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重机升降运动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姚玉梅 牛超 孔宪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9-62,共4页
目前,对起重机升降系统的研究,基本上将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分开研究,或者只是简单的进行链接,很难建立有效、精确的数学模型。针对该问题,分析了起重机升降运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建立了起重机升降运动系统机电耦合数学模型,以变量... 目前,对起重机升降系统的研究,基本上将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分开研究,或者只是简单的进行链接,很难建立有效、精确的数学模型。针对该问题,分析了起重机升降运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建立了起重机升降运动系统机电耦合数学模型,以变量的形式引入了电磁转矩和钢丝绳的弹性系数,避免了单纯从机械系统或电气系统建模而忽略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缺陷;以负载运动位置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基于矢量控制的调速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起重机升降运动的工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升降运动 钢丝绳 机电耦合 数学模型 矢量控制 MATLAB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系统原理的感应电动机滑模速度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牛超 朱振伟 曹玲芝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70,共4页
针对目前逆系统原理应用于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中时往往忽略参数不确定性的问题,从感应电动机的非线性模型出发,采用逆系统理论建立了转子电阻与负载参数不确定的感应电动机伪线性控制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采用变指数趋近律实现的防抖动... 针对目前逆系统原理应用于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中时往往忽略参数不确定性的问题,从感应电动机的非线性模型出发,采用逆系统理论建立了转子电阻与负载参数不确定的感应电动机伪线性控制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采用变指数趋近律实现的防抖动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并将该控制方法应用于感应电动机伪线性控制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逆系统原理的感应电动机滑模速度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调速系统 逆系统原理 伪线性控制系统 滑模控制 变指数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升降运动系统自适应Backstepping控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牛超 姚玉梅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9期67-71,共5页
通过分析起重机升降运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联关系,建立了起重机升降运动系统数学模型,从而将电动机的运动状态和负载的运动状态有效地统一起来;以该模型为基础,将负载运动位置作为控制变量,采用自适应Backstepping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 通过分析起重机升降运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联关系,建立了起重机升降运动系统数学模型,从而将电动机的运动状态和负载的运动状态有效地统一起来;以该模型为基础,将负载运动位置作为控制变量,采用自适应Backstepping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起重机升降运动系统负载位置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小的跟踪误差,能够有效抑制负载突变和参数摄动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升降运动 自适应反推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理论的旋转机械突变故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敏 潘勇 +1 位作者 刘保国 张雪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3-206,共4页
简要介绍突变理论的7种初等突变模型和5种突变指征,结合初等突变模型和突变指征指出突变理论在突变故障中的3种应用方式。综述突变理论在碰摩、气流激振、油膜失稳等突变故障的机制、预测、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随机突变理论对... 简要介绍突变理论的7种初等突变模型和5种突变指征,结合初等突变模型和突变指征指出突变理论在突变故障中的3种应用方式。综述突变理论在碰摩、气流激振、油膜失稳等突变故障的机制、预测、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随机突变理论对突变故障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旋转机械 突变故障 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系统随机支撑刚度参数的设计研究
5
作者 程敏 潘勇 刘保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9-232,共4页
为获得转子系统实验研究所需的随机支撑刚度参数,基于变刚度电磁感应式执行器设计了一套适合转子系统结构特点的电磁支撑装置。通过对电磁支撑装置支撑刚度参数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到叠加电流法、模拟电流法、样本电流法等三种产生随机支... 为获得转子系统实验研究所需的随机支撑刚度参数,基于变刚度电磁感应式执行器设计了一套适合转子系统结构特点的电磁支撑装置。通过对电磁支撑装置支撑刚度参数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到叠加电流法、模拟电流法、样本电流法等三种产生随机支撑刚度参数的方法。结合三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和实验室现有实验条件,决定采用样本电流法作为随机支撑刚度参数产生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设计了电磁支撑刚度实验识别系统,并对实验识别值进行概率分布检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产生的电磁支撑刚度参数具有良好的随机变化特征,可以满足随机支撑刚度参数转子动力学问题实验研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支撑刚度 电磁支撑装置 转子系统 样本电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ob分析的玻璃纤维织物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庆海 赵凤霞 +1 位作者 李纪峰 金少搏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3,共4页
为了解决玻璃纤维织物在线检测效率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lob分析的织物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对织物图像采用均值滤波器进行平滑处理,以削弱噪声和织物纹理的干扰,然后采用Otsu算法寻找最佳阈值将图像分割为Blob和背景的像素... 为了解决玻璃纤维织物在线检测效率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lob分析的织物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对织物图像采用均值滤波器进行平滑处理,以削弱噪声和织物纹理的干扰,然后采用Otsu算法寻找最佳阈值将图像分割为Blob和背景的像素集合,采用形态学处理调整分割后的Blob形状,最后对图像进行连通性分析和特征提取,通过对Blob区域进行最小外接矩形拟合得到缺陷特征的个数和尺寸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检测结果稳健可靠、实时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织物 在线检测 缝隙缺陷 机器视觉 BLOB分析 OTSU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D注射模具设计要点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鑫 杜林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97,共3页
针对IMD注射模具目前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设计标准,借鉴以往的经验,从模具整体结构、薄膜定位机构、浇注系统等方面分析了IMD注射模具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 IMD 注射模具 整体结构 薄膜定位 设计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模内装饰注射成型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武燕 王鑫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63,77,共4页
介绍了模内装饰技术,以某一电子塑件为例,阐述了Moldflow软件模内装饰注射成型分析过程。通过与无薄膜塑件的分析比较,得出了模内装饰注射成型在充填、温度分布、翘曲等方面的特点,对模具设计和工艺有一定参考。
关键词 模内装饰 塑料薄膜 MOLDFLOW 温度分布 模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合黏度模型的木塑材料注射成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鑫 范九红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共3页
利用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结合实验数据,成功拟合了PP基木塑材料的Cross-WLF黏度模型参数,并加载到Moldflow软件中,对木塑材料的流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说明不能单纯依靠提高注射压力提高木塑材料的流动性,只有当注射压力较低时,效果... 利用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结合实验数据,成功拟合了PP基木塑材料的Cross-WLF黏度模型参数,并加载到Moldflow软件中,对木塑材料的流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说明不能单纯依靠提高注射压力提高木塑材料的流动性,只有当注射压力较低时,效果才明显,分析结果与实验结论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合 木塑材料 Cross—WLF 流动性 注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温仪表轴承润滑油黏温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黎燕 王燕霜 曹佳伟 《轴承》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1,共4页
利用高温和低温运动黏度测定仪分别对特3、特4和4122这3种高低温仪表轴承润滑油进行了高、低温环境下的黏度测量,绘制了黏温曲线图,对比分析了几种润滑油的黏温特性。基于试验数据,确定了润滑油的黏温模型。结果表明:特3和特4油的黏温... 利用高温和低温运动黏度测定仪分别对特3、特4和4122这3种高低温仪表轴承润滑油进行了高、低温环境下的黏度测量,绘制了黏温曲线图,对比分析了几种润滑油的黏温特性。基于试验数据,确定了润滑油的黏温模型。结果表明:特3和特4油的黏温性能优于4122油,Vogel模型计算精度高于Walthe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润滑油 运动黏度 黏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微注塑制品轴向拉伸变形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鑫 杜林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96,共3页
采用模流与结构有限元软件联合分析,针对微拉伸试样的工艺参数变化对其轴向拉伸变形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与保压压力的变化对微拉伸试样的轴向拉伸变形量有明显影响,而流动速率与保压时间之间... 采用模流与结构有限元软件联合分析,针对微拉伸试样的工艺参数变化对其轴向拉伸变形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与保压压力的变化对微拉伸试样的轴向拉伸变形量有明显影响,而流动速率与保压时间之间存在一个最佳对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流 结构分析 微拉伸试样 工艺参数 拉伸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模温条件下工艺参数对注射成型微结构充填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鑫 杜林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38,共4页
鉴于变模温技术可以改善充填性能的特点,利用Moldflow软件对变模温条件下的微结构制品进行了充填和保压分析,并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塑件微结构充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变模温条件下,流动速率仍是决定因素,模具温度的... 鉴于变模温技术可以改善充填性能的特点,利用Moldflow软件对变模温条件下的微结构制品进行了充填和保压分析,并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塑件微结构充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变模温条件下,流动速率仍是决定因素,模具温度的影响程度有所提高,模具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佳值。随着离浇口距离越来越远,熔体温度、加热时间、注射压力和保压时间等因素对微结构充填率的影响程度在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温 微结构 正交实验 充填率 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变刚度电磁支撑装置支撑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敏 潘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24-1527,共4页
为研究动态电磁关系对随机变刚度电磁支撑装置支撑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电磁支撑装置支撑特性的数学模型,采用类比推理方法分析了动态附加支撑刚度和阻尼参数对电磁支撑刚度特性的影响,得到了随机电流与偏置电流合理匹配关系和随机电流变... 为研究动态电磁关系对随机变刚度电磁支撑装置支撑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电磁支撑装置支撑特性的数学模型,采用类比推理方法分析了动态附加支撑刚度和阻尼参数对电磁支撑刚度特性的影响,得到了随机电流与偏置电流合理匹配关系和随机电流变化频率的合理取值范围。数值仿真计算表明只要电磁支撑装置的工作参数取值合理,完全可以忽略附加支撑刚度和阻尼参数对电磁支撑刚度特性的影响,满足支撑刚度参数随机变化特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支撑刚度 支撑特性 动态电磁关系 电磁支撑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尺寸对精密塑件成型精度影响规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鑫 武燕 杜林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6,共4页
在同一工艺条件下,以数值模拟分析为手段,研究了结构尺寸对精密塑件尺寸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塑件壁厚不均匀程度,塑件的截面长宽比和厚度影响较大,塑件的长度影响较小;经过正交试验和优化分析,使塑件结构尺寸满足精密塑件的设计... 在同一工艺条件下,以数值模拟分析为手段,研究了结构尺寸对精密塑件尺寸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塑件壁厚不均匀程度,塑件的截面长宽比和厚度影响较大,塑件的长度影响较小;经过正交试验和优化分析,使塑件结构尺寸满足精密塑件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塑件 结构尺寸 数值模拟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LCON的织物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庆海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12期1636-1640,共5页
为解决玻璃纤维织物人工检测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质量在线检测系统。根据视场和测量精度的要求,确定了图像采集模块中的相机、镜头和照明方式,形成了有利于图像处理的成像效果;在基于HALCON的图像处理... 为解决玻璃纤维织物人工检测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搭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质量在线检测系统。根据视场和测量精度的要求,确定了图像采集模块中的相机、镜头和照明方式,形成了有利于图像处理的成像效果;在基于HALCON的图像处理模块中,提出了采用Blob分析法进行缺陷特征的提取,给出了图像分割、形态学处理和特征提取等过程的关键算子;对一些织物样品图像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所述检测技术,可以简单、快速地实现织物缺陷特征的识别和缺陷特征参数的计算,检测结果稳健可靠,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织物 质量检测 机器视觉 HALC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E分析的工艺参数对微结构复制程度的影响
16
作者 杜林芳 王鑫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5,共4页
针对注射成型中微流控芯片中微结构复制不完全的情况,采用单因素法,利用Moldflow软件对微流控芯片抽象物理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考察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注射压力等4个工艺参数对微结构复制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温度与模... 针对注射成型中微流控芯片中微结构复制不完全的情况,采用单因素法,利用Moldflow软件对微流控芯片抽象物理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考察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注射压力等4个工艺参数对微结构复制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温度与模具温度的影响较大,保压压力的影响次之,注射压力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微流控芯片 微结构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尺寸和工艺参数对木塑注塑制品流动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17
作者 范九红 王鑫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运用Moldflow软件,借助阿基米德螺旋线分析模型,考察了模具尺寸和工艺参数对木塑注塑制品流动性的影响。分析得出,模具尺寸因素中,壁厚和浇口尺寸对木塑材料的流动性影响都较大,两者都应该取较大值。工艺因素中,流动速率对木塑材料流动... 运用Moldflow软件,借助阿基米德螺旋线分析模型,考察了模具尺寸和工艺参数对木塑注塑制品流动性的影响。分析得出,模具尺寸因素中,壁厚和浇口尺寸对木塑材料的流动性影响都较大,两者都应该取较大值。工艺因素中,流动速率对木塑材料流动性影响较大,温度因素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 流动性 阿基米德螺旋线模具 浇口尺寸 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软件研发的思考——以《冲压模具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燕 熊莎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78-81,共4页
研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目的在于:一是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强化和体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工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对接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其研发的主要流程包括:恰当遴选教学内容、科... 研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目的在于:一是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强化和体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工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对接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其研发的主要流程包括:恰当遴选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框架结构、精心编制软件脚本、认真搜集制作素材、精致进行软件合成、重视软件试用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冲压模具技术 多媒体教学软件 研发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