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象学视阈下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逻辑内涵、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
作者 苏林猛 朱珂 荆晓芮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8,共7页
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不仅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更是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及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基石。从教育现象学视阈审视,当前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存在过度倚重技术应用、本质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被漠视等倾向,导致师范生数字素养教... 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不仅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更是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及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基石。从教育现象学视阈审视,当前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存在过度倚重技术应用、本质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被漠视等倾向,导致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面临诸多严峻挑战。首先,技术赋能异化引发主体化建构危机;其次,“教学语言”向“学习语言”转向导致资格化困境加剧;最后,从“负责”向“问责”转变致使社会化伦理风险增加。为应对这些挑战,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的实践进路应紧密围绕主体化、资格化和社会化三大核心目标展开:一是促进行动与反思的统一,唤醒师范生应然数字化意识;二是深化情境实践体验,推动师范生数字化教学智慧生成;三是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促进师范生数字化伦理养成。这些举措凸显了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的核心价值,为培育具备责任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教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教育 教育数字化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乔海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5,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应先行。应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完善运行机制、转换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 理念 机制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定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京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9-261,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定位关系重大,定位不当将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定位的弊端日益显现。在这...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定位关系重大,定位不当将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定位的弊端日益显现。在这种条件下,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定位进行批判和继承、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进行重新的科学定位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网络时代 科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建设与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创新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景峰 王锐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6-219,共4页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政务公开化、服务网络化的过程,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按照可能与高效原则经过优化整合、重组后在网络上实现的过程。...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政务公开化、服务网络化的过程,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按照可能与高效原则经过优化整合、重组后在网络上实现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电子政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府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改革的目标。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政府管理创新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管理理念来看,旧的行政管理理念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从管理体制来看,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从管理主体来看,各级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可以转变政府行政职能,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升政府人员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政府管理创新 行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党制度权威的建构与重塑: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完善的契机 被引量:8
5
作者 孙景峰 汪凤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6,共5页
政党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建构与重塑中国政党制度权威就是在现有政党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完善,并确保政党制度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忠实的遵守和认同。政党制... 政党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建构与重塑中国政党制度权威就是在现有政党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完善,并确保政党制度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忠实的遵守和认同。政党制度权威的建构与重塑作为对政党制度的一种完善和发展,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是完善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契机。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居于特殊地位,中国政治体制的完善,关键在于共产党,核心在于政党制度权威的建构与重塑。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政党制度权威的主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完善我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之一。作为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是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制度权威 政治体制 契机 党内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云昊 韩万渠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8,共8页
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问题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产生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但在国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处于"灰色地带"。论文从制度创新的视角出发,从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组织制度体系、转化机制、障碍... 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问题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产生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但在国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处于"灰色地带"。论文从制度创新的视角出发,从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组织制度体系、转化机制、障碍与原因、制度创新五个方面构建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系统化研究纲领,分析了每一部分内容的研究思路与主要论题,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假设性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 政策转化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政治学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成福 田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37,共7页
现代国家建构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从中西方国家建构的理论源头来看,韦伯的国家能力观和马克思的阶级观构成了国家建构难以回避的价值主张。从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范式出发,以"大一统"的概念审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过程,... 现代国家建构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从中西方国家建构的理论源头来看,韦伯的国家能力观和马克思的阶级观构成了国家建构难以回避的价值主张。从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范式出发,以"大一统"的概念审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过程,统一与和平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历史的总基调,连续与传承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基本特征。主权维护、基层治理、体制吸纳与文化认同四个具体维度构成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内涵。就历史政治学视角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研究而言,必须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维度与机制置放于历史纵深感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与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家建构 历史政治学 大一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贯彻《婚姻法》运动中的社会问题及其解决——以河南省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洪河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103,共8页
新中国初期,传统婚姻制度对旧的家庭婚姻秩序的竭力维持与《婚姻法》规定的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原则发生冲突,全国很多基层干部和群众因长期受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对《婚姻法》的贯彻和执行存在思想障碍,广大妇女的生存状况较为恶劣。河... 新中国初期,传统婚姻制度对旧的家庭婚姻秩序的竭力维持与《婚姻法》规定的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原则发生冲突,全国很多基层干部和群众因长期受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对《婚姻法》的贯彻和执行存在思想障碍,广大妇女的生存状况较为恶劣。河南省地处中原,其问题具有典型性。河南省按照中共中央的有关政策规定,通过努力,使此前各式各样的婚姻家庭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睦团结的社会新风尚,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整体性的社会文明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河南省 贯彻《婚姻法》运动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科学界的宣传和动员——以《科学通报》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洪河 王淑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0-164,共5页
作为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一份科学普及性刊物,《科学通报》在抗美援朝这一特定的时代氛围下,除了刊载国内外科学发展方面的研究信息和成果外,还用相当的篇幅报道了中国科学界反对和抗议美国发动原子战争、宣传和支援抗美援朝运动、控诉和... 作为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一份科学普及性刊物,《科学通报》在抗美援朝这一特定的时代氛围下,除了刊载国内外科学发展方面的研究信息和成果外,还用相当的篇幅报道了中国科学界反对和抗议美国发动原子战争、宣传和支援抗美援朝运动、控诉和揭露美国细菌战罪行等有关抗美援朝运动的政治宣传和动员情况,不但表达了中国科学界抗美援朝的心声,而且让世人见证了中国科学界对这一关乎国运的政治事件的关注和影响,从而对新的视角下认识和研究抗美援朝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美援朝时期 中国科学界 《科学通报》 宣传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林公园的进一步开放与新加坡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景峰 孙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2,28,共5页
2008年8月初,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表示,新加坡政府有意开放政治言论空间,以让新加坡人及年轻网民有更大的参与感,宣布开放芳林公园为自由进行户外示威的场所,以让国人多一个表达意见的空间。芳林公园的进一步开放对新加坡的民主进程... 2008年8月初,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表示,新加坡政府有意开放政治言论空间,以让新加坡人及年轻网民有更大的参与感,宣布开放芳林公园为自由进行户外示威的场所,以让国人多一个表达意见的空间。芳林公园的进一步开放对新加坡的民主进程应该是一种良好的发展。任何有政治意识的新加坡人可以针对国家和民生的各种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看法,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新加坡人出来参与政治。当然,此次开放也是有限度的,在芳林公园演说角以外的地方举行示威活动仍然不被允许。新加坡政府宣布设立户外示威场所的做法,多少体现出新加坡回应来自国内外挑战的主动适应性。人民行动党政府的这一举措已经达到了活跃民主政治、进一步改善新加坡开放与国际大都会的形象、加强民意的疏通与反馈、展现政府的自信与亲民形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芳林公园 民主政治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桂兰 信民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68,共3页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尽管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成绩显著,但是相对于6234万的农村人口而言,还显得相对滞后,不能充分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尽管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成绩显著,但是相对于6234万的农村人口而言,还显得相对滞后,不能充分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成为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因此,利用有利时机,加大投入力度,设立省、市、县三级农村文化发展基金,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优化中原经济区文化生态,推动"文化强省"战略早日实现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农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与重构:基于自媒体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杨柳青 王建新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6,共7页
自媒体信息碎片化传播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外源"和"内生"环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内容与形式上被解构:信息传播主体分散化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流话语权,信息传播内容碎片化拆解了传统思想政... 自媒体信息碎片化传播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外源"和"内生"环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内容与形式上被解构:信息传播主体分散化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流话语权,信息传播内容碎片化拆解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宏大叙事传统,信息碎片化传播所依赖的浅层理解和感性认识隔离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性推演的论证方式,碎片化思维方式导致的注意力分散的短时记忆拆解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整体结论的分析和理解。在自媒体通过"网络赋权"塑造的全新话语权力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作出重构:在把握话语权的前提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平等对话机制;加强微观叙事基础上的宏观引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打破"闭环场域"并进行"分众"引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精准传播;聚合碎片化的虚拟空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空间。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从媒介与受众的关系角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碎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思考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晓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4-166,共3页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治理已成为我国环境治理与建设的薄弱环节。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形势,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农业环境和农...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治理已成为我国环境治理与建设的薄弱环节。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形势,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农业环境和农业自然资源保护的统一法律法规体系,农村环境保护很大程度上还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农村环境立法,建立和健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从源头上加强农村循环经济建设,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道路,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农村环境保护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政策的主要模式及其创新路径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云昊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6,共6页
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政策的模式问题研究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产生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它主要探讨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政策的主要路径及其运行机制。基于当下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学术制度背景,本文归纳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政... 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政策的模式问题研究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产生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它主要探讨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政策的主要路径及其运行机制。基于当下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学术制度背景,本文归纳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政策的主要模式,重点探讨了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创新路径,以期进一步改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与政策之间的沟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 影响力 模式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民主制度化成本:政党政治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景峰 郝燕飞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8,共5页
成本作为一个价值范畴,维系着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关系,收益大于支出是人们行为基本的理性出发点。党内民主制度化的发展和实现本身需要各种成本投入,讲求成本投入的过程是科学处理党内民主制度化成本—效益关系的过程,也是追求绩效的过程... 成本作为一个价值范畴,维系着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关系,收益大于支出是人们行为基本的理性出发点。党内民主制度化的发展和实现本身需要各种成本投入,讲求成本投入的过程是科学处理党内民主制度化成本—效益关系的过程,也是追求绩效的过程。一个理性和成熟的执政党,在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的进程中,会力求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高的效益。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化成本研究,可以强化在政治领域长期被忽视而事实上客观存在的成本意识问题,有利于把执政党打造成一个节约型政党,并通过有效整合党内不同利益诉求,保障党内团结,从而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民主制度化 政党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书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68,共4页
西方国家公务员绩效管理理论和实务研究着重体现在绩效内涵拓展、业绩评价内容、绩效管理过程和绩效改进等方面。当前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在理念定位、制度规范和管理过程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在借鉴国外公务员绩效管理主要经验和最新研究... 西方国家公务员绩效管理理论和实务研究着重体现在绩效内涵拓展、业绩评价内容、绩效管理过程和绩效改进等方面。当前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在理念定位、制度规范和管理过程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在借鉴国外公务员绩效管理主要经验和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了提升我国公务员绩效管理水平的正确路径选择,即要完善公务绩效管理的制度体系,建立合理的绩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绩效管理流程,注重结果运用和绩效改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管理 困境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政形态:政党政治研究的一个新范畴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昌 焦少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68,共2页
"执政形态"是政党政治研究中的一个新范畴,它涵盖执政理念、执政机制、执政方式、执政生态、执政合法性、执政规律、执政历史等与执政相关的一系列概念。这一范畴是对执政党理论的一种新的理论探索和概括,对于形成一个较为完... "执政形态"是政党政治研究中的一个新范畴,它涵盖执政理念、执政机制、执政方式、执政生态、执政合法性、执政规律、执政历史等与执政相关的一系列概念。这一范畴是对执政党理论的一种新的理论探索和概括,对于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政党研究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政治 执政党 执政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的利益发展与政治认同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7,共6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利益发展,促进农民政治认同的经济改革和政治革命。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几个阶段,农民由于每个阶段获得的利益不同,政治认同呈曲线变化态势,从互助组的欣然...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利益发展,促进农民政治认同的经济改革和政治革命。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几个阶段,农民由于每个阶段获得的利益不同,政治认同呈曲线变化态势,从互助组的欣然入社到高级社的强迫入社甚至闹事退社,农民的政治认同与其所得利益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农民政治认同状况由利益发展状况所决定,并随利益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而动态变化。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利益发展的促进与农民的政治认同形成了双向互动传输,在此过程中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都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因此,要维持和巩固农民的政治认同,就要不断引导农民利益向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发展,要关注农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 农民 利益发展 政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本质及规律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晓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创新原则、创新意义及创新作用诸方面,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本质特征及规律的研究重视不够。本文认为后者是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问题及前提,并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本质特征 基本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组织结构体系创新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云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81-86,共6页
"研究机构—知识中介—政策行为组织"之间的结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质量和效率。文章从组织的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在宏观上建构了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组织结构契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研... "研究机构—知识中介—政策行为组织"之间的结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质量和效率。文章从组织的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在宏观上建构了社会科学研究向政策转化的组织结构契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研究机构的劳动分工、政策行为组织的开放结构以及知识中介的独立禀赋三个方面探讨了它们之间组织结构体系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机构 知识中介 政策行为组织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