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析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山峰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9期226-226,234,共2页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煤矿机电设备的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且被广泛应用在了生产环节,为煤矿开采模式的转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煤炭产量及开采效率均显著提升。本文以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为切入点,探讨其...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煤矿机电设备的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且被广泛应用在了生产环节,为煤矿开采模式的转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煤炭产量及开采效率均显著提升。本文以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为切入点,探讨其创新应用问题,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电设备 自动化技术 创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松软围岩煤巷采动增跨效应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方田 刘超 +2 位作者 翟景辉 张洋 牛滕冲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针对深井松软煤巷围岩变形严重、巷道支护困难等问题,以城郊煤矿LW21106工作面沿空巷道为工程背景,建立了采动巷道增跨模型,揭示了采动增跨效应演化机理。通过构建巷道顶板横纵弯曲梁模型,指出顶板横向受力、巷道等效跨度、煤岩强度是... 针对深井松软煤巷围岩变形严重、巷道支护困难等问题,以城郊煤矿LW21106工作面沿空巷道为工程背景,建立了采动巷道增跨模型,揭示了采动增跨效应演化机理。通过构建巷道顶板横纵弯曲梁模型,指出顶板横向受力、巷道等效跨度、煤岩强度是巷道围岩损伤破坏的主控因素,提出了采动增跨效应防控对策并进行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受采动影响,巷道经历“初始围岩稳定—围岩裂隙发育扩展—围岩剪切破坏加剧—等效跨度增加”过程;巷道顶板最大正应力与应力集中系数、顶板等效跨度、巷道断面尺寸及埋深成正相关关系;巷道顶板在高应力环境下易发生拉剪破坏,增加顶板锚索数量以及锚索预紧力有利于增强顶板初期完整性。基于巷道变形破坏主控因素,提出“围岩加固–卸压–强化支护”协同防控策略;针对现场条件,采用煤柱侧向切顶+注浆加固并对破碎区域补充锚索强化支护的防控技术。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煤柱帮最大移近量为18.89cm,顶板下沉量为25.86cm,两帮移近量为29.65 cm,有效控制了煤巷围岩变形,为深井松软围岩巷道变形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松软围岩 采动增跨效应 主控因素 协同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软一硬”不稳定煤层工作面覆岩“两带”发育高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振广 李飞龙 +1 位作者 白志永 朱术云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探索禹州煤田西南部云盖山煤矿二矿软煤、软底和硬顶(简称“两软一硬”)及开采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的不稳定煤层顶板垮落带和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采用现场钻孔成像技术、经验公式类比分析和数值模拟综合研究方法,对该矿23301采煤工作面... 为探索禹州煤田西南部云盖山煤矿二矿软煤、软底和硬顶(简称“两软一硬”)及开采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的不稳定煤层顶板垮落带和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采用现场钻孔成像技术、经验公式类比分析和数值模拟综合研究方法,对该矿23301采煤工作面顶板覆岩垮落带、导水断裂带高度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工作面在非充分采动垮落和充分采动垮落条件下“两带”高度量化取值,垮落带最大高度为14.4 m,导水断裂带最大高度为50.0 m,认为现场钻孔成像技术可用于采动覆岩“两带”发育高度的计算。研究结果对研究区预采掘顶板水害防治及顶板支护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软一硬” 不稳定煤层 钻孔成像 类比分析 数值模拟 垮落带高度 导水断裂带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突风门联动式防逆风窗装置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三钧 李少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43-145,共3页
利用力学杠杆原理,克服现用防突风门防逆风窗装置不灵活、难以固定、容易锈死等缺点,设计"之"型传动杆及组合防逆板,自主研发新型防突风门联动式防逆风窗装置,阻挡风向逆流发生,有效控制受灾面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关键词 联动式防逆风窗 杠杆原理 “之”型传动杆 组合防逆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软一硬”煤层沿空掘巷合理煤柱宽度确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史英男 刘海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2,共4页
针对云盖山煤矿二矿"两软一硬"煤层实际地质条件,分析此类煤层在开采时具有顶板难破断、煤帮易压蹲、底鼓剧烈等矿压显现特点,为沿空掘巷窄煤柱留设带来较大困难。应用极限平衡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矿22203工作面沿空掘巷... 针对云盖山煤矿二矿"两软一硬"煤层实际地质条件,分析此类煤层在开采时具有顶板难破断、煤帮易压蹲、底鼓剧烈等矿压显现特点,为沿空掘巷窄煤柱留设带来较大困难。应用极限平衡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矿22203工作面沿空掘巷煤柱宽度进行估算和模拟分析,得出合理煤柱宽度为4 m,此时沿空巷道处于低应力环境中,且围岩变形适中。现场矿压观测表明:工作面回采期间,4 m宽护巷煤柱能够保证巷道稳定,巷道断面维持在7.5 m^2,能够满足正常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软一硬煤层 沿空掘巷 煤柱宽度 极限平衡理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变频电动滚筒在主煤流系统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尹梦哲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18期124-125,共2页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传统主煤流系统带式输送机电动滚筒系统性能,阐述了目前永磁同步电动机原理,结合该系统特点,探讨系统的节能效果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变频电动滚筒 主煤流 系统 带式输送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间架控制器网络控制系统研究
7
作者 刘山峰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19期126-127,共2页
关于液压辅助电液压控制系统的研究在我国还是比较落后。自1980年以来,相关国内单位已连续从美国进口许多先进支撑器材装置,如四列支撑式和两列屏蔽型,并组织科研人员对这些支撑器材进行详细的研究。最后,他们将继续学习更多相关技术,... 关于液压辅助电液压控制系统的研究在我国还是比较落后。自1980年以来,相关国内单位已连续从美国进口许多先进支撑器材装置,如四列支撑式和两列屏蔽型,并组织科研人员对这些支撑器材进行详细的研究。最后,他们将继续学习更多相关技术,积累大量的生产和制造工艺经验,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现状,从系统现状出发,讨论了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要求、具体需要和具体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电液控制系统 网络控制系统 应用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