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高职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程会昌 王军 +1 位作者 霍军 宋予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年第6期46-47,共2页
本文分析了高职课程体系的现状,阐述以行业岗位需求建设课程体系,加强新课程开发、实习基地建设和建立教学质量考评机制,即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模块 岗位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繁殖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霍军 宋予震 +1 位作者 董青 霍金耀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0-222,共3页
为明确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母猪生产性能和哺乳仔猪健康状态的影响,将68头距离分娩45 d左右的妊娠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母猪使用基础日粮进行饲喂,试验组母猪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加入0.3%的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试验... 为明确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母猪生产性能和哺乳仔猪健康状态的影响,将68头距离分娩45 d左右的妊娠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母猪使用基础日粮进行饲喂,试验组母猪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加入0.3%的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窝均产仔数10.03头,窝均产活仔数9.59头,分别比对照组高9.07%、16.5%,处理间差异显著。试验组仔猪初生平均体重1.39 kg,断奶仔猪平均体重为5.53 kg,分别比对照高8.63%、7.55%,处理间差异显著。试验组母猪死胎率为4.40%,哺乳仔猪死亡率为5.22%,对照组分别为12.26%、12.50%,处理间差异显著。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与仔猪的生长状态,从而降低仔猪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母猪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群利巴韦林中毒病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蒋增海 邓同炜 +1 位作者 李文刚 王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83,I0002,共2页
利巴韦林,又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口蹄疫病毒、新城疫病毒、轮状病毒等均有抗病毒活性,虽然在医学上广泛使用,但是在兽医临床已经禁止使用。2005年10农业部颁发第560... 利巴韦林,又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口蹄疫病毒、新城疫病毒、轮状病毒等均有抗病毒活性,虽然在医学上广泛使用,但是在兽医临床已经禁止使用。2005年10农业部颁发第560号公告,宣布猪、禽等动物禁止使用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病毒灵等人用抗病毒西药,同时2005年兽药典也未收录该类抗病毒药物。虽然禁用但是关于利巴韦林中毒的病例时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中毒病例 猪群 抗病毒作用 副流感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三氮唑核苷 口蹄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过程的猪病防治技术课程实验实训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增海 王岩 +3 位作者 邓同炜 徐耀辉 陈益 卢建洲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3-95,共3页
猪病防治技术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兽医、猪病防治、畜牧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2].实验实训... 猪病防治技术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兽医、猪病防治、畜牧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2].实验实训是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方式,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养猪与猪病防治的生产过程,按照培养合格岗位人才的要求,对猪病防治技术课程实验实训进行重新的教学设计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防治 课程实验 教学设计 防治技术 实训 高等职业院校 职业技能 技术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猪源产气荚膜梭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蒋增海 徐耀辉 +1 位作者 王扬伟 卢建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81,I0006,共3页
产气荚膜梭菌,根据产毒素能力分为A、B、C、D和E 5个血清型。一般认为C型菌株是导致2周龄内仔猪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的主要病原,而A型菌株则与哺乳及育肥猪肠道疾病有关[1]。因此,猪产气荚膜梭菌病主要由A型、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各种... 产气荚膜梭菌,根据产毒素能力分为A、B、C、D和E 5个血清型。一般认为C型菌株是导致2周龄内仔猪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的主要病原,而A型菌株则与哺乳及育肥猪肠道疾病有关[1]。因此,猪产气荚膜梭菌病主要由A型、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各种年龄阶段的猪发生一种急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药敏试验 坏死性肠炎 肠毒血症 高度致死性 猪肠道 猪源 血琼脂平板 血清型 肠道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毒株COE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霍军 宋予震 董青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4-36,共3页
应用RT-PCR方法从PEDV流行毒株中扩增COE基因,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pET-32a-COE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中,加入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获得了表达,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应用RT-PCR方法从PEDV流行毒株中扩增COE基因,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pET-32a-COE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中,加入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获得了表达,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为35.5 ku;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所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抗PEDV小鼠血清反应。应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加入弗氏佐剂免疫6周龄BALB/C小鼠并采集血清,ELISA检测抗体效价达1∶3 200以上,说明所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COE基因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诊断抗原 PED基因工程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7
作者 吴玉臣 郭爽 +1 位作者 唐光武 刘光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91,共2页
圆环病毒2型(PCV-2)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于1991年在加拿大被首次发现并报道。目前PCV-2的致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其对免疫系统的破坏被公认为是引起相关猪病的重要原因,猪由于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在应激和病... 圆环病毒2型(PCV-2)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于1991年在加拿大被首次发现并报道。目前PCV-2的致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其对免疫系统的破坏被公认为是引起相关猪病的重要原因,猪由于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在应激和病原感染时容易遭受病原侵袭,可能表现严重的症状。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消瘦、贫血和黄疸。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也出现该病,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猪支原体肺炎 进行性消瘦 规模化猪场 病原感染 混合感染 PMWS 临床症状 免疫系统功能 猪气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锰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8
作者 米俊宪 张磊 +1 位作者 皇甫和平 叶晓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3,共4页
为了达到简化操作流程、缩短检测时间的目的,本试验从样品的前处理、甲醛肟试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方面对国标测定水中锰含量的方法作出改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干湿结合法对血清进行前处理可缩短处理时间,减少盐酸挥发给人... 为了达到简化操作流程、缩短检测时间的目的,本试验从样品的前处理、甲醛肟试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方面对国标测定水中锰含量的方法作出改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干湿结合法对血清进行前处理可缩短处理时间,减少盐酸挥发给人体带来的伤害;甲醛肟试剂最佳添加量为3mL,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最低检测限达5μg/L。改进后的检测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准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锰 测定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做合一”教学模式在形态学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9
作者 王军 霍军 +1 位作者 彭永帅 宋予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6年第2期70-72,共3页
动物形态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动物形态学在应用型动物医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相对滞后,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动物形态学在应用型本科教学... 动物形态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动物形态学在应用型动物医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相对滞后,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动物形态学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做合一"教学模式在应用型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形态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研究和探讨,为应用型本科形态学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指导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形态学 教做合一 课程教学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RP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国和 高冬生 +5 位作者 王增 杨盼盼 杨霞 王新卫 边传周 赵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8-1132,共5页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现地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方法,本研究联合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和侧向流试纸条(LFD)技术,在优选的RPA上、下游引物的5'端分别进行异硫氰酸荧光素和生物素标记,通过引物浓度、RPA反应时间和温...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现地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方法,本研究联合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和侧向流试纸条(LFD)技术,在优选的RPA上、下游引物的5'端分别进行异硫氰酸荧光素和生物素标记,通过引物浓度、RPA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可以用于ILTV现地检测的RPA-LFD方法。该检测方法在30℃~42.5℃恒温反应20 min即可实现对ILTV目的基因片段的有效扩增;与其它常见禽病病原DNA无交叉反应;RPA扩增产物直接用胶体金侧向流免疫层析试纸条肉眼观察,最低检测限为100拷贝/μL,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0倍。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PA-LFD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可用于ILTV的临床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侧向流试纸条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醋酸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吴凤笋 张桂云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第2期8-8,共1页
本试验在肉鸡饮水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冰醋酸,测定冰醋酸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冰醋酸明显提高鸡的体重、饲料转化率,降低热应激、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冰醋酸 肉鸡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