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海翔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136-137,共2页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倾向于实践应用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现状,提出了确立科学的培养方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改革,更新教学方法的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倾向于实践应用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现状,提出了确立科学的培养方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改革,更新教学方法的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并探讨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建立开放、自由的实验模式,课题研究模式以及建立工作室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艺术设计 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实践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术教育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家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4-134,共1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正在大力提倡、推进素质教育.美术教育作为艺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或边缘学科,也引起我国政府的极大关注、重视和支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代人普遍意识到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的世界,艺术经验...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正在大力提倡、推进素质教育.美术教育作为艺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或边缘学科,也引起我国政府的极大关注、重视和支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代人普遍意识到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的世界,艺术经验对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人格修养 素质教育 审美能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告隐喻思维的方式与传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高飞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0,共3页
文章从思维与传达的角度对广告展开研究,重点分析广告设计中隐喻思维的方式及过程,并从图像表现、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以及画面氛围营造等方面,阐述了隐喻思维在广告中传达的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 隐喻 隐喻思维 广告 传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音乐文化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锄非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3-154,共2页
现代音乐文化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其内容大多是非主流的,超越了传统美学范畴,冲击和侵蚀了原有的社会资本,造成文化上的矛盾冲突。在这个走向高度文明的社会里,现代文化在消耗社会资本的同时也构建了新的社... 现代音乐文化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其内容大多是非主流的,超越了传统美学范畴,冲击和侵蚀了原有的社会资本,造成文化上的矛盾冲突。在这个走向高度文明的社会里,现代文化在消耗社会资本的同时也构建了新的社会资本。竞争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审美标准,人类历史也是在不断地否定自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音乐 文化矛盾冲突 无序和自我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画风格逸放不羁的“清四僧”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恪松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114-116,共3页
清初,很多知识分子坚持民族气节,因痛恨清朝统治者削发为僧,以绘画避世山林,抒发愤慨和忧愁。作品不但有“元四家”那样的气韵超逸,抒发性灵,更有一股逸放不羁的个人风格,这类画家尤以“清四僧”为代表。
关键词 逸放不羁 弘仁 髡残 朱耷 石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现代风格转折中的四位巨星
6
作者 王恪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中国山水画向现代风格的转折,是整个中国现代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天风海雨般的大转折中,山水画界打造出了四位里程碑式的代表画家,即浑厚华滋的黄宾虹、毫飞墨喷的傅抱石、借西兴中的林风眠、精神叛逆的刘海粟等四位巨星。... 中国山水画向现代风格的转折,是整个中国现代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天风海雨般的大转折中,山水画界打造出了四位里程碑式的代表画家,即浑厚华滋的黄宾虹、毫飞墨喷的傅抱石、借西兴中的林风眠、精神叛逆的刘海粟等四位巨星。解读他们,无疑是对何谓中国山水画现代风格之命题的一个明确的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宾虹 傅抱石 林风眠 刘海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画写生之"境
7
作者 王恪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山水画写生的宗旨是写"境"。当下山水画写生的"对景久坐"之法,是对传统的"遍而赏之"的写生方法的一个丢失。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画写境之法,应当重倡写生的自然之境源于观物取象、写生的审美之境取... 山水画写生的宗旨是写"境"。当下山水画写生的"对景久坐"之法,是对传统的"遍而赏之"的写生方法的一个丢失。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画写境之法,应当重倡写生的自然之境源于观物取象、写生的审美之境取之象外、境是山水画写生的终极目标等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物取象 取之象外 终极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