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柳云鹏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0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析基层医院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5月基层医院门诊出现的91例药房差错记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91例药房差错的主要原因包括医师处方差错、药物名... 目的:探析基层医院门诊药房差错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6年5月基层医院门诊出现的91例药房差错记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91例药房差错的主要原因包括医师处方差错、药物名称差错、药物剂量差错、药物剂型差错、药物过期、投药错误等;防范对策:完善医师处方规范化制度;规范统一药物的名称、剂量、剂型及包装,并做好标签;对药师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结论:造成基层医院门诊药房药品差错的原因较多,规范处方制度、加强药师继续教育工作,最大限度避免药房差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门诊药房 差错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献森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结肠癌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并比较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结肠癌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淋巴结转移复发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优于传统根治术,肿瘤根治效果较好,淋巴结转移复发率和死亡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 传统根治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山高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0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乳果糖对小儿功能性便秘治疗的效果。方法 9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患儿采用乳果糖进行治疗,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结果临床分析比较显... 目的探讨乳果糖对小儿功能性便秘治疗的效果。方法 9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患儿采用乳果糖进行治疗,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结果临床分析比较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67.3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乳果糖辅助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其临床疗效明显,应该给予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功能性便秘 乳果糖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长切换HPLC同时测定鼻通丸中6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柳云鹏 冯惠平 《食品与药品》 CAS 2017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建立波长切换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鼻通丸中的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噻嗪双酮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 mm×25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 目的建立波长切换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鼻通丸中的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噻嗪双酮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 mm×25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噻嗪双酮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6个成分质量浓度分别在2.850~57.00μg/mL(r=0.9991),2.480~49.60μg/mL(r=0.9995),2.120~42.40μg/mL(r=0.9999),2.740~54.80μg/mL(r=0.9998),2.380~47.60μg/mL(r=0.9996),3.060~61.20μg/mL(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6个组分的回收率分别为98.77%,97.53%,96.98%,99.29%,98.85%,100.03%,相应RSD分别为1.12%,1.33%,0.80%,1.19%,1.40%,0.95%。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12 h内稳定,RSD≤1.33%。结论所建立的波长切换HPLC同时测定鼻通丸中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噻嗪双酮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方法,可为鼻通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通丸 氧化前胡素 欧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 噻嗪双酮苷 1 5-二咖啡酰奎宁酸 3 5-二咖啡酰奎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山高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7期127-128,共2页
目的分析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共1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仅采... 目的分析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共1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腹痛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复发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十二指肠溃疡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与单纯的奥美拉唑治疗相比,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奥美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药房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管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柳云鹏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期54-54,56,共2页
该文从估算药房药品的消耗量、设立药房药品的预警制度、合理管理药房药品的库存、强化采购和药品验收的管理、合理管理有效期药品、及时了解药品使用情况等6方面,探讨增加药房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 药房 药品 有效期 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柳云鹏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期125-125,124,共2页
目的:对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情况进行统计,采用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通过最低抑菌浓度和防突变选择浓度为临床治疗中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下呼吸道感染病例108例,统计用药种类、喹... 目的:对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情况进行统计,采用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理论,通过最低抑菌浓度和防突变选择浓度为临床治疗中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下呼吸道感染病例108例,统计用药种类、喹诺酮类药物所占比例以及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情况,采用MSW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喹诺酮类药物69例(占总病例的63.9%),其中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28例(占40.6%)。结论: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符合MSW,用药合理,但该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使用易导致细菌多重耐药性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 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