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RRC15影响A549细胞自噬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棋文 贾燕玲 +1 位作者 李盼 余国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8-407,共10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致病原因不明、进行性、慢性不可逆的间质性肺疾病。为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15(leucine-rich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15,LRRC15)在IPF的作用及调节机制,本研究构建了博...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致病原因不明、进行性、慢性不可逆的间质性肺疾病。为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15(leucine-rich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15,LRRC15)在IPF的作用及调节机制,本研究构建了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和A549细胞损伤模型,检测了LRRC15的表达变化。转染siLRRC15后分别采用MTT、GFP-RFP-LC3双荧光标记系统和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了细胞活性和自噬的变化。结果表明:BLM处理后,小鼠肺组织和A549细胞中LRRC15表达显著上调;将设计和合成的siLRRC15转入A549细胞,LRRC15的表达极显著降低,可以部分恢复BLM引起的细胞损伤;BLM处理A549细胞后,LC3-Ⅱ和P62蛋白呈现上升的趋势;GFP-RFP-LC3双荧光标记检测发现,BLM处理后自噬体数量明显增多;进一步用siLRRC15处理A549细胞后发现,自噬关键蛋白LC3-Ⅱ、ATG5、ATG7的表达增加,P62蛋白表达下调,自噬流的强度增加。以上研究结果说明LRRC15是IPF中上皮细胞损伤的指示剂,可能通过调节自噬参与纤维化过程中的调节,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IPF的机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RC15 特发性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A549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细胞周期中增殖启动及其调控研究
2
作者 刘晓萌 李玉昌 徐存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92-95,共4页
肝再生细胞周期中增殖启动及其调控是一个研究热点,到底是何种因素及其涉及到的信号传导途径诱导了Go期肝细胞的启动仍然是一个谜.本文主要以JNK、TNF-α、IL-6、一氧化氮等因子及其可能参与的调控途径综述了肝再生启动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肝再生 增殖启动 TNF—α IL-6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诱导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棋文 宋德荣 +4 位作者 刘其昌 周大荣 彭华 张琼娣 罗耀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6-61,共6页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危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镉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引起癌变和肿瘤。自噬是进化上保守的,利用溶酶体途径降解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过程。一方面,自噬通过清除受损的细胞器...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危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镉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引起癌变和肿瘤。自噬是进化上保守的,利用溶酶体途径降解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过程。一方面,自噬通过清除受损的细胞器保护细胞免受镉损伤;而当细胞受到的损伤不可逆时,自噬作为一种死亡机制导致细胞死亡。自噬在镉引起的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目前仍有争议,可能是镉的剂量和暴露时间的不同造成了自噬在损伤中的作用不同。目前对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m TOR,Ca2+,Beclin-1等信号分子。对镉与自噬分子机理的研究,可以为治疗和预防镉中毒提供新思路。综述了自噬在镉致细胞毒性中的作用,以及镉诱导细胞自噬的信号调节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生存 死亡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模式下免疫组化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棋文 谷宁宁 +2 位作者 郭学强 靳伟 徐存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56,共2页
免疫组化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技术。基于C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设计了"再生肝组织免疫组化"实验并引入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增强了学生对于免疫组化技术的认知和理论课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证实,该模式提高... 免疫组化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技术。基于C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设计了"再生肝组织免疫组化"实验并引入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增强了学生对于免疫组化技术的认知和理论课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证实,该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值得在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案例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棋文 高航 徐存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249-250,共2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设计了一堂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课,探索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模式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期为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结果证实:该教学模式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教...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设计了一堂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课,探索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模式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期为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结果证实:该教学模式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 青蒿素 生物学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对体内外源基因表达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王棋文 李盼 +1 位作者 潘翠云 韩芬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8,共5页
探索在液压转基因中乙二醇对小鼠肝脏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小鼠液压转基因的条件从小鼠尾静脉注射含不同浓度乙二醇的pEGFP-C1质粒溶液,分别在尾静脉注射后24 h、48 h和72 h取小鼠肝脏右叶制冷冻切片,在波长488 nm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探索在液压转基因中乙二醇对小鼠肝脏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小鼠液压转基因的条件从小鼠尾静脉注射含不同浓度乙二醇的pEGFP-C1质粒溶液,分别在尾静脉注射后24 h、48 h和72 h取小鼠肝脏右叶制冷冻切片,在波长488 nm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统计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率;同时进行苏木素染色,进行小鼠肝脏形态结构观察。结果显示,乙二醇浓度在0.05 mol/L-0.5mol/L范围内,转基因后24 h时随着乙二醇浓度升高,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率呈降低趋势;72 h时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率随着乙二醇浓度升高而升高,且在72 h乙二醇浓度为0.5 mol/L时阳性细胞率较高。乙二醇在液压转基因中能调节外源基因的表达,使表达高峰向后推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液压转基因 PEGFP-C1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染色质相互作用Hi-C文库制备的优化及其质量控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香媛 何超 +6 位作者 叶丙雨 谢德健 师明磊 张彦 沈文龙 李平 赵志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7-855,共9页
Hi-C(highest-through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技术是近年出现的一种研究染色质相互作用的关键技术。该技术步骤多、耗时长,涉及的试剂耗材繁杂,目前常规流程还有较多可以改进优化的步骤。本研究以GM12878细胞为材料,通过... Hi-C(highest-through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技术是近年出现的一种研究染色质相互作用的关键技术。该技术步骤多、耗时长,涉及的试剂耗材繁杂,目前常规流程还有较多可以改进优化的步骤。本研究以GM12878细胞为材料,通过优化常规Hi-C实验中的交联、酶切、限制性内切酶的失活、末端生物素标记、原位连接等关键步骤,建立了稳健的Hi-C流程,制备了相应的Hi-C文库。文库经初步的Sanger测序等质量控制以后,两个生物学重复文库进行了高通量测序。测序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处理发现:原始测序数据中可比对率和配对率分别达到90%和72%左右。此外,去除自连片段(self-circular ligation)和dangling-ends片段以后,可获得超过96%的有效相互作用对,其中染色体内相互作用数据达到60%。进一步的染色体相互作用热图分析可见清晰拓扑学相关结构域TADs(topologically associated domains),与已发表的文献报道一致。而两次生物学重复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则表明bin coverage和all bin pairs的相关性都极强。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对常规Hi-C流程关键步骤的优化,本研究建立了高效、稳健、可靠的Hi-C流程,对Hi-C技术的进一步使用与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C技术 染色质相互作用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