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 被引量:8
1
作者 吕宏乐 刘全喜 +1 位作者 辛陆军 关海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总结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经验.方法:根据应用MED的时间将4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2000年3月~2002年3月治疗的256例为A组,2002年3月~2003年10月治疗的233例... 目的:总结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经验.方法:根据应用MED的时间将4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2000年3月~2002年3月治疗的256例为A组,2002年3月~2003年10月治疗的233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临床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大于B组(P<0.05),而优良率则小于B组(P<0.05).A组病例术中硬膜及神经根损伤7例,关节突咬除过多4例,椎间隙感染1例;B组病例术中无硬膜及神经根损伤,无切口感染及椎间隙感染.结论:熟练的手术操作,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充分发挥MED的优势,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近期危险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东运 彭跃华 朱继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2997-2998,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传统预测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预测价值。方法:ACS患者于发作12h内入院者152例入选研究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77例。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ELIS... 目的:对比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传统预测指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预测价值。方法:ACS患者于发作12h内入院者152例入选研究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77例。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ELISA法定量测量待测血清H-FABP;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the Cox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Cox模型)对H-FABP和传统预测指标(年龄;性别;收缩压高于140mmHg;有无糖尿病史;既往有无心肌梗死病史;Killip分级>Ⅱ与否;ST段抬高与否;吸烟)进行多因素危险分析,并计算各危险因素对ACS患者近期(30d)发生心血管事件(心源性猝死、再发ACS、充血性心衰)的相对危险度。结果:H-FABP阳性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度为6.186(95%CI1.246~30.717),P值为0.026,远高于其他传统预测指标。结论:H-FABP阳性是ACS短期内心血管危险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比传统指标更具预测价值,对高危ACS患者接受适当的治疗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多因素危险分析 COX比例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呼吸系统非感染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书权 郭长海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6期509-512,共4页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抗炎、抗幽门螺杆菌、促胃肠动力和免疫调控作用是近年倍受关注的热点话题,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在鼻息肉、鼻窦支气管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食管反流相...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抗炎、抗幽门螺杆菌、促胃肠动力和免疫调控作用是近年倍受关注的热点话题,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在鼻息肉、鼻窦支气管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肺黏液物质阻塞症、肺纤维化等呼吸系非感染性疾病中均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呼吸系统 非感染疾病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早期皮下蜂窝组织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姚晓松 张颖 +2 位作者 陈菲 陈秀峰 许晓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9-82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皮下蜂窝组织炎的声像学特征及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早期蜂窝组织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21例早期皮下蜂窝组织炎患者均经手术或随访证实,大致把早期皮下蜂窝组织炎的声像图特征... 目的:探讨早期皮下蜂窝组织炎的声像学特征及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早期蜂窝组织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21例早期皮下蜂窝组织炎患者均经手术或随访证实,大致把早期皮下蜂窝组织炎的声像图特征分为以下4型:8例声像图表现为皮下高回声增多,3例表现为皮下团块状混合回声,4例表现为皮下异常增多的高回声区伴内部暗区,6例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内的高回声并其间匐行的低回声区。结论:超声在诊断皮下早期蜂窝组织炎中能较早期地提示临床病变的性质、位置及范围,有利于临床及时明确诊断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织炎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玉霞 徐玉芳 张小苗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1期61-62,共2页
前后交叉韧带的命名是由他们在胫骨上的附着点决定的,是保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后交叉韧带(PCL)是膝关节保持向后稳定性的主要结构,提供95%的控制力限制胫骨后移。其损伤后将极大地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
关键词 膝关节镜 交叉韧带重建术 护理配合 前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稳定 稳定性 控制力 胫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脑继续出血的CT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是明启 牛德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28-229,共2页
传统观念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形成过程是短暂的,入院后患者病情加重是由于脑水肿等因素所致.随着CT的广泛应用,发现部分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一段时间还存在继续出血.为了探讨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CT与临床特点,现将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 传统观念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形成过程是短暂的,入院后患者病情加重是由于脑水肿等因素所致.随着CT的广泛应用,发现部分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一段时间还存在继续出血.为了探讨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CT与临床特点,现将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57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脑继续出血的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继续出血 CT检查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理与非抗感染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程书权 马红甫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8期511-515,共5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MA)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抗菌药之一。MA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近年报道较多 ,如治疗恶性肿瘤、渗出性胸膜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扩张、哮喘、胃肠动力障碍等。有关M...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MA)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抗菌药之一。MA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近年报道较多 ,如治疗恶性肿瘤、渗出性胸膜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扩张、哮喘、胃肠动力障碍等。有关MA的非抗菌作用已引起医学和药学研究者的关注 ,这些作用的发现与探索 ,不仅拓宽了MA的应用范围 ,还为某些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 药理作用 非抗感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咸虎 鲁应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8期638-639,共2页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麻醉处理 SURGERY 2003年6月 2002年1月 VATS 麻醉管理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促进鼻内镜下鼻窦术后患者远期康复的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春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3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对鼻内镜下鼻窦术后出院的患者实施规范化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内镜下鼻窦术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47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对鼻内镜下鼻窦术后出院的患者实施规范化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内镜下鼻窦术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47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9例。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系统规范的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两组患者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坚持鼻窦冲洗、服用类固醇类药物、按时复查清除鼻腔囊泡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内镜术后出院的患者继续实施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鼻窦炎 鼻内镜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联合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书权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9期647-648,共2页
目的 :探讨小檗碱联合氧氟沙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 ,为难治耐药病例寻找一种价廉、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182例 ,随机分为A、B、C 3组 ,A组 62例应用小檗碱、氧氟沙星各 15~ 2 0mg·kg 1 ·... 目的 :探讨小檗碱联合氧氟沙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 ,为难治耐药病例寻找一种价廉、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182例 ,随机分为A、B、C 3组 ,A组 62例应用小檗碱、氧氟沙星各 15~ 2 0mg·kg 1 ·d 1 加入 0 .9%氯化钠溶液 2 0mL中分 2次保留灌肠 ;B组 5 9例将上述方案中的氧氟沙星改为利福平 ,剂量用法同上 ;C组 61例静脉滴注头孢唑林 10 0mg·kg 1 ·d 1 。 3组疗程均为 3~ 5d。结果 :A、B、C组的治愈率分别为 72 .6% ,5 4.2 %和 2 7.9%。结论 :小檗碱联合氧氟沙星疗法对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具有疗程短、疗效好、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的特点 ,值得临床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氧氟沙星 细菌性痢疾 急性 小儿 保留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
11
作者 蒋乐文 曹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2-675,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玻璃体切割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54眼)PDRⅤ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54眼)正常志愿者作为... 目的观察和分析玻璃体切割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54眼)PDRⅤ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54眼)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应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两组均行裂隙灯、验光、眼压、眼底等常规眼部检查,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同时利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检查P1波、N1波5环、4个象限(鼻上象限、鼻下象限、颞下象限、颞上象限)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等。结果观察组患眼术前、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2.9±127.6)μm和(263.8±27.3)μm,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137.6±18.5)μm,观察组患眼术后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患眼的1环、2环、鼻上象限、鼻下象限的术后P1波振幅密度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3环、4环、5环、颞下象限、颞上象限的术后P1波振幅密度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患眼术前和术后5环和颞上象限的P1波振幅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术前1环的P1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环、4环、5环的P1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术后鼻下象限、颞下象限P1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术后1环的N1波振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术前和术后的N1波振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术前和术后的N1波潜伏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患者可显著改善视网膜的感光和传导功能,降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从而达到部分改善视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多焦视网膜电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新型介入穿刺针”及其便捷式穿刺技术的应用
12
作者 陈锡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60-560,共1页
关键词 穿刺针 穿刺技术 介入 管腔 金属针 漏斗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军 张帆 +3 位作者 李二红 张勇 杨勇 侯利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5-716,共2页
对29件圆锥型套筒冠义齿(108颗基牙)修复牙列缺损后6、12、18个月的基牙牙体牙周状况、义齿固位力情况、咀嚼效能进行检查。1颗基牙折断,3颗基牙内冠脱落,10颗基牙出现牙龈炎,其余义齿使用固位及咀嚼效能良好,牙周无异常。因此,圆锥型... 对29件圆锥型套筒冠义齿(108颗基牙)修复牙列缺损后6、12、18个月的基牙牙体牙周状况、义齿固位力情况、咀嚼效能进行检查。1颗基牙折断,3颗基牙内冠脱落,10颗基牙出现牙龈炎,其余义齿使用固位及咀嚼效能良好,牙周无异常。因此,圆锥型套筒冠义齿是修复牙列游离端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但制作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按照制作要求进行加工,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冠义齿 牙列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洁癖也可引起妇科炎症
14
作者 是明启 《农村百事通》 2006年第24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炎症 妇科 生殖器官 夫妻感情 上升趋势 性行为 性生活 当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牙弓前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俊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9-901,共3页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解决上牙弓前突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严重上牙弓前突的患者12例,减数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之间膜龈结合处,以滑动法整体内收6颗上前牙。通过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方...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解决上牙弓前突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严重上牙弓前突的患者12例,减数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之间膜龈结合处,以滑动法整体内收6颗上前牙。通过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方法,观察切牙和磨牙的位置变化。结果: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上颌切牙切端水平内收7.49mm,上切牙牙轴平均减少12.46°,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前移0.32mm。上颌切牙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磨牙近中位移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病例均获得理想的侧貌改变,前牙覆覆盖正常,建立上下磨牙的中性关系和良好的尖窝锁结关系。结论:微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解决上牙弓前凸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支抗 微型种植体 牙弓前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牙周炎移位患牙原位再植术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粲然 董广英 陈发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4,共2页
通过对晚期牙周炎个别移位患牙拔除、彻底消除牙周感染,原位再植,探索晚期牙周炎患牙保存治疗的新方法。
关键词 原位再植 晚期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