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晔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9-221,共3页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由当前流行的交际教学理念发展而来的,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基于交际法的理论,既能强化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又能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本质。任务型语言教学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由当前流行的交际教学理念发展而来的,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基于交际法的理论,既能强化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又能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本质。任务型语言教学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教学改革正在进行,对于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我国也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本文主要讨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定义、特点,并探索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型语言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 应用 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写作中人称指代使用的量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卢海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7-158,共2页
人称指代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衔接手段。本文通过利用统计和语料库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OLEC)和本族语学习者语料库(LOCNESS)中人称指代的使用情况,发现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人称指代的使用与本... 人称指代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衔接手段。本文通过利用统计和语料库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OLEC)和本族语学习者语料库(LOCNESS)中人称指代的使用情况,发现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人称指代的使用与本族语学习者有很大的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过多使用衔接能力很弱的第一、二人称代词,而过少使用衔接能力很强的第三人称代词。造成差异的原因与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意识和文体意识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母语的影响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指代 差异 语料库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理论和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志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9-231,共3页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探讨了近年来将建构主义理论融入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实践,指出如何充分地利用多媒...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探讨了近年来将建构主义理论融入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实践,指出如何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多媒体 大学英语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误分析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跃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错误分析法 外语教学 应用 概括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输出能力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桂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4-226,共3页
中国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常常保持沉默,这一行为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依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与de Bot的话语产出模式以及中国学者有关英语教学的经验,探讨学习者获得口语能力的前提条件及外语口语能力发展的机制与过程,分... 中国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常常保持沉默,这一行为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依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与de Bot的话语产出模式以及中国学者有关英语教学的经验,探讨学习者获得口语能力的前提条件及外语口语能力发展的机制与过程,分析课堂环境下制约中国学生口语输出能力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改变这种现象的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 输入假设 话语产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丽娟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3,共2页
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升大学英语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文章从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出发,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建设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团队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式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马玉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0-243,共4页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式理论涉及原型范畴、概念图理论及关联理论等。它们都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理论和工具。本文主要探讨把图式理论应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分析了通过建构单个单词的概念图和语篇词汇概念图来辅助外语词汇教...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式理论涉及原型范畴、概念图理论及关联理论等。它们都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理论和工具。本文主要探讨把图式理论应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分析了通过建构单个单词的概念图和语篇词汇概念图来辅助外语词汇教学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理论 词汇学习 词汇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学习策略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桂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6-207,共2页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要求各高校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的新模式。中国学生也相应地由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模式转向了全新的“发现型”学习模式。中国学生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习...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要求各高校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的新模式。中国学生也相应地由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模式转向了全新的“发现型”学习模式。中国学生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策略方面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策略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 学习策略 策略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手段的革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素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大学英语 教学手段 学习者 外语教学 提高学习效率 目的语 心理学试验 交际能力 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分析 被引量:51
10
作者 王清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5,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流行语成为网络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因其传播速度之快,影响力之大,网络流行语已超越网络流行范围,正从"网上"走入"网下",从小众走向大众,延伸至反映社会热点、形成社会评判...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流行语成为网络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因其传播速度之快,影响力之大,网络流行语已超越网络流行范围,正从"网上"走入"网下",从小众走向大众,延伸至反映社会热点、形成社会评判,甚至显示出动摇传统媒体话语霸权地位的倾向,因此值得深入关注和研究,并加以正确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社会心理 亚文化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语篇转述动词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军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6-249,共4页
英语学术语篇中转述他人的观点目的在于明确研究背景、展示已有的研究成果。选择恰当的转述动词能表明作者是否接受被转述者的观点和立场。基于语料库数据对中国英语学术语篇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中国学者能够恰当使用转述动词,但在语义... 英语学术语篇中转述他人的观点目的在于明确研究背景、展示已有的研究成果。选择恰当的转述动词能表明作者是否接受被转述者的观点和立场。基于语料库数据对中国英语学术语篇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中国学者能够恰当使用转述动词,但在语义特征方面,中国学者倾向于选择试探性的或中立的转述动词,避免使用绝对的、批判性的转述动词,语气较为温和。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在报告学术成果时恰当使用转述动词能够帮助其改善其学术交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语篇 转述动词 语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姚雪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9-191,共3页
被动语态作为一种信息重组的语用手段,在语篇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被动语态具有主题确立意义、主题连贯意义和焦点突出意义等语篇功能,它可以在交际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和解码,保证语言交际的通畅连贯和重点突出,从而保证交流顺利... 被动语态作为一种信息重组的语用手段,在语篇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被动语态具有主题确立意义、主题连贯意义和焦点突出意义等语篇功能,它可以在交际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和解码,保证语言交际的通畅连贯和重点突出,从而保证交流顺利有效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语态 主题 焦点 主题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人与海》中自然观和宗教观的互动 被引量:7
13
作者 丰国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7-199,共3页
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中通过把他的宗教观和自然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来阐发他的哲学主题。这篇小说对神话原型中的受难和追寻母题进行借用和改写,和作者的自然观相融合,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对人类、自然、上帝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中通过把他的宗教观和自然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来阐发他的哲学主题。这篇小说对神话原型中的受难和追寻母题进行借用和改写,和作者的自然观相融合,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对人类、自然、上帝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与海》 海明威 自然观 宗教观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袁春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思维方式 跨文化交流 思维方法 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议论文写作 对比研究 中英 人的思维方式 《劝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下的“世界小说”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银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8-200,共3页
对后殖民主义的解读一直存在着误解,许多人认为其单纯是对民族主义的支持。事实上,后殖民主义提倡的是一种多元文化主义,这在后殖民主义文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于是,一种新的无边界的小说——"世界小说"产生了。"世界小说... 对后殖民主义的解读一直存在着误解,许多人认为其单纯是对民族主义的支持。事实上,后殖民主义提倡的是一种多元文化主义,这在后殖民主义文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于是,一种新的无边界的小说——"世界小说"产生了。"世界小说"的产生有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作家有独特的创作手法与特色,是对纯粹民族性的反驳。在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小说"成为研究后殖民主义下多元文化的冲突和整合的一个极有价值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世界小说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英语聊天中的模糊容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清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6-209,共4页
模糊容忍是语言学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英语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模糊容忍意识,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网络英语聊天是时下流行的一种交际方式,研究其中的模糊容忍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本研究依据Ely的第二语言模糊容忍... 模糊容忍是语言学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英语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模糊容忍意识,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网络英语聊天是时下流行的一种交际方式,研究其中的模糊容忍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本研究依据Ely的第二语言模糊容忍度测量表和笔者设计的网络英语聊天效果调查表调查并探讨了网络英语聊天中模糊容忍和聊天效果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1)被调查者的模糊容忍度总体较低,聊天总体效果一般;2)模糊容忍度高低和聊天效果呈显著性正相关,表现为模糊容忍度越高,聊天效果越好;3)究其原因是因为模糊容忍受认知风格、语言学习策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又因人而异,从而模糊容忍度和聊天效果都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英语聊天 模糊容忍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否定结构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跃洪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英语否定结构 否定范围 否定词 否定句 否定语义 形容词 谓语动词 否定成分 主从复合句 句法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间接性──英汉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桂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语言的间接性 英汉对比 语用功能 表达方式 间接语言 间接言语行为 表达形式 间接现象 两种语言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小说的虚构性——兼评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攀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32-235,共4页
小说演变至今,从对虚构性的回避和遮掩到对虚构性的全面认定,无疑是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在小说中讨论小说写作的虚构性成为新的小说形式,其中福尔斯创作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功不可没。福尔斯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对小说虚构性的... 小说演变至今,从对虚构性的回避和遮掩到对虚构性的全面认定,无疑是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在小说中讨论小说写作的虚构性成为新的小说形式,其中福尔斯创作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功不可没。福尔斯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对小说虚构性的独到见解和灵活运用,体现了虚构性对于小说的强大功效以及虚构性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性 福尔斯 《法国中尉的女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到灯塔去》中的伊洛西斯神话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攀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19,共4页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小说《到灯塔去》中改写了伊洛西斯神话即农神得墨忒耳和其女珀西枫妮的母女关系神话。大多数评论家认为,小说人物莉丽·布里斯科是伍尔夫作为艺术家的代言人,也是伍尔夫作为女儿身份的替身。然而伍尔夫的...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小说《到灯塔去》中改写了伊洛西斯神话即农神得墨忒耳和其女珀西枫妮的母女关系神话。大多数评论家认为,小说人物莉丽·布里斯科是伍尔夫作为艺术家的代言人,也是伍尔夫作为女儿身份的替身。然而伍尔夫的用意远非如此,作家出神入化地改写了伊洛西斯神话,使莉丽·布里斯科实现了从"女儿"到"母亲"身份的华丽转变后找到了真正成熟的自我,而伍尔夫本人也实现了女性作家的真正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 伊洛西斯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