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ymus duthiei(Melderis)G.Singh(Poaceae,Triticeae),a newly recorded species from China
1
作者 Jiang Liqiong Pu-Bu Dunzhu +3 位作者 Ni-Ma Dunzhu Wang Yi Zhu Xinxin Xiang Chunlei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1-436,共6页
Elymus duthiei(Melderis)G.Singh,newly recorded from Xizang,China,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in detail.Morphologically,the species is similar to E.anthosachnoides(Keng)Á.Löve ex B.R.Lu and E.glaberrimus(Ken... Elymus duthiei(Melderis)G.Singh,newly recorded from Xizang,China,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in detail.Morphologically,the species is similar to E.anthosachnoides(Keng)Á.Löve ex B.R.Lu and E.glaberrimus(Keng&S.L.Chen)S.L.Chen but differs from the former in height and diameter of culms,number of nodes,width of leaf blades,and type of trichome and size of spikelets,and from the latter in distribution,height of culms,type of trichome of spikelets,and awn length.Detailed photo plates,descriptions,and distribution data are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YMUS Morphology TRITICEAE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培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春喜 胡国贤 +4 位作者 姜丽娜 邵云 李冬芬 郑冬云 王言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5-891,共7页
为了明确豫中麦区合理的耕作培肥模式,研究了该麦区不同耕作深度(耕深30 cm、20 cm)、施无机肥(小麦专用肥,以下称"专用肥")、无机肥混有机肥(鸡粪和饼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单位面积穗数... 为了明确豫中麦区合理的耕作培肥模式,研究了该麦区不同耕作深度(耕深30 cm、20 cm)、施无机肥(小麦专用肥,以下称"专用肥")、无机肥混有机肥(鸡粪和饼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单位面积穗数差异不显著,穗粒数差异显著。千粒重浅耕下专用肥配施鸡粪最高,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鸡粪最低,差异极显著;理论产量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饼肥最高,浅耕下施专用肥最低,耕作施肥对理论产量有显著影响(F=2.946*),施肥对理论产量影响显著(F=5.146*)。灌浆中期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总叶绿素含量影响极显著(F=5.474**)、对NR活性影响极显著(F=7.46**)、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F=6.168*),总叶绿素含量与NR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成负相关,与成熟期千粒重成正相关;NR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相关,与成熟期千粒重成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成熟期千粒重成正相关。本研究表明,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饼肥是豫中麦区最好的耕作培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耕作 施肥 产量构成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糯性基因多重PCR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龙 侯彩玲 +3 位作者 谭光轩 于美玲 卢龙斗 殷贵鸿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7-751,共5页
为建立通过一次反应能够同时鉴定3个小麦糯性基因(Wx-Al、Wr-BI和Wx-Dl)的多重PCR反应体系,研究了PCR反应组分和循环参数对多重PCR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的引物浓度比例和反应的Tm值是多重PCR成功的关键,当引物浓度... 为建立通过一次反应能够同时鉴定3个小麦糯性基因(Wx-Al、Wr-BI和Wx-Dl)的多重PCR反应体系,研究了PCR反应组分和循环参数对多重PCR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的引物浓度比例和反应的Tm值是多重PCR成功的关键,当引物浓度比例(SSR/MAG267)为1(0.1μmol/L:0.1μmol/L)~1.22(0.11μmol/L:0.09μmol/L)、Tm为58C时,Wx-Al、Wx-Bl、Wx-Dl基因的多重PCR结果最好。该多重PCR方法能快速高效地坚定3个Ⅳr基因,可用于糯麦选育和小麦品质育种的复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糯性基因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