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硒参芝方治疗食管癌的药效作用机制及关键调控通路的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纪柯伊 吴宿慧 +5 位作者 远佳瑶 李寒冰 王顺才 王龙杰 王琳琳 高启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74-2184,共11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外实验,研究硒参芝方抗食管癌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提取共同靶位,再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构建。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基于STRING和DAVI...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外实验,研究硒参芝方抗食管癌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提取共同靶位,再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构建。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基于STRING和DAVID数据库构建网络,进行体内外实验验证。结果预测结果共获得硒参芝方活性成分100个、相关靶点749个,硒参芝方与食管癌的共同靶点168个,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体外实验将硒参芝方对人食管癌EC9706进行相关靶点的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硒参芝方可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并通过Bax、Bcl-2、Caspase-3等凋亡关键蛋白的表达来诱导EC9706凋亡。最后体内动物实验将硒参芝方对食管癌裸鼠进行核心靶点和通路的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硒参芝方可明显抑制肿瘤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的表达来诱导肿瘤凋亡。结论硒参芝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控制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为今后临床进一步探讨硒参芝方治疗食管癌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参芝方 食管癌肿瘤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PI3K-AKT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