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友好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继伟 徐晶晶 +1 位作者 刘帅霞 贾浩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05-2214,共10页
以动植物提取物、微生物、矿物及其提取物和环境废物作为环境友好絮凝剂,具有无毒、易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或可以废治废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存在对实际废水适应性差和使用条件严格等问题。本文简述了环境友好絮凝剂来源、有效成分和作... 以动植物提取物、微生物、矿物及其提取物和环境废物作为环境友好絮凝剂,具有无毒、易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或可以废治废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存在对实际废水适应性差和使用条件严格等问题。本文简述了环境友好絮凝剂来源、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介绍了近年来环境友好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讨论了p H、投加量、废水中染料特性和投加方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为印染废水处理中环境友好絮凝剂的选择、应用和研发提供了关键参数。同时指出环境友好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受限于其有效成分和制备成本,为环境友好絮凝剂的工业化应用提出了挑战。最后提出接枝改性、无机-有机复配和杂化以及改进提取和制备方法有望提高环境友好絮凝剂的效果,解决环境友好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适应性和广谱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环境 废水 染料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用沼气池建设对改善农村室内环境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海军 马培 +1 位作者 崔树军 马梦娟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94,共4页
文章通过定点采样,fi等方法,定量对比分析户用沼气池对农村室内环境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沼气户室内空气中CO,NH_3,SO_2,PM_(10)等污染物浓度分别为5.64 mg·m^(-3),1.05 mg·m^(-3),0.38 mg·m^(-3),0.57mg·m^(-3)... 文章通过定点采样,fi等方法,定量对比分析户用沼气池对农村室内环境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沼气户室内空气中CO,NH_3,SO_2,PM_(10)等污染物浓度分别为5.64 mg·m^(-3),1.05 mg·m^(-3),0.38 mg·m^(-3),0.57mg·m^(-3),而非沼气户室内4种污染物浓度分别为144.76 mg·m^(-3),4.38 mg·m^(-3),0.73 mg·m^(-3),0.87 mg·m^(-3),沼气户明显低于非沼气户,且4种污染物浓度随季节而变化。另外,沼气户相对于非沼气户室内空气中四项污染物浓度贡献率分别为96.10%,76.03%,47.9%,34.48%。可见,户用沼气池建设对改善农村室内环境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池 室内空气质量 季节变化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透/Fe-过硫酸盐氧化协同强化污泥深度脱水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亚林 刘蕾 +2 位作者 张毅 魏添 史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013-4019,共7页
利用电渗透和高级氧化技术,采用自制实验装置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了脱水研究,系统研究了过硫酸盐投加量、铁盐与过硫酸盐比例、电压梯度、脱水时间和污泥厚度对污泥脱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渗透-高级氧化复合技术可以改善污... 利用电渗透和高级氧化技术,采用自制实验装置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了脱水研究,系统研究了过硫酸盐投加量、铁盐与过硫酸盐比例、电压梯度、脱水时间和污泥厚度对污泥脱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渗透-高级氧化复合技术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在污泥样品为140 g、过硫酸盐投加量为100(mg·g DS)^(-1)、Fe^(2+)与过硫酸盐比例为1:1、机械压力为17.59 k Pa、控制初始电压为11 V·cm^(-1)时,污泥的含水率可以降低至60%以下,与单独使用电渗透技术相比,泥饼具有更好的均匀性,便于后续的运输和安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透 氧化 污泥 脱水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透污泥脱水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响应曲面优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亚林 刘蕾 +2 位作者 魏添 张素冰 任萌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利用电渗透技术,采用自制装置对市政污水厂的脱水污泥进行深度脱水,研究了机械压力、初始含水率、电压梯度和污泥厚度等对污泥脱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以污泥含水率降低率为响应指标,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 利用电渗透技术,采用自制装置对市政污水厂的脱水污泥进行深度脱水,研究了机械压力、初始含水率、电压梯度和污泥厚度等对污泥脱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以污泥含水率降低率为响应指标,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污泥电渗透脱水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电渗透技术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当机械压力为18.83 k Pa,污泥厚度为1.13 cm,电压梯度为60 V/cm,初始含水率为87.45%时,污泥含水率可降至4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透 污泥 脱水 响应曲面法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北部太原组煤层气碳同位素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5
5
作者 徐占杰 刘钦甫 +3 位作者 郑启明 程宏飞 李中平 毋应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7-1475,共9页
为了研究沁水盆地北部寺家庄太原组煤层甲烷(CH_4)及二氧化碳(CO_2)的成因,对11口煤层气井排采气进行了化学组分和同位素测试,探讨了煤层CH_4及CO2的成因及联系。结果表明:沁水盆地北部煤层CH_4平均体积分数为98.6%,CO_2为0.25%,N_2为1.... 为了研究沁水盆地北部寺家庄太原组煤层甲烷(CH_4)及二氧化碳(CO_2)的成因,对11口煤层气井排采气进行了化学组分和同位素测试,探讨了煤层CH_4及CO2的成因及联系。结果表明:沁水盆地北部煤层CH_4平均体积分数为98.6%,CO_2为0.25%,N_2为1.07%;煤层CH_4碳同位素值介于-33.2‰^-40.8‰,平均值为-37.1‰,以煤热裂解成因为主,含有微生物CO_2还原成因CH_4,属于混合成因煤层气。沁北煤层CH_4碳同位素分馏起主导作用的是解吸-扩散-运移作用,储层浅部压力小,含轻碳同位素的CH_4优先解吸,经扩散运移至上部地层进而逸散到大气中。煤层CO_2的δ^(13)C值为-15.9‰^+0.05‰,平均值为-8.6‰,为煤热演化初期或最近一次煤层抬升再沉降后煤中有机质热裂解产生,碳同位素较重的地方受地下水或微生物CO_2还原作用影响。煤层CO_2碳同位素随煤层埋藏变浅而变重,浅部煤层微生物CO_2还原作用强,使CO_2碳同位素变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碳同位素 沁水盆地 成因 微生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透-过硫酸铵氧化协同强化污泥深度脱水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亚林 刘蕾 +2 位作者 侯金金 刘晓彤 韩宁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19-1926,共8页
利用电渗透和过硫酸铵氧化技术,采用自制实验装置对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了深度脱水研究,系统考察了电压梯度、机械压力、污泥厚度和过硫酸盐投加量对污泥脱水的影响。采用表面响应法以污泥含水率降低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nhn... 利用电渗透和过硫酸铵氧化技术,采用自制实验装置对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了深度脱水研究,系统考察了电压梯度、机械压力、污泥厚度和过硫酸盐投加量对污泥脱水的影响。采用表面响应法以污泥含水率降低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对污泥脱水工艺参数进行了实验优化,并且研究了污泥胞外聚合物的组成及分布对污泥电渗透脱水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渗透-过硫酸铵氧化协同技术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污泥厚度与电压梯度、投药量的交互作用呈现出高度显著,在电压梯度为24.97V/cm、机械压力为35.95k Pa、投药量为39.81mg/g DS、污泥厚度为2.35cm时,泥饼含水率可以降至40%以下,污泥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含量与电渗透脱水后污泥最终的含水率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透 过硫酸铵 氧化 废物处理 污泥 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和固定化香菇废弃菌柄处理含铅废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马培 谷保祥 +2 位作者 张丹 曹志林 张建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3-660,共8页
本研究针对水体中常见的铅污染问题,资源化利用香菇废弃菌柄,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PVA-SA)为包埋剂制成廉价且易于工业应用的固定化香菇小球,对含Pb2+重金属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研究了环境因素包括吸附时间、pH、Pb2+的初始浓度和共存离... 本研究针对水体中常见的铅污染问题,资源化利用香菇废弃菌柄,以聚乙烯醇-海藻酸钠(PVA-SA)为包埋剂制成廉价且易于工业应用的固定化香菇小球,对含Pb2+重金属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研究了环境因素包括吸附时间、pH、Pb2+的初始浓度和共存离子对香菇固定化前后Pb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后的香菇对Pb2+的平衡吸附时间变长了(7h>1h);最适宜pH值范围不变(5~7);共存离子Cd2+/Cu2+对固定化香菇Pb2+的吸附抑制作用较小,对游离香菇Pb2+的吸附抑制作用较强。热力学分析表明,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游离和固定化香菇对Pb2+的等温吸附过程,固定化香菇对Pb2+的理论最大吸附量明显高于游离香菇的理论最大吸附量(943mg·g-1>14.9mg·g-1)。模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最好地描述游离和固定化香菇对Pb2+的动力学吸附过程。扫描电镜观察显示,Pb2+可以和香菇小球表面相互作用,以Pb2+沉淀的形式被吸附。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在固定化香菇小球吸附Pb2+的过程中香菇细胞壁上的-OH、-CO、-CO-NH及PVA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技术 竞争吸附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S-重金属捕集剂(DTC)协同处理酸性含铬废水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亚林 刘蕾 +2 位作者 李福举 韩宁宁 李子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110,共5页
研究了硫化钠和重金属捕集剂(DTC)联合对酸性含铬废水中铬的去除效果,选定了最佳操作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以总铬去除率为响应指标,对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第1阶段,初始pH为2.5,硫化钠质量浓度为2.18 g/L,反应... 研究了硫化钠和重金属捕集剂(DTC)联合对酸性含铬废水中铬的去除效果,选定了最佳操作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以总铬去除率为响应指标,对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第1阶段,初始pH为2.5,硫化钠质量浓度为2.18 g/L,反应75 min;第2阶段,初始pH为3.0,捕集剂体积分数为0.004 m L/L,反应75 min时,Cr(Ⅵ)和总铬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93.19%;通过优化实验拟合的二次回归模型可以较真实地反映条件参数对总铬去除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复合硫化法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山酸性废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晶晶 张继伟 +1 位作者 崔树军 张沛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8,共6页
采煤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煤矸石不断堆积,由煤矸石山产生的酸性废水污染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煤矸石山酸性废水特点和环境危害的基础上,针对煤矸石山酸性废水酸度大和重金属含量高的问题,简述了矿山酸性废水处理方法的... 采煤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煤矸石不断堆积,由煤矸石山产生的酸性废水污染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煤矸石山酸性废水特点和环境危害的基础上,针对煤矸石山酸性废水酸度大和重金属含量高的问题,简述了矿山酸性废水处理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法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瓶颈,为煤矸石山酸性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应用和研发提供了关键参数。最后提出技术的耦合联用、源头的氧化控制和煤矸石的资源化减量将是今后解决煤矸石山酸性废水污染问题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山 酸性废水 重金属 处理技术 源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折减法改进及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闫云明 崔树军 刘见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82,87,共5页
传统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对岩土体强度参数进行折减时并未考虑其对变形参数(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影响,会使得分析计算结果不准确,为此改进了传统强度折减法并将其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和Duncan-Chang双曲线... 传统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对岩土体强度参数进行折减时并未考虑其对变形参数(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影响,会使得分析计算结果不准确,为此改进了传统强度折减法并将其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和Duncan-Chang双曲线弹性本构模型,并深入分析土体应力状态、强度与变形的联系,分别建立弹性模量、泊松比与强度折减系数的关系表达式。据此在强度参数折减的同时,对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同时进行修正。以均质土体边坡为例,应用改进的强度折减法开展稳定性评价,并与极限平衡法(Spencer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4种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准确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同时修正μ和E方法,只修正E方法,传统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只修正μ方法,结论验证了提出的改进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折减法 有限元 变形参数修正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nton高级氧化-骨架构建体的污泥深度脱水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亚林 刘蕾 +2 位作者 李钢 陆华丹 时亚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1,81,共4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池污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Fenton高级氧化技术-骨架构建体组合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高级氧化和骨架构建体组合能够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当pH约为5,Fe^(2+)投加量为45 mg/g,H_2O_2投加量...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池污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Fenton高级氧化技术-骨架构建体组合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高级氧化和骨架构建体组合能够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当pH约为5,Fe^(2+)投加量为45 mg/g,H_2O_2投加量为315 mg/g,生石灰和粉煤灰投加量均为500 mg/g时,复合调理污泥的脱水性能最佳,脱水污泥含水率为5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污泥 高级氧化 骨架构建体 深度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透/过硫酸盐耦合污泥脱水及能耗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亚林 白霜 +2 位作者 郝馨 涂志能 刘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3-1107,共5页
采用电渗透/过硫酸盐耦合对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二次脱水,研究了恒定电压、恒定电流和机械压力对污泥脱水效果及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对于脱水过程的能耗影响明显,而机械压力对于脱水过程的能耗影响不显著... 采用电渗透/过硫酸盐耦合对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进行二次脱水,研究了恒定电压、恒定电流和机械压力对污泥脱水效果及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对于脱水过程的能耗影响明显,而机械压力对于脱水过程的能耗影响不显著;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电渗透/过硫酸盐耦合脱水与传统电渗透脱水相比能耗增加了0.089 3 k W·h/kg,但脱水时间缩短了44%,滤液COD浓度高出了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脱水 电渗透 氧化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离散随机介质模型及其探地雷达波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郭士礼 冀孟恩 +1 位作者 朱培民 李修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79-2791,共13页
沥青混凝土是由骨料、沥青胶浆、空气按照一定的体积百分比混合而成的多相非匀质混合物,其骨料、沥青胶浆和空气的体积不等、形状各异、介电特性不同、空间位置随机分布,具有明显的多相、离散、随机介质特征.本文基于随机介质模型理论,... 沥青混凝土是由骨料、沥青胶浆、空气按照一定的体积百分比混合而成的多相非匀质混合物,其骨料、沥青胶浆和空气的体积不等、形状各异、介电特性不同、空间位置随机分布,具有明显的多相、离散、随机介质特征.本文基于随机介质模型理论,(1)测量与统计了介电常数在典型沥青混凝土芯样空间上的随机分布统计特征;(2)估算了沥青混凝土介质的自相关函数及其特征参数(自相关长度、自相关角度等),确定其随机介质类型;(3)提出了量化约束下的多相离散随机介质建模算法,以混合型椭圆自相关函数为基础,构建了不同粗糙度因子的多相离散随机介质模型;(4)构建了不同空隙率的多相离散随机介质模型,正演模拟与对比分析了探地雷达波在均匀介质、连续型随机介质和多相离散随机介质中的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多相离散随机介质模型不仅描述了沥青混凝土的多相、离散与空间随机分布统计特征,而且进一步描述了其各组成物质体积百分比,能更全面、准确地描述沥青混凝土的介质特征,同时也为描述其他类似材料或介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在多相离散随机介质模型中,探地雷达波散射强烈,随机、无序传播的散射波相互叠加干涉,形成了明显的随机扰动和"噪声",致使异常体反射波扭曲变形、不连续,降低了探地雷达回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研究探地雷达波的随机扰动特征与多相离散随机介质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将为定量评价多相离散随机介质的属性参数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介质 多相离散 特征参数 重构 波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凹凸棒@CTS(壳聚糖)的砷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天天 施卓 +2 位作者 侯宇梦 陈纳 马梦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28-1637,共10页
以三价砷为模板离子,纳米凹凸棒土为印迹载体,CTS(壳聚糖)为功能单体,KH-560为偶联剂,利用水合法制备了纳米凹凸棒表面砷离子印迹聚合物As-CAI,系统研究了该聚合物材料对于水中As(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该材料对水中As(Ⅲ)的吸附量高... 以三价砷为模板离子,纳米凹凸棒土为印迹载体,CTS(壳聚糖)为功能单体,KH-560为偶联剂,利用水合法制备了纳米凹凸棒表面砷离子印迹聚合物As-CAI,系统研究了该聚合物材料对于水中As(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该材料对水中As(Ⅲ)的吸附量高达39.04 mg·g^(-1),比相同条件下的空白印迹材料提高了1.53倍.反应最佳的酸碱环境为pH=5.0.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As(Ⅲ)在该印迹聚合物表面的吸附过程,反应属于自发进行的无序吸热反应,高温更有利于吸附反应的发生,吸附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此外该印迹材料8次洗脱后吸附量仅降低13.7%,具有良好的重复再生利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凹凸棒 离子印迹 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预处理对香菇废弃物镉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培 吴佳 +2 位作者 剧楠楠 赵慧 宋海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77-1280,1284,共5页
为得到一种高效、廉价的生物吸附剂,采用NaOH对香菇废弃物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吸附时间、pH和镉初始浓度对香菇废弃物NaOH处理前后镉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粉NaOH处理前后对镉吸附的最适宜pH值范围不变均为6~7,平衡吸附时间均为... 为得到一种高效、廉价的生物吸附剂,采用NaOH对香菇废弃物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吸附时间、pH和镉初始浓度对香菇废弃物NaOH处理前后镉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粉NaOH处理前后对镉吸附的最适宜pH值范围不变均为6~7,平衡吸附时间均为1 h。当镉初始浓度从10 mg/L增加到60 mg/L,两种香菇对镉的吸附量线性增加,继续增加镉浓度(60~100 mg/L),未处理香菇对镉的吸附量不再增加(2.82 mg/g),NaOH处理香菇则继续增加至12.50 mg/g,但未达到饱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香菇废弃物NaOH处理前后吸附镉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8和0.999 9;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两种香菇对镉的等温吸附热力学过程;NaOH处理香菇粉对镉的理论最大吸附量q_m13.78 mg/g,是未处理前q_m(2.832 mg/g)的约4.4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香菇吸附镉的过程中,香菇细胞壁上的N—H、C—H及O—H官能团发挥了作用,而NaOH处理活化了这些官能团,提高了对镉的吸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废弃物 NaOH处理 吸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红色泥岩三轴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闫云明 李恒乐 郭士礼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92,共5页
为揭示泥岩在不同应力环境下的蠕变力学特性,对取自某在建工程的紫红色泥岩分别进行围压为0.5,1.0,2.0,5.0 MPa的分级加载蠕变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围压越大,泥岩的强度越大,塑性变形能力越强,流变特性越显著;相同围压下,稳态蠕变速率随... 为揭示泥岩在不同应力环境下的蠕变力学特性,对取自某在建工程的紫红色泥岩分别进行围压为0.5,1.0,2.0,5.0 MPa的分级加载蠕变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围压越大,泥岩的强度越大,塑性变形能力越强,流变特性越显著;相同围压下,稳态蠕变速率随偏应力呈幂指数函数型增长;相同偏应力下,稳态蠕变速率随围压升高而降低;利用等时应力-应变曲线法,得到泥岩的长期强度分别为11,16,22.5,29 MPa,均较各自围压下短期强度值降低40%~45%;通过摩尔强度准则得到的长期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3.09 MPa和34.8°,分别较短期参数降低20.6%和25.9%。根据研究成果给出了一种带应变触发的分数阶蠕变本构模型,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拟合度良好,能较好地模拟泥岩的蠕变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红色泥岩 三轴蠕变 稳态蠕变速率 长期强度 蠕变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阳泉地区煤层氮气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启明 刘钦甫 徐占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59-2165,共7页
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对象以煤层甲烷为主,对非烃组分氮气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气相色谱和同位素质谱方法,分析了沁水盆地北部阳泉—寿阳地区煤层排采气中氮气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采集的排采气样中氮气体积分数平均为1.... 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对象以煤层甲烷为主,对非烃组分氮气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气相色谱和同位素质谱方法,分析了沁水盆地北部阳泉—寿阳地区煤层排采气中氮气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采集的排采气样中氮气体积分数平均为1.46%,其中大气源氮气为1.05%,有机成因氮气为0.41%。有机成因氮气的δ15N平均为+1.5‰,属于热氨化和热裂解混合成因。阳泉—寿阳地区排采气中有机成因氮气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地下水动力条件、人为排采活动以及解吸—扩散—运移效应影响,其中,较强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导致其同位素组成偏轻;产气量越高,氮气同位素组成越重;煤层埋深越深,氮气同位素组成越重。依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各影响因素对有机成因氮气同位素组成影响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地下水动力条件>排采>解吸—扩散—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 氮气 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神经网络混合模型预测地下水水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建锋 刘见宝 +1 位作者 崔树军 谢玉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21,共4页
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华北平原的许多城市出现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趋势,由此导致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地下水枯竭、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为了准确预测城市地下水水位变化,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特征,建立了小波-神经网络混合模型... 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华北平原的许多城市出现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趋势,由此导致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地下水枯竭、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为了准确预测城市地下水水位变化,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特征,建立了小波-神经网络混合模型(以下简称"混合模型"),并研究了其在地下水水位预测中的精度。利用北京市平谷区地下水水位观测资料,分别用BP网络和混合模型对该区地下水水位进行了预测。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线性相关系数(R)对模型预测的精度进行度量。预测结果表明:混合模型第1至第3个月的地下水水位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是0.535,0.598和0.634 m;而BP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566,0.824和0.940 m。混合模型的预测误差分别为BP模型的95%,73%和67%。使用混合模型能明显提高预测的精度,显著增加有效预测时段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过量开采 地下水水位 离散小波变换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煤顶板水力压裂措施瓦斯运移机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冰 宋志敏 任建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7-320,共4页
为改善软煤瓦斯抽采效果,开辟软煤瓦斯抽采新途径.应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在河南某矿区进行压裂顶板的瓦斯抽采试验,对瓦斯的抽采效果和运移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压裂后的瓦斯自然流量、浓度和纯量指标均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瓦斯... 为改善软煤瓦斯抽采效果,开辟软煤瓦斯抽采新途径.应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在河南某矿区进行压裂顶板的瓦斯抽采试验,对瓦斯的抽采效果和运移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压裂后的瓦斯自然流量、浓度和纯量指标均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瓦斯抽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现场实验结果,对瓦斯的运移机理进行了研究,当储层压力降低到瓦斯临界解吸压力后,瓦斯开始解吸,在煤体中主要通过扩散的方式运移至顶板裂隙,经顶板裂隙渗流汇集至钻孔,由钻孔将瓦斯抽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煤 顶板 水力压裂 瓦斯 解吸 扩散 渗流 运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铁氧化物及其复合体对水中As(Ⅲ)的吸附效果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天天 马培 李晗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259,共8页
利用蒙脱石、FeCl_3·6H_2O制备出改性蒙脱石复合体,并对蒙脱石、铁氧化物及其改性复合体吸附水中As(Ⅲ)的效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3者对水中As(Ⅲ)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Lagergren速度模型,且均属于Freundlich等温吸附。复合体... 利用蒙脱石、FeCl_3·6H_2O制备出改性蒙脱石复合体,并对蒙脱石、铁氧化物及其改性复合体吸附水中As(Ⅲ)的效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3者对水中As(Ⅲ)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Lagergren速度模型,且均属于Freundlich等温吸附。复合体的沉降效率明显优于其他2种吸附剂,且对含As(Ⅲ)溶液的pH值具有很好调节能力。SO_4^(2-)和Mg^(2+)浓度对As(Ⅲ)的去除基本无影响,Ca^(2+)能促进As(Ⅲ)的吸附,NO_3^-、PO_4^(3-)与As(Ⅲ)存在较强的竞争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铁氧化物 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