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的三重属性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明定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3-90,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直面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矛盾,提出了“两个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两个和解”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自然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然界的真正... 马克思、恩格斯直面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矛盾,提出了“两个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两个和解”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自然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然界的真正复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个人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人是个体、类、群体三重属性的统一,也是个体利益、类利益、群体利益三重利益的统一。从人的三重属性视角考量“两个和解”思想,就是类与自然的和解和类与个体、类与群体、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自身的和解过程,就是人的三重利益统一的过程。“两个和解”思想的根本是人的问题,揭示了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的三重属性和三重利益在和谐发展中走向统一,实现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两个和解”思想的必然要求和现实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和解 人的三重属性 人的三重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乡村产业振兴的富民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晓蕊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24期29-31,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要体现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当下,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深入分析了乡村产业振兴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要体现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当下,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深入分析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实践,探讨了乡村产业振兴对于增进农民福祉、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的显著作用。同时,探讨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富民效应,强调了农业农村发展在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中的核心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富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协商民主的传统思想文化底蕴及其特性
3
作者 董金柱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
古代哲学“和”的思想、“谏”的政治传统和“公”的仕文化理念构筑了我国协商民主最主要的传统思想文化根基,也使得我国的协商民主具有三大特性:不同于西方协商民主的独特性、作为主体民主制度的独有性和能够产生高效能的独到性。这也... 古代哲学“和”的思想、“谏”的政治传统和“公”的仕文化理念构筑了我国协商民主最主要的传统思想文化根基,也使得我国的协商民主具有三大特性:不同于西方协商民主的独特性、作为主体民主制度的独有性和能够产生高效能的独到性。这也带给我们三点重要启示:制度设计应兼顾历史文化传统方具有生命力,学习借鉴外来制度须进行本土转化才能适应生存,不断开拓创新方能更好彰显制度优势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思想文化 独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社会救助跃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志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3-138,共6页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历经大规模紧急救助,社会救助停滞,社会救助恢复与发展,安全网构建等阶段,呈现出由应急性救助向制度性救助的渐进过程,由平面型向立体化救助的转变模式,由特殊群体向普通群体救助的范围拓展以及由补缺...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历经大规模紧急救助,社会救助停滞,社会救助恢复与发展,安全网构建等阶段,呈现出由应急性救助向制度性救助的渐进过程,由平面型向立体化救助的转变模式,由特殊群体向普通群体救助的范围拓展以及由补缺型向综合系统型健全完善的机构转型。未来我国社会救助在理念、制度、管理以及优化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理念上加快社会救助理念转型制度;制度上进一步促进社会救助制度健全,精准施策;管理上采取科学分层分类救助;优化方面要不断加大专业型社会工作的介入。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视域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跃迁 特征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明定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40,共8页
在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中,涌现出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对传承好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促进人类文明交... 在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中,涌现出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对传承好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要把握好三重逻辑。一是理论逻辑: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需要;是把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传播出去,在国际社会争取话语权的需要;是在世界展示党的形象的需要。二是历史逻辑: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党的好传统、好作风,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破解“挨骂”这一历史问题的有力之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最大底气是百年来的伟大成就。三是实践逻辑:把握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原则,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明确讲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故事、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故事、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等;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要在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上下功夫,其话语要新、形式要活、传播方式要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中国声音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公正观的价值、局限与现代管理借鉴
6
作者 李志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99-102,共4页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公正观的观点:仁义、对象广泛、公正与私行对立、对公法的遵守以及公正所涉及对象广泛等。中国古代公正观对现代管理破解公正难题有很多启示:以以人为本为价值认同,以优化制度为有力保障,以公私明晰为根...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公正观的观点:仁义、对象广泛、公正与私行对立、对公法的遵守以及公正所涉及对象广泛等。中国古代公正观对现代管理破解公正难题有很多启示:以以人为本为价值认同,以优化制度为有力保障,以公私明晰为根本支撑,以公众参与为动力源泉,以赏罚分明为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公正观 内在价值 现代管理 以人为本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