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师范大学校园内表层土壤Pb含量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学锋 王玉鸽 王克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4285-14286,共2页
[目的]研究河南师范大学校园内表层土壤的铅含量及其污染现状。[方法]以河南师范大学新老校园为研究对象,按功能区分别取0~5cm表层土样若干,组成混合样品,测定其中Ph的含量并用地积累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河南师范大学校园表层土... [目的]研究河南师范大学校园内表层土壤的铅含量及其污染现状。[方法]以河南师范大学新老校园为研究对象,按功能区分别取0~5cm表层土样若干,组成混合样品,测定其中Ph的含量并用地积累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河南师范大学校园表层土壤Pb的平均值为55.18mg/kg,是河南省土壤背景值的2.47倍;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校园内有代表性土壤中的Pb污染程度均为轻度污染至中度污染。[结论]河南师范大学校园内土壤中Pb含量与建校时征用土地中的Pb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师范大学 校园 表层土壤 地积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mu测试法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潘峰 王万峰 时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208-2210,2267,共4页
主要介绍了umu测试方法的实验原理和在环境科学中的研究现状。umu实验(即SOS/umu实验)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用于检测环境致突变的短期筛选实验。它基于环境诱变物质损伤DNA后诱导SOS反应,表达umu基因,进而生成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 主要介绍了umu测试方法的实验原理和在环境科学中的研究现状。umu实验(即SOS/umu实验)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用于检测环境致突变的短期筛选实验。它基于环境诱变物质损伤DNA后诱导SOS反应,表达umu基因,进而生成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原理设计而成。通过检测此酶的活性可确定受试物引起的DNA损伤程度。因该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检出率高、廉价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遗传毒理学研究、酶代动力学分析、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估以及药效学评价和新药筛选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mu测试法 遗传毒性 毒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在环境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郑立庆 方娜 +1 位作者 刘国光 姚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5012-5014,共3页
介绍了农药在环境中光解的原理和影响农药在环境中光解的一些重要因素。环境中有机光敏物质,无机光敏物质,其他种类的农药分子以及土壤的水分等都会对农药的光解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药 光解 光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乡市自来水自备水源地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春燕 朱桂芬 王学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29-1430,共2页
对新乡市自来水自备水源地土壤和地下水的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Pb、Cr、Cu、Cd含量均能达标,Zn和Ni含量超标,其平均值分别为1 213.80、189.56 mg/kg;地下水中Pb、Cr、Cu、Cd含量都达标,由于土壤中Zn和Ni主要... 对新乡市自来水自备水源地土壤和地下水的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Pb、Cr、Cu、Cd含量均能达标,Zn和Ni含量超标,其平均值分别为1 213.80、189.56 mg/kg;地下水中Pb、Cr、Cu、Cd含量都达标,由于土壤中Zn和Ni主要以残渣态形态存在,地下水中Zn和Ni含量未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驻马店市地表水出境断面考核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立庆 刘群 曹振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667-9670,共4页
以驻马店市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基础,通过对污染物总量的核定,采用相应的水质模型确定实际水环境容量,建立驻马店市地表水出境断面考核体系。该体系已在驻马店市责任目标考核中使用,成功地解决了在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计划执行年度中责任不清... 以驻马店市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基础,通过对污染物总量的核定,采用相应的水质模型确定实际水环境容量,建立驻马店市地表水出境断面考核体系。该体系已在驻马店市责任目标考核中使用,成功地解决了在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计划执行年度中责任不清造成的问题,把环保目标以数字的形式纳入各县政府的年度GDP考核,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境断面 水环境容量 责任目标 考核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对土壤中环境激素铅的吸收及其相互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学锋 师东阳 +1 位作者 刘淑萍 崔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0-893,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烟草对土壤中环境激素铅的吸收效应及其相互影响,为建立香烟中重金属残留的环境卫生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提出了铅污染防治的一些措施。结果表明,当土壤中加入不同浓度比例的铅时(0~2500mg·kg-...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烟草对土壤中环境激素铅的吸收效应及其相互影响,为建立香烟中重金属残留的环境卫生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提出了铅污染防治的一些措施。结果表明,当土壤中加入不同浓度比例的铅时(0~2500mg·kg-1),铅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较明显的毒害效应,植物生长30d后,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绿症状,生长45d后,株高差异逐渐明显。烟草对土壤中的铅具有较强的吸收性,并可残留在作物的各个部位,其中根系的吸收性最强,是茎部、叶部的2~5倍;叶部有较强的吸收,潜在地增加了烟草中环境激素铅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素 烟草 污染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铅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庆祥 白画画 +3 位作者 代文华 丁玉杰 汪卫东 赵新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5-118,共4页
采用浊点萃取技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开发了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铅的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58.7ng·mL^-1,线性范围为200~400ng·mL^-1,实际水样分析结果令人满意.所建立的方法可应用于铅的例行分析,为环境监测部门... 采用浊点萃取技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开发了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铅的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58.7ng·mL^-1,线性范围为200~400ng·mL^-1,实际水样分析结果令人满意.所建立的方法可应用于铅的例行分析,为环境监测部门提供了便捷的检测工具,对铅的环境安全性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点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矿区不同塌陷年龄积水区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劲松 严家平 +2 位作者 徐良骥 谷飙 张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0-143,共4页
采煤塌陷水域是淮南矿区一种特殊的地表水体。文章选择矿区不同塌陷年龄的塌陷水域,监测分析其水质理化指标和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塌陷水域环境状况因塌陷年龄和周边环境差异而不同,具有季节性变化。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理... 采煤塌陷水域是淮南矿区一种特殊的地表水体。文章选择矿区不同塌陷年龄的塌陷水域,监测分析其水质理化指标和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塌陷水域环境状况因塌陷年龄和周边环境差异而不同,具有季节性变化。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理化指标随时间增长有累计效应。与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比较,水域重金属元素除了Hg严重超标外,其它As、Se、Cd、Cr、Cu、Pb、Zn等均不超标,未对塌陷水域构成重金属污染。通过对不同塌陷水域环境效应进行分析与评价,可为其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陷水域 塌陷年龄 理化指标 重金属元素 分析 淮南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药残留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秋颖 金彩霞 +1 位作者 吕山花 樊颖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943-6945,6952,共4页
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使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越来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威胁;同时也对土壤环境、表层水体等带来不良影响,并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环境产生毒害作用,影响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以及生态系统平衡。对... 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使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越来越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公共卫生构成威胁;同时也对土壤环境、表层水体等带来不良影响,并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环境产生毒害作用,影响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以及生态系统平衡。对有关兽药残留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 残留 生态毒理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条件对土壤中磺胺间甲氧嘧啶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金彩霞 陈秋颖 +1 位作者 吴春艳 刘军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4,共5页
通过在实验室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研究常用兽药抗生素——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如微生物和光照、土壤含水量、药物起始浓度等)。结果表明,SMM在土壤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SMM在土壤中的降解... 通过在实验室模拟不同的环境条件,研究常用兽药抗生素——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如微生物和光照、土壤含水量、药物起始浓度等)。结果表明,SMM在土壤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SMM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光降解和化学降解,微生物降解只占较小比例;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明显加快了SMM的降解速率,因而可以通过降低土壤中SMM残留浓度或提高土壤含水量等方法加速SMM的降解,以降低其对环境土壤和水体的风险;SMM的降解速率随土壤中SMM起始浓度增加而降低,表明土壤中降解微生物对SMM的浓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抗生素 土壤 磺胺间甲氧嘧啶 降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荧光动力学法测定环境中痕量对硝基苯胺 被引量:5
11
作者 樊静 张涛 +2 位作者 郭会琴 冯素玲 梁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5-78,共4页
在硫酸介质中,痕量对硝基苯胺对溴酸钾氧化罗丹明6G使其荧光猝灭具有抑制作用,由此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对硝基苯胺的分析新方法。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各种试剂条件对抑制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范围为12~1... 在硫酸介质中,痕量对硝基苯胺对溴酸钾氧化罗丹明6G使其荧光猝灭具有抑制作用,由此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对硝基苯胺的分析新方法。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各种试剂条件对抑制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线性范围为12~160ng/mL,检出限为10.08ng/mL。该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土壤、大气等实际样品测定,回收率为96.8%~1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动力学分析法 对硝基苯胺 环境水 土壤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在环境中的水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立庆 刘国光 +1 位作者 孙德智 姚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410-3412,共3页
介绍了农药在环境中水解的原理及其一些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温度和pH值是影响农药水解的最重要条件,其他条件如水中存在的金属离子,环境中的金属氧化物和粘土矿物以及溶解性有机物等也会对农药的水解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药 水解速率 温度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氯农药在中国环境介质中的分布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精兰 翟梦晓 +2 位作者 刘相甫 申君慧 孙剑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94,98,共5页
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污染水平及其特点,并分析了其存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我国水体已普遍受到OCPs污染,其中大亚湾和海河等部分水域污染比较严重;沉积物中OCPs大多处于较高的生态风险水平,厦门西港等... 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污染水平及其特点,并分析了其存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我国水体已普遍受到OCPs污染,其中大亚湾和海河等部分水域污染比较严重;沉积物中OCPs大多处于较高的生态风险水平,厦门西港等地污染比较严重;土壤和大气中OCPs含量较低,污染生态风险较小;生物体中OCPs含量也较低,但长期食用仍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环境介质 分布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类药物在环境中的生态行为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4
作者 金彩霞 高若松 吴春艳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综述国内外对环境中磺胺类药物的来源、生态行为(吸附、迁移、降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磺胺 土壤环境 水环境 生态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强化植物修复的环境风险研究
15
作者 皮运清 茹茜 王学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842-2843,2862,共3页
采用柱状盆栽淋溶试验,研究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有植物生长时,不同浓度Cd处理的土壤中重金属淋溶作用的影响及其动态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d处理的浓度为80 mg/kg和160 mg/kg时,加入5 mmol/kg和10 mmol/kg的EDTA,增加了渗滤液... 采用柱状盆栽淋溶试验,研究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有植物生长时,不同浓度Cd处理的土壤中重金属淋溶作用的影响及其动态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d处理的浓度为80 mg/kg和160 mg/kg时,加入5 mmol/kg和10 mmol/kg的EDTA,增加了渗滤液中TOC的含量,极大地增加了渗滤液中Cd的含量,且土壤样品中TOC的淋失量和重金属Cd的淋失量都集中发生在淋溶实验的前期。两者相比EDTA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效应更强,遇到降水,会因淋失对地下水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应尽量避免在降水期间施用ED-TA。植物根系在渗滤发生的最初期对渗滤有影响,会减少渗滤液的体积,从而减少渗滤液中TOC和重金属的总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溶 EDTA 芥菜型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柠檬酸对Cd、Ni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学锋 林海 +2 位作者 冯颖俊 皮运清 崔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87-1492,共6页
通过不同浓度的EDTA和柠檬酸对土壤进行处理,强化四川黄芥修复Cd-Ni复合污染土壤的田间盆栽模拟试验,分析了四川黄芥根部和地上部中Cd、Ni的含量,探讨了EDTA和柠檬酸进入土壤后对Cd、Ni吸收和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四川黄芥对Cd-Ni... 通过不同浓度的EDTA和柠檬酸对土壤进行处理,强化四川黄芥修复Cd-Ni复合污染土壤的田间盆栽模拟试验,分析了四川黄芥根部和地上部中Cd、Ni的含量,探讨了EDTA和柠檬酸进入土壤后对Cd、Ni吸收和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四川黄芥对Cd-Ni复合污染土壤进行植物修复时,添加5.0mmol.kg-1的EDTA效果最佳,添加2.5mmol.kg-1的柠檬酸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i复合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 四川黄芥 EDTA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市部分市售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学锋 冯颖俊 +2 位作者 林海 朱桂芬 皮运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为研究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和蔬菜安全水平,对新乡市郊区11种常见蔬菜中Cd、Cr、Pb、Cu、Zn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参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蔬菜质量分级标准评价了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66个蔬菜样品中Cd、Cr、Pb... 为研究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和蔬菜安全水平,对新乡市郊区11种常见蔬菜中Cd、Cr、Pb、Cu、Zn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参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蔬菜质量分级标准评价了蔬菜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66个蔬菜样品中Cd、Cr、Pb、Cu、Zn的超标率分别为45.46%、9.09%、54.55%、0和18.18%;它们的最大值分别是国家卫生标准允许量的2.42倍,1.46倍,3.88倍,0.28倍和1.31倍.其中西红柿属于安全级别;菠菜、黑白菜、花椰菜处于警戒线上;青菜、芹菜、茼蒿、油麦菜、黄瓜开始受到重金属污染;西葫芦和蒜苔受到重金属的中度污染.蔬菜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Cd、Pb的污染,Pb污染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重金属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间甲氧嘧啶-镉复合污染对作物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金彩霞 刘军军 +2 位作者 鲍林林 周庆祥 周启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9-844,共6页
测定了黄潮土中常用兽药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与重金属镉(Cd)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麦和西红柿种子发芽(根伸长、芽伸长和发芽率)的影响,分析了土壤中药物浓度与作物生长抑制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复合污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单一污染物作用... 测定了黄潮土中常用兽药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与重金属镉(Cd)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麦和西红柿种子发芽(根伸长、芽伸长和发芽率)的影响,分析了土壤中药物浓度与作物生长抑制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复合污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单一污染物作用下,根伸长抑制率和芽伸长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显著相关(P<0.05),发芽抑制率与药物浓度不相关(P>0.05);药物对根伸长及芽伸长的抑制高于对种子发芽的抑制;SMM对2种作物的毒性效应明显强于Cd,SMM对小麦和西红柿根伸长的IC50(抑制率为50%时污染物浓度)分别为33.7,49.3mg/kg,而Cd为507.3,599.8mg/kg.SMM和Cd复合污染时,在低Cd(200mg/kg)的胁迫下,联合作用主要体现为协同作用,但随着SMM浓度的增加,协同效应不显著(P>0.05);在高Cd(500mg/kg)作用下,二者的联合效应中Cd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间甲氧嘧啶 复合污染 生态毒性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药污染土壤对小麦和白菜根伸长抑制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3
19
作者 金彩霞 刘军军 +1 位作者 陈秋颖 周庆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58-1362,共5页
含有残留兽药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施入农田,可造成农业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危害。为评价兽药污染的潜在生态影响,本试验采用室内生长箱培养的方法,测定了黄潮土在2种常用兽药土霉素、伊维菌素污染条件下,对2种作物(小麦... 含有残留兽药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施入农田,可造成农业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危害。为评价兽药污染的潜在生态影响,本试验采用室内生长箱培养的方法,测定了黄潮土在2种常用兽药土霉素、伊维菌素污染条件下,对2种作物(小麦和白菜)根伸长、芽伸长的抑制率,以及复合污染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土壤中土霉素、伊维菌素浓度与作物根伸长及芽伸长抑制率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2种兽药对植物根、芽伸长抑制强度为:伊维菌素垌土霉素;在药物的胁迫下,作物的根伸长较芽伸长敏感,2种作物的敏感性为:小麦>白菜,小麦为兽药污染的敏感植物。土霉素和伊维菌素的复合污染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兽药 根伸长 芽伸长 抑制率 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高锰酸钾氧化化学发光法测定水中的痕量苯二酚 被引量:10
20
作者 范顺利 张立科 +1 位作者 魏彦林 林金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基于酸性介质中甲酸对高锰酸钾-苯二酚氧化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柱后检测苯二酚的新方法。优化了高锰酸钾-苯二酚氧化发光反应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苯二酚的条件,用甲醇,0.1mmol/L β-环糊精水溶液(体积比... 基于酸性介质中甲酸对高锰酸钾-苯二酚氧化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柱后检测苯二酚的新方法。优化了高锰酸钾-苯二酚氧化发光反应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苯二酚的条件,用甲醇,0.1mmol/L β-环糊精水溶液(体积比为30:70)作为流动相可实现对水中3种苯二酚异构体的分离,且能与高锰酸钾-苯二酚氧化化学发光反应条件很好地偶合。对所测定的苯二酚异构体,方法的线性范围达两个数量级;以信噪比为3测得邻、间、对苯二酚的检出限(n=3)分别为:5.2,4.7,3.2μg/L,对质量浓度均为0.10mg/L的3种苯二酚混合溶液连续测定11次,邻、间、对苯二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3.4%,6.5%。将该方法与固相萃取技术相结合,对河水中的痕量苯二酚进行了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1%~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发光检测 高锰酸钾 固相萃取 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