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Ⅰ.不同降雨年型对N、P、水配合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89
1
作者 金轲 汪德水 +4 位作者 蔡典雄 周涌 郭世昌 黄峰 王翠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7,45,共8页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洛阳地区近30年的降雨量,模拟洛阳地区3种不同的降雨年型,利用防雨旱棚研究旱地农田N、P、水的耦合作用及其对小麦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欠水年土壤水分很低的情况下,通过协调土壤中水分和养分,也会产生...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洛阳地区近30年的降雨量,模拟洛阳地区3种不同的降雨年型,利用防雨旱棚研究旱地农田N、P、水的耦合作用及其对小麦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欠水年土壤水分很低的情况下,通过协调土壤中水分和养分,也会产生激励作用,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是可以通过人为调控措施进行转变的。在正常年份和丰水年,N1和水为顺序加和作用类型;而N2、N3和水为协同作用类型。P的增产效应相对较低;N的增产效应和土壤水分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耦合效应 降雨年型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Ⅱ.不同N、P、水配合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0
2
作者 金轲 汪德水 +4 位作者 蔡典雄 周涌 郭世昌 黄峰 王翠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13,共6页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洛阳地区近30年的降雨量,模拟洛阳地区不同的降雨年型,利用防雨旱棚研究旱地农田不同N、P、水配合对小麦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底墒水充足的情况下,N素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P和水;N和水的交互作...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洛阳地区近30年的降雨量,模拟洛阳地区不同的降雨年型,利用防雨旱棚研究旱地农田不同N、P、水配合对小麦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底墒水充足的情况下,N素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P和水;N和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N和P>P和水;P肥、水分固定在高值还是低值,N肥对产量的影响规律基本上一致,N肥的最佳用量为330kg/hm2左右;N肥、水分固定在高值还是低值,P肥适宜时(225kg/hm2左右)产量最高,而且P肥过多或过少都使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冬小麦 耦合效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地膜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聪慧 张洁 +4 位作者 李俊红 丁志强 王育红 姚宇卿 吕军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289-3290,共2页
介绍了液态地膜及其发展情况,以及液态地膜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总结了液态地膜的应用操作规程。
关键词 液态地膜 操作规程 旱作农业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三倍体育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启高 郭晋太 《热带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5-27,43,共4页
对植物三倍体育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三倍体 育性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旱地麦田夏闲期耕作保墒技术研究
5
作者 赵聚宝 钟兆站 +4 位作者 薛军红 张宪初 刘恒耀 王延寿 吕军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6-79,共4页
在总结豫西传统耕作保墒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改晚耕为早耕,改浅耕为深耕,改多耕为少耕,改晚施肥为早施肥,研究提出了豫西旱地麦田夏闲期一次早深耕、早施肥耕作法,经大面积生产性示范,其蓄水保墒、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夏闲期 深耕 施肥 蓄水保墒 旱地 麦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穗与小穗及籽粒差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原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明慧 张庆琛 +4 位作者 李刚 沈光辉 徐士库 刘亚平 韩战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38-940,949,共4页
[目的]了解小麦穗、小穗及籽粒发育的不均衡性与维管束系统和有机养分在器官中的分配关系。[方法]在小麦抽穗前,取主茎、一蘖和二蘖的穗下第1、第2节间,主茎穗的上、中、下不同部位的小穗作样品,测量维管束和韧皮部的面积,测定可溶性糖... [目的]了解小麦穗、小穗及籽粒发育的不均衡性与维管束系统和有机养分在器官中的分配关系。[方法]在小麦抽穗前,取主茎、一蘖和二蘖的穗下第1、第2节间,主茎穗的上、中、下不同部位的小穗作样品,测量维管束和韧皮部的面积,测定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结果]小麦穗下第1、第2节间直径、基本组织面积、维管束数目、维管束面积及韧皮部面积均以主茎为最大,一蘖次之,二蘖最小。穗中不同部位小穗的穗轴中的维管束分布有差异;同一小穗中通向各小花的维管束数目和面积也不同。在穗的发育过程中,植株及穗部器官中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在不断变化,分配也不平衡。[结论]小麦穗、小穗及籽粒发育的不均衡性和进入其中维管束分布的不平衡性密切相关。"源"与"库"的关系及维管束系统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小麦各产量因素的不均衡发育。穗器官形成的不均衡性与养分供应差异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穗 小穗 籽粒 维管束 可溶性糖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洛玉1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润玲 赵保献 +3 位作者 雷晓兵 梁晓伟 王向阳 李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20-1821,共2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洛玉1号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时密度具有广适洼,适宜密度范围53250~60750株/hm^2。采用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洛玉1号的产量-施肥量数学模型;分析了洛玉1号高...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洛玉1号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时密度具有广适洼,适宜密度范围53250~60750株/hm^2。采用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洛玉1号的产量-施肥量数学模型;分析了洛玉1号高产高效N、P、K最佳结构参数为N:P2O5:K2O=1:0.46:0.38。具体施用量为纯N272.8kg/hm^2、P2O5 126.2kg/hm^2、K2O 104.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最佳施氮量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游福欣 王向阳 +2 位作者 王宗杰 王定郧 刘迎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5-766,共2页
试验表明,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差异达显著水平。氮肥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千粒重、单株果穗干物质的提高,与穗粒数、秃尖率等相关性较小;本试验夏玉米最高产量的施纯氮量为137.68kg/hm2,经济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31.... 试验表明,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差异达显著水平。氮肥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千粒重、单株果穗干物质的提高,与穗粒数、秃尖率等相关性较小;本试验夏玉米最高产量的施纯氮量为137.68kg/hm2,经济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31.5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经济最佳施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夏玉米田杂草发生及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自启 刘顺通 +2 位作者 段爱菊 刘长营 韩桂仲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41-44,共4页
为搞清豫西地区杂草的发生消长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防除,对夏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种类、消长规律,及其对玉米的影响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在大田进行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的药剂筛选试验。豫西夏玉米田杂草有23种,以马唐、牛筋草、千金子、狗尾草... 为搞清豫西地区杂草的发生消长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防除,对夏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种类、消长规律,及其对玉米的影响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在大田进行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的药剂筛选试验。豫西夏玉米田杂草有23种,以马唐、牛筋草、千金子、狗尾草为优势草种。苗前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净、乙草合剂、乙除、乙莠对夏玉米田杂草30d鲜重防效达92.5%~97.5%。在苗后除草剂试验中,15%高渗克无踪防效达80.2%,其中增效剂ZB-1对克无踪的增效效果最好,ZB-5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杂草 种类 药剂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洛玉2号的亲本特征特性及繁殖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向阳 梁晓伟 +3 位作者 陈润玲 雷晓兵 郑和平 于新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893-4894,共2页
对洛玉2号亲本在不同地区进行密度配置、父母本错期、父母本行比与播种密度试验,通过试验总结出洛玉2号在不同地区的亲本繁殖、制种的最佳技术方案,并通过大面积的繁殖、制种,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洛玉2号 繁殖 制种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高寒山区马铃薯套种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春强 赵爱菊 +2 位作者 彭绍峰 王胜亮 王卉 《中国马铃薯》 2007年第1期54-55,共2页
在河南,海拔800m以上的山区占山区总面积的45%,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4℃,年日照2103h,无霜期198d,年均降水量872.6mm。冬季长达95d以上,种植制度一年一季。马铃薯、玉米是山区的主要农作物,粮、菜、饲兼用。... 在河南,海拔800m以上的山区占山区总面积的45%,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4℃,年日照2103h,无霜期198d,年均降水量872.6mm。冬季长达95d以上,种植制度一年一季。马铃薯、玉米是山区的主要农作物,粮、菜、饲兼用。马铃薯套种玉米作为粮经二元结构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两种作物对光热资源的不同需求,利于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生产率,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多年示范,平均667m。产马铃薯1800—2400kg,产值1620~2160元;玉米440—480kg,产值651—710元,二者折合667m^2产值2451—3110元,效益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山区 马铃薯 丰产栽培技术 玉米 套种 河南 大陆性季风气候 立体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天椒套种油葵播期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爱国 韩建明 +2 位作者 张俊平 郭晋太 张焕丽 《中国瓜菜》 CAS 2005年第5期25-27,共3页
朝天椒与油葵合理套种,可以减轻病害,增加收入,但油葵的播期早晚对套种效果影响很大。为了确定最佳套播时间,设置4个不同播期,进行产量、病虫害等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播期为:朝天椒定植后20d左右直播油葵,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 朝天椒与油葵合理套种,可以减轻病害,增加收入,但油葵的播期早晚对套种效果影响很大。为了确定最佳套播时间,设置4个不同播期,进行产量、病虫害等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播期为:朝天椒定植后20d左右直播油葵,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能够减轻朝天椒多种病害的发生,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油葵 套种 播期 适播期 效应研究 增加产量 多种病害 比较试验 前景广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场环境污染现状以及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侯百枝 《中国牛业科学》 2007年第3期48-51,共4页
分析指出畜禽养殖场行业污染危害日益严重,简述了治理畜禽粪便的产前、产中、产后研究进展。
关键词 养殖废水 环境污染 治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地区脱毒马铃薯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春强 刘忠玲 +2 位作者 彭绍峰 王胜亮 李灿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2-42,共1页
日光温室种植马铃薯效益好,但存在低温弱光、病虫害严重、连作障碍等问题。张春强等在“洛阳地区脱毒马铃薯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一文中提出了较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洛阳地区 温室栽培技术 日光 黄河中下游 过渡地带 黄土高原 年均气温 活动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播旱稻引种试验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育红 姚宇卿 吕军杰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6期18-18,31,共2页
通过对从国内外引进的 4 0份旱稻材料引种观察、品比试验及主要农艺性状调查研究 ,初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夏播、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 8份 ,具有突出性状、可用作育种亲本资源的材料 15份 ,并提出了理想的旱稻品种必须具备的特征特性 ,指... 通过对从国内外引进的 4 0份旱稻材料引种观察、品比试验及主要农艺性状调查研究 ,初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夏播、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 8份 ,具有突出性状、可用作育种亲本资源的材料 15份 ,并提出了理想的旱稻品种必须具备的特征特性 ,指出在筛选 8份材料中 :洛引 31(郑旱 2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引种 农艺性状 亲本资源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建明 张春奇 范丙友 《长江蔬菜》 1999年第10期1-4,共4页
对黄瓜的研究近况从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生理生化、遗传育种、采后生理、栽培和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讨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黄瓜 基础理论 生理生化 栽培育种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花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小兰 雷全奎 +1 位作者 马向利 郭建秋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3期47-47,57,共2页
夏花生对氮、磷、钾需求为苗期吸收的养分较少,开花以后,养分吸收量直线上升,到荚果膨大停止达最大值。花针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生产100kg荚果吸收N6.61kg,P2O51.44kg,K2O4.48kg。
关键词 夏花生 氮磷钾 吸收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转基因蔬菜研究的成绩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丙友 高水平 《蔬菜》 2002年第9期4-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对策 转基因蔬菜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906M的选育及遗传机理研究
19
作者 张焕丽 韩建明 +5 位作者 郭晋太 黄江涛 朱永 杨爱国 张俊平 郭瑛 《中国瓜菜》 CAS 2006年第1期29-30,共2页
对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906M及长羊角辣椒品种9906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测定,用9906M与9906正反交及测交、自交,并在杂交育种上作为亲本应用。结果表明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906M系隐性突变体,细胞核遗传, 苗期性状明显,在辣椒材料更新、杂交育... 对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906M及长羊角辣椒品种9906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测定,用9906M与9906正反交及测交、自交,并在杂交育种上作为亲本应用。结果表明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906M系隐性突变体,细胞核遗传, 苗期性状明显,在辣椒材料更新、杂交育种及纯度鉴定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黄绿苗突变体 9906M 选育 遗传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节观赏彩椒引种试验及栽培技术研究
20
作者 张焕丽 朱永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7年第2期32-33,共2页
彩椒因其果实呈现红,黄、白、绿、紫、黑等艳丽多彩的色彩而得名,被称为“五彩椒”、“七彩椒”或彩色甜椒。它既可生食,又可熟食和搭配菜色,不定期可腌渍酱制,集观赏、食用、绿化、美化环境于一体,2005年至2006年春节进行了小规... 彩椒因其果实呈现红,黄、白、绿、紫、黑等艳丽多彩的色彩而得名,被称为“五彩椒”、“七彩椒”或彩色甜椒。它既可生食,又可熟食和搭配菜色,不定期可腌渍酱制,集观赏、食用、绿化、美化环境于一体,2005年至2006年春节进行了小规模椒引种和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试验 五彩椒 栽培技术 观赏 春节 彩色甜椒 美化环境 栽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