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宽调速驱动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明明 郭新军 +1 位作者 周成虎 骆继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8-233,共6页
针对混合励磁同步电机(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otor,HESM)低速大转矩和宽调速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HESM的宽调速系统。根据HESM的结构特点,该调速系统结合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采用速度分区控制方法,将整个调速... 针对混合励磁同步电机(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otor,HESM)低速大转矩和宽调速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HESM的宽调速系统。根据HESM的结构特点,该调速系统结合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采用速度分区控制方法,将整个调速范围划分为二个速度区间,分别应用不同的电流控制策略:中低速区实施增磁或无励磁调速;高速区保持q轴反电动势基本不变,实施励磁电流与d轴电流分段联合弱磁调速。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电机低速负载能力和最高运行转速;通过有无励磁电流调速的对比实验,验证了HESM调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 分区控制 宽调速 矢量控制 弱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弱磁控制 被引量:17
2
作者 黄明明 林鹤云 +1 位作者 金平 颜建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2,18,共6页
针对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低速大转矩及宽调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电压矢量算法的弱磁调速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速度分区控制的基础上,在高速区,采用保持q轴反电势不变的铜耗最小控制策略,对电枢电流与励磁电流进行优化配置。搭建该... 针对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低速大转矩及宽调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电压矢量算法的弱磁调速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速度分区控制的基础上,在高速区,采用保持q轴反电势不变的铜耗最小控制策略,对电枢电流与励磁电流进行优化配置。搭建该电机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无电流弱磁、励磁电流弱磁、d轴电流与励磁电流共同弱磁3种不同电流控制模式下的调速效果进行分析;构建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得到该电机的启动电流波形与稳态电流波形,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铜耗最小控制条件下,采用d轴电流与励磁电流共同弱磁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比单纯采用励磁电流弱磁或无电流弱磁的驱动系统具有更宽的调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 分区控制 宽调速 矢量控制 弱磁控制 电流分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涛 雷万忠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针对在虚拟仪器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利用数据采集卡对实验数据进行采集,而专用数据采集卡价格较贵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该系统采用双51单片机控制技术,通过USB... 针对在虚拟仪器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利用数据采集卡对实验数据进行采集,而专用数据采集卡价格较贵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该系统采用双51单片机控制技术,通过USB接口实现多种数据采集对象的在线实时传送或离线大容量数据存储等功能,达到了取代专用数据采集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虚拟仪器 LABVIEW 51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网络架构的煤矿监控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刚 付立华 庞建丽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和矿井检测节点、检测参数种类众多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双网络架构的煤矿监控系统。该系统根据监控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视频流数据采用以太网传输,矿井环境监控数据采用CAN网传输;双网络共用同一...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和矿井检测节点、检测参数种类众多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双网络架构的煤矿监控系统。该系统根据监控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视频流数据采用以太网传输,矿井环境监控数据采用CAN网传输;双网络共用同一条物理线路,具有所有监测对象整体组网、统一检测、网络利用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监控 双网络架构 CAN总线 以太网 数据传输 数据压缩 智能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8051F020的自动称重系统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瓮嘉民 陈志武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87-90,共4页
针对砂轮产品生产中传统的人工称重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碳化硅砂子自动称重系统.该系统采用C8051F020单片机实现传感器微弱信号的采集与转换,对A/D转换值进行数字平均值滤波,并对主直流电机进行PWM调速控制,实现碳化硅砂子的实... 针对砂轮产品生产中传统的人工称重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碳化硅砂子自动称重系统.该系统采用C8051F020单片机实现传感器微弱信号的采集与转换,对A/D转换值进行数字平均值滤波,并对主直流电机进行PWM调速控制,实现碳化硅砂子的实时准确称重与定量输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动态称重精度较高,误差为±0.1 g,可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8051F020单片机 数字滤波 PWM调速控制 自动称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复杂机电系统网络模型图自动生成算法研究
6
作者 骆继明 郭新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45-49,共5页
为了解决分布复杂机电系统网络模型图的自动生成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结构空间的网络图形生成算法:通过定义一个特殊的数据结构用来保存网络模型的基础信息,再按照不同的标准对这些信息进行反复搜索与提取操作,获得的结果分别保存在... 为了解决分布复杂机电系统网络模型图的自动生成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结构空间的网络图形生成算法:通过定义一个特殊的数据结构用来保存网络模型的基础信息,再按照不同的标准对这些信息进行反复搜索与提取操作,获得的结果分别保存在定义的多个集合中,形成不同的集合分类;根据集合元素的数量以及集合间的关系对集合元素进行迭代计算,不断地辨识每个集合元素的属性和参数,并逐步完成其整个图形绘制.使用网络模型绘制例子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可行性,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具有通用性,能够作为共性技术进行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模型图 数据结构 结构空间 迭代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压电流互感器变比现场测试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康丽生 张小枚 肖海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2-146,共5页
针对高压电流互感器需要停电才能进行现场校验的问题,根据现场情况,设计出一种无需停电即可进行现场测试的高低压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仪。该系统主要由77e58单片机和射频收发芯片nRF2401、先进的数字电度表电路ade7753构成,详细地叙述了... 针对高压电流互感器需要停电才能进行现场校验的问题,根据现场情况,设计出一种无需停电即可进行现场测试的高低压电流互感器变比测试仪。该系统主要由77e58单片机和射频收发芯片nRF2401、先进的数字电度表电路ade7753构成,详细地叙述了系统设计原理与软硬件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经济实用等特点。通过实验测试,最大测量误差为-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变比 NRF2401 ADE7753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电子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 被引量:7
8
作者 何家梅 周成虎 查蔓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7-219,共3页
论文从四方面探讨电子类学生电子系统设计和制作技能的培养:①从课堂入手,重视各种EDA软件在教学中应用;②在各类实训中,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如查找资料、选择方案、电路仿真、选购元件、PCB制作以及安装调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论文从四方面探讨电子类学生电子系统设计和制作技能的培养:①从课堂入手,重视各种EDA软件在教学中应用;②在各类实训中,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如查找资料、选择方案、电路仿真、选购元件、PCB制作以及安装调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③学院建立了创新开放实验室,选拔有兴趣的学生在此平台上自主学习,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④以电子大赛作为契机,组织学生参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专业技能得到突飞猛进。实践教学表明,从以上四方面综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能使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并带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类专业 技能培养 电子设计自动化 课程实训 创新实验室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制备可见光水分解催化Fe纳米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秋慧 冯国英 +1 位作者 韩敬华 徐其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04-2606,共3页
采用飞秒激光辐照Fe颗粒制备了一种新型可见光水分解催化Fe纳米晶体系。悬浮在蒸馏水和NaCl溶液中的Fe纳米晶在可见光的辐照下实现了完全的水分解。利用气相色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Fe纳米晶材料可见光光催化储氢特性。结果表明:... 采用飞秒激光辐照Fe颗粒制备了一种新型可见光水分解催化Fe纳米晶体系。悬浮在蒸馏水和NaCl溶液中的Fe纳米晶在可见光的辐照下实现了完全的水分解。利用气相色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Fe纳米晶材料可见光光催化储氢特性。结果表明:可见光辐照光催化后,Fe纳米晶表面出现块状和丝状结晶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纳米晶 光催化 飞秒激光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创新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瓮嘉民 周成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5,共3页
电子创新开放实验室以培养大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为平台,以培养电子创新开发人才为目的,对其建设意义、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开放实验室 电子竞赛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相关度的电力线载波通信路由算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梅杨 宗群龙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97,120,共4页
针对窄带电力线网络节点通信状态变化剧烈和通信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相关度的动态网络分簇算法。该算法根据接收信号强度、历史抄通概率和网络连通度选取簇头节点,根据节点相关度确定簇内成员;在算法稳定工作阶段,路... 针对窄带电力线网络节点通信状态变化剧烈和通信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节点相关度的动态网络分簇算法。该算法根据接收信号强度、历史抄通概率和网络连通度选取簇头节点,根据节点相关度确定簇内成员;在算法稳定工作阶段,路由以固定数据传输和网关节点主动发起传输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数据收集;当部分网络节点以现有路径不能正常通信时采取基于邻居节点数目的概率泛洪机制重构网络,可保证数据的即时传输。分析表明该路由器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电力线通信 路由 节点相关度 概率泛洪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对金属铜微孔加工的热力学过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世文 张秋慧 牛瑞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9-902,共4页
采用纳秒激光脉冲对铜金属进行了打孔实验,对微孔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其热力学过程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表明,微孔的形貌是由凹坑和周围隆起组成,坑深随着脉冲能量的增加而增加。热力学分析表明,激光辐照金属打孔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 采用纳秒激光脉冲对铜金属进行了打孔实验,对微孔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其热力学过程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表明,微孔的形貌是由凹坑和周围隆起组成,坑深随着脉冲能量的增加而增加。热力学分析表明,激光辐照金属打孔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激光脉冲能量的沉积,使金属材料发生熔化、汽化以及电离等相变,使得材料更容易去除;激光等离子体作为二次热源会更有效把激光脉冲能量耦合到金属表面;二是激光等离子体的冲击波效应,这种效应会把发生相变的材料有效及时排出,从而有效形成微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打孔 激光等离子体 热力学过程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纳秒激光烧蚀单晶硅的微观结构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克甫 张秋慧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37,共2页
高能纳秒激光烧蚀硅时,往往会伴随着相爆炸过程,它决定了烧蚀的形貌特征。基于相爆炸的物理过程,分析了相应的烧蚀形貌:相爆炸的发生会使得硅材料发生大范围的去除,高温熔化材料的混合物向外喷溅,冷却形成放射状的冷却条,期间分布着冷... 高能纳秒激光烧蚀硅时,往往会伴随着相爆炸过程,它决定了烧蚀的形貌特征。基于相爆炸的物理过程,分析了相应的烧蚀形貌:相爆炸的发生会使得硅材料发生大范围的去除,高温熔化材料的混合物向外喷溅,冷却形成放射状的冷却条,期间分布着冷却的球状微粒;超热液体的去除部位形成一个类似花瓣状坑,在坑中由于入射光与散射光的干涉形成条纹,其周期与激光光波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激光 激光烧蚀 单晶硅 相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基体条件的Sm_2Zr_2O_7/YSZ双层热障涂层界面残余热应力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振军 吴惠云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09,共6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2Cr13基体等离子喷涂Sm2Zr2O7/YSZ双层热障涂层界面残余热应力分布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涂层Sm2Zr2O7/YSZ及YSZ/NiCoCrAlY界面存在较大的残余热应力,且应力梯度基本不变,表明应力梯度与基体厚度、半径无关。
关键词 双层热障涂层 有限元数值仿真 涂层界面 残余热应力 应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条件对Sm_2Zr_2O_7/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界面残余热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振军 吴惠云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26,共6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等离子喷涂Sm2Zr2O7/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界面残余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体厚度不同时,涂层界面Sm2Zr2O7/YSZ及界面YSZ/NiCoCrAlY对应应力及应力梯度基本不变,表明应力及应力梯度与基体厚度无...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等离子喷涂Sm2Zr2O7/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界面残余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体厚度不同时,涂层界面Sm2Zr2O7/YSZ及界面YSZ/NiCoCrAlY对应应力及应力梯度基本不变,表明应力及应力梯度与基体厚度无关;但基体材质热膨胀系数对涂层系统界面的径向、轴向及剪切应力梯度有决定性的影响,且各应力梯度随金属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增加而增大,表明基体材质是影响涂层界面径向残余热应力及应力梯度的根本原因。采用多层陶瓷结构并合理选择各层材质的热膨胀系数将更加有利于降低涂层应力梯度,进而改善涂层性能,延长涂层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陶瓷层热障涂层 有限元数值仿真 涂层界面 残余热应力 应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基体材质的Sm_2Zr_2O_7/YSZ热障复合涂层残余热应力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振军 吴惠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16-120,共5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1Cr13Ni9Ti、Ni、45钢和2Cr13基体等离子喷涂Sm2Zr2O7/YSZ热障双层涂层系统的残余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系统表面层及界面存在较大的径向残余热应力,且径向、轴向及剪切应力梯度随金属...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1Cr13Ni9Ti、Ni、45钢和2Cr13基体等离子喷涂Sm2Zr2O7/YSZ热障双层涂层系统的残余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系统表面层及界面存在较大的径向残余热应力,且径向、轴向及剪切应力梯度随金属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增加而增大;涂层系统的轴向应力及剪切应力在径向距离距中心处约2/3的范围内基本不变,呈现出与基体材质的无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复合涂层 有限元数值仿真 涂层界面 残余热应力 应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C的多线程异步串行通信动态链接库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刚 孙娴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10期35-36,39,共3页
串行通信在工业控制领域一直占据着着重要的地位,上位机对串行接口的访问一般是使用开发环境的串行通信控件。在此详细讨论了基于VC开发环境的异步串行通信动态链接库的开发、设计过程,基于该动态链接库,在开发的监控安防项目中上位机... 串行通信在工业控制领域一直占据着着重要的地位,上位机对串行接口的访问一般是使用开发环境的串行通信控件。在此详细讨论了基于VC开发环境的异步串行通信动态链接库的开发、设计过程,基于该动态链接库,在开发的监控安防项目中上位机访问组网的控制器时,工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通信 多线程 动态链接库 VC开发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杂质粒子诱导薄膜的损伤机理研究
18
作者 张秋慧 冯国英 +1 位作者 李娜 韩敬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2,共4页
薄膜内的杂质粒子极易诱导薄膜损伤,研究了金属粒子诱导HfO2薄膜损伤的特征,并基于金属粒子的热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金属粒子对激光的强烈吸收将引起薄膜的熔化、气化以及电离,从而引起薄膜的剥离和脱落,形成圆状坑点;金属粒子对激光... 薄膜内的杂质粒子极易诱导薄膜损伤,研究了金属粒子诱导HfO2薄膜损伤的特征,并基于金属粒子的热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金属粒子对激光的强烈吸收将引起薄膜的熔化、气化以及电离,从而引起薄膜的剥离和脱落,形成圆状坑点;金属粒子对激光的吸收、热扩散以及热膨胀效应与其尺寸等密切相关;从温升规律分析,在相同激光能量辐照下,粒子大小引起的温升不同,从而形成大小不一的点坑状破坏点,且存在一个温升效应最强的粒径,最易引起薄膜的损伤;从金属粒子激光等离子体的辐射效应分析,金属粒子的辐射谱主要集中在紫外部分,辐射光子能量比入射激光光子能量强,具有更强的电离能力,从而加剧了薄膜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损伤 金属粒子 热力学效应 金属粒子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滚动时域估计方法的智能小车循迹控制
19
作者 薛鹏 任鹏飞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针对智能车路径跟踪的准确性与快速性要求,提出了基于滚动时域估计(MHE)方法的优化控制策略。首先从俯视的角度,建立了智能车的平面动态数学模型;为了拓宽智能车的视野,提高其路径识别的准确性,通过利用车载CCD摄像设备获取目标道路信息... 针对智能车路径跟踪的准确性与快速性要求,提出了基于滚动时域估计(MHE)方法的优化控制策略。首先从俯视的角度,建立了智能车的平面动态数学模型;为了拓宽智能车的视野,提高其路径识别的准确性,通过利用车载CCD摄像设备获取目标道路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滚动时域循迹控制策略;基于滚动时域估计方法,将对小车控制量的估计问题转化为固定时长的优化问题,避免了计算量随时间不断增大,使得在线处理系统约束问题成为可能;试验中,通过获取的目标道路信息同时计算横纵坐标,并控制小车跟踪前方25 cm处开始的一段弧形轨迹。试验及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是合理并可行的,为进一步提高智能车循迹控制性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路径跟踪 控制策略 滚动时域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协调元的耦合方法
20
作者 石东洋 刘付军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7-10,共4页
在区域的两个不同部分分别采用协调元和非协调元来研究二阶椭圆问题.证明了这种耦合方法的收敛性并给出了相应的误差估计.
关键词 耦合 Mortar元 非协调元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