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郑煤电公司三软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跃朋 《中州煤炭》 2012年第4期1-2,58,共3页
新郑煤电公司12202工作面煤层松软且厚度较大,原有支护方式难以保证巷道的稳定性。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12202工作面三软煤层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应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 新郑煤电公司12202工作面煤层松软且厚度较大,原有支护方式难以保证巷道的稳定性。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12202工作面三软煤层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应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微拱工字钢支护方式,巷道顶底板移近量较小,支护巷道深部围岩的受力分布比较均匀,位移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巷道支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郑煤电公司通风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前龙 杨超 +1 位作者 方先锋 李延召 《河南科技》 2014年第5X期130-131,共2页
新郑煤电公司属瓦斯矿井,生产过程中会遇到瓦斯富集区,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为更好地治理矿井瓦斯,需要对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升级,提高矿井瓦斯治理技术和管理,推进矿井瓦斯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瓦斯富集区 安全生产 优化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郑煤电公司构造影响区域巷道支护断面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姚炎新 蔡九阳 《中州煤炭》 2012年第7期30-31,36,共3页
新郑煤电公司12205工作面回风巷施工进入构造影响区域后,在高构造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破碎、变形,难以控制。运用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形式的巷道断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构造影响巷道改用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后,... 新郑煤电公司12205工作面回风巷施工进入构造影响区域后,在高构造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破碎、变形,难以控制。运用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形式的巷道断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构造影响巷道改用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后,巷道围岩变形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构造 数值模拟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郑煤电公司大断面防水闸门的设计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红新 郭海伟 范涛 《中州煤炭》 2013年第3期40-42,共3页
根据新郑煤电公司的水文地质特征,本着减少工程量和节约资金的原则,对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大断面非标型防水闸门设计方案,经过选型、施工试压等环节,将之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达到了预期效果。防水闸门的建造,实现了矿井的分区隔... 根据新郑煤电公司的水文地质特征,本着减少工程量和节约资金的原则,对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大断面非标型防水闸门设计方案,经过选型、施工试压等环节,将之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达到了预期效果。防水闸门的建造,实现了矿井的分区隔离开采,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防水闸门 耐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郑煤电公司防灭火技术研究分析及防治措施
5
作者 王前龙 张海永 +1 位作者 田镇 李磊 《河南科技》 2014年第6期48-49,共2页
自2008年以来,新郑煤电公司共发生井下煤层自燃点9处,高温地点38处。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并研究分析发现,定期检查CO气体、温度和优化生产工艺,对防灭火预测预报有很大作用,可有效预防井下自燃发火。
关键词 自燃发火 研究分析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郑煤电公司采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研究
6
作者 张要展 《中州煤炭》 2012年第6期8-10,13,共4页
以新郑煤电公司2111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采煤工作面矿压的实测,分析了顶板来压特征、超前支承压力的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与围岩的适应性。其结果显示:初次来压明显,且来压步距和动载系数均为工作面上部最大,下... 以新郑煤电公司2111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采煤工作面矿压的实测,分析了顶板来压特征、超前支承压力的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与围岩的适应性。其结果显示:初次来压明显,且来压步距和动载系数均为工作面上部最大,下部最小、中部次之;周期来压步距工作面中部最大、下部次之,上部最小,较初次来压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 矿压显现 支承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瓦斯含量定点取样直接测定装置研发及应用
7
作者 史西峰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1期51-53,共3页
采用常规取样方式,煤层煤样受到钻头切削作用破碎和卸压,随即开始释放瓦斯,解吸的瓦斯逸散到空气中无法测定,只能通过后续实验的解吸数据推算得到。钻孔越深,取样时所需的时间越长,煤样暴露时间越长,瓦斯损失量越大,瓦斯含量测定就越不... 采用常规取样方式,煤层煤样受到钻头切削作用破碎和卸压,随即开始释放瓦斯,解吸的瓦斯逸散到空气中无法测定,只能通过后续实验的解吸数据推算得到。钻孔越深,取样时所需的时间越长,煤样暴露时间越长,瓦斯损失量越大,瓦斯含量测定就越不准确。为了避免煤层的瓦斯含量测定误差偏大,研发一种随钻定点密闭取样装置,当到达设计取样点时,通过驱动活塞将定点密闭取样装置的取样钻头伸出,完成取样工作后在高强度弹簧复位的带动下复位,同时带动内部球阀及时关闭,将所取煤芯封闭在取芯内筒中,完成煤样采集、密闭。该装置在新郑煤电有限责任公司14207中底抽巷、24采区上部轨回联巷井下进行了试验。通过对试验所测煤层瓦斯含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是定点密闭取样方式比传统的孔口接粉取样方式提高了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含量 解吸量 定点密闭取样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金凤 《内燃机与配件》 2018年第14期193-194,共2页
煤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的电气安全问题是发展中首先要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人员以及煤矿企业自身的安全保障是企业发展经济壮大自身的基础。
关键词 电气设备 安全管理 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与GIS的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侯建军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准确评价赵家寨矿12采区东翼二_(1)煤层顶板突水问题,选取导水裂隙带高度、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内的含水层厚度、新近系含水层的富水性、剩余黏土层厚度、断层分维值5个因素作为煤层顶板突水的主控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主控因素... 为准确评价赵家寨矿12采区东翼二_(1)煤层顶板突水问题,选取导水裂隙带高度、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内的含水层厚度、新近系含水层的富水性、剩余黏土层厚度、断层分维值5个因素作为煤层顶板突水的主控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主控因素对总目标的影响权重,并通过自然分级法确定研究区的分区阈值,最终获得了研究区二_(1)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与后期工作面开采的疏水结果相一致,实际疏放水量与预测静水储量吻合度达96.7%,实现了二_(1)煤层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GIS 顶板突水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割缝对不同厚度“三软”煤层巷道围岩扰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永菲 张勇 郝浩然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57-62,共6页
赵家寨煤矿开采煤层在水力割缝过程中受到较大扰动,围岩强度降低,导致煤厚较大且分布不均的“三软”煤层巷道更加难以控制。基于14205工作面岩石力学参数,理论分析确定水力割缝合理参数,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不同煤厚条件下水力... 赵家寨煤矿开采煤层在水力割缝过程中受到较大扰动,围岩强度降低,导致煤厚较大且分布不均的“三软”煤层巷道更加难以控制。基于14205工作面岩石力学参数,理论分析确定水力割缝合理参数,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不同煤厚条件下水力割缝模型,数值模拟得到了水力割缝对煤层应力、位移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顶煤厚度对于受水力割缝扰动后巷道顶板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应力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割缝的形态、位置,煤层越厚其变形量越小,水力割缝对煤体的损伤范围主要与割缝位置相关,巷道受扰动范围为两帮各5 m,托顶煤为2 m厚时,顶部煤体受破坏程度最大,巷道稳定性最差,当托顶煤厚度超过4 m时巷道稳定性得到良好改善,在煤体损伤范围内巷道顶部变形量最大,需要加强支护力度。研究结果为不同厚度“三软”煤层水力割缝扰动下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割缝 “三软”煤层 岩体损伤 煤层厚度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软弱围岩巷道锚杆孔钻扩机理与试验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少伟 尚鹏翔 +1 位作者 张辉 姜彦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53-1760,共8页
锚固系统失效是煤矿锚杆支护的瓶颈问题,特别是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锚固系统锚固力低下普遍存在。针对煤矿巷道锚固系统失效问题,确定了影响软弱岩层锚固系统失效的主要因素为锚固剂黏结失效,根据理论分析成果,提出了采用改变锚杆孔底... 锚固系统失效是煤矿锚杆支护的瓶颈问题,特别是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锚固系统锚固力低下普遍存在。针对煤矿巷道锚固系统失效问题,确定了影响软弱岩层锚固系统失效的主要因素为锚固剂黏结失效,根据理论分析成果,提出了采用改变锚杆孔底形状提高锚固力的方法。通过对普通钻孔、圆柱扩孔、正楔形扩孔和倒楔形扩孔四类锚固系统分析,以锚固体极限拉拔强度、锚固剂与锚杆黏结面应力及位移为指标,确定正楔形为最佳扩孔形状。以锚固剂与锚杆黏结面应力分布特征为依据,确定了正楔形扩孔的最优楔角为40°。设计研发了相应的扩孔机具,进行实验室锚杆孔钻扩与锚固系统拉拔试验,验证了正楔形扩孔的作用机理与提高锚固系统锚固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支护 锚杆孔钻孔 正楔形扩孔 扩孔机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破碎煤体钻封注一体化锚固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支光辉 刘少伟 +4 位作者 贺德印 付孟雄 贾连鑫 曾得国 于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68-2280,共13页
赵家寨矿“三软”厚煤层回采巷道为锚网支护全煤巷道,掘进过程中时常遇到松软破碎围岩段,该围岩条件下普遍存在锚固孔成孔质量差、塌孔现象严重及锚固力低下等瓶颈问题。为有效解决其支护难题,改善局部破坏严重段的巷道支护效果,研发了... 赵家寨矿“三软”厚煤层回采巷道为锚网支护全煤巷道,掘进过程中时常遇到松软破碎围岩段,该围岩条件下普遍存在锚固孔成孔质量差、塌孔现象严重及锚固力低下等瓶颈问题。为有效解决其支护难题,改善局部破坏严重段的巷道支护效果,研发了一种钻封注一体化注浆锚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钻封注一体化注浆锚杆锚固机理、注浆效果及锚固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钻封注一体化注浆锚杆,具有较好的注浆封孔效果,可减少松软破碎煤巷注浆加固流程,加快施工进度;该注浆锚杆在松软和破碎煤体钻进过程中,注浆锚杆振动响应特征表现较大差异,依此实现煤体条件的判别,可为巷道围岩注浆参数设计及差异化注浆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室超声波无损检测注浆效果显示,该注浆锚杆能有效实现松软及破碎煤体注浆,且浆液扩散效果良好,说明该注浆锚杆可对该类巷道围岩实现良好的注浆加固作用;注浆锚杆现场拉拔试验结果显示,在松软破碎围岩条件下,相较于普通树脂锚杆,注浆锚杆锚固力提升约36.4%,说明该注浆锚杆能够对围岩起到更好的锚固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钻封注一体化注浆锚杆,可明显简化松软破碎煤巷注浆加固流程,同时,可对松软破碎煤巷围岩起到更好的锚固效果,研究成果为提升松软破碎煤巷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破碎围岩 钻封注一体化锚杆 注浆加固 振动响应特征 注浆效果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矿智能绿色开采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1
13
作者 郭文兵 吴东涛 +3 位作者 白二虎 张璞 侯建军 张要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7,共17页
智能绿色开采是推进煤炭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深层次变革的重要方式,在安全高效开采基础上避免或减轻采动损害,依靠智能化开采技术优化开采工艺,促进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煤矿生产过程控制、设备健康管理、安全风险防控、... 智能绿色开采是推进煤炭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深层次变革的重要方式,在安全高效开采基础上避免或减轻采动损害,依靠智能化开采技术优化开采工艺,促进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煤矿生产过程控制、设备健康管理、安全风险防控、生态环保等的最优化管控,以及煤炭规模开采的高利用、高安全、低排放和生态系统原态的高保真度。从广义资源和生态环境角度并结合智能化开采技术,论述智能绿色开采的内涵,提出了智能绿色开采技术总体架构,包括智能充填开采、瓦斯智能抽采、灾害智能预警、煤-岩-水-环智能一体化等绿色开采技术;其次从综采全过程少人或无人化角度,系统总结综采工作面的透明工作面创建、煤岩界面识别、智能控制、设备定位定姿、煤矿机器人、无线通信、大数据分析处理7个智能化技术以及掘进机自主定位导航、位姿检测、自适应截割等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煤矿智能绿色开采技术研究进展,为全面深入了解煤矿智能绿色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绿色开采 透明工作面 掘进机智能化 智慧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近系含水层下厚煤层综放安全绿色开采及水资源清洁利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文兵 白二虎 +3 位作者 张璞 侯建军 张要展 李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37,共8页
煤炭开采在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对矿区安全、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基于安全绿色开采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新近系含水层下采煤的安全性进行了区域划分,提出了将顶板水转化为矿井水的井上... 煤炭开采在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对矿区安全、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基于安全绿色开采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新近系含水层下采煤的安全性进行了区域划分,提出了将顶板水转化为矿井水的井上、井下联合贯通疏放水及利用技术,解决了松散含水层水害威胁问题,实现了安全高效开采。分析了综放开采地表响应特征,阐明了地表动态演化规律,得到了地表动态移动变形参数;通过对沉陷区破坏程度进行区域划分,以工程复垦与生态复垦相结合的原则,对开采沉陷区实施了土地复垦措施;结合水资源与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理念,以全寿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矿井供热方式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分析研究了合理的矿井热源供应方式。结果表明:疏干排水解放了5.99 Mt的水体下压煤资源,且为覆岩含水层水资源的清洁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矿井水余热资源,以不同供热方式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分析,确定了余热利用是矿井热源供应的最佳方式,具有运行成本少、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特点,实现了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以地表移动变形角量参数指导沉陷区土地复垦不仅提高了土地生产力,而且有效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加快了绿色矿山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系含水层 厚煤层综放 安全绿色开采 地表沉陷 水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软煤层巷道掘进防漏顶预注浆液扩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支光辉 姜彦军 汪文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0-227,共8页
针对三软煤层巷道围岩强度低和随掘随冒现象严重的问题,采用掘进工作面预注浆治理顶板冒落,根据达西定律和渗透注浆理论关于既定浆液在煤体中的扩散规律,试验测得赵家寨矿煤体的渗透系数、孔隙率和浆液的流体力学参数。以此参数为基础,... 针对三软煤层巷道围岩强度低和随掘随冒现象严重的问题,采用掘进工作面预注浆治理顶板冒落,根据达西定律和渗透注浆理论关于既定浆液在煤体中的扩散规律,试验测得赵家寨矿煤体的渗透系数、孔隙率和浆液的流体力学参数。以此参数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试验揭示了注浆孔周边孔隙压力分布与饱和度变化规律,分析了掘进工作面不同应力状态对浆液扩散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注浆压力下孔隙压力和饱和度分布曲线,发现应力状态对浆液最大扩散半径影响较小,提高注浆压力能在一定时间段内提高注浆效率,但并不能显著提高浆液扩散半径。综合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确定注浆量0.06 m^3/min,注浆压力为2.5 MPa,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较接近,因此扩散半径确定为1.4 m,并将该结果运用于赵家寨矿掘进巷道施工现场,通过钻孔取心检查注浆效果,发现浆液扩散与预期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注浆理论 扩散半径 应力状态 注浆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软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窄煤柱合理尺寸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学锋 李正可 +3 位作者 庞龙龙 宋勤法 姜彦军 于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4-67,共4页
以赵家寨煤矿11采区的开采条件为背景,研究11208工作面下副巷煤柱的合理宽度,运用理论计算对煤柱宽度进行确定。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煤柱宽度在开巷前和开巷后对巷道周围煤岩力学参数、巷道变形及塑性区的影响规律。结合现场实... 以赵家寨煤矿11采区的开采条件为背景,研究11208工作面下副巷煤柱的合理宽度,运用理论计算对煤柱宽度进行确定。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煤柱宽度在开巷前和开巷后对巷道周围煤岩力学参数、巷道变形及塑性区的影响规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窄煤柱宽度取5m时,巷道稳定性较好。通过进行三软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窄煤柱留设研究,对提高回采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沿空掘巷 煤柱宽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服务的煤矿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道玉 程宝军 《中国煤炭》 2022年第9期94-102,共9页
针对目前煤矿存在生产自动化类、安全监测监控类、工业视频类系统及业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数据孤岛严重、业务互联不足、数据挖掘分析利用差等问题,研究设计了基于位置服务的煤矿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介绍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平台整体架构和... 针对目前煤矿存在生产自动化类、安全监测监控类、工业视频类系统及业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数据孤岛严重、业务互联不足、数据挖掘分析利用差等问题,研究设计了基于位置服务的煤矿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介绍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平台整体架构和平台数据体系架构,详细阐述了全息“一张图”平台及位置服务、多源异构大规模数据处理、多业务协同设计与管理、基于位置和业务逻辑关联的多系统融合和报警联动以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综合决策等平台的关键支撑技术。基于时空“一张图”,构建统一的业务协同管控平台,将矿井各专业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监测监控、自动化、信息化子系统数据进行接入和整合;基于位置要素和业务逻辑关系,设计了系统融合联动、关联报警框架和流程。实际应用表明,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通过多源异构感知数据的集成和融合,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协同调度和集中管控,提升了矿井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和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煤矿 管控平台 空间位置 多系统融合 大数据分析 关联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软厚煤层综放开采大断面开切眼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红卫 程志恒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1-45,共5页
三软开采条件下大跨距开切眼围岩破坏程度高、支护难度大,为实现该类全煤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跨距切眼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对三软厚煤层全煤巷道围岩破坏特征进行了... 三软开采条件下大跨距开切眼围岩破坏程度高、支护难度大,为实现该类全煤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跨距切眼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对三软厚煤层全煤巷道围岩破坏特征进行了钻孔探测,由于顶板含有较多软弱夹层,大大降低了顶板岩层强度,造成运输巷顶板岩层破碎程度高、破坏范围大,同时顶煤较厚,极容易垮落,给锚索施工造成较大困难;针对三软大跨距切眼巷支护难题,提出了联合支护方式,并将其支护原理进行了阐述,在采用主被动联合支护方式同时利用了支护体和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可有效提高围岩控制效率;提出了高强稳定性锚网联合支护技术,设计了大跨距切眼巷道一排和二排巷的支护参数,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实测结果表明,采用主被动联合支护的条件下,切眼顶板离层量接近等于0,锚索安装后迅速提供支护力,保证了大跨距切眼巷道围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厚煤层 大跨距开切眼 联合支护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有效半径测定及瓦斯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红卫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31-134,共4页
钻孔有效抽采半径是煤层瓦斯抽采设计的主要参数,通过对顺层钻孔瓦斯压力、瓦斯含量、钻屑瓦斯解吸指标、钻孔瓦斯流量等现场测定,采用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相结合,测定了顺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测定结果表明:残余含量法、残余可解... 钻孔有效抽采半径是煤层瓦斯抽采设计的主要参数,通过对顺层钻孔瓦斯压力、瓦斯含量、钻屑瓦斯解吸指标、钻孔瓦斯流量等现场测定,采用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相结合,测定了顺层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测定结果表明:残余含量法、残余可解吸量法应用效果较好;动压区有效抽采半径1.54~1.84 m,顺层原煤钻孔有效抽采半径1.52~1.69 m;有效抽采半径主要受瓦斯含量影响,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顺层钻孔 有效抽采半径 瓦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大跨距开切眼主被动联合支护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红卫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3-38,共6页
为解决赵家寨矿厚煤层大跨距开切眼支护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方法,实测12211工作面顶板岩层状态和回采巷道巷帮破坏深度,研究发现:12211工作面运输巷顶板含有较多软弱夹层,大部分较为破碎,且顶煤较厚,出现分区破碎现象,极容易垮... 为解决赵家寨矿厚煤层大跨距开切眼支护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方法,实测12211工作面顶板岩层状态和回采巷道巷帮破坏深度,研究发现:12211工作面运输巷顶板含有较多软弱夹层,大部分较为破碎,且顶煤较厚,出现分区破碎现象,极容易垮落,且回风巷帮松动范围为1.1 m。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以"锚杆+短锚索+长锚索+工钢棚"分两排主被动联合支护来减小2211工作面开切眼跨度且控制厚煤顶离层冒顶的支护与施工方案,现场监测效果良好,为类似条件运输巷道支护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大跨距 开切眼 主被动联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