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辅助水热可控合成ZnO不同形貌分级结构光催化剂 被引量:9
1
作者 武广利 赵晓华 +3 位作者 李萌 李珍珍 李彩珠 娄向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8,共8页
以Zn(NO3)2·6H2O、柠檬酸和Na OH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辅助水热法,仅通过改变水热时间,就可得到片花、棒花及梭状3种不同形貌ZnO分级结构。利用XRD、SEM、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和氮低温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合成的Zn... 以Zn(NO3)2·6H2O、柠檬酸和Na OH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辅助水热法,仅通过改变水热时间,就可得到片花、棒花及梭状3种不同形貌ZnO分级结构。利用XRD、SEM、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和氮低温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合成的ZnO样品进行了表征。推测了合成条件下不同形貌ZnO分级结构形成的机理。以活性翠兰(KGL)为模拟印染废水,考察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虽然所合成的不同形貌的ZnO样品在光照120 min后均能使KGL降解78%以上,但其中水热4 h得到的片花状ZnO光催化性能最好,可降解99%的KGL,这与其片花状的形貌、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的表面氧缺陷和极性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gel辅助水热法 ZNO 形貌 分级结构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难降解废水生化性改变研究评述 被引量:10
2
作者 崔延瑞 肖颂娜 +2 位作者 吴青 孙剑辉 崔凤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84,共7页
将臭氧氧化难降解废水过程划分为生化性改变阶段和有机物去除阶段,并分析了近年来臭氧氧化废水生化性改变阶段的研究成果.发现在有机物去除率较低条件下,废水的污染物质含量,色度,UV254,SUVA和3维荧光光谱等指标变化显著,分析认为引起... 将臭氧氧化难降解废水过程划分为生化性改变阶段和有机物去除阶段,并分析了近年来臭氧氧化废水生化性改变阶段的研究成果.发现在有机物去除率较低条件下,废水的污染物质含量,色度,UV254,SUVA和3维荧光光谱等指标变化显著,分析认为引起以上指标变化的原因是难降解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生化性改变阶段废水中主要进行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反应,而非矿化反应.多位研究者GC-MC和分子量分布的实验结果表明,生化性改变阶段废水中小分子有机物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增加.废水生化性指标和生化处理的相关研究报道进一步证明了生化性改变阶段废水生化性改善的事实.建议在今后研究中,以提高生化性改变阶段臭氧氧化反应效率为重点,破解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降解有机物 臭氧氧化 生化性改变阶段 有机物去除阶段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 被引量:3
3
作者 崔延瑞 苏现伐 +4 位作者 蔡稳稳 李慧 王曼曼 孙剑辉 崔凤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89,共5页
对比SBR和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COD去除率分别稳定在10%和25%左右,表明BAC可以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原位测定SBR和BAC反应器1个运行周期生物降解有机物二氧化碳(CO2)产生量分别为109和306mg... 对比SBR和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COD去除率分别稳定在10%和25%左右,表明BAC可以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原位测定SBR和BAC反应器1个运行周期生物降解有机物二氧化碳(CO2)产生量分别为109和306mg,BAC比SBR生物分解有机物量多,表明BAC可以生物分解部分难降解有机物.采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新活性炭,生物再生活性炭和吸附饱和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1/n值分别为2.56,2.94和19.05,表明新活性炭吸附能力最强,生物再生活性炭次之,吸附饱和活性炭最差,生物再生使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得到较好的恢复,证明了生物再生现象的存在.进一步分析认为吸附延长了有机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生物分解量.生物再生是BAC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 难降解有机物 垃圾渗滤液 生物再生 CO2产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普钠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 被引量:4
4
作者 范秉琳 王全坤 +1 位作者 李晶 李全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9-1072,共4页
建立了硝普钠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研究表明:在碱性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与硝普钠以1∶2的化学计量比反应形成一种绿色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98nm。对乙酰氨基酚在1.7~102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成良好线性关系... 建立了硝普钠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方法。研究表明:在碱性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与硝普钠以1∶2的化学计量比反应形成一种绿色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98nm。对乙酰氨基酚在1.7~102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成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804+0.02285c(μg·mL-1),线性相关系数r=0.9986,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698=3.5×103L·mol-1·cm-1,检测限(3s·k-1)为1.42μg·mL-1。本方法成功应用于药物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7.6%~102.0%,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对乙酰氨基酚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臭氧氧化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崔延瑞 吴青 +3 位作者 张璐璐 程瑶 王晓 崔凤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69,共5页
采用CuO为催化剂对臭氧氧化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O对臭氧氧化垃圾渗滤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最佳催化剂投加量为0.7g/L;BOD5/COD的研究表明臭氧氧化提高了垃圾渗滤液生物降解性;UV254研究显示催化剂存在条件下... 采用CuO为催化剂对臭氧氧化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O对臭氧氧化垃圾渗滤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最佳催化剂投加量为0.7g/L;BOD5/COD的研究表明臭氧氧化提高了垃圾渗滤液生物降解性;UV254研究显示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臭氧氧化可以使废水中不饱和有机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快速分解;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EEM)分析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中含有较多类富里酸物质,臭氧氧化后类富里酸物质减少,并产生了新的有机物峰;臭氧氧化作为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手段时,催化剂的加入能够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减少臭氧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垃圾渗滤液 催化臭氧氧化 难降解废水 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合成NiO-ZnO复合物及其乙醇敏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晓华 李珍珍 +1 位作者 娄向东 张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6-722,共7页
以Zn(NO3)2.6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iO-ZnO系列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对系列复合物的物相及形貌进行表征,利用静态配气法对其气敏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煅烧温... 以Zn(NO3)2.6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iO-ZnO系列复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对系列复合物的物相及形貌进行表征,利用静态配气法对其气敏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煅烧温度对复合物乙醇敏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00℃下煅烧得到的NiO-ZnO复合物对乙醇在较低的工作温度125℃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能,如对50 ppm乙醇的灵敏度为29.8,响应和恢复时间很短仅为8 s和14 s,且对于汽油、丙酮、乙醚等其余7种测试气体有较高的选择性,经1个月的稳定性测试该复合物对乙醇敏感特性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NiO-ZnO复合物 乙醇 气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崔延瑞 毛雯雯 +2 位作者 吴青 孙剑辉 崔凤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35-240,共6页
试验对比了经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在水的体积不同臭氧预氧化条件相同时的COD去除效果。实验用水体积分别为0.4 L,3 L,4 L,5 L,12 L,在流量相同、臭氧氧化时间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臭氧预氧化实验... 试验对比了经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在水的体积不同臭氧预氧化条件相同时的COD去除效果。实验用水体积分别为0.4 L,3 L,4 L,5 L,12 L,在流量相同、臭氧氧化时间不同的条件下进行臭氧预氧化实验,对比了不同氧化时间和最佳臭氧投加量的关系。以12 L水为例,采用六组平行O3-SBR联用装置,对比不同臭氧投加量下的COD去除率。结果表明:在COD去除率的拐点处,臭氧投加量为0.19 mgO3/mgCOD时臭氧的氧化作用与生物降解作用的协同效应最佳。试验证明,对臭氧预氧化后COD去除率拐点处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臭氧预氧化 可生化性 臭氧-生物联用工艺 臭氧最佳投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形ZnO纳米片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田进军 薛艳 刘玉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58,共4页
以CTAB/环已烷/正己醇/乙酸锌水溶液组成的四元微乳液作为反应体系,采用水热微乳液法制备出由纳米片组成的花形微球ZnO产物,并用XRD、SEM、UV-vis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3D花形微球ZnO的结构为六方纤维矿,花形微球的直径为5μm,... 以CTAB/环已烷/正己醇/乙酸锌水溶液组成的四元微乳液作为反应体系,采用水热微乳液法制备出由纳米片组成的花形微球ZnO产物,并用XRD、SEM、UV-vis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3D花形微球ZnO的结构为六方纤维矿,花形微球的直径为5μm,微球表面呈孔状结构,比表面积为16.5m2·g-1.以降解罗丹明B为模型降解物,研究了花形ZnO纳米微球和商用ZnO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商用ZnO纳米颗粒相比,水热微乳液法所制备的花形ZnO微球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其原因可能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3D花形形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水热微乳液法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D辅助的9-(2,3-环氧丙基)嘌呤核苷的水相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倩 杨军辉 +3 位作者 张晓贤 司晶晶 黄永真 渠桂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43-1248,共6页
室温条件利用β-环糊精作为助剂,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在水相中合成了一系列9-(2,3-环氧丙基)嘌呤核苷。本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β-CD的作用在于通过与底物包结增加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少副反应发生,促进反应进行。
关键词 Β-环糊精 水相合成 9-( 2 3-环氧丙基)嘌呤核苷 亲核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D辅助的1-(9'-嘌呤基)-2-丙醇的水相合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倩 程刚 +3 位作者 马佰位 黄永真 渠桂荣 郭海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41-1045,共5页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含手性边臂的β-环糊精衍生物,在水溶液中它们与钌形成配合物,该配合物成功的将1-(9'-嘌呤基)-2-丙酮还原得到1-(9'-嘌呤基)-2-丙醇。反应给出了高的分离产率和一定的对映体选择性,为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提...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含手性边臂的β-环糊精衍生物,在水溶液中它们与钌形成配合物,该配合物成功的将1-(9'-嘌呤基)-2-丙酮还原得到1-(9'-嘌呤基)-2-丙醇。反应给出了高的分离产率和一定的对映体选择性,为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非环核苷 Β-环糊精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4Ti_5O_(12)/C材料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中的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红玉 张治军 +1 位作者 尹艳红 杨书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4,共3页
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需要高倍率放电、长寿命和安全的化学电源。采用模板技术制备Li4Ti5O12/C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结果显示材料为尖晶石型结构,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材料颗粒粒径在1μm左右。以Li4Ti5O1... 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需要高倍率放电、长寿命和安全的化学电源。采用模板技术制备Li4Ti5O12/C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结果显示材料为尖晶石型结构,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材料颗粒粒径在1μm左右。以Li4Ti5O12/C复合材料为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采用LiFePO4,组装18650型低电压的锂离子电池。该类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具有1.8 V的电压,能够在1 C^12.5 C等倍率条件下充放电,体积比能量为98~108 Wh/L,质量比能量为44.3~48.4 Wh/kg。使用Li4Ti5O12/C复合材料为负极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显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这种高功率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可应用于动力车和混合动力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钛酸锂 高倍率性能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Br/BiOI复合体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聚慧 韩雪玲 +1 位作者 光景 郭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69-1574,共6页
以硝酸铋、碘化钾、溴化钠和聚乙二醇-400为主要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出具有较小粒径的BiOBr/BiOI复合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为模拟... 以硝酸铋、碘化钾、溴化钠和聚乙二醇-400为主要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出具有较小粒径的BiOBr/BiOI复合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可见光下所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OBr/BiOI复合体的光催化性能高于单一的BiOBr和BiOI,光照80 min后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可达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Br/BiOI复合体 罗丹明B 可见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膜制碱盐水中痕量碘脱除技术研究
13
作者 李俊 赵桐辉 +2 位作者 张社利 李焱 李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26,共4页
研究了离子膜烧碱盐水系统中痕量碘脱除的技术,旨在研究能将体系中碘质量浓度降至0.1 mg/L以下、运行成本低的新技术。目前,离子膜制碱原料盐水中往往含较高量的碘及碘化物,电解时这些碘及碘化物会以碘酸盐的形式沉淀,导致电流效率降低... 研究了离子膜烧碱盐水系统中痕量碘脱除的技术,旨在研究能将体系中碘质量浓度降至0.1 mg/L以下、运行成本低的新技术。目前,离子膜制碱原料盐水中往往含较高量的碘及碘化物,电解时这些碘及碘化物会以碘酸盐的形式沉淀,导致电流效率降低,离子膜寿命缩短。采用吸附法去除卤水中痕量碘离子及碘酸根、高碘酸根离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方法如能投入离子膜烧碱生产中,可避免碘长期累积,延长离子膜使用寿命,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膜 碘离子 碘酸根 高碘酸根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4Ti_(4.95)Al_(0.05)O_(12)/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
14
作者 董红玉 张治军 +1 位作者 尹艳红 杨书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51-1255,共5页
Li4Ti5O12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本研究以聚丙烯酰胺(PAM)为模板剂和碳源,采用改进的固相合成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4.95Al0.05O12和Li4Ti4.95Al0.05O12/C.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表... Li4Ti5O12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本研究以聚丙烯酰胺(PAM)为模板剂和碳源,采用改进的固相合成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4.95Al0.05O12和Li4Ti4.95Al0.05O12/C.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表征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Al掺杂未改变Li4Ti5O12的尖晶石结构,合成过程中PAM模板剂的引入能够有效调控材料微观形貌并降低颗粒团聚程度.采用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Li4Ti4.95Al0.05O12/C复合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得到明显改善,0.2C倍率下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159.2和160.8 mAh/g,5C倍率时仍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TI5O12 掺杂 电性能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结构TiO_2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15
作者 姜聚慧 郭颖 +1 位作者 韩雪玲 梁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4-76,共3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以冰醋酸为溶剂,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具有分级结构的TiO2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前驱体及产物的形貌、物相的组成进行了表征。以活性艳蓝KN-R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紫外光下该TiO2微...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以冰醋酸为溶剂,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具有分级结构的TiO2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前驱体及产物的形貌、物相的组成进行了表征。以活性艳蓝KN-R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紫外光下该TiO2微球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是由初级结构的纳米晶组成的结晶良好的锐钛矿型TiO2微球,粒径约为2~4μm,对活性艳蓝KN-R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好,光照60min后降解效率可达97.79%,是商用P25的1.4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结构 TIO2 活性艳蓝KN-R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法测定碳酸饮料中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含量
16
作者 程定玺 刘起胜 岳园园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74,共6页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能够与荧光试剂荧光桃红在水溶液中发生作用,使荧光桃红的荧光强度增强,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碳酸饮料中塑化剂DINP的荧光分析方...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能够与荧光试剂荧光桃红在水溶液中发生作用,使荧光桃红的荧光强度增强,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碳酸饮料中塑化剂DINP的荧光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回归方程为F=-2.5+134.6C,相关系数r=0.999 5,线性范围为5.0×10-7-2.0×10-5 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2.0%-3.9%,检出限为7.3×10-9 mol/L.采用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107.3%-1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荧光桃红 荧光光谱法 碳酸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