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益生菌生物消毒剂的制备及其在肉鸭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席磊 王永芬 +2 位作者 石志芳 范佳英 赵芙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1-48,共8页
【目的】研制复合益生菌生物消毒剂,探讨其对鸭舍环境、肉鸭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为材料,通过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筛选3株益生菌的最佳复配比例,据此制备复合益生菌生物消毒剂,确定其喷... 【目的】研制复合益生菌生物消毒剂,探讨其对鸭舍环境、肉鸭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为材料,通过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筛选3株益生菌的最佳复配比例,据此制备复合益生菌生物消毒剂,确定其喷雾消毒周期。选取4日龄樱桃谷肉鸭6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苯扎溴铵消毒组(试验1组)和复合益生菌生物消毒剂消毒组(试验2组),检测各组鸭舍中环境活菌数、有害气体含量、鸭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等指标。【结果】与苯扎溴铵相比,复合益生菌生物消毒剂使鸭舍NH3含量与活菌数分别下降42.21%和24.65%(P<0.05),平均日增质量提高8.58%(P<0.05),料肉比降低5.36%(P<0.05);肉鸭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分别提高35.94%和15.41%(P<0.05),盲肠乳酸杆菌数量提高7.96%(P<0.05),大肠杆菌数量降低5.49%(P<0.05)。【结论】复合益生菌生物消毒剂较苯扎溴铵能更好地改善鸭舍环境、提高肉鸭生产性能与免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标准化病人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对AA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桂枝 邢启银 靳双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55,共4页
为考察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对AA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AA肉鸡4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5个重复。试验鸡在新城疫活疫苗(La Sota株)免疫时分别应用复方中药制剂和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连用7 d,并于14、28日龄分别进行白细胞... 为考察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对AA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AA肉鸡4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5个重复。试验鸡在新城疫活疫苗(La Sota株)免疫时分别应用复方中药制剂和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连用7 d,并于14、28日龄分别进行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和测定T-淋巴细胞阳性率、免疫器官指数及新城疫抗体效价等免疫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鸡的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T-淋巴细胞阳性率、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水平(P<0.05或P<0.01);与药物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淋巴细胞数量、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抗体水平(P<0.05),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用药剂量可以减半使用。表明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能显著地促进肉鸡淋巴细胞的增殖、免疫器官发育和疫苗抗体的产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发酵 肉鸡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苜蓿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及蛋硒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华锋 臧金灿 +4 位作者 介晓磊 胡承孝 郭孝 鲁剑巍 赵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8,共6页
【目的】研究富硒苜蓿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及蛋硒转化率的影响,为通过硒肥-牧草-饲料-动物(食物链)链的物质传导作用进行动物补硒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选取健康罗曼蛋鸡480羽,随机均分成8组,每组4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饲喂... 【目的】研究富硒苜蓿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及蛋硒转化率的影响,为通过硒肥-牧草-饲料-动物(食物链)链的物质传导作用进行动物补硒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选取健康罗曼蛋鸡480羽,随机均分成8组,每组4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3,4,5,6,7和8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的7种硒水平(硒含量分别为0.37,2.78,5.97,8.09,9.93,17.42和28.75mg/kg)苜蓿草粉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38d,分别在第7,14,21,28,38天取样,分析富硒苜蓿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及蛋硒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基础日粮适量添加富硒苜蓿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蛋鸡产蛋率,显著(P<0.05)提高日产蛋量,降低料蛋比(P<0.05),且产蛋率和日产蛋量均随添加富硒苜蓿硒含量的提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料蛋比呈先降后升趋势;添加富硒苜蓿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蛋硒含量,蛋硒含量随着富硒苜蓿硒含量的提高而升高,但蛋硒转化率却随富硒苜蓿硒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结论】基础日粮添加富硒苜蓿能提高蛋鸡产蛋率、日产蛋量、蛋硒含量,降低料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苜蓿 蛋鸡 生产性能 蛋硒 蛋硒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硒源对蛋鸡生产性能、粪硒含量及饲料硒吸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华锋 杨建平 +3 位作者 郭孝 介晓磊 胡承孝 刘世亮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了研究饲粮中添加3种硒源(植物硒-富硒苜蓿、无机硒-亚硒酸钠和生物硒-酵母硒)对蛋鸡生产性能、粪便含硒量及饲料硒吸收率的影响。选取50周龄健康罗曼蛋鸡300羽,随机分成5组,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中添加15%普通苜蓿粉、1.60mg/kg亚... 为了研究饲粮中添加3种硒源(植物硒-富硒苜蓿、无机硒-亚硒酸钠和生物硒-酵母硒)对蛋鸡生产性能、粪便含硒量及饲料硒吸收率的影响。选取50周龄健康罗曼蛋鸡300羽,随机分成5组,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中添加15%普通苜蓿粉、1.60mg/kg亚硒酸钠、730mg/kg酵母硒和15%富硒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8d。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添加富硒苜蓿显著提高蛋鸡日产蛋量和产蛋率(P<0.05),降低料蛋比(P<0.05);添加酵母硒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P<0.05);(2)基础饲粮添加亚硒酸钠、酵母硒和富硒苜蓿均极显著提高蛋鸡粪硒含量(P<0.01),却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3)亚硒酸钠、酵母硒和富硒苜蓿3种硒源均极显著提高蛋鸡饲料硒吸收率(P<0.01),富硒苜蓿组和酵母硒组蛋鸡饲料硒吸收率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蛋鸡饲料硒吸收率(P<0.05);在试验21d后,蛋鸡对无机硒的吸收能力趋于稳定,而蛋鸡对有机硒的吸收能力随试验周期延长而增加。由此可见,蛋鸡日粮添加富硒苜蓿,其生产性能略优于酵母硒,显著优于普通苜蓿和亚硒酸钠;且饲粮硒含量相同情况下,蛋鸡对富硒苜蓿硒的吸收能力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硒,但略低于酵母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苜蓿 亚硒酸钠 酵母硒 饲料硒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源饲粮育成猪肝脏转录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建平 秦贵信 +4 位作者 赵志辉 张巧灵 王大力 孙博兴 姜海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28-213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肥育猪饲粮中分别添加红花籽油和椰子油,采集育成猪肝脏组织,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找出2种处理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Illumina HiSeqTM 2500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2种处理育成猪肝脏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TopHat2软件将测... 本试验旨在肥育猪饲粮中分别添加红花籽油和椰子油,采集育成猪肝脏组织,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找出2种处理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Illumina HiSeqTM 2500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2种处理育成猪肝脏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TopHat2软件将测序得到的Reads序列与猪参考基因组(Sscrofa 10.2)序列比对,找出差异表达基因,并在Nr、GO和KEGG数据库中进行功能注释、富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红花籽油组和椰子油组肝脏差异表达基因共有938个,与椰子油组相比,红花籽油组表达上调基因有479个,下调基因有459个;GO功能分类注释到细胞组成、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数据库中差异表达基因数分别有773、768和729个;注释到KEGG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数346个,显著富集通路为酮体生成与降解通路和类萜骨架生物合成通路(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籽油 椰子油 转录组 高通量RNA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代谢通路 肝脏 育成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合剂对AA肉仔鸡脾脏和法氏囊结构及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靳双星 张桂枝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98,共5页
选用7日龄健康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4组,每组设5个重复,对照组自由饮水,试验组按0.5%、1%、1.5%的浓度添加复方中药合剂于饮水中,试验期为4周。分别于14日龄、21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每组随机抽取10只鸡,颈静脉放血致死,取法氏囊和脾脏... 选用7日龄健康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4组,每组设5个重复,对照组自由饮水,试验组按0.5%、1%、1.5%的浓度添加复方中药合剂于饮水中,试验期为4周。分别于14日龄、21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每组随机抽取10只鸡,颈静脉放血致死,取法氏囊和脾脏,测定脾脏和法氏囊指数。在免疫器官指数对比的基础上,选取效果最佳组和对照组的脾脏和法氏囊,固定,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拍照。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肉仔鸡21、28及35日龄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或P<0.01)。1%浓度添加组脾小体平均直径、动脉周围淋巴鞘平均面积和法氏囊淋巴滤泡平均面积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且脾脏结构清晰,白髓内的脾小体数量较多;脾动脉周围淋巴鞘明显增厚,鞘内淋巴细胞密集;法氏囊内淋巴小结数量较多,排列紧密,法氏囊皱襞发达,皱襞内淋巴细胞增多。说明复方中药合剂能显著促进AA肉仔鸡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合剂 免疫器官指数 脾脏 法氏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合剂对肉仔鸡疫苗免疫抗体效价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靳双星 张桂枝 李新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9,共4页
为探讨自拟复方中药合剂对疫苗免疫后抗体效价的影响。以AA肉仔鸡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复方中药合剂分别与新城疫(ND)Clone-30疫苗、ND油乳剂灭活苗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冻干苗联用后,肉仔鸡血清中ND、IBD抗体效价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为探讨自拟复方中药合剂对疫苗免疫后抗体效价的影响。以AA肉仔鸡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复方中药合剂分别与新城疫(ND)Clone-30疫苗、ND油乳剂灭活苗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冻干苗联用后,肉仔鸡血清中ND、IBD抗体效价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试验组鸡血清中的ND和IBD抗体效价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该复方中药合剂可增强肉仔鸡的疫苗免疫效果,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合剂 ND抗体 IBD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对AA肉鸡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桂枝 靳双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54-1457,共4页
为考察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对肉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60只健康AA肉鸡,随机分成4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免疫对照组,C组为复方中药制剂组,D组为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剂组,B、C、D3组均在7日龄2倍量点眼滴鼻接种新城疫Lasota株Ⅳ... 为考察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对肉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60只健康AA肉鸡,随机分成4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免疫对照组,C组为复方中药制剂组,D组为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剂组,B、C、D3组均在7日龄2倍量点眼滴鼻接种新城疫Lasota株Ⅳ活疫苗。分别在14、21、28和35日龄时采集血样,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表明: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在不同日龄均能提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与空白对照组、疫苗对照组和复方中药制剂组相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说明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制剂能显著提高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并能克服因接种疫苗引起红细胞免疫功能短暂下降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发酵 红细胞 肉鸡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网结合饲养模式对肉鸭生产性能与健康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席磊 李明 +2 位作者 王永芬 程璞 石志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6,共8页
【目的】探讨地网结合饲养模式对肉鸭生产性能与健康水平的影响,为地网结合饲养模式在肉鸭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方法】按照功能分区,以网上为采食、饮水区,地面铺设生物垫料为活动、休息区,建立地网结合饲养模式。选取8日龄樱... 【目的】探讨地网结合饲养模式对肉鸭生产性能与健康水平的影响,为地网结合饲养模式在肉鸭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方法】按照功能分区,以网上为采食、饮水区,地面铺设生物垫料为活动、休息区,建立地网结合饲养模式。选取8日龄樱桃谷肉鸭600只,采用单因子3水平4重复试验设计,设置网上、地面、地网结合3个水平,进行5周饲养试验,检测肉鸭生产性能、发病率、外观健康水平、免疫器官指数以及肠道菌群数量等指标。【结果】与地面平养、地网结合组相比,网上平养组肉鸭的日均采食量分别显著提高4.65%和3.11%(P<0.05),日均增重分别提高9.96%和4.91%(P<0.05);3种饲养模式对肉鸭的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与网上平养、地面平养组相比,地网结合组肉鸭的发病率、翅膀长不对称检测值(FA)显著降低(P<0.05);羽毛质量水平、42日龄步态评分为0的肉鸭比例均显著提高(P<0.05);地网结合组肉鸭42日龄脾脏指数较网上平养和地面平养分别提高33.33%和21.35%(P<0.05),盲肠乳酸杆菌数分别提高18.09%和12.65%(P<0.05),大肠杆菌数分别降低9.83%和10.41%(P<0.05),沙门氏菌数分别降低12.96%和10.84%(P<0.05)。【结论】地网结合饲养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肉鸭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饲养模式 地网结合 生产性能 免疫指标 健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蛋白肽和制粒对肉杂鸡杂粕型日粮主要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卫东 程璞 王章存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96,109,共6页
研究大米蛋白肽和制粒对杂粕型日粮养分利用率及能量代谢的影响。选择8周龄的健康肉杂公鸡63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一组是内源组,其余6组分别饲喂豆粕型粉料日粮(对照组)、杂粕型粉料日粮(试验1组)、杂粕+1.4%大米蛋... 研究大米蛋白肽和制粒对杂粕型日粮养分利用率及能量代谢的影响。选择8周龄的健康肉杂公鸡63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一组是内源组,其余6组分别饲喂豆粕型粉料日粮(对照组)、杂粕型粉料日粮(试验1组)、杂粕+1.4%大米蛋白肽粉料日粮(试验2组)、杂粕+1.8%大米蛋白肽粉料日粮(试验3组)、杂粕+1.8%大米蛋白肽颗粒料日粮(试验4组)、杂粕+2.2%大米蛋白肽粉料日粮(试验5组)。强饲后禁食,每12h收集一次排泄物,共收集3次,测定有机物、Ca、P、粗蛋白、氨基酸的表观和真利用率、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结果表明:杂粕日粮添加大米蛋白肽,能显著提高蛋白质的表观和真利用率(P〈0.05),添加1.4%的大米蛋白肽能显著提高总氨基酸的表观和真利用率(P〈0.05),并提高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的表观和真利用率,添加1.8%和2.2%的大米蛋白肽能极显著提高总氨基酸、蛋氨酸的表观和真利用率(P〈0.01),还明显提高异亮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的表观和真利用率(P〈0.05);杂粕日粮添加大米蛋白肽并制粒后,进一步提高钙、磷、有机物、胱氨酸、苯丙氨酸的表观和真利用率及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P〈0.05)。显示在肉杂鸡杂粕日粮中添加1.8%~2.4%的大米蛋白肽并制粒,能显著提高饲料中主要养分的利用率、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肽 制粒 杂粕型日粮 肉杂鸡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发酵对加减四君子汤营养成分变化及多糖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靳双星 张桂枝 雷兰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9-90,93,共3页
采用混合菌种对加减四君子汤进行固态发酵,考察其对该制剂营养成分变化及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41.02%、53.1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了27.91%,与发酵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酸性洗涤纤维、木... 采用混合菌种对加减四君子汤进行固态发酵,考察其对该制剂营养成分变化及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41.02%、53.1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了27.91%,与发酵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分别降解了21.46%、12.27%,但与发酵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多糖得率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了41.73%、24.29%,与发酵前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因此,加减四君子汤经混菌发酵后可显著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粗多糖的得率与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四君子汤 混菌发酵 营养成分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合剂对肉仔鸡热应激下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靳双星 张桂枝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52,共3页
为了研究复方中药合剂对肉仔鸡热应激下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取240只健康AA雄性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1、2、3组在饮水中分别加入0.5%、1.0%、1.5%的复方中药合剂,试验期... 为了研究复方中药合剂对肉仔鸡热应激下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取240只健康AA雄性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1、2、3组在饮水中分别加入0.5%、1.0%、1.5%的复方中药合剂,试验期5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前期,各组的生产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后期,试验1、2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2、3组均能极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清、肝脏和肌肉中SOD活性(P<0.01),极显著或显著提高血清、肝脏中的GSH-Px活性(P<0.01或P<0.05),极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的MDA水平(P<0.01)。说明复方中药合剂可提高热应激下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合剂 肉仔鸡 生产性能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羔山羊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改进与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庆华 邢启银 +3 位作者 哈斯 聂芙蓉 江阔 侯玉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26-29,36,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改进并评价小反刍动物营养体系(SRNS)断奶羔山羊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剔除SRNS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的性别、年龄与采食水平矫正因子,引入牛代谢蛋白质(MP)利用效率方程重构模型;选用中等体况、60日龄左右断奶、体重12.... 试验旨在探讨改进并评价小反刍动物营养体系(SRNS)断奶羔山羊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剔除SRNS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的性别、年龄与采食水平矫正因子,引入牛代谢蛋白质(MP)利用效率方程重构模型;选用中等体况、60日龄左右断奶、体重12.77 kg±2.39 kg的波尔山羊羔羊42只(公、母各21只),每只为一个重复,饲喂参照NRC(2001)犊牛营养需要量配制的全混合日粮(TMR)。预试期7 d,正试期32 d。计算公、母及全部羔羊的平均日增重(ADG),比较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表明:公、母及全部羔羊ADG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偏差(MB)分别为0.89、0.39和0.64 g(P>0.05);预测的均方误差(RMSPE)分别为4.00、4.70和4.38 g/d;观测值(y)对预测值(x)的线性回归方程等同于y=x(P>0.05)。结果提示,改进后的模型能够精确预测断奶羔山羊的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羔山羊 能量 模型 蛋白质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四君子汤混菌发酵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靳双星 张桂枝 雷兰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90,共3页
为考察加减四君子汤混菌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发酵工艺.以发酵产物中菌体含量为指标,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嗜酸乳杆菌3种菌种混合对加减四君子汤进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 为考察加减四君子汤混菌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发酵工艺.以发酵产物中菌体含量为指标,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嗜酸乳杆菌3种菌种混合对加减四君子汤进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1℃、接种量4%、发酵时间72 h、初始pH值6.0,在此条件下,菌体含量为2.23x10^8 CFU/mL,发酵效果较好,为复方中药混菌发酵工艺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四君子汤 发酵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消毒药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靳双星 张桂枝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0,共3页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凡是有哺乳动物和禽类活动的地方,其空气、水源和土壤中均有该菌存在可能.该病的发生常与鸡舍环境恶劣、空气质量差、饲养密度大、免疫接种不到位以及饲料、饮水被污染等有关,也可成为其他疫病的并发症和继...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凡是有哺乳动物和禽类活动的地方,其空气、水源和土壤中均有该菌存在可能.该病的发生常与鸡舍环境恶劣、空气质量差、饲养密度大、免疫接种不到位以及饲料、饮水被污染等有关,也可成为其他疫病的并发症和继发症.该病为鸡细菌性疾病之首,约占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 杀菌效果 消毒药 空气质量 细菌性疾病 哺乳动物 鸡舍环境 饲养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合剂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靳双星 张桂枝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0,共3页
动物的红细胞与白细胞一样,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其基础是红细胞表面具有C3b受体(C3bR)。红细胞可通过其表面的C3bR,发挥清除免疫复合物(IC)、促进吞噬、提呈抗原及激活补体等多种作用。研究表明,许多中草药可增强红细胞免疫吸附能力... 动物的红细胞与白细胞一样,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其基础是红细胞表面具有C3b受体(C3bR)。红细胞可通过其表面的C3bR,发挥清除免疫复合物(IC)、促进吞噬、提呈抗原及激活补体等多种作用。研究表明,许多中草药可增强红细胞免疫吸附能力,减少异物对机体的危害。前期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免疫功能 中药合剂 复方 C3B受体 免疫复合物 吸附能力 前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花生麸快速培育鲫鱼苗开口饵料的效果研究
17
作者 黄安群 唐国盘 张淋江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6期3995-3997,共3页
以豆浆培育鲫鱼(Carassius auratus)苗开口饵料为对照,进行了发酵花生麸快速培育鲫鱼苗开口饵料的大塘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乳酸菌和酵母发酵花生麸培育浮游生物,第二天即出现轮虫高峰,第四天为枝角类高峰,第六天为桡足类高峰,与鲫鱼... 以豆浆培育鲫鱼(Carassius auratus)苗开口饵料为对照,进行了发酵花生麸快速培育鲫鱼苗开口饵料的大塘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乳酸菌和酵母发酵花生麸培育浮游生物,第二天即出现轮虫高峰,第四天为枝角类高峰,第六天为桡足类高峰,与鲫鱼的开口食性需求基本吻合,表明发酵花生麸快速培育浮游生物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用作于鱼苗开口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麸 发酵 鲫鱼(Carassius auratus) 开口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对饲喂黄曲霉毒素B_1日粮的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邓庆庆 刘宁 +3 位作者 江青东 王建平 陈雅坤 顾鲲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4-1200,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1 (AFB1)日粮添加乳酸菌(LAB)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公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正对照组:无AFB2日粮;负对照组:1~21 ...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1 (AFB1)日粮添加乳酸菌(LAB)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公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正对照组:无AFB2日粮;负对照组:1~21 d:正对照组日粮+40 μg/kg AFB1,22~42 d:正对照组日粮+80 μg/kgAFB1;LAB组:负对照组日粮+1.5×1011 CFU/kg LAB;HSCAS组:负对照组日粮+3 g/kg HSCAS.试验期42 d.试验结果显示,负对照组日粮显著降低了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体增重(P<0.05),显著提高了料重比(P<0.05),添加LAB和HSCAS均明显改善了生产性能,且LAB组的效果优于HSCAS组.1~21 d时,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LAB干物质、能量、粗脂肪、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9.6%(P<0.05)、9.5% (P<0.05)、10.l%(P<0.05)、15.2% (P<0.05)和18.9% (P<0.05),添加HSCAS能将干物质、能量、粗脂肪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提高9.7%(P<0.05)、6.6%(P<0.05)、6.3%(P<0.05)和17.4% (P<0.05),且LAB组能量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HSCAS组(P<0.05).LAB组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也显著高于HSCAS组(P<0.05).综上所述,在AFB1污染日粮中添加LAB制剂,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效果显著优于HSCAS脱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乳酸菌 肉鸡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牛胚胎移植效果的因素分析
19
作者 魏红芳 赵金艳 《四川畜牧兽医》 2014年第7期31-32,共2页
近年来,胚胎移植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并在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由于费用比较高,且移植成功率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使其推广受到了很大限制。本文就牛胚胎移植过程中影响其移植成功率的几个方面因素,包括供体和受体牛的选择、供体和受... 近年来,胚胎移植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并在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由于费用比较高,且移植成功率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使其推广受到了很大限制。本文就牛胚胎移植过程中影响其移植成功率的几个方面因素,包括供体和受体牛的选择、供体和受体牛的同期发情程度、胚胎质量、移植者的技术操作水平、受体牛的饲养管理以及移植季节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移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小麦秸营养动态及饲用价值 被引量:18
20
作者 穆会杰 刘庆华 邢其银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9-556,共8页
为深入揭示小麦秸饲用价值,试验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对不同生育期小麦秸营养价值进行评定,测定乳熟末期、蜡熟初期、蜡熟中期和蜡熟末期以及完熟期小麦秸CNCPS营养成分与17种氨基酸含量,应用CNCPS公式计算出碳水... 为深入揭示小麦秸饲用价值,试验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对不同生育期小麦秸营养价值进行评定,测定乳熟末期、蜡熟初期、蜡熟中期和蜡熟末期以及完熟期小麦秸CNCPS营养成分与17种氨基酸含量,应用CNCPS公式计算出碳水化合物(CHO)和粗蛋白质(CP)组分。结果表明:1)小麦秸蜡熟末期CHO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期(P<0.01)。CHO组分中,乳熟末期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和可利用纤维含量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其他各期(P<0.01),其他各期间差异不显著(P>0.05)。2)随生育期延迟,小麦秸CP含量降至蜡熟末期最低值(P<0.01),完熟期又回升(P<0.05)。CP组分中,完熟期可溶性粗蛋白质(SP)含量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其他各期(P<0.01或P<0.05),蜡熟中期显著低于蜡熟末期(P<0.05);前2期不可降解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低于后3期(P<0.01),其他各期间差异不显著(P>0.05)。3)总必需氨基酸(TEAA,%CP)含量表现为降低—回升,拐点在蜡熟末期;蛋氨酸含量(%TEAA)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拐点出现在蜡熟中期与完熟期;蜡熟末期非氨基酸氮含量(%SP)极显著低于蜡熟中期与完熟期(P<0.01)。结果提示,生育期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小麦秸CP和CHO含量及组成,同时也改变氨基酸模式与非氨基酸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 生育期 小麦秸 氨基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