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真菌学研究及治疗 被引量:57
1
作者 刘朝晖 杜近云 +3 位作者 董悦 樊尚荣 万哲 李若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0-191,共2页
目的 :研究引起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ulvovaginal cnadidiasis,VVC)的真菌种类的变迁 ,评价口服伊曲康唑及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治疗 VVC的疗效。方法 :对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 12 3例 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 目的 :研究引起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ulvovaginal cnadidiasis,VVC)的真菌种类的变迁 ,评价口服伊曲康唑及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治疗 VVC的疗效。方法 :对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 12 3例 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并将其随意分为口服伊曲康唑组 (5 0例 )和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组 (73例 )。用药后 1周和 4周进行随诊。结果 :1白色念珠菌为引起 VVC的主要病原 ,占 82 .1%(10 1/ 12 3例 ) ,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 (4.88%)及热带念珠菌(4.88%)。2口服伊曲康唑组和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组用药后 1周的治愈率分别为 88.0 %和 82 .2 %(P>0 .0 5 ) ,用药后4周的治愈率分别为 86 .7%和 89.6 %(P>0 .0 5 )。 3白色念珠菌所致 VVC的治愈率明显高于非白色念珠菌所致 VVC的治愈率 ,分别为 88.1%和 6 8.2 %,P<0 .0 5。结论 :白色念珠菌仍为 VVC的主要病原 ,口服伊曲康唑和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治疗 VVC均有较好疗效 ,对白色念珠菌所致 VVC的治疗效果好于治疗非白色念珠菌所致 V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 伊曲康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有机磷中毒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淮莲 王慧莉 +2 位作者 董伟伟 田来云 汪瑞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96-696,F0003,共2页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四肢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膏通过PI3K/AKT/eNos通路促进模型小鼠创面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晓芬 宋静 +2 位作者 李洪昌 陈亚峰 奉典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7-533,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黄连膏对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通过PI3K/AKT/eNos通路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在45只C57BL/6J雄性小鼠背部制作直径为7.5 mm的全层皮肤切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质组、空白对照组和黄连膏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黄连膏对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通过PI3K/AKT/eNos通路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在45只C57BL/6J雄性小鼠背部制作直径为7.5 mm的全层皮肤切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质组、空白对照组和黄连膏组,基质组和黄连膏组创面分别涂抹基质和黄连膏治疗,空白对照组不涂抹药物。在造模后第0、3、7、10、14天时相观察创面皮肤的愈合情况;在造模后第3、7、14天各组分别处死5只小鼠取皮肤创面组织观察b FGF和PDGF的m RNA水平、CD-31细胞阳性数、AKT、VEGF-A、eNos的蛋白表达变化。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方差分析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3组在0-7天创面愈合面积无明显差别,黄连膏组在第10、14天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6±7)%和(93±5)%,与基质组(48±9)%和(68±11)%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46±7)%和(64±9)%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黄连膏组伤后3、7 d创面组织中CD-31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6.3±3.2)%和(33.6±5.0),明显高于基质组(12.5±4.6)%和(19.2±4.0)、空白对照组(8.4±2.4)%和(17.8±6.0),(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后3、7 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组织中b FGF的m RAN水平分别为(1.75±0.22)和(2.98±0.35),明显高于基质组(0.96±0.13)和(1.53±0.24),空白对照组(0.78±0.24)%和(1.64±0.3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后14 d,基质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创面组织中b FGF的m RAN水平分别为(1.88±0.38)和(2.03±0.21)达到最高,明显高于黄连膏组(1.43±0.4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后3、7 d,黄连膏组小鼠创面组织中PDGF的m RAN水平(1.04±0.28)和(1.82±0.25),明显高于基质组(0.56±0.15)和(1.38±0.21),(P<0.01或P<0.05),空白对照组(0.67±0.20)%和(1.45±0.26)(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连膏组伤后7 d,创面组织中P-AKTS308和P-AKTS437的蛋白分别为(0.45±0.04)和(0.27±0.03),明显高于基质组(0.23±0.06)和(0.16±0.04)、空白对照组(0.19±0.08)和(0.20±0.05),(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A和e NOS的蛋白含量(0.18±0.02)和(0.26±0.04),也明显高于基质组(0.12±0.05)和(0.14±0.07)、空白对照组(0.13±0.06)和(0.17±0.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连膏能够提高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愈合率,并通过AKT/VEGF/eNos通路增加b FGF、PDGF、VEGF-A水平,促进模型小鼠创面的血管生成而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伤口愈合 黄连膏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0例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春雷 《中医药学刊》 2001年第1期78-78,共1页
? The purpose was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chinese drug bath in treating 80 cas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Medicated bath with chinese drug including datura flower was applied for once a day.Each... ? The purpose was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chinese drug bath in treating 80 cas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Medicated bath with chinese drug including datura flower was applied for once a day.Each time lasted 45 minutes and three months constituted one therapeutic course.Results:13 cases showed clinical cure.45 cases notable effect;16 cases improved effect;6 cases futility.The total improving rate was 92.5%.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ndex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0.01).Therefore,this method possessed the antirheumatic and anti-inflammatory functions together with the characteritics of rapid and excellent therapeutic effects,treatments of both the incidental and the fundamental,safety and no toxic and side effect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金花 药浴 类风湿性关节炎 辩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治疗体表疾病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潘振云 《激光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181-181,共1页
自1984年以来,我院用YYJG-1A型CO2激光治疗机(功率30W,波长10.6μm)汽化治疗皮肤新生物(以面、颈部为主)及打耳孔等,获满意疗效。
关键词 激光治疗机 疗效观察 CO2 疾病 体表 30W 新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