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瑶沟人系列小说”的价值与局限 |
曹书文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3
|
|
2
|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言意”关系 |
赵之昂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
|
|
3
|
汉字体系形成问题的再认识 |
沈怀兴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
|
|
4
|
关于词类划分的标准问题 |
崔应贤
邵金远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4
|
|
5
|
关于“相当”“永远”“也”的词性标注问题 |
崔应贤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6
|
钱梦龙、魏书生教学风格比较 |
张正君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5
|
|
7
|
论徐玉诺早期诗歌的艺术特征 |
郭运恒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2
|
|
8
|
关于龙应台创作的思考 |
王敏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3
|
|
9
|
论先秦汉语的“N_1之于N_2也”结构 |
王永安
万新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2
|
|
10
|
功业与精神的价值表现──漫谈建安风骨 |
赵荣栓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2
|
|
11
|
图书馆美的氛围与最佳阅读 |
任文香
阎静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2
|
|
12
|
论构建宗教艺术学的学科基础 |
李留记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3
|
求同存异:现代应用文的发展趋势 |
曾祥芹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3
|
|
14
|
论多指性名词 |
崔应贤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2
|
|
15
|
“妻”字辨 |
沈怀兴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2
|
|
16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是独立的创作方法 |
李留记
|
《中州学刊》
|
1988 |
1
|
|
17
|
试论元白诗派的五言长篇排律 |
郭新和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1
|
|
18
|
无奈与超然──9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一种倾向 |
张喜田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
|
|
19
|
《现代汉语·文字》教学现状与未来 |
沈怀兴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
|
|
20
|
中西文化的误区─—林黛玉和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情结 |
张文焕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