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饲料及其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尹清强 刘俊熙 +5 位作者 王潇 王卫民 王朋朋 常娟 左瑞雨 郑秋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4-197,共4页
利用米曲霉,分别固态发酵豆粕和复合劣质蛋白质饲料(棉粕、血粉、羽毛粉),并对肥育猪进行饲养试验。试验选用65日龄健康、体质量相近的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70头,随机分成7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全价料中豆粕的含量为26%),试验... 利用米曲霉,分别固态发酵豆粕和复合劣质蛋白质饲料(棉粕、血粉、羽毛粉),并对肥育猪进行饲养试验。试验选用65日龄健康、体质量相近的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70头,随机分成7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全价料中豆粕的含量为26%),试验1、2、3组(发酵劣质蛋白质等量地替代对照组中的豆粕,其最终含量为7%、14%、21%),试验4组(未发酵的劣质蛋白等量地替代对照组中的豆粕,其最终含量为14%),试验5组(日粮配制同试验2组,其消化能水平调节到与对照组一致),试验6组(发酵豆粕等量地替代对照组中的豆粕,其最终含量为14%)。结果表明,试验1组猪日增体质量和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35%(P<0.05)和7.83%;试验2组猪日增体质量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5),与试验5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6组的日增体质量和饲料效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02%和7.36%(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试验1组和6组每头猪所获得的利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31%和8.17%。由此可知,经微生物发酵后的豆粕及劣质蛋白在仔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14%和7%,其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的豆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 固态发酵 蛋白质饲料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白银玉 李海荣 王潇 《饲料博览》 CAS 2023年第6期57-62,共6页
饲料中存在的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危害性也越来越被重视,因此霉菌毒素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随着实验室设备以及饲料行业检测标准的日趋完善,霉菌毒素检测技术已逐渐从简单定性发展为精确定量,从利用薄层色谱法(TLC... 饲料中存在的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危害性也越来越被重视,因此霉菌毒素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随着实验室设备以及饲料行业检测标准的日趋完善,霉菌毒素检测技术已逐渐从简单定性发展为精确定量,从利用薄层色谱法(TLC)检测单一毒素转变为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检测多种毒素。通过概述饲料中常见的几种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并分析汇总此类检测标准以及技术的发展进步,可为实验室选择适宜、高效的霉菌毒素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危害 检测技术 检测方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发酵中草药前后活性成分变化 被引量:54
3
作者 刘洋 金顺义 +6 位作者 常娟 王平 刘超齐 尹清强 高天增 朱群 卢富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4期123-125,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及生物学效价。[方法]以复合益生菌(干酪乳杆菌、粪肠球菌、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复方中草药(王不留行和益母草),分别测定总黄酮、总生物碱、粗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前后中草药... [目的〗为了提高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及生物学效价。[方法]以复合益生菌(干酪乳杆菌、粪肠球菌、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复方中草药(王不留行和益母草),分别测定总黄酮、总生物碱、粗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前后中草药成分的变化。[结果]中草药经微生物发酵后,可溶性总黄酮、总生物碱、粗多糖和总皂苷含量分别比未发酵组提高了55.14%、127.28%、55.42%和49.21%。[结论]复方中草药经过复合微生物发酵后其可溶性活性成分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中草药的深加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微生物发酵 中草药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化学处理对玉米秸秆降解及糖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平 常娟 +5 位作者 刘超齐 尹清强 黄玮玮 王涛 党晓伟 卢富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9-85,共7页
为降低秸秆中木质纤维素含量,提高其营养价值,本研究选择对于动物安全的NaOH、CaO、氨水、双氧水处理试剂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通过正交设计分别对2%NaOH+CaO、氨水、双氧水进行不同浓度、温度、时间、液固比处理玉米秸秆。结果显示:2%N... 为降低秸秆中木质纤维素含量,提高其营养价值,本研究选择对于动物安全的NaOH、CaO、氨水、双氧水处理试剂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通过正交设计分别对2%NaOH+CaO、氨水、双氧水进行不同浓度、温度、时间、液固比处理玉米秸秆。结果显示:2%NaOH+CaO和双氧水处理组中各因素对酶解还原糖得率无显著影响(P> 0.05);氨水浓度对酶解还原糖得率有显著影响(P <0.05)。通过单一和复合处理对比,结果表明,以2%NaOH+CaO+双氧水+氨水+双氧水复合处理玉米秸秆,木质素降解率达79.95%(P <0.05),酶解后还原糖含量达484.61 mg/g干物质。由此表明,碱与双氧水复合处理对提高秸秆营养价值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热化学处理 酶解 木质纤维素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和蒸汽高压对小麦秸秆中粗纤维降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白献晓 王二柱 +4 位作者 朱群 常娟 尹清强 刘超齐 卢富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为降低小麦秸秆中木质素的含量,提高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利用率,应用氢氧化钠和蒸汽高压联合处理小麦秸秆。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固液比和处理时间对降解木质素效果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降解木质素的最佳处... 为降低小麦秸秆中木质素的含量,提高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利用率,应用氢氧化钠和蒸汽高压联合处理小麦秸秆。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固液比和处理时间对降解木质素效果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降解木质素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降解木质素的最佳条件为:氢氧化钠质量浓度11.67 mg/m L、固液比1∶9.0(w/V)、121℃(0.15 MPa)处理45 min。在此条件下,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分别达到78.07%、14.11%、8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 蒸汽高压 小麦秸秆 粗纤维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境安对细粒棘球绦虫虫卵的作用效果
6
作者 郝力力 阳爱国 +10 位作者 袁东波 郭莉 侯巍 莫茜 尹杰 张朝辉 徐林 余劲 王潇 何能杰 李锐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184-1186,共3页
为研究环境改良剂普境安对细粒棘球绦虫虫卵的作用效果,采用不同剂量组/时间段对阳性犬粪样本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100g·m^-2作用12h和24h对虫卵抑制效果最明显。结合四川省甘孜州自然环境特点,建议采用100g·m^-2作用24h,可... 为研究环境改良剂普境安对细粒棘球绦虫虫卵的作用效果,采用不同剂量组/时间段对阳性犬粪样本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100g·m^-2作用12h和24h对虫卵抑制效果最明显。结合四川省甘孜州自然环境特点,建议采用100g·m^-2作用24h,可显著抑制虫卵活力,降低人畜感染包虫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净安 细粒棘球绦虫虫卵 作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温度、pH及抗生素耐受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超齐 王平 +3 位作者 常娟 尹清强 卢富山 王潇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19-25,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对不同梯度的温度、pH及饲料中抗生素的耐受性,为益生菌及抗生素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不能耐受超过90℃高温,可耐受pH 3.0-10.0的环境;啤酒酵母不能耐受60℃及超过60℃高温,... 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对不同梯度的温度、pH及饲料中抗生素的耐受性,为益生菌及抗生素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不能耐受超过90℃高温,可耐受pH 3.0-10.0的环境;啤酒酵母不能耐受60℃及超过60℃高温,耐受pH 3.0-10.0的环境;干酪乳杆菌不耐受50℃及超过50℃高温,在pH 3.0-10.0条件下对其表现出刺激生长的作用;乳酸链球菌能够耐受60℃,其存活率为96%,且能够耐pH 3.0的酸性环境,不耐受pH≥4.0的环境。饲料中添加300-400 mg/kg的硫酸黏杆菌素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抑制作用;15-30 mg/kg的那拉霉素对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产生抑制作用;30-40 mg/kg维吉尼亚霉素对干酪乳杆菌产生抑制作用;啤酒酵母能够耐受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温度 PH 抗生素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降解及糖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梦洁 尹清强 +4 位作者 常娟 刘超齐 王平 党晓伟 卢富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4-39,共6页
为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价值和适口性,促进动物消化吸收,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对比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以及二者复合对普通玉米秸秆和碱处理玉米秸秆发酵和酶解效果。结果显示:与普通玉米秸秆相比,单一纤维素酶和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 为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价值和适口性,促进动物消化吸收,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对比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以及二者复合对普通玉米秸秆和碱处理玉米秸秆发酵和酶解效果。结果显示:与普通玉米秸秆相比,单一纤维素酶和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复合发酵碱处理玉米秸秆糖化率提高了1159.57%和767.20%(P<0.05)。碱处理秸秆糖化效果优于普通秸秆(P<0.05);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复合发酵玉米秸秆具有较浓的酸香味。选择碱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素酶组和碱处理玉米秸秆+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组确定最佳酶解和发酵时间。结果表明:碱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素酶酶解碱处理玉米秸秆在第5天时还原糖含量最高,达到292.86 mg/g(P<0.05);碱处理秸秆经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共同发酵和酶解5 d即可完成。由此表明碱处理秸秆经纤维素酶单独酶解和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复合发酵和酶解后适口性和消化率提高,可以开发成不同的饲料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植物乳杆菌 纤维素酶 纤维素 半纤维素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膳食纤维改性工艺优化及其功能特性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楚雨晴 刘鑫鑫 +9 位作者 秦怡婕 付湘 尹清强 常娟 王平 刘超齐 王利军 金三俊 党晓伟 卢富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8-34,共7页
为提高玉米秸秆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SDF),改善其功能特性,本研究在碱蒸汽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优化酶解条件对SDF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持水力(WHC)、持油力(OHC)、溶胀力(WSC)、溶解性(WS)和葡萄糖吸附能... 为提高玉米秸秆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SDF),改善其功能特性,本研究在碱蒸汽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优化酶解条件对SDF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持水力(WHC)、持油力(OHC)、溶胀力(WSC)、溶解性(WS)和葡萄糖吸附能力(GAC)的测定对比分析玉米秸秆、改性玉米秸秆、SDF和IDF的形态结构及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5 FPU/g秸秆、酶解时间16 h,改性玉米秸秆中SDF含量达到9.94%,与未改性玉米秸秆相比提高285.27%。通过SEM观察,改性玉米秸秆和IDF的裂缝较多;SDF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缝。与未改性玉米秸秆相比,经碱蒸汽-酶法改性后玉米秸秆的WHC、OHC、WSC、WS、GAC分别提高了147.87%、134.95%、27.89%、62.44%和166.67%(P<0.05)。由此可见,碱蒸汽-酶法可以有效改性玉米秸秆膳食纤维,改性后其SDF提取率及综合特性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改性 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纤维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怡婕 楚雨晴 +8 位作者 刘鑫鑫 尹清强 常娟 王平 刘超齐 王利军 刘梦洁 党晓伟 卢富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12,共7页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可改善肠道菌群状态,提高抗氧化能力,对动物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膳食纤维中不可溶膳食纤维含量多,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少,且可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能优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故多有研究者采用物理、...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可改善肠道菌群状态,提高抗氧化能力,对动物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膳食纤维中不可溶膳食纤维含量多,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少,且可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能优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故多有研究者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对膳食纤维进行改性,使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本文对这些改性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阐述了膳食纤维理化特性、生理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为未来膳食纤维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改性 理化特性 生理功能 畜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氧化酶和嗜酸乳杆菌与小檗碱配伍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景岩 耿启泉 +6 位作者 常娟 王平 尹清强 刘超齐 李茂龙 朱群 卢富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0期95-98,122,共5页
为了获得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设计开展了葡萄糖氧化酶(GOD)和嗜酸乳杆菌与小檗碱(BBR)配伍对大肠杆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氧化酶、嗜酸乳杆菌、小檗碱和金霉素均对大肠杆菌生长有显著的抑... 为了获得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设计开展了葡萄糖氧化酶(GOD)和嗜酸乳杆菌与小檗碱(BBR)配伍对大肠杆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氧化酶、嗜酸乳杆菌、小檗碱和金霉素均对大肠杆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步增强。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选取0.0050%GOD和1×105 CFU/mL嗜酸乳杆菌与0.0015%BBR组合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与75~150 mg/kg金霉素的抑菌作用相当。通过该研究获得了一种新的抗生素替代品,为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嗜酸乳杆菌 小檗碱 金霉素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链球菌和干酪乳杆菌混合培养抑菌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柴红玉 王潇 +4 位作者 卢富山 尹清强 程景伟 蒋云普 罗城市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85-87,共3页
采用牛津杯法对抑菌性进行测定,并对菌液的酸度、活菌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混合培养乳酸链球菌和干酪乳杆菌36 h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32.3 mm,活菌数对数值最高达到9.1。活菌数与抑菌性都较优的比例为乳酸链球菌∶... 采用牛津杯法对抑菌性进行测定,并对菌液的酸度、活菌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混合培养乳酸链球菌和干酪乳杆菌36 h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32.3 mm,活菌数对数值最高达到9.1。活菌数与抑菌性都较优的比例为乳酸链球菌∶干酪乳杆菌=1∶2,2种乳酸菌混合培养后比单独培养产酸能力、活菌数及抑菌性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乳酸链球菌 混合培养 抑菌作用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发酵豆粕生产工艺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平 尹清强 +4 位作者 卢富山 梁听 李婉瑞 侯冰冰 王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利用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通过优化豆粕发酵工艺参数,研究发酵条件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并对不同批次和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分析,为选择发酵豆粕产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 利用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通过优化豆粕发酵工艺参数,研究发酵条件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并对不同批次和不同厂家的产品进行分析,为选择发酵豆粕产品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接种菌龄分别是24 h和36 h;在1000 L发酵罐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接种菌龄均为18 h。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产蛋白酶培养基为:豆粕92.85%、麸皮4.64%、玉米粉2.32%、葡萄糖0.19%,料水比1∶0.6,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接种比为2∶3,接种量为4 mL/100 g。通过对发酵产品分析,生物降解是去除抗原蛋白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乳酸菌 枯草芽孢杆菌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批补料式高密度培养植物乳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富山 尹清强 +1 位作者 赵卫卫 王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84-87,共4页
探讨了一株植物乳杆菌在高密度培养过程中的适宜限制性底物的浓度、比例和补料流加模式。研究表明:发酵液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5 g/L,初始蛋白胨浓度为14 g/L。补料液的限制性底物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它们的浓缩液体积比例为5∶7;在补料的同... 探讨了一株植物乳杆菌在高密度培养过程中的适宜限制性底物的浓度、比例和补料流加模式。研究表明:发酵液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5 g/L,初始蛋白胨浓度为14 g/L。补料液的限制性底物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它们的浓缩液体积比例为5∶7;在补料的同时添加碱液和乙酸钠中和过多的酸。同时探讨了不同的补料方式对活菌数的影响,确定葡萄糖反馈流加能够维持一定的低糖浓度,获得较高的活菌数,达到3.1×10~9CFU/m L,较之原来提高了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酸杆菌 限制性底物 分批补料 高密度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发酵棉粕的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巧云 侯冰 +2 位作者 王潇 卢富山 尹清强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8-60,共3页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乳酸链球菌等4种菌混合固态发酵棉粕,提高棉粕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平衡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4种菌的最佳接种量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100万、地衣芽孢杆菌1 000万、酿酒酵母10万和乳酸链球菌100...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乳酸链球菌等4种菌混合固态发酵棉粕,提高棉粕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平衡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4种菌的最佳接种量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100万、地衣芽孢杆菌1 000万、酿酒酵母10万和乳酸链球菌100万CFU/g,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48 h。在此基础上,粗蛋白从38.70%上升到44.80%,可溶性蛋白从发酵前的25.40 mg/g上升到发酵后的145.70 mg/g,必需氨基酸增加,发酵效果明显,棉粕的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棉粕 复合微生物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巧云 王潇 +1 位作者 卢富山 尹清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21-123,共3页
对乳酸链球菌和酿酒酵母菌进行混合培养发酵,通过讨论溶氧、温度、pH值、接种量、接种比例和培养基对其发酵结束时活菌数的影响,确定两种菌在前期28℃摇床150 r/min培养24h,后期37℃静置24h,初始pH为7.5,接种量为0.5%,接种比例乳酸菌:... 对乳酸链球菌和酿酒酵母菌进行混合培养发酵,通过讨论溶氧、温度、pH值、接种量、接种比例和培养基对其发酵结束时活菌数的影响,确定两种菌在前期28℃摇床150 r/min培养24h,后期37℃静置24h,初始pH为7.5,接种量为0.5%,接种比例乳酸菌:酵母菌为1%:0.5%,培养基为YEPD时,两者的活菌数水平达到最高值,乳酸菌达5.0×108CFU/mL,酵母菌达1.0×108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培养 酵母菌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水分固态发酵玉米粉工艺研究
17
作者 卢富山 尹清强 +1 位作者 赵卫卫 王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6-39,共4页
为研究固态发酵对玉米中碳水化合物的影响,本试验以可溶性糖含量和总酸为指标对发酵产物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最终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屎肠球菌的接种量分别为5%、7%、9%,料水比为1:0.55,每克玉米粉中高... 为研究固态发酵对玉米中碳水化合物的影响,本试验以可溶性糖含量和总酸为指标对发酵产物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最终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屎肠球菌的接种量分别为5%、7%、9%,料水比为1:0.55,每克玉米粉中高温淀粉酶的添加量为10 U,发酵时间为72 h,发酵温度为35℃。玉米发酵后的可溶性糖含量由11.5%提高到60%以上,总酸由0.6%提高到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粉 淀粉酶 可溶性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的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大贺 白银玉 +1 位作者 方耀辉 卢富山 《中国猪业》 2022年第1期69-73,共5页
非洲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感染猪的病死率可达100%,能够导致猪只高热、出血、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自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我国后,给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对非洲猪瘟病毒功能基因组、晶体结构方... 非洲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感染猪的病死率可达100%,能够导致猪只高热、出血、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自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我国后,给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对非洲猪瘟病毒功能基因组、晶体结构方面的深入研究,非洲猪瘟疫苗研发也有了一定的新进展。本文将从非洲猪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生物学、致病机制及疫苗研发等方面的科研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未来的非洲猪瘟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病毒 致病机制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营养——未来之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妨 王潇 卢富山 《猪业科学》 2018年第5期37-38,共2页
精准营养是最近几年养猪界热议的话题,2014年,在英国养猪协会(BPEX)创新大会上,Richard Hopper和Phil Stephenson已经提出通过个性化定制精准饲料满足母猪和育肥猪的精确营养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精准配料能够降低每头猪的饲料成本... 精准营养是最近几年养猪界热议的话题,2014年,在英国养猪协会(BPEX)创新大会上,Richard Hopper和Phil Stephenson已经提出通过个性化定制精准饲料满足母猪和育肥猪的精确营养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精准配料能够降低每头猪的饲料成本、降低劳动密度、减少饲料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需求 个性化定制 饲料成本 饲料浪费 养猪 育肥猪 定制化 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备母猪的挑选及饲养管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鑫慧 韩文杰 +1 位作者 唐强 尹闯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7年第8期73-73,共1页
合理及时的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持续高效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效益。为保持基础种猪群优秀的生产成绩,后备母猪的更新换代与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 后备母猪 饲养管理 生产效益 生产力 种猪群 基础 猪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