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叶形分布与四粒荚 被引量:17
1
作者 彭玉华 朱健超 +1 位作者 杨国保 袁建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01-503,共3页
对64份遗传稳定材料和8l份F_1的分析发现,在下阔叶-上阔叶类型中没有四粒荚材料,在下阔叶-上窄叶类型中绝大部分材料有四粒荚;而在下窄叶-上窄叶类型中,全部材料都是四粒荚类型。通过对一个组合的F_2叶形分布型进行分析,初步明确叶形分... 对64份遗传稳定材料和8l份F_1的分析发现,在下阔叶-上阔叶类型中没有四粒荚材料,在下阔叶-上窄叶类型中绝大部分材料有四粒荚;而在下窄叶-上窄叶类型中,全部材料都是四粒荚类型。通过对一个组合的F_2叶形分布型进行分析,初步明确叶形分布受一对基因控制,下阔叶-上窄叶类型对下窄叶-上窄叶类型为显性;中部叶形变化较大,下部叶片次之,顶部叶片的叶形变化最小。在F_1中有些没有阔叶的材料也有四粒荚出现,但并非所有有窄叶的F_l材料都有四粒荚。窄叶基因对四粒荚的产生固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形分布 四粒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流域大豆炸荚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玉华 袁建中 杨国保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5-290,共6页
在九月上、中旬大豆陆续成熟,十月一日前对黄淮流域的30个大豆品种(系)的炸荚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成熟至开始炸荚的天数,多数品种为6至12天,少数品系成熟时即炸荚,也有至十月一日前仍不炸荚的。成熟后第10天的炸荚率在0到30%之间... 在九月上、中旬大豆陆续成熟,十月一日前对黄淮流域的30个大豆品种(系)的炸荚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成熟至开始炸荚的天数,多数品种为6至12天,少数品系成熟时即炸荚,也有至十月一日前仍不炸荚的。成熟后第10天的炸荚率在0到30%之间;开始炸荚率在0到8.5%之间;十月一日以前的总炸荚率在0到61%之间。根据不同品种(系)炸荚性的动态变化,可将炸荚性分为单峰型、单峰延迟型、双峰型和双峰提高型4个类型,其中单峰型是主要的,双峰型对大豆产量威胁最大,特别是双峰提高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炸荚性 类型 时间 黄淮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