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草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27
1
作者 刘超齐 常娟 +3 位作者 王平 尹清强 党晓伟 高天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17-3422,共6页
艾草是一类多年生的菊科蒿属植物。艾叶的营养活性物质有挥发性油类、黄酮类、三萜类和桉叶烷类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艾草提取物及其加工的艾粉、艾杆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或饲料原料,在... 艾草是一类多年生的菊科蒿属植物。艾叶的营养活性物质有挥发性油类、黄酮类、三萜类和桉叶烷类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艾草提取物及其加工的艾粉、艾杆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或饲料原料,在畜牧生产中已有报道,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艾草的主要营养活性物质及其组学功能、艾草在畜牧生产应用的现状,以期为艾草在畜牧生产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营养活性物质 营养活性物质组学功能 畜牧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生物除臭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邵栓 党晓伟 +4 位作者 李慧娟 常娟 王平 尹清强 高天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84-2693,共10页
为了减少畜禽粪便引发的恶臭气体污染,本研究选用具有除臭功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4种微生物菌种作为Box-Behnke设计的4个因素,将4种菌种经活化后接入粪便中,以对应活菌数1×10^4、1×10^... 为了减少畜禽粪便引发的恶臭气体污染,本研究选用具有除臭功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4种微生物菌种作为Box-Behnke设计的4个因素,将4种菌种经活化后接入粪便中,以对应活菌数1×10^4、1×10^5和1×10^6 CFU/g作为Box-Behnke设计的3个编码水平。利用响应面设计构建得到29种复合微生物菌株组合,以其对猪粪中吲哚、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作为参考指标,优化得到了4株除臭菌种的最优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当菌液浓度为1×10^8 CFU/mL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和干酪乳杆菌分别以0.47%、0.05%、0.01%和1.00%的比例加入猪粪便中,堆积发酵7 d后对猪粪便中的吲哚、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73.59%、63.60%和70.29%。由此可见,经响应面设计优化后的除臭微生物菌种组合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对控制畜禽粪便恶臭污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吲哚 硫化氢 微生物发酵 除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细胞蛋白饲料资源开发利用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信 张会会 +2 位作者 杨旭东 梁晓晓 高乐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8,共8页
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在畜禽营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目前我国蛋白饲料短缺的现状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利用甲烷、一氧化碳、甲醇、秸秆等发酵生产新型单细胞蛋白,形成低成本、非传统动植物资源生产蛋白的... 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在畜禽营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目前我国蛋白饲料短缺的现状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利用甲烷、一氧化碳、甲醇、秸秆等发酵生产新型单细胞蛋白,形成低成本、非传统动植物资源生产蛋白的新方式,为新型蛋白源开发开辟了广阔前景,是解决我国蛋白资源短缺和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蛋白饲料资源现状、新型单细胞蛋白饲料资源开发技术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缓解我国蛋白饲料资源短缺和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饲料 单细胞蛋白 一碳原料 秸秆资源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白俊敬 霍丽 +4 位作者 郑丽萍 王保玉 王宇飞 李维实 高天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2-1060,共9页
铜纳米材料作为透明电极材料氧化铟锡(ITO)最有潜力的替代材料而备受关注。然而铜纳米材料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制备具有抗氧化性的铜纳米材料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综述了液相还原法制备铜纳米材料的研究... 铜纳米材料作为透明电极材料氧化铟锡(ITO)最有潜力的替代材料而备受关注。然而铜纳米材料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制备具有抗氧化性的铜纳米材料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综述了液相还原法制备铜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铜纳米材料的稳定性研究,同时还介绍了铜纳米材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粒子 铜纳米线 配体 抗氧化性 液相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日变化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谢春艳 黎俊 +4 位作者 吴信 张天勇 廖晖 高天增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53-1759,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1 d内动态营养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试验配制3种消化能水平相近、粗蛋白质水平不同的玉米-豆粕型饲粮:基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1.04%)、高粗蛋白质水平饲粮(粗蛋白质... 本试验旨在研究1 d内动态营养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试验配制3种消化能水平相近、粗蛋白质水平不同的玉米-豆粕型饲粮:基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1.04%)、高粗蛋白质水平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11%)和低粗蛋白质水平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29%)。选用体重[(20.52±1.78)kg]相近的生长猪42头,阉公猪和母猪各21头,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高-低粗蛋白质组和低-高粗蛋白质组。对照组每日均饲喂基础饲粮;高-低粗蛋白质组在早上饲喂高粗蛋白质水平饲粮、中午饲喂基础饲粮、晚上饲喂低粗蛋白质水平饲粮;低-高粗蛋白质组在早上饲喂低粗蛋白质水平饲粮、中午饲喂基础饲粮、晚上饲喂高粗蛋白质水平饲粮。试验期25 d。第25天每组随机选择6头试验猪采血,分离血清和血浆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低粗蛋白质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9.97%(P<0.05),低-高粗蛋白质组有提高的趋势(P>0.05);高-低粗蛋白质组和低-高粗蛋白质组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升高了35.1%和13.1%(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分别降低了26.12%和24.63%(P>0.05);高-低粗蛋白质组血浆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3种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P>0.05),而低-高粗蛋白质组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与高-低粗蛋白质组相比,低-高粗蛋白质组3种血浆BCA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高-低粗蛋白质组和低-高粗蛋白质组血浆丝氨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1 d内采食总量和总体营养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动态地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方式可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影响血浆氨基酸含量等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营养 生长猪 生长性能 生理生化指标 血浆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发酵中草药前后活性成分变化 被引量:54
6
作者 刘洋 金顺义 +6 位作者 常娟 王平 刘超齐 尹清强 高天增 朱群 卢富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4期123-125,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及生物学效价。[方法]以复合益生菌(干酪乳杆菌、粪肠球菌、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复方中草药(王不留行和益母草),分别测定总黄酮、总生物碱、粗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前后中草药... [目的〗为了提高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及生物学效价。[方法]以复合益生菌(干酪乳杆菌、粪肠球菌、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复方中草药(王不留行和益母草),分别测定总黄酮、总生物碱、粗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前后中草药成分的变化。[结果]中草药经微生物发酵后,可溶性总黄酮、总生物碱、粗多糖和总皂苷含量分别比未发酵组提高了55.14%、127.28%、55.42%和49.21%。[结论]复方中草药经过复合微生物发酵后其可溶性活性成分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中草药的深加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微生物发酵 中草药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作为畜禽饲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平 宋振华 +6 位作者 常娟 朱潇静 姜文廷 胡乾勇 尹清强 党晓伟 高天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0,共4页
木质纤维素作为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消化和利用率低,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根据秸秆木质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性,分析秸秆预处理必要性,并阐述了秸秆饲料化预处理的方法及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木质纤维素作为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消化和利用率低,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根据秸秆木质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性,分析秸秆预处理必要性,并阐述了秸秆饲料化预处理的方法及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以促进新能源饲料的开发和利用及秸秆畜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畜禽 秸秆饲料 预处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小泽 唐艳强 +4 位作者 肖海红 吴信 高天增 陈彦良 李思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86-89,共4页
维生素E作为人和动物机体一种必需的营养素,具有保护机体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维持机体正常的繁殖机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功能。综述了维生素E的免疫作用机制及在猪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维生素E 免疫功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赖氨酸与粗蛋白质比例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天增 王凤来 +2 位作者 李德发 张彩云 王全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7-18,21,共3页
关键词 日粮 赖氨酸 粗蛋白质 妊娠母猪 繁殖性能 体重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玉米秸秆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器官指数、血清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平 常娟 +5 位作者 刘超齐 尹清强 邵栓 孙贵宾 党晓伟 高天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843-385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糖化玉米秸秆(SCS)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器官指数、血清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的雌性爱拔益加(AA)肉仔鸡25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基础饲粮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 本试验旨在研究糖化玉米秸秆(SCS)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器官指数、血清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的雌性爱拔益加(AA)肉仔鸡25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基础饲粮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4%、8%和12%SCS及8%SCS(高油)替代部分能量饲料。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8%SCS(高油)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8%SCS组(P<0.05),8%SCS组和12%SCS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P<0.05),8%SCS组、12%SCS组和8%SCS(高油)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基础饲粮组和4%SCS组(P<0.05)。2)8%SCS(高油)组的饲粮代谢能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SCS组的能量代谢率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和4%SCS组(P<0.05),4%SCS组的粗蛋白质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SCS组的钙代谢率显著高于基础饲粮组(P<0.05)。3)8%SCS组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SCS组的腺胃指数显著低于8%SCS组(P<0.05),4%SCS组的盲肠指数显著低于8%SCS组和12%SCS组(P<0.05)。4)12%SCS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8%SCS组的血清尿酸、尿素、总蛋白、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8%SCS(高油)组(P<0.05),8%SCS(高油)组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5)4%SCS组、8%SCS组和12%SCS组的回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和8%SCS(高油)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4%SCS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大部分养分代谢率、器官指数、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回肠中大肠杆菌数量。1~21日龄肉仔鸡饲粮中添加4%SCS替代部分能量饲料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玉米秸秆 肉仔鸡 生长性能 养分代谢率 器官指数 血清指标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在肉鸡体内残留及消解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平 王涛 +4 位作者 胡骁飞 王全亮 彭峰 杨小进 尹清强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2-45,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A)在肉鸡体内残留及消解规律。选取22日龄健康罗斯308肉仔鸡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组为:①基础日粮;②基础日粮+AFB150μg/kg+ZEA 500μg/kg;③基础日粮+AF... 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A)在肉鸡体内残留及消解规律。选取22日龄健康罗斯308肉仔鸡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组为:①基础日粮;②基础日粮+AFB150μg/kg+ZEA 500μg/kg;③基础日粮+AFB150μg/kg+ZEA 500μg/kg+生物解毒剂(MBDP)。结果表明:AFB1主要存在于粪便、肝脏、胸肌、血清中。ZEA主要存在于粪便、肝脏和血清中。在第7 d时,添加生物解毒剂组胸肌、血清、粪便中AFB1含量和肝脏、血清、粪便中ZEA含量显著低于2组(P<0.05);在1~7 d内,添加生物解毒剂组AFB1和ZEA净排出总量显著低于2组(P<0.05)。这表明饲料中添加生物解毒剂能够减少霉菌毒素在组织和粪便中的残留,但7 d内不能完全排除体内沉积的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玉米赤霉烯酮 生物解毒剂 肉鸡 残留 消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玉米秸秆对22~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平 刘梦洁 +4 位作者 常娟 尹清强 刘超齐 党晓伟 高天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8-256,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糖化玉米秸秆(SCS)对22~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22日龄健康的雌性爱拔益加(AA)肉鸡20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探讨糖化玉米秸秆(SCS)对22~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22日龄健康的雌性爱拔益加(AA)肉鸡20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Ⅰ组)、8%(Ⅱ组)和12%(Ⅲ组)的SCS。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Ⅰ、Ⅱ和Ⅲ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肉鸡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之间能量、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Ⅱ和Ⅲ组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代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各组之间屠宰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和Ⅲ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Ⅰ和Ⅲ组胸肌45 min 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组胸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腿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Ⅰ、Ⅱ和Ⅲ组腿肌熟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组胸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组胸肌红度(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组腿肌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22~42日龄肉鸡饲粮中添加SCS能够促进肉鸡生长,提高全净膛率,但对肉品质有一定的影响,表明饲粮中添加4%~12%的SCS替代能量饲料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玉米秸秆 肉鸡 生长性能 养分代谢率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预处理秸秆糖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平 刘梦洁 +4 位作者 刘超齐 常娟 尹清强 党晓伟 高天增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49-54,共6页
为提高预处理秸秆糖化效率,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试验首先对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酶学特性进行分析,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进行最佳糖化条件优化。结果显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最佳酶解pH值为4.3,最佳温度为50℃。预处理秸秆最佳糖化... 为提高预处理秸秆糖化效率,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试验首先对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酶学特性进行分析,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进行最佳糖化条件优化。结果显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最佳酶解pH值为4.3,最佳温度为50℃。预处理秸秆最佳糖化条件为酶解时间82.08 h、液固比10.1、纤维素酶量32.30 FPU/g秸秆、木聚糖酶量50 U/g秸秆(包含在纤维素酶中),总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预测结果为572.77 mg/g干物质,与试验值560.09 mg/g干物质基本一致。这表明优化方案和回归模型建立成功,实现了预处理秸秆高效糖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秸秆 糖化 响应面法 还原糖 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壳颜色变浅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继红 李忠建 +1 位作者 高海燕 高鹏飞 《家禽科学》 2005年第6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蛋壳颜色 原因 变浅 褐壳蛋鸡 直接影响 经济效益 间接影响 养鸡户 鸡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饲料安全生产信息化及追溯体系建设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彩云 张天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29-133,共5页
本文调查了饲料从原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监控和对饲料原料、中间品、产品的包装上印制含有本品详细信息的二维码技术实现饲料质量安全可追溯。安全生产管理是对每一个生产车间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视,视频信息反馈到中控... 本文调查了饲料从原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监控和对饲料原料、中间品、产品的包装上印制含有本品详细信息的二维码技术实现饲料质量安全可追溯。安全生产管理是对每一个生产车间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视,视频信息反馈到中控室(中控室如果发现问题,利用对讲机及时给予纠正),且中控室还有电子控制系统,电脑上显示完整的生产流程,以及每个步骤的用量和显示出该步骤是机器还是人工操作,四五台电脑同时监控生产,对于自动化的设备,只要设置好参数,对于人工操作的环节,必须实时监控。本文结合河南广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合饲料的信息追溯体系,综述了饲料信息化生产过程:原料经过检(化)验室化验合格后,把其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制成二维码标签贴到原料包装上;生产过程有中控室全程监控,并通过监控系统合理调配各方面资源;生产完成后,经检(化)验室检验成品感官指标和营养成分,并把其信息编制出二维码纸笺,缝于成品包袋口上,方便顾客了解成品信息。饲料安全生产信息化及追溯体系的建设对于提升配合饲料产品质量,提高配合饲料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世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饲料 生产信息化 追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饲养和定时饲喂对断奶仔猪肠黏膜形态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彩云 刘德稳 +4 位作者 赵彩艳 林树伯 高天增 李继良 王凤来 《猪业科学》 202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试验旨在探索对仔猪床进行加温处理以及采用定时饲喂的方式的对早期断奶仔猪不同肠段黏膜形态和肠道发育的影响,从而为确定断奶仔猪适宜的饲养温度和科学的饲喂方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选用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24... 试验旨在探索对仔猪床进行加温处理以及采用定时饲喂的方式的对早期断奶仔猪不同肠段黏膜形态和肠道发育的影响,从而为确定断奶仔猪适宜的饲养温度和科学的饲喂方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选用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240头,随机分到4个处理组:1):28~30℃的仔猪床加温处理组;2)23~25℃的低温对照组(炉火暖气管道舍内加热);加温处理组和低温对照组中又根据不同的饲喂模式分为每天6次定时饲喂组和自由采食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经过14 d的试验之后,在每圈仔猪中随机抽取1头,屠宰后取样检测小肠黏膜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肠壁厚度。结果表明:加温饲养组(28~30℃)的仔猪空肠中段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低温对照组(23~25℃)(P<0.05)。加温饲养组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和空肠中段的肠壁厚度显著低于低温对照组(P<0.05)。定时饲喂饲养的仔猪空肠后段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自由采食饲养的仔猪(P<0.05)。定时饲喂组仔猪空肠中段的肠壁厚度和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2因子的互作效应表明:加温定时饲喂组饲养的仔猪空肠后段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低温自由采食组饲养的仔猪空肠后段的绒毛高度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加温定时饲喂组的仔猪空肠中段的肠壁厚度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由结果可知,28~30℃的加温饲养组以及定时饲喂的饲喂模式有利于仔猪的肠道黏膜形态的改善,有益于肠道的发育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内温度 饲喂模式 小肠黏膜 肠道健康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霉变对养殖业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5
17
作者 董继红 高鹏飞 臧雪燕 《畜禽业》 2004年第5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玉米霉变 养殖业 危害 污染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玉米霉变对养殖业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继红 李忠建 +2 位作者 高海燕 高鹏飞 臧雪艳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4期17-18,共2页
玉米是养殖业中用量最大的原料,玉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发挥。本文论述了玉米发霉的原因,霉变玉米的危害,霉菌毒素的去除及养殖场(户)采取的应对措施,旨在能最大程度上减轻霉变玉米对养殖业产生的危害。
关键词 玉米霉变 养殖业 危害 霉菌毒素 去除方法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粗蛋白和能蛋比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闫祥洲 李忠建 赵彩艳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8年第1期33-35,共3页
试验采用两种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饲喂65kg左右的生长肥育猪,经过为期22d的试验,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68%,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料肉比降低2.81%,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试验采用两种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饲喂65kg左右的生长肥育猪,经过为期22d的试验,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68%,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料肉比降低2.81%,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综合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组较对照组多收入258.9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水平 生长育肥猪 日增重 料肉比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聚糖酶在麦类饲料中的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鹏飞 赵彩艳 程茂基 《饲料博览》 2006年第4期7-9,共3页
综述了β-葡聚糖的结构、β-葡聚糖酶的生物来源、性质、作用机理,阐明了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及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抗营养因子 Β-葡聚糖酶 生物来源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