华北克拉通的一个地幔窗口。本文分析了鹤壁地区土门金伯利岩和新生代上峪橄辉玢岩所携带的地幔捕掳体中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并探讨该地区的岩石圈地幔性质。土门金伯利岩所携带的地幔捕掳体中的尖晶石Mg^#介于21.58~78.66,Cr^#介于18.08~73.97;上峪橄辉玢岩所携带的地幔捕掳体中尖晶石Mg^#介于48.96~77.00,Cr^#介于18.78~64.10。山东蒙阴地区的地幔包体代表华北古生代古老难熔型地幔,昌乐-山旺和河北汉诺坝等新生代地幔代表华北中新生代新生饱满型地幔。与山东蒙阴、昌乐-山旺、河北汉诺坝等地区地幔尖晶石的对比表明,土门和上峪的尖晶石相地幔介于难熔型地幔和饱满型地幔之间,以过渡型岩石圈地幔为主。尖晶石-橄榄石矿物温度压力计算表明,土门和上峪的捕掳体温度主要集中在1031~1090℃,压力集中在1.70~1.88 GPa,处于明显偏高的地幔热流状态,可能与华北克拉通的破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壁地区 地幔捕掳体 岩石圈地幔 尖晶石 过渡型地幔 矿物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矿区高灰细泥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鲁忠良 王擘昊 +3 位作者 于跃先 史长亮 何俊 王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重介质选煤工艺普及,入选浮煤泥中高灰细泥的含量逐渐增加。高灰细泥是影响煤泥水沉降效率的最直接因素,对煤泥水中的高灰细泥进行处理,直接关系着煤炭资源生产和水资源利用。针对河南矿区煤泥水具有高... 目的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重介质选煤工艺普及,入选浮煤泥中高灰细泥的含量逐渐增加。高灰细泥是影响煤泥水沉降效率的最直接因素,对煤泥水中的高灰细泥进行处理,直接关系着煤炭资源生产和水资源利用。针对河南矿区煤泥水具有高灰细泥的特性,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测试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和搅拌速度对煤泥水的沉降率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效果,提高煤泥水沉降效率。结果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与聚丙烯酰胺的分散性能及絮凝性能更优,搅拌速度、六偏磷酸钠用量、聚丙烯酰胺用量对高灰细泥煤泥水沉降率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搅拌速度和聚丙烯酰胺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沉降率影响最为显著;当六偏磷酸钠用量40.08 mg/L、聚丙烯酰胺用量5.75 mg/L、搅拌速度411.12 r/min,沉降率可达95.5%,沉降率提高的原因在于高灰细泥絮凝过程中絮团成球明显,絮凝剂的桥接作用可以使分散颗粒聚团并发展为球形,长条不规则颗粒明显减少,颗粒群粒形的改变有助于煤泥水的沉降,在一定搅拌速度下粒形保持较为规整,可增加沉降概率,使煤泥水得以有效沉降。结论通过改善煤泥水中颗粒的粒度粒形特性,可以有效提高河南矿区高灰细泥煤泥水的沉降效率。研究结果可为处理高灰细泥煤泥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矿区 煤泥水 高灰细泥 沉降率 粒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处理对煤基电容炭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兆华 王谦 +4 位作者 张步勤 张风梅 张传祥 黄光许 邢宝林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电极材料作为其关键部件一直备受关注,其中电极材料的改性处理对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至关重要。以河北无烟煤为前驱体,KOH为活化剂,碱与煤的质量比为2∶1,活化温度为800℃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煤基...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电极材料作为其关键部件一直备受关注,其中电极材料的改性处理对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至关重要。以河北无烟煤为前驱体,KOH为活化剂,碱与煤的质量比为2∶1,活化温度为800℃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煤基电容炭(2586 m^(2)/g)。以煤基电容炭为原料,考察了电容炭在不同温度(600~1000℃)氢热还原过程中微观结构与表面化学性质的演变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氢热还原温度的升高,样品的比表面积先略微升高后逐渐降低,中孔率较原煤基电容炭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700℃氢热还原处理得到的样品具有较低的氧含量(0.35%)、较强的导电性、与有机电解液之间较好的润湿性以及较高的缺陷程度,电化学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具有较高的比电容(0.5 A/g电流密度下为179 F/g)、能量密度(33.36 Wh/kg)、功率密度(1014.75 W/kg)、倍率性能(电流密度为5 A/g时的电容保持率为58.7%)和循环稳定性(5000次循环电容保持率为82%)。对于煤基电容炭而言,氢热还原是一种良好的改性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煤基活性炭 改性 含氧官能团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塑料催化热解制备碳纳米管及其生长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孟卫波 邢宝林 +7 位作者 程松 冯来宏 施凤 曾会会 雷思乐 王雪 赵赛丹 曾祥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68-3478,共11页
塑料因优异的易塑性、持久性、耐腐蚀等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然而塑料在使用过程由于难降解、回收利用率低等缺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以硝酸镍为催化剂前体,通过一步热解法将聚乙烯塑料制备... 塑料因优异的易塑性、持久性、耐腐蚀等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然而塑料在使用过程由于难降解、回收利用率低等缺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以硝酸镍为催化剂前体,通过一步热解法将聚乙烯塑料制备成具有高价值的碳纳米管(CNTs),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气相色谱-质谱等技术对其结构和生长机制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热解温度(600~900℃)和硝酸镍加入量(0.5%~2.0%)对CNTs结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0℃、硝酸镍质量分数1.0%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形貌结构较好的CNTs。该条件下CNTs为多壁碳纳米管,石墨化度较高,长度为5~15μm,管平均外径为(28.43±0.56)nm,平均内径为(11.03±0.61)nm,层间距为0.340nm,接近碳纳米管的最理想的石墨层间距(d=0.3354nm)。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了CNTs的生长机理与模型,剖析出CNTs为顶端生长模型。将制备的CNTs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微塑料并表现出了较好的去除性能,实现了“以废治废”。本研究以LDPE为原料采用一步热解法得到形貌结构优异的CNTs,实现了塑料的高质化利用,并为其他相似废弃物的利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 碳纳米管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脱碱渣处理含铅废水 被引量:2
7
作者 燕旭东 朱晓波 +2 位作者 李望 袁彩凤 张志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5-165,共11页
采用微生物脱碱法对赤泥进行脱碱处理,并将脱碱后的中性赤泥残渣作为吸附剂处理含铅废水。从赤泥中选育的粟褐芽孢杆菌在合适条件下对赤泥的单次脱碱率达到30.2%,经过5级加菌处理后赤泥总脱碱率可达75.8%,脱碱渣pH稳定在6.68。并对脱碱... 采用微生物脱碱法对赤泥进行脱碱处理,并将脱碱后的中性赤泥残渣作为吸附剂处理含铅废水。从赤泥中选育的粟褐芽孢杆菌在合适条件下对赤泥的单次脱碱率达到30.2%,经过5级加菌处理后赤泥总脱碱率可达75.8%,脱碱渣pH稳定在6.68。并对脱碱后赤泥渣进行吸附重金属铅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脱碱渣投加量1.0 g/L、吸附温度30℃、吸附质pH为6.5、吸附时间180 min的条件下,对100 mg/L的Pb(Ⅱ)溶液的吸附率约为80%。脱碱渣理论饱和吸附量为461.43 mg/g。赤泥微生物脱碱渣吸附Pb(Ⅱ)的过程符合准二级模型,化学吸附过程起主导作用,且是自发进行的。赤泥脱碱渣吸附Pb(Ⅱ)后,Pb(Ⅱ)主要以PbCO_(3)、Pb(OH)_(2)和Pb(Ⅱ)-Complex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脱碱 微生物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带调控与点缺陷工程改善Cu_(12)Sb_(4)S_(13)的热电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超 姜淑印 +3 位作者 李世叶 王杰 张晋 成世兴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01-8207,共7页
研究采用廉价高价元素Ga取代Cu,利用高温熔融、退火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了Cu_(12-x)Ga_(x)Sb_(4)S_(13)(x=0,0.05,0.1和0.15)热电材料,并对样品的物相组成、能带结构和热电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Ga掺杂能够在导... 研究采用廉价高价元素Ga取代Cu,利用高温熔融、退火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了Cu_(12-x)Ga_(x)Sb_(4)S_(13)(x=0,0.05,0.1和0.15)热电材料,并对样品的物相组成、能带结构和热电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Ga掺杂能够在导带附近引入杂质带,起到施主能级的作用,降低空穴载流子浓度,提高材料的Seebeck系数。同时,随着Ga掺杂量的增加,热导率显著下降,当温度为770 K时,Cu_(11.85)Ga_(0.15)Sb_(4)S_(13)样品热导率下降到1.20 W/mK,比本征材料降低了29%。最终,Cu_(11.9)Ga_(0.1)Sb _(4)S_(13)样品获得最佳的热电性能,在770 K时ZT值为0.7,相比本征材料提高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性能 SEEBECK系数 热导率 能带结构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掺杂对Mo_(2)FeB_(2)弹性、硬度和电子结构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9
作者 王延广 王军凯 +2 位作者 黄珍霞 戚海新 柯德庆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Mo_(2)FeB_(2)具有耐高温、耐磨、高强度,是一种良好的硼基金属陶瓷材料,在模具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Nb元素掺杂Mo_(2)FeB_(2)合金的结构稳定性、弹性、硬度和电子结构.结合能和生成焓的计算结... Mo_(2)FeB_(2)具有耐高温、耐磨、高强度,是一种良好的硼基金属陶瓷材料,在模具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Nb元素掺杂Mo_(2)FeB_(2)合金的结构稳定性、弹性、硬度和电子结构.结合能和生成焓的计算结果表明,Nb在Mo_(2)FeB_(2)中更容易占据Fe位置,并且在Fe位掺Nb的Mo_(2)FeB_(2)比在Mo位处掺Nb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此外,计算结果还表明,Nb掺杂可以提高Mo_(2)FeB_(2)的剪切模量、杨氏模量、体积模量和硬度,但塑性略有下降,合适的掺杂浓度应为2.5 at.%.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Nb掺杂Mo_(2)FeB_(2)力学性能的提高可归因于Nb-B共价键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掺杂 Mo_(2)FeB_(2) 力学性能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化学理论对煤灰熔融特性的调控机制
10
作者 杨自强 李风海 马名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07-210,共4页
在对添加剂(助熔剂、耐熔剂)、配煤和生物质三种方法调控煤灰熔融特性综述的基础上,从量子化学理论的角度对煤灰中矿物质变化机理从微观上加以阐述。添加剂在本质上改变桥氧键(Si—O—Si)与非桥氧键(Si—O—M,M为金属离子)比例,引起了... 在对添加剂(助熔剂、耐熔剂)、配煤和生物质三种方法调控煤灰熔融特性综述的基础上,从量子化学理论的角度对煤灰中矿物质变化机理从微观上加以阐述。添加剂在本质上改变桥氧键(Si—O—Si)与非桥氧键(Si—O—M,M为金属离子)比例,引起了硅酸盐熔体的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灰熔融温度的变化。从莫来石和钠长石生成的角度讨论配煤对灰熔融特性的调控机制。从分子动力学模型(MD)的角度来论述生物质中CaO对煤灰的熔融特性影响。最后对煤灰熔融特性进行总结与展望,为预防煤转化过程中结渣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灰熔融温度 配煤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在Ti_(2)NO_(2) MXene表面吸附氧化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1
作者 魏煜莹 王军凯 +2 位作者 黄珍霞 戚海新 王向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2,共8页
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在生产生活中以各种形式排放的汞对生态及人类健康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寻找高效的汞吸附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汞在Ti_(2)NO_(2)(MXene)和具有一个氧空位... 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在生产生活中以各种形式排放的汞对生态及人类健康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寻找高效的汞吸附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汞在Ti_(2)NO_(2)(MXene)和具有一个氧空位缺陷的Ti_(2)NO_(2)(Ov-Ti_(2)NO_(2))上的吸附和氧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Hg0在Ti_(2)NO_(2)表面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在Ov-Ti_(2)NO_(2)表面为化学吸附. Ti_(2)NO_(2)表面氧空位的存在可以改善HgO与Ov-Ti_(2)NO_(2)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吸附能提高116 kJ/mol. Hg0在Ov-Ti_(2)NO_(2)表面氧化为HgO的反应能垒为92.55 kJ/mol,小于其在Ti_(2)NO_(2)表面氧化反应的能垒(101.42 kJ/mol),更有利于Hg0的氧化.此外,产物HgO在Ov-Ti_(2)NO_(2)表面脱附需要226.18 kJ/mol能量,远高于在Ti_(2)NO_(2)表面脱附所的110.49 kJ/mol,说明Ov-Ti_(2)NO_(2)对产物HgO的集中控制能力优于Ti_(2)NO_(2),从而更能抑制HgO脱附造成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NO_(2)MXene 吸附 氧化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掺杂碳纳米管吸附甲硝唑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2
作者 李凤凤 王军凯 +3 位作者 黄珍霞 王一菲 魏煜莹 蔡艺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8,共8页
甲硝唑(MNZ)的滥用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CNT)和Fe掺杂碳纳米管(Fe-CNT)对MNZ的吸附作用.分别计算了单壁CNT和Fe-CNT与MNZ的吸附结构、吸附能、电子轨道、电荷转移、态密度等.结... 甲硝唑(MNZ)的滥用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CNT)和Fe掺杂碳纳米管(Fe-CNT)对MNZ的吸附作用.分别计算了单壁CNT和Fe-CNT与MNZ的吸附结构、吸附能、电子轨道、电荷转移、态密度等.结果表明原始CNT对MNZ吸附作用较弱,而Fe-CNT与MNZ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因此,Fe-CNT有望成为吸附水中污染物MNZ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甲硝唑 第一性原理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家豪 张兆华 +6 位作者 刘宇昊 赵玮 李秀春 贾建波 黄光许 邢宝林 张传祥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储能器件备受人们关注,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煤化工副产物低灰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通过直接与酚醛树脂混合,加以高温炭化,成功制备出煤沥青基软硬炭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沥青/酚... 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储能器件备受人们关注,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煤化工副产物低灰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通过直接与酚醛树脂混合,加以高温炭化,成功制备出煤沥青基软硬炭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沥青/酚醛树脂质量比对所制材料结构的影响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通过SEM、TEM、XRD、Raman、XPS、FTIR等测试表明,酚醛树脂可以有效地抑制沥青在高温过程的过度石墨化,沥青也可以修复酚醛树脂在炭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可逆缺陷,同时沥青与酚醛树脂二者可在炭化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有利于复合材料中伪石墨结构的形成,从而引入更多吸附和插层位点。随着沥青与酚醛树脂质量比的逐渐增加,复合材料的伪石墨结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质量比为1∶4所制复合材料(LF−1∶4)的伪石墨结构含量最高,为32.88%,优于纯沥青直接炭化所制材料(LQ)的21.28%和纯酚醛树脂直接炭化所制材料(FQ)的27.08%。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等电化学测试表明,沥青与酚醛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储钠性能,其中LF−1∶4的首圈库伦效率和可逆容量分别为80.87%和249.10 mAh/g,对比LQ的48.39%与90.39 mAh/g和FQ的73.46%与230.48 mAh/g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利用LF−1∶4所制备出的全电池表现出251.37 mAh/g的可逆容量,经过计算得出该全电池的能量密度为214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酚醛树脂 负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沥青基炭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秀春 杨晋伟 +7 位作者 李凌澍 霍慕逸 陈林 杨自强 俞佳 张兆华 刘宇昊 张传祥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8,共12页
钠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在低速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被看好,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负极材料对钠离子电池发展意义重大。煤沥青因具有碳含量高、芳化度高等特征,是硬炭负极材料的优质前驱体,但直接高温热解会... 钠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在低速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被看好,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负极材料对钠离子电池发展意义重大。煤沥青因具有碳含量高、芳化度高等特征,是硬炭负极材料的优质前驱体,但直接高温热解会产生石墨化的倾向,表现为碳层间距小,活性位点少,储钠容量低。因此,以煤沥青为原料,利用兼具活化和催化作用的NaCl为模板剂,经800℃炭化制备沥青基硬炭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低温氮气吸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技术探究炭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借助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等探究煤沥青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钠性能。结果表明:NaCl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引入更多的活性位点,同时促进局部石墨片层的形成,并使其封闭孔体积显著提高;当NaCl与煤沥青的质量比为10∶1时,制备的煤沥青基多孔炭PN2具有163 m^(2)/g的比表面积,具有高斜坡比容量和高平台比容量的电化学特征,在50 mA/g电流密度时可逆比容量为229.6 mAh/g,当电流密度增大到2 A/g时,仍能保持99 mAh/g的可逆比容量,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00圈循环后的比容量保持率为79.51%;机理分析表明,煤沥青基多孔炭的储钠机制可归因于扩散行为和电容行为的综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钠离子电池 多孔炭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硅烷接枝高岭石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乾 张白梅 +1 位作者 张玉德 陆银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2-946,共5页
采用湿法研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了硅烷接枝改性高岭石。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物理吸附仪等对湿法研磨高岭石及硅烷表面修饰高岭石样进行表征,并通过结晶度指数、Scherrer公式等方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尺寸大小进行计算分析... 采用湿法研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了硅烷接枝改性高岭石。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物理吸附仪等对湿法研磨高岭石及硅烷表面修饰高岭石样进行表征,并通过结晶度指数、Scherrer公式等方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尺寸大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经研磨处理高岭土颗粒比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高岭石晶体结构无序性增强,堆垛体被剥离成微小高岭石片层,晶粒尺寸明显减小。相比直接改性高岭石,湿法研磨改性高岭石的红外光谱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CH_3、-CH_2、C=O和Si-C键等硅烷偶联剂的红外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硅烷 湿法研磨 机械力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硫酸化焙烧-水浸回收铝铁实验研究
16
作者 门子湄 朱晓波 +2 位作者 李望 袁彩凤 张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2-1368,共17页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碱性固体废弃物,产量大,污染问题较突出。同时,作为二次利用资源,赤泥中含有大量有价金属铝和铁,回收利用铝和铁可有效降低赤泥储量,创造经济效益。本文提出硫酸化焙烧-水浸回收赤泥中铝和铁,研究硫酸浓度...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碱性固体废弃物,产量大,污染问题较突出。同时,作为二次利用资源,赤泥中含有大量有价金属铝和铁,回收利用铝和铁可有效降低赤泥储量,创造经济效益。本文提出硫酸化焙烧-水浸回收赤泥中铝和铁,研究硫酸浓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水浸温度、液固比、搅拌速度等对铝和铁浸出率的影响;采用XRD、SEM-EDS、FT-IR等表征方法对赤泥硫酸化焙烧-水浸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硫酸化焙烧-水浸中,赤泥中富含铁、铝的矿相如赤铁矿、一水铝石、水铝榴石矿相等转变成霍曼石,水合硫酸氢铝等矿相,水浸后铝、铁易于进入溶液中,实现赤泥中铝、铁的高效回收。赤泥中铝和铁硫酸焙烧后的水浸过程符合核收缩反应控制模型。浸出动力学表明,铝的溶解过程受混合反应模型的控制,浸出表观活化能为38.48 kJ/mol。而铁的溶解过程受化学控制模型的控制,浸出表观活化能为43.25 kJ/mol,铝的溶解过程相对较快且容易,而铁的溶解过程则较为复杂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硫酸化焙烧 水浸 铝铁 浸出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对LiNi_(0.8)Co_(0.15)Al_(0.05)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广新 刘泽萍 +1 位作者 闻寅 刘宝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9-755,共7页
用硅烷偶联剂加热分解的简便方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5)Al_(0.05)O_2(NCA)的表面进行处理,利用XRD结合Rietveld精修、SEM、TEM、DSC、EIS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硅烷偶联剂经450℃加热分解后得... 用硅烷偶联剂加热分解的简便方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5)Al_(0.05)O_2(NCA)的表面进行处理,利用XRD结合Rietveld精修、SEM、TEM、DSC、EIS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硅烷偶联剂经450℃加热分解后得到的非晶态Si O2均匀包覆在材料表面,包覆不改变NCA的晶体结构,但明显改善了材料性能。在60℃环境中,0.2C、1C下包覆材料(简写为a-NCA)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76.4、158.9 m Ah·g-1,高于NCA的174.2、153.8 m Ah·g-1;50周循环后a-NCA的容量保持率为91.4%,远高于NCA的86.5%;同时,经包覆后材料的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其原因是包覆层抑制了NCA在循环过程中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有效降低了离子迁移的界面膜电阻,并抑制了晶体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15Al0.05O2 硅烷偶联剂 包覆 电化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对滑石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亚美 黄山秀 +2 位作者 李鹏举 熊耀 马名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59-3963,共5页
采用钛酸酯对滑石粉进行表面改性,以接触角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佳的改性工艺参数为:钛酸酯的添加量为3%,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5 h。分别采用粒度分析、XRD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分析对改性前后滑石粉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 采用钛酸酯对滑石粉进行表面改性,以接触角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佳的改性工艺参数为:钛酸酯的添加量为3%,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5 h。分别采用粒度分析、XRD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分析对改性前后滑石粉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钛酸酯对滑石粉的改性效果显著,表面改性过程不仅发生了物理吸附,还存在化学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粉 钛酸酯 表面改性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条件下碳纳米管混凝土力学性能与破坏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19
作者 郭卫杰 李慧宽 +2 位作者 黄山秀 郭佳奇 冯小江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6,20,共6页
为了研究碳纳米管混凝土力学性质及破坏过程,构建混凝土三维细观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碳纳米管掺量的混凝土试样开展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压缩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轴压缩条件下,试样的破坏形态均以张拉破坏为主,斜剪破坏为辅,且损伤... 为了研究碳纳米管混凝土力学性质及破坏过程,构建混凝土三维细观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碳纳米管掺量的混凝土试样开展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压缩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轴压缩条件下,试样的破坏形态均以张拉破坏为主,斜剪破坏为辅,且损伤的部分均位于试件下部;同一加载速率下,在碳纳米管掺量达到0.5%时,试样的抗压强度提升幅度最大,相较于没有掺加碳纳米管试样的抗压强度提升25.87%;同一碳纳米管掺量,不同加载速率下,试样的抗压强度也表现出较大差别;在0.5 mm/s的加载速率下,对应的峰值抗压强度最大为64.847 MPa,相较于0.001 mm/s加载速率下的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31.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混凝土 细观力学 破坏形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吡啶鎓-查尔酮的ClO^(-)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生物成像应用
20
作者 胡强 陈栀琪 +2 位作者 陈忠 王旭 吴伟娜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89-1795,共7页
通过两步反应制备了一例吡啶鎓-查尔酮探针(1),并使用1H NMR和质谱表征了探针的结构。在富水溶液中,探针1的自身荧光微弱,而次氯酸根(ClO^(-))能够显著增强探针1在550 nm处的黄色荧光。探针1对ClO^(-)的响应具有速度快(小于30 s)、灵敏... 通过两步反应制备了一例吡啶鎓-查尔酮探针(1),并使用1H NMR和质谱表征了探针的结构。在富水溶液中,探针1的自身荧光微弱,而次氯酸根(ClO^(-))能够显著增强探针1在550 nm处的黄色荧光。探针1对ClO^(-)的响应具有速度快(小于30 s)、灵敏度高(检测限为0.4µmol·L^(-1))和斯托克斯位移大(130 nm)等优点。利用质谱和理论计算方法推测了ClO^(-)介导的探针1的氧化-消除反应机理。此外,该探针成功用于活细胞线粒体和斑马鱼中ClO^(-)的荧光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像 查尔酮 荧光探针 次氯酸根 线粒体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