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历史进程中小农经济的必然性和相对合理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昱姣 刘万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137-143,共7页
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而且是进入铁器时代之后简单手工劳动基础上的正常组织形式 ,即便是佃耕小农经济也具有一定的相对的合理性 ;家庭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不但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承运工... 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而且是进入铁器时代之后简单手工劳动基础上的正常组织形式 ,即便是佃耕小农经济也具有一定的相对的合理性 ;家庭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不但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承运工具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经济 自耕农 佃耕农 中国 必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起源问题——兼谈唐代国子监的大成
2
作者 张东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7,共3页
认为唐代国子监的大成教育从招生对象、考试办法、修业年限和学业标准、学业管理、在学期间待遇及毕业后获得的资历都高于或超过了普通高等教育,是在普通高等教育之上的、独立的学历层次,是古代最接近研究生教育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国子监 大成教育 唐代 中国 起源问题 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3
作者 李昱姣 刘万云 《中州学刊》 CSSCI 2000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小农经济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农业经济的载体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作用如何 ,理论界始终评价不一 ,而且多数论者持否定态度。本文通过宏观地、历史地考察 ,得出以下认识 :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而且是进入铁器时代之... 小农经济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农业经济的载体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作用如何 ,理论界始终评价不一 ,而且多数论者持否定态度。本文通过宏观地、历史地考察 ,得出以下认识 :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而且是进入铁器时代之后简单手工劳动基础上的正常组织形式。在中国历史进程中 ,小农经济在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经济 自耕小农 佃耕小农 资本主义萌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的内供奉官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东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唐代内供奉官是一种适用范围颇广的任官形式 ,相对于供奉官和里行官 ,内供奉官是唐代五品以下 (含五品 )供奉官和近亻幸侍从官员编制之外的特殊任职形式。内供奉官就其实质而言大体分为二类 :一类是供职于中央、实履其任的内供奉官 ,虽... 唐代内供奉官是一种适用范围颇广的任官形式 ,相对于供奉官和里行官 ,内供奉官是唐代五品以下 (含五品 )供奉官和近亻幸侍从官员编制之外的特殊任职形式。内供奉官就其实质而言大体分为二类 :一类是供职于中央、实履其任的内供奉官 ,虽属员外供职 ,但职事、待遇、迁转资序与正员基本相同 ,这一类终唐之世始终存在 ;另一类是供职于地方的 ,或为使府幕佐 ,或为三司巡院官 ,衔内所带之御史也有内供奉的任职形式 ,但一般不履行所供奉的职责 ,性质近似于假借官 ,这一类别出现于唐肃宗至德以后。内供奉经五代 ,至宋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官形式 内供奉 供奉官 里行 假借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科举考试舞弊的防范与惩处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东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2-184,共3页
唐代是贵族地主政治向品官地主政治的过渡时期,贵族政治无时不在对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施加影响。在录取实践中,试卷成绩对考试结果常常不是决定性的。因此,科举考试的舞弊大多不在科场之内,而在科场之外。唐政府针对科场舞弊建立了各... 唐代是贵族地主政治向品官地主政治的过渡时期,贵族政治无时不在对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施加影响。在录取实践中,试卷成绩对考试结果常常不是决定性的。因此,科举考试的舞弊大多不在科场之内,而在科场之外。唐政府针对科场舞弊建立了各种防范措施,并加大惩处力度。有些措施不仅在当时收到良好效果,就是对今天的各类考试,也不乏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舞弊 防范惩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功能的转向与史学勃兴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东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史学的取鉴资治和教化育人两大功能是针对社会成员的群体和他的个体两个不同的服务对象提出来的。从具体的史学实践看,为个体服务的史学相对于为群体服务的史学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当代群体对史学需求不断削减而个体对史学需求又不断... 史学的取鉴资治和教化育人两大功能是针对社会成员的群体和他的个体两个不同的服务对象提出来的。从具体的史学实践看,为个体服务的史学相对于为群体服务的史学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当代群体对史学需求不断削减而个体对史学需求又不断增加的社会里,史学勃兴的惟一出路是必须在服务对象上完成由以群体为主到以个体为主的转变。要完成这一转变,光靠表达方式的通俗化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从"人"出发解释历史而不是从"物"出发解释历史,即完成历史思想的人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功能 史学发展趋势 历史思想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起源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艳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67,共3页
对当前国际局势影响巨大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其出现与发展决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根源。中东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挫折使伊斯兰复兴主义全面兴起;原教旨主义对本土传统文化和宗教价值观的高扬在伊斯兰世界有广... 对当前国际局势影响巨大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其出现与发展决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根源。中东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挫折使伊斯兰复兴主义全面兴起;原教旨主义对本土传统文化和宗教价值观的高扬在伊斯兰世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也是伊斯兰文明受到西方文明冲击从而产生对立冲突的结果和中东和平进程迟滞不前的产物;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扩张导致了反抗外来压迫的民族激进主义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 原教旨主义 起源 中东各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纸币的防伪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爱萍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1,共3页
元代纸币的防伪,是其纸币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元代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备的纸币反假法律条文,严惩印造、变造纸币,但由于官吏执法不力,营私舞弊,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伪钞的泛滥,严重破坏了元代的货币制度,加速了元朝败亡的... 元代纸币的防伪,是其纸币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元代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备的纸币反假法律条文,严惩印造、变造纸币,但由于官吏执法不力,营私舞弊,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伪钞的泛滥,严重破坏了元代的货币制度,加速了元朝败亡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纸币 反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五代选人文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东光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6,共3页
唐、五代时参加铨选考试的考生统称为选人。选司要在考试之前对选人进行资格审查,而审查的主要方法就是把选人报名时所持的各类证明身份的文书和保存在中央政府甲库中的人事档案材料对照勘核,以保证考生的质量。这些证明身份的文书主要... 唐、五代时参加铨选考试的考生统称为选人。选司要在考试之前对选人进行资格审查,而审查的主要方法就是把选人报名时所持的各类证明身份的文书和保存在中央政府甲库中的人事档案材料对照勘核,以保证考生的质量。这些证明身份的文书主要有解状、考状、保状、春关牒、告身、历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人 铨选考试 人事档案 资格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有为与近代妇女启蒙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媛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康有为与近代妇女启蒙思想张媛在中国近代妇女启蒙思想史上,能够开一代新风,并在其影响下使社会出现新局面新风尚的,非康有为莫属了。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最具影响力的启蒙... 康有为与近代妇女启蒙思想张媛在中国近代妇女启蒙思想史上,能够开一代新风,并在其影响下使社会出现新局面新风尚的,非康有为莫属了。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最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他的男女平等思想主张及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妇女解放运动 男女平等 妇女问题 启蒙运动 中国近代 《大同书》 “启蒙” 太平天国 启蒙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新派与中国妇女解放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妇女解放 资产阶级维新派 早期维新派 男女平等 康有为 妇女问题 郑观应 西方妇女 戊戌变法时期 妇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明时期中国铜钱大量流入日本的原因初探
12
作者 周爱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1-135,共5页
宋明时期中国铜钱大量流入日本的原因初探周爱萍(河南教育学院历史系)宋明时代是中日两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两国间文化交往与商业贸易的频繁往来,大量的铜钱流入日本,据不完全统计,至本世纪80年代中期为止... 宋明时期中国铜钱大量流入日本的原因初探周爱萍(河南教育学院历史系)宋明时代是中日两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两国间文化交往与商业贸易的频繁往来,大量的铜钱流入日本,据不完全统计,至本世纪80年代中期为止,日本各地出土的清代末期以前中国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铜钱 大量流入 商品货币经济 宋明 货币流通 商业贸易 怀之以德 货币制度 书法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
13
作者 阎素娥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131-133,共3页
本文根据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轨迹 ,将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分为“中立”政策、援华制日、全面援华抗日三个阶段 ,并对逐段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美国对华政策 “中立”政策 援华制日 全面援华抗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