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花生新品种选育研究回顾与展望
1
作者 陈翠霞 荆建国 +6 位作者 王晓莲 赵平 梁中喜 姚中有 陈新民 尚鸿雁 薛娟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河南 花生 新品种 选育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作物育种攻关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濮阳市农科所育种工作经验与体会
2
作者 高世明 张希俊 陈新民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 2005年第5期27-,32,共2页
1近年来我所育种成就自实施"九五"计划以来,濮阳市农科所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大了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的育种攻关力度,选育出了豫麦24号、濮麦9号等优质高产专用小麦新品种,濮单3号、濮单4... 1近年来我所育种成就自实施"九五"计划以来,濮阳市农科所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大了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的育种攻关力度,选育出了豫麦24号、濮麦9号等优质高产专用小麦新品种,濮单3号、濮单4号、濮单5号、濮单6号等系列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豫花9号、豫花16号、豫花13号、濮科花1号、濮科花2号等花生新品种,濮豆10、濮豆6018大豆新品种和濮番茄1号蔬菜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种子 繁殖器官 良种 优良品种 育种工作 现代育种 农业科技合作 作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花生品种演变及育种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荆建国 聂红民 赵继文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分析了河南省花生育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品种演变过程及育种工作现状,提出了河南省花生育种工作持续快速发展策略,即在高产、优质、多抗综合性育种基础上,突出产量,重视品质,强调抗性,向多样化、专用型方向发展。同时将远缘杂... 分析了河南省花生育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品种演变过程及育种工作现状,提出了河南省花生育种工作持续快速发展策略,即在高产、优质、多抗综合性育种基础上,突出产量,重视品质,强调抗性,向多样化、专用型方向发展。同时将远缘杂交、辐射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高新育种技术同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建立高效育种体系,多出、快出品种,增加科技贮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种演变 育种策略 产量 品质 抗性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施用硅肥增产效果及其经济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荆建国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1-193,共3页
花生施用硅肥研究结果表明 :施用硅肥各处理比未施硅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 ,不同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且能增果增重 ,提高饱果率、出米率。每 6 6 7m2 施硅肥 30 kg~ 4 0 kg,增产效果极显著 ,达 2 0 .0 3%~ 2 4 .71% ,增纯收... 花生施用硅肥研究结果表明 :施用硅肥各处理比未施硅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 ,不同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且能增果增重 ,提高饱果率、出米率。每 6 6 7m2 施硅肥 30 kg~ 4 0 kg,增产效果极显著 ,达 2 0 .0 3%~ 2 4 .71% ,增纯收益 137.76元~ 16 8.80元 ,投入产出比为 1∶ 11.4 8~1∶ 10 .55。表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硅肥 增产效果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营养调控技术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晓明 李世丁 赵继文 《饲料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日粮 营养调控 应用 仔猪 胃肠道消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科研单位技术优势 推进种子产业快速发展——浅谈农业科研单位在种子产业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国震 高世明 +1 位作者 陈新民 郭晓军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种子产业 科研单位 育种 科技示范基地 品种开发 科研中介 技术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品质育种的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
7
作者 秦海英 韩相林 +7 位作者 程献云 高洪泽 梁仲喜 姚中有 张希俊 侯志伟 陈新民 王丽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9,共2页
关键词 河南 小麦 品质育种工作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推进河南省花生产业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国震 陈新民 孙希增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河南 花生 产业化 龙头企业 经济组织 专业市场 品种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白沙型花生新品种濮花17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继文 荆建国 +2 位作者 赵平 王继发 任文远 《花生学报》 2003年第B11期233-235,共3页
濮花17号是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02年通过河南省品审会审定命名的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白沙型花生新品种。在河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达到2950.2—3571.8kg/hm^2、和2151.75-2654.1kg/hm^2,籽... 濮花17号是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02年通过河南省品审会审定命名的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白沙型花生新品种。在河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达到2950.2—3571.8kg/hm^2、和2151.75-2654.1kg/hm^2,籽仁比对照增产10%以上,高产示范中荚果产量达到6000kg/hm^2。生育期105d左右,适合于夏直播。中抗锈病、叶斑病、网斑病,且品质优异,蛋白质含量29.69%,亚油酸含量40.52%,荚果美观,籽仁色泽鲜艳、光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优质白沙型 濮花17号品种 选育 产量表现 品质性状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适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夏大豆生产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兆成 《大豆通报》 2002年第3期3-3,共1页
本文根据国内外大豆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选择优良品种。
关键词 河南 夏大豆生产 发展对策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文娟 王晓莲 +2 位作者 胡占菊 姬社林 谢文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7期26-26,共1页
介绍了河南省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去雄授粉、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指导当地夏玉米生产。
关键词 夏玉米 高产栽培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主要大豆品种来源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彦英 《大豆通报》 2000年第1期21-21,共1页
我省是黄淮流域夏大豆主产区之一。生态条件适宜,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的大豆籽粒金黄、饱满,品种类型丰富。70年代以来,育种工作者在对地方品种、野生大豆等品种资源的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选种、杂交育种、引种和诱变育种等方法,... 我省是黄淮流域夏大豆主产区之一。生态条件适宜,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的大豆籽粒金黄、饱满,品种类型丰富。70年代以来,育种工作者在对地方品种、野生大豆等品种资源的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选种、杂交育种、引种和诱变育种等方法,先后选育推广了40余个大豆新品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来源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河南夏大豆高产配套栽培的几项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素霞 高岭巍 王素阁 《大豆通报》 2004年第5期8-8,17,共2页
本文针对河南省大豆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 ,结合生态条件及生态特点 ,提出了发展高产优质大豆生产的几项配套栽培技术 ,仅供在生产中参考。
关键词 河南 大豆 栽培 土壤肥力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濮阳市日光温室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长庚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2期95-96,共2页
日光温室病虫种类多、危害重,其原因是倒茬困难、高温高湿、昼夜温差大等。为此提出了使用起垄覆膜、滴灌、渗灌、嫁接、选用抗病品种的措施,以及综合治理手段。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病虫害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作物育种攻关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15
作者 高世明 张希俊 陈新民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农业科技工作 农业效益 种植业结构调整 农村经济结构 促进 作物育种 良种 育种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优质大豆发展策略
16
作者 范彦英 王贵显 郭循为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河南 大豆 发展策略 生产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株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红甫 朱荷琴 +3 位作者 孙化田 胡玉香 胡占菊 王贵显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克萎星 棉花 黄萎病株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秦海英 程献云 +1 位作者 梁中喜 陈翠霞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4-55,共2页
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根据育种目标 ,对小麦 F1代杂交组合的各主要性状 ,进行综合分析 ,比较其灰色关联度 ,确定出优良组合 。
关键词 育种 应用 小麦 杂交组合 灰色系统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系统理论在大豆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9
作者 荆建国 范彦英 +2 位作者 王素阁 王德科 秦海英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5-370,共6页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参加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1个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与各品种的实际表现相一致。该方法克服了以往只对品种单一性状评价的弊端和不足,为科学评价和合理利用品种提...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参加河南省夏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1个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与各品种的实际表现相一致。该方法克服了以往只对品种单一性状评价的弊端和不足,为科学评价和合理利用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系) 综合评价 灰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玉香 翟长庚 +1 位作者 孙风云 周娟丽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年第3期27-28,共2页
克萎星可溶性粉剂是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生产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克萎星防治棉花黄萎病,发病初期叶面喷施,防效71.7%~100%,最佳施用浓度500~1000倍液,间隔期7~10d,对棉花安全.
关键词 克萎星 棉花 黄萎病 防治效果 浓度 使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