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淀粉品种分类研究
1
作者 魏涛 王恒 +4 位作者 葛宏义 蒋玉英 张元 温茜茜 郭春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66-1873,共8页
淀粉作为一种主要的储存碳水化合物,是人类饮食中的主要能量来源,提供了人体50%以上的能量需求。同时,淀粉及其深加工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然而,鉴于淀粉种类的多样化,并且它们在外观上相似度较高,直接对它们进行区分比较困难... 淀粉作为一种主要的储存碳水化合物,是人类饮食中的主要能量来源,提供了人体50%以上的能量需求。同时,淀粉及其深加工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然而,鉴于淀粉种类的多样化,并且它们在外观上相似度较高,直接对它们进行区分比较困难,一些不法商家往往会将价格较低的淀粉包装成价格较高的淀粉来抬高价格。因此,对淀粉品种进行分类对我国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太赫兹(Terahertz,THz)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非破坏性、非接触和无标签的光学方法,在与物质作用时不会发生有害的电离辐射,可同时获得样品的吸收系数等光学参数,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已被众多学者应用于农产品品质检测方面。为实现对淀粉品种的快速无损鉴别,从禾谷类淀粉与根茎类淀粉中选取了五种最为常见的淀粉样品作为样本,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获取其光谱信息,并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不同品种淀粉在0.2~1.2 THz波段的吸收系数;之后结合Savitzky-Golay(S-G)平滑、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V)三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根据累计贡献率超过95%提取特征数据,选取了前3个主成分,随后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多分类模型。选取了三种核函数(linear,radial basis functions,polynomial)对不同品种淀粉类型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PCA-SVM-polynomial结合SG平滑对淀粉品种分类建模效果最好,其中测试集平均准确率为0.9419,Kappa系数为0.933,F1得分为0.9417。此外,还将该方法与逻辑回归(LR)、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CA-SVM优于其他方法,也证明了太赫兹技术对淀粉品种鉴别的可行性,对食品加工业的现代化及淀粉基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淀粉 无损鉴别 多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溶性多用途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及应用
2
作者 王玉杰 陈科宇 +4 位作者 孙诗琪 许小婷 翟嘉怡 聂慧芳 王非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70-4077,共8页
采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1,4-丁二醇(BDO)、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出硬段中含有不同IPDI/HDI配比的醇溶性聚氨酯胶黏剂(AS-PU)。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水... 采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1,4-丁二醇(BDO)、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出硬段中含有不同IPDI/HDI配比的醇溶性聚氨酯胶黏剂(AS-PU)。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水接触角分析仪、热重分析仪(TGA)、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IPDI/HDI配比对AS-PU结构、醇溶性、耐水性、热稳定性及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硬段中HDI含量的提高,AS-PU分子链间的氢键作用强度增加,胶液在波长390nm处的透光率由94.1%降低至77.3%,即醇溶性有所降低;随着HDI的引入,AS-PU的水接触角由83.61°升高至95.05°,浸泡24h的吸水率由5.31%降至1.37%,T_(初始)由285℃升高至298~308℃,提高了胶黏剂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AS-PU对木材、玻璃、铁片、聚丙烯塑料的最大搭接剪切强度分别可达2.78MPa、2.33MPa、2.08MPa和0.51MPa,表现出对不同基材的优异粘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胶黏剂 醇溶性 硬段组成 多用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卷积网络下船舶航行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方法
3
作者 白磊 张君君 冯乃勤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1-175,共5页
船舶航行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中,由于影像摄取面积大且背景复杂,在图像分割阶段,仅依赖于光谱信息而忽略了空间关系,会导致分割结果边缘不连续。为此,提出深度卷积网络下船舶航行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方法。通过图像配准对船舶航行遥感影像展... 船舶航行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中,由于影像摄取面积大且背景复杂,在图像分割阶段,仅依赖于光谱信息而忽略了空间关系,会导致分割结果边缘不连续。为此,提出深度卷积网络下船舶航行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方法。通过图像配准对船舶航行遥感影像展开预处理,考虑空间关系采用WGMM-MRF模型对船舶航行影像进行分割处理,确保分割结果边缘具备连续性。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基于深度特征提取和变化区域判别策略,将WGMM-MRF分割后的船舶航行图像作为输入,实现船舶航行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提取精度最高达到了0.93,损失程度最高仅为0.04,具备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船舶航行 遥感影像 WGMM-MR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毒传播风险的地铁车厢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伍钒 余超 +2 位作者 徐任泽 崔清民 李恒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41-2251,共11页
地铁交通系统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优化车厢通风方式是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构建一个典型的集中回风模式地铁车厢模型,并通过实地测量数据验证其准确性。然后,在集中回风模式基础上提出... 地铁交通系统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优化车厢通风方式是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构建一个典型的集中回风模式地铁车厢模型,并通过实地测量数据验证其准确性。然后,在集中回风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散回风模式,与集中回风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2种模式下车厢内流场和飞沫扩散特征。最后,结合感染风险评价模型讨论了乘客的感染风险。研究结果显示:在车厢流场和温度场方面,集中回风模式下车厢内15个测点的气流速度和温度均值分别为(0.27±0.13) m/s和(26.4±1.35)℃,分散回风模式下分别为(0.25±0.08) m/s和(26.2±0.94)℃。在飞沫扩散方面,集中回风模式下飞沫受到集中回风口产生的纵向气流影响,在车厢内扩散的区域相比于分散回风模式下更大,集中回风模式下飞沫扩散的区域是分散回风模式下的1.45倍。在乘客感染风险方面,整体上分散回风模式下站姿和坐姿乘客的感染风险都小于集中回风模式下乘客感染风险,且在飞沫释放后的0~20 s内集中回风模式下站姿乘客感染风险是分散回风模式下的1~2倍。相对于集中回风模式,车厢采用分散回风模式可以提高车厢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均匀性,并且可以更快地清除乘客呼吸区的飞沫,降低乘客的感染风险。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地铁车厢通风系统和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厢 回风模式 飞沫扩散 数值模拟 感染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功率传输系统超低压软启动方法建模研究
5
作者 周成虎 唐征宇 +2 位作者 黄全振 张洋 张劳模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8-118,共11页
在直接启动非接触传输系统的过程中,电源输入功率、电流的峰值可达稳态值数倍至数百倍,且变换器开关管易出现单次硬开关现象,导致开关管老化甚至击穿。针对该问题,以三相LCC非接触功率传输系统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其等效电路对应微分方程... 在直接启动非接触传输系统的过程中,电源输入功率、电流的峰值可达稳态值数倍至数百倍,且变换器开关管易出现单次硬开关现象,导致开关管老化甚至击穿。针对该问题,以三相LCC非接触功率传输系统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其等效电路对应微分方程的奇次解和非奇次方程特解及完全解,根据奇次解与电源激励无直接关联且决定暂态特性的结论,提出超低电压的软启动方法。分析表明:软启动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微分方程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具有可分解特性;用数学建模和仿真验证了软启动能降低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峰值;用电路仿真验证了软启动能有效避免开关管出现单次硬开关的现象;在电路运行过程中如果电源短时断电,且驱动电路因内部储能而持续工作,则要使用软启动方法重新启动,以避免直接启动引起的冲击效应;提出了初始变化率的近似计算方法,得出了初值与电源激励有关的结论。实验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功率传输 数学模型 软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客室飞沫传播规律及通风控制策略
6
作者 伍钒 胡长林 +2 位作者 徐任泽 崔清民 李恒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72-4884,共13页
高速列车密闭性高、运行时间长且乘员密度大,携带流行性病原体的呼吸道飞沫容易随客室内气流扩散,威胁乘员健康。结合离散相模型构建了高速列车客室内流场与飞沫耦合运动的数值仿真方法,并通过实车试验进行了验证。此外,针对飞沫扩散范... 高速列车密闭性高、运行时间长且乘员密度大,携带流行性病原体的呼吸道飞沫容易随客室内气流扩散,威胁乘员健康。结合离散相模型构建了高速列车客室内流场与飞沫耦合运动的数值仿真方法,并通过实车试验进行了验证。此外,针对飞沫扩散范围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在当前列车风道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可行的送风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小粒径飞沫由于其斯托克斯数较小,在空气中的运动轨迹和扩散模式主要受空气粘性阻力控制,表现出对室内周围流体良好的跟随性。释放源与端部回风口的相对距离是室内飞沫运动模式的关键因素,随着两者距离的增大,飞沫在纵向上的传播距离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客室右侧中间区域释放源产生的小粒径飞沫展现了最广泛的扩散范围,而在客室前端和后端区域释放的小粒径飞沫的纵向平均传输距离则分别下降了44.9%和74.3%。此外,当客室顶部出风口与侧壁出风口送风量的比例为1∶3时,有助于限制飞沫群在乘员区域的流动,释放源2 m外乘员区域内的飞沫聚集量可减少57.4%,且乘员表面的小粒径飞沫沉积总量下降34.0%,显著降低了客室内乘员整体感染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客室内的环境安全和应急措施形成提供理论依据,且进一步保障了乘员出行安全和高速铁路有序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客室 飞沫传播 数值仿真 流动控制 室内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个性化智能推荐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劳模 马颖 王国栋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16期31-34,38,共5页
在当前家庭数字化日趋普及的环境下,为了给用户提供一种智能型、个性化的多媒体内容推荐服务,通过研究协同式信息过滤技术,结合数据挖掘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智能型、个性化的多媒体推荐系统。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使用时间、... 在当前家庭数字化日趋普及的环境下,为了给用户提供一种智能型、个性化的多媒体内容推荐服务,通过研究协同式信息过滤技术,结合数据挖掘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智能型、个性化的多媒体推荐系统。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使用时间、使用环境以及最近选择的项目进行分析,进行判断后列出最优推荐资源。系统通过研究个人信息的自我学习技术、个性化特征分析技术以及多媒体内容的搜寻技术,将上述技术应用在推荐服务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推荐系统 协同式信息过滤技术 家庭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数理论的三维主方向关系的反关系推理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淼 黄治国 李松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44-1148,共5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现有三维主方向关系模型对三维空间方向关系的智能推理和预测能力,增强模型的可用性,更好地满足复杂三维空间数据应用需求,着重对三维主方向关系的反关系推理进行研究,在深入研究n-维代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三...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现有三维主方向关系模型对三维空间方向关系的智能推理和预测能力,增强模型的可用性,更好地满足复杂三维空间数据应用需求,着重对三维主方向关系的反关系推理进行研究,在深入研究n-维代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三维代数理论的三维基本主方向关系的反关系推理算法。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的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正确性、完备的。该结论能增强空间数据库对复杂三维空间方向关系的智能分析和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主方向关系 反关系 三维代数 三维基本主方向关系 空间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检测的光谱吸收型光纤瓦斯传感器 被引量:4
9
作者 卢朝东 熊欣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0,共2页
针对目前煤矿普遍采用的热催化瓦斯探测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低、环境干扰大的缺陷,设计了基于谐波检测的光谱吸收型光纤瓦斯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锁相放大器为核心的微弱信号处理电路,通过对一次谐波和二次谐波的实验数据进行数据拟合,... 针对目前煤矿普遍采用的热催化瓦斯探测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低、环境干扰大的缺陷,设计了基于谐波检测的光谱吸收型光纤瓦斯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锁相放大器为核心的微弱信号处理电路,通过对一次谐波和二次谐波的实验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实现了对瓦斯气体浓度的实时精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提取瓦斯浓度变化信息,测量误差小,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瓦斯探测传感器 微弱信号检测 锁相放大器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 Hoc网络基于动态内容路由的数据共享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颖 张劳模 王国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8期98-103,共6页
无线网络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文件传输、数据共享等。常见的点对点(P2P)共享技术是通过有线网络来获取所需数据的,在无线网络上数据的共享传输则受到各种限制。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内容路由的数据共享机制,... 无线网络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文件传输、数据共享等。常见的点对点(P2P)共享技术是通过有线网络来获取所需数据的,在无线网络上数据的共享传输则受到各种限制。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内容路由的数据共享机制,通过比较无线网络中某段网络的特征权重带宽和跳数等来取得更有效的数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数据共享机制 动态内容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辐射仪虚拟检测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颖 张劳模 庄昌兮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8-29,共2页
基于LabWindows/CVI研发了新型的辐射仪虚拟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通过USB接口与主机进行连接,采用卡诺图法和Q-M算法编写测试矢量,实现了野外对辐射仪快速检测的人性化设计,并且用虚拟仪器面板代替传统仪器面板,实现数据采集、检测、显... 基于LabWindows/CVI研发了新型的辐射仪虚拟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通过USB接口与主机进行连接,采用卡诺图法和Q-M算法编写测试矢量,实现了野外对辐射仪快速检测的人性化设计,并且用虚拟仪器面板代替传统仪器面板,实现数据采集、检测、显示一体化,既保障了检测的安全性,又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系统 Q-M算法 卡诺图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辨函数的极大团搜索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治国 李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8-251,共4页
寻找极大团是几何图论极为重要的基础研究问题之一。将分辨函数模型与极大团性质结合,定义了顶点的极大团分辨函数、顶点关于某顶点子集的布尔映射函数,得到了一些与极大团相关的重要性质与定理,证明了图的极大团搜索问题可快捷自然地... 寻找极大团是几何图论极为重要的基础研究问题之一。将分辨函数模型与极大团性质结合,定义了顶点的极大团分辨函数、顶点关于某顶点子集的布尔映射函数,得到了一些与极大团相关的重要性质与定理,证明了图的极大团搜索问题可快捷自然地转换为相对简单的分辨函数表达式约束,为设计极大团搜索算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依据与求解途径。进而引入约简树构造方法设计了基于分辨函数的极大团搜索算法,最后通过给定无向连通图实例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论 极大团 分辨函数 约简树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IPCA-LSSVM的文本自动分类算法
13
作者 张鸿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04-2709,共6页
特征具有高维、稀疏性。为提高了文本自动分类准确率,针对PCA提取特征需要对大规模文本进行批处理,影响文本的准确率等,提出一种基于增量主元分析方法(CCIPCA)和最二小乘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文本自动分类算法(CCIPCA-LSSVM)。首先通... 特征具有高维、稀疏性。为提高了文本自动分类准确率,针对PCA提取特征需要对大规模文本进行批处理,影响文本的准确率等,提出一种基于增量主元分析方法(CCIPCA)和最二小乘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文本自动分类算法(CCIPCA-LSSVM)。首先通过互信法选择文本特征,然后采用CCIPCA高维文本特征进行提取,降低特征维数,消除冗余特征,最后采用LSSVM对提取特征进行学习,并通过粒子群算法对分类器优化,建立最优文本自动分类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文本分类算法,CCIPCA-LSSVM提高了文本分类准确率和召回率,解决了文本特征提取过程存在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特征提取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增量主元分析方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客室乘员咳嗽飞沫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伍钒 李旋 +3 位作者 崔清民 李恒奎 范志强 徐任泽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29-4540,共12页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频发引起了公众对公共交通工具内部环境卫生安全的极大关注。地铁客室由于密闭性较高且乘员密度较大,携带病原体的飞沫在客室内气流的作用下可能迅速扩散与传播,因而客室乘员存在感染的风险。合理设计客室内气流组织...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频发引起了公众对公共交通工具内部环境卫生安全的极大关注。地铁客室由于密闭性较高且乘员密度较大,携带病原体的飞沫在客室内气流的作用下可能迅速扩散与传播,因而客室乘员存在感染的风险。合理设计客室内气流组织,降低呼吸道传染疾病交叉感染风险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使用具有完整风道和高度还原的地铁客室模型,构建通过试验验证的地铁客室内飞沫传播仿真方法。探索典型地铁列车客室复杂流场中呼吸道飞沫的传播规律,研究了在不同位置乘客咳嗽释放的飞沫扩散规律与时空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客室气流组织对小粒径飞沫的运动起主导作用,不同位置释放的飞沫在传播范围与扩散速度方面呈现较大差异。在客室端部释放的飞沫,主要在释放源附近循环运动,88.56%的飞沫长时间悬浮和循环,使该区域乘客有较长的暴露时间和较大的感染风险;客室中部释放的飞沫扩散范围较广,16s纵向输运距离可达7m;客室顶部空调机组集中回风口附近形成较强的向上气流,使该区域94.1%的咳嗽飞沫在4.5s被吸入回风口,有通过空调机组混合腔弥散至客室的可能。本研究结果为优化地铁列车送风系统结构、设计客室气流组织,从而降低客室内呼吸道传染病交叉感染风险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空调系统 咳嗽飞沫 流动控制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密集连接与自适应加权损失的血管壁图像分割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红霞 郜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05-1910,共6页
针对传统深度神经网络在对血管壁图像分割中难以提取具有针对性有效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密度连接与自适应加权损失的血管壁图像分割方法。首先通过构建密集连接的分割网络学习更多的边界和轮廓表征以促进特征复用融合;然后设计了改... 针对传统深度神经网络在对血管壁图像分割中难以提取具有针对性有效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密度连接与自适应加权损失的血管壁图像分割方法。首先通过构建密集连接的分割网络学习更多的边界和轮廓表征以促进特征复用融合;然后设计了改进的自适应加权损失和边界紧凑性损失约束训练网络,利用自适应加权损失自动调整不同区域分割产生的损失比例来引导网络向最佳方向学习;同时引入边界紧凑性损失约束以充分利用边界信息,提升对血管壁图像的分割精度;最后对包含2544张MRI的MERGE血管壁数据集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方法能够有效提取血管壁图像的特征信息,在管腔和外壁轮廓分割中的Dice分别达到了93.65%和95.81%,设计的消融实验也充分证明了所提各个模块和网络的有效性,能够更好地实现高精度的图像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壁图像分割 深度神经网络 密集连接结构 自适应加权损失 边界紧凑性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关键点属性与注意力表征的人脸表情识别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红霞 郜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126,共9页
人脸的表情变化非常细微,通常表现在图像中某些局部点区域的改变,现有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难以捕捉到表情的细微变化,对非表情区域干扰不具有鲁棒性。为了获得描述人脸表情变化的高效特征表示,提出了一种融合关键点属性与注意力表征的人... 人脸的表情变化非常细微,通常表现在图像中某些局部点区域的改变,现有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难以捕捉到表情的细微变化,对非表情区域干扰不具有鲁棒性。为了获得描述人脸表情变化的高效特征表示,提出了一种融合关键点属性与注意力表征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通过添加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的神经网络提取人脸图像中的关键点信息,实现不同维度和位置的权重分配,有效避免非表情区域的干扰,捕获图像中局部关键点的特征表征。引入Transformer模块学习不同关键点之间的相关联系,引导网络构建对表情类型更具分辨力的特征表示,从而实现精准识别。通过在CK+、JAFFE、FER2013三种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9.22%、96.57%、7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表情识别 关键点属性表征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学习特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CNN与平均能量对比度的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红霞 魏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1-418,共8页
为了改善红外光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的视觉效果和运算时效性,借助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inite discrete shearlet transform,FDST)将源图像分解一系列大小相同尺度不同的高低频子带;然后,在低频子带的融合过程中采用改进的空间频率作为脉冲... 为了改善红外光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的视觉效果和运算时效性,借助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inite discrete shearlet transform,FDST)将源图像分解一系列大小相同尺度不同的高低频子带;然后,在低频子带的融合过程中采用改进的空间频率作为脉冲耦合人工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的输入激励,动态调节链接强度的大小,以便根据图像的特征自适应变化,充分保留了图像轮廓和边缘等特征信息。在高频子带的融合中,采用区域平均能量对比度的策略进行融合,尽可能突出了纹理和细节等信息;最后,对处理得到的高低频子带采取FDST逆变换,重构得到背景清晰和目标突出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融合方法能够更加清晰和全面地呈现出图像中的背景和目标,与其他几种算法相比,主观视觉与客观指标均表现的最优,且具有更高的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红外光 可见光 空间频率 链接强度 平均能量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行为的根系构型仿真
18
作者 李松阳 高继勋 王淼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6-200,共5页
为了分析根系群体行为机制对环境刺激下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行为的根系构型可塑性分析模型。把整个根系视为由智能个体单根组成的智能群体,利用智能个体单根间的排斥、对齐和偏好构建环境感知的根系群体行为模型,结... 为了分析根系群体行为机制对环境刺激下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行为的根系构型可塑性分析模型。把整个根系视为由智能个体单根组成的智能群体,利用智能个体单根间的排斥、对齐和偏好构建环境感知的根系群体行为模型,结合通用根系模型ArchiSimple构建群体行为影响的根系生长发育模型。设置随机、分层、梯度3种不同的环境条件,比较分析了群体行为、随机生长和向性生长机制对根系长度、体积、分布和资源吸收量等特征影响。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群体行为、随机生长、向性生长机制有显著不同;在分层和梯度环境条件下,3种生长机制对资源吸收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在其他情况下3种生长机制对根长、体积、分布等特征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群体行为机制能够提升根系资源利用效率,群体行为模型能够被用于环境影响的根系构型可塑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行为 根生长策略 土壤环境 功能结构根模型 根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