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基COFs/Nafion复合膜的质子通道调控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宋国庆 李旭 +1 位作者 张东伟 何春清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9-1026,共8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开发高效且环保的质子交换膜对于满足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至关重要。Nafion膜是一种商用的质子交换膜,在高湿度下易发生溶胀。为了提高Nafion膜的质子传导能力,可在其中简单掺...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开发高效且环保的质子交换膜对于满足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至关重要。Nafion膜是一种商用的质子交换膜,在高湿度下易发生溶胀。为了提高Nafion膜的质子传导能力,可在其中简单掺杂小分子无机酸,然而该方法容易导致交换膜发生泄漏。为了同时提高Nafion质子交换膜的机械性能和质子电导率,通过界面法合成含有磷酸基的共价有机框架(COFs,TpPa-PO_(3)H_(2))并将其掺入Nafion基体中。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得一系列TpPa-PO_(3)H_(2)/Nafion复合质子交换膜,并利用多种方法系统研究了磷酸基COFs掺杂对复合膜的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掺杂TpPa-PO_(3)H_(2)可降低复合膜的结晶度,显著提高吸水率。磷酸基COFs和Na-fion基质间强烈的静电作用改善了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降低了溶胀率。测试结果表明磷酸基COFs/Nafion复合膜质子电导率比纯Nafion膜最高可提升101%,单电池功率密度最高可提升81.2%,是一类综合性能良好的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磷酸基共价有机框架 燃料电池 质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酸锂电光调Q晶体开关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清连 商继芳 +2 位作者 吴婧 张玲 孙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2-816,共5页
制备了双晶体匹配的钽酸锂电光调Q开关。首先理论分析了两匹配晶体通光方向尺寸偏差、轴向角偏差等对自然双折射补偿的影响,估算了消光比为100∶1时各加工参数应满足的指标要求。在此基础上,以平晶为基准面来保证晶向精度、同盘抛光来... 制备了双晶体匹配的钽酸锂电光调Q开关。首先理论分析了两匹配晶体通光方向尺寸偏差、轴向角偏差等对自然双折射补偿的影响,估算了消光比为100∶1时各加工参数应满足的指标要求。在此基础上,以平晶为基准面来保证晶向精度、同盘抛光来保证晶体尺寸,制备了满足条件的钽酸锂双晶匹配调Q开关。用锥光干涉的方法检测了匹配后晶体的光学均匀性,并在激光系统中测试了其调Q性能。结果表明匹配较好的LT调Q开关能够满足实际光学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酸锂晶体 调Q开关 双晶体 自然双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锂离子在低掺镁铌酸锂晶体中的扩散(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清连 孙军 +3 位作者 商继芳 杨金凤 张玲 许京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3-438,444,共7页
研究了高温富锂气氛下锂离子在低掺镁铌酸锂晶体中的扩散。采用气相输运平衡法制备了掺杂1mol%MgO的不同锂含量的铌酸锂(Mg1LN)晶体,采用热分析仪测试了晶体的居里温度。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锂含量的Mg1LN多晶料,拟合了晶体锂含量与居里温... 研究了高温富锂气氛下锂离子在低掺镁铌酸锂晶体中的扩散。采用气相输运平衡法制备了掺杂1mol%MgO的不同锂含量的铌酸锂(Mg1LN)晶体,采用热分析仪测试了晶体的居里温度。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锂含量的Mg1LN多晶料,拟合了晶体锂含量与居里温度的关系。采用Boltzmann-Matano法求解了扩散方程。结果表明,扩散温度为1100℃时,Mg1LN晶体中锂离子扩散系数为3.2×10^(-9)~13.0×10^(-9)cm^2/s,当扩散温度为1145℃时锂离子扩散系数约是1100℃时扩散系数的三倍。因此,适当提高扩散温度是提高气相输运平衡法制备近化学计量比低掺镁铌酸锂晶体效率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居里温度 扩散系数 扩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时滞耦合的n个van der Pol振子弱共振双Hopf分岔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万永 陈丽娟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4-770,共7页
研究了具有时滞耦合的n个van der Pol振子系统中发生的弱共振双Hopf分岔.应用改进的多尺度方法,得到了2∶5共振的复振幅方程.通过将复振幅设为极坐标形式,将复振幅方程转化为一个二维的实振幅系统.通过研究实振幅方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研究了具有时滞耦合的n个van der Pol振子系统中发生的弱共振双Hopf分岔.应用改进的多尺度方法,得到了2∶5共振的复振幅方程.通过将复振幅设为极坐标形式,将复振幅方程转化为一个二维的实振幅系统.通过研究实振幅方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对系统在2∶5共振点附近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开折和分类.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动力学现象,如振幅死区、周期解和双稳态解等,相应的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Hopf分岔 共振 VAN der Pol振子 多尺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层涂敷方法对ZnO基传感器酒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真真 王文闯 +3 位作者 田永涛 屈文偲 何豪 李新建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7,共5页
利用简单的化学溶液生长法合成了棒状Zn O纳米材料,采用原位生长法和粉体涂敷法将其包覆在氧化铝陶瓷管上,构成Zn O基气体传感器,并用静态配气法测试其酒敏性能.两种方法制备的传感器最佳工作温度均为300℃,且响应和恢复时间均小于10 s... 利用简单的化学溶液生长法合成了棒状Zn O纳米材料,采用原位生长法和粉体涂敷法将其包覆在氧化铝陶瓷管上,构成Zn O基气体传感器,并用静态配气法测试其酒敏性能.两种方法制备的传感器最佳工作温度均为300℃,且响应和恢复时间均小于10 s.灵敏度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都近似线性增大.对于不同浓度的酒精,采用粉体涂敷法制备的传感器灵敏度约为原位生长所制备传感器的两倍.结果表明不同的涂敷方法将形成不同的敏感层结构,最终导致其气敏性能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溶液法 ZN O纳米棒 酒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替代对RBaCo_4O_(7+δ)氧吸附/脱附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利敏 王娇 +4 位作者 程永光 张宝森 李维 王小超 刘少辉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23,共4页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稀土元素(R=Yb、Er、Dy)替代的RBaCo_4O_(7+δ)氧吸附材料,对其进行了XRD和热重(TG)分析,研究了稀土元素元素替代对其氧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不同稀土元素替代的RBaCo_4O_(7+δ)材料具有单一的六方密...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稀土元素(R=Yb、Er、Dy)替代的RBaCo_4O_(7+δ)氧吸附材料,对其进行了XRD和热重(TG)分析,研究了稀土元素元素替代对其氧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不同稀土元素替代的RBaCo_4O_(7+δ)材料具有单一的六方密排晶体结构(空间群为P63mc(186))。热重结果显示:从室温到1000℃,所有样品经历两次氧吸附过程,DyBaCo_4O_(7+δ)样品最大氧吸附量明显高于YbBaCo_4O_(7+δ)的最大氧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aCo4O7+δ 氧吸附/脱附性能 稀土元素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Ca位掺杂CaMnO_3材料的热电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 张俊吉 +1 位作者 祝启涛 许志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38-1743,共6页
作为一种n型氧化物热电材料体系,CaMnO_3基热电材料因其优异的热电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目前主要的研究集中在通过掺杂的方法提高其热电优值。本文就RE系稀土元素在Ca位对CaMnO_3热电材料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报道,包括CaMnO_3基热... 作为一种n型氧化物热电材料体系,CaMnO_3基热电材料因其优异的热电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目前主要的研究集中在通过掺杂的方法提高其热电优值。本文就RE系稀土元素在Ca位对CaMnO_3热电材料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报道,包括CaMnO_3基热电材料制备方法、热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nO_3 稀土元素 Ca位掺杂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碱法制备立方体状Ni_(1-x)Fe_xO纳米粉体及其磁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娇 刘少辉 +1 位作者 赵利敏 郝好山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35,共5页
采用混合碱法制备了立方体状Ni_(1-x)Fe_xO(x=0,0.01,0.02,0.05)纳米粉体,采用SEM、XRD、Raman光谱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研究了不同浓度Fe掺杂对其形貌、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少量的Fe掺杂,对其结构及形貌未产生影响,N... 采用混合碱法制备了立方体状Ni_(1-x)Fe_xO(x=0,0.01,0.02,0.05)纳米粉体,采用SEM、XRD、Raman光谱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研究了不同浓度Fe掺杂对其形貌、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少量的Fe掺杂,对其结构及形貌未产生影响,Ni O仍然是Na Cl型立方晶体结构,样品在室温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铁磁性,并且饱和磁化强度随着Fe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分析认为样品的室温铁磁性是由于Fe离子对NiO中的Ni的替代,促进了磁性离子键的铁磁性交换作用,从而使其在与反铁磁性交换作用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表现出了显著增强的室温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磁半导体 混合碱法 N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PSO结合粗糙集的大数据属性约简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华 刘占伟 郭育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38-2244,共7页
针对大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时基于传统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很难使用暴力枚举手段求解的问题,基于MapReduce架构,提出并行粒子群算法与粗糙集理论相结合的数据属性约简算法。建立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数据属性最小约简模型,基于MapReduce并... 针对大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时基于传统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很难使用暴力枚举手段求解的问题,基于MapReduce架构,提出并行粒子群算法与粗糙集理论相结合的数据属性约简算法。建立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数据属性最小约简模型,基于MapReduce并行计算架构,采用并行粒子群算法求解最小约简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同迭代次数下,相比串行粒子群算法和未采用MapReduce并行架构的并行粒子群算法,提出的4计算节点的并行粒子群算法的平均运行时间分别可降低71.2%和58.13%,对数据集属性的维度压缩分别提高了11.3%和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REDUCE 大数据 数据属性约简 并行粒子群算法 粗糙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N中结合近源数据聚合和拥塞控制的低能耗路由协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华 刘占伟 郭育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120,共10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由于感知数据传输引起的能量消耗直接影响网络寿命。数据聚合能消除密集WSN中的冗余数据传输以节约能源,为此,提出了一种WSN中结合近源数据聚合和拥塞控制的低能耗路由协议。首先,构建网络的无结构拓扑,根据数...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由于感知数据传输引起的能量消耗直接影响网络寿命。数据聚合能消除密集WSN中的冗余数据传输以节约能源,为此,提出了一种WSN中结合近源数据聚合和拥塞控制的低能耗路由协议。首先,构建网络的无结构拓扑,根据数据可靠性权重和节点成本函数来选择数据转发节点。然后,每个中继节点通过近源数据聚合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聚合,以此降低传输能耗。另外,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各节点根据接收阈值来决定是否转发数据,以此实现拥塞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协议在能源效率、可靠性和传输延迟方面获得了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协议 无结构拓扑 近源数据聚合 拥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俊青 刘扭参 《河南农业》 2017年第12期30-30,34,共2页
大学物理实验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门实验课,在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目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针对河南工程学院理学院目前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切实有效的实验教学改革,获得了较... 大学物理实验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门实验课,在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目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针对河南工程学院理学院目前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切实有效的实验教学改革,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方法的1∶3共振双Hopf分岔分析
12
作者 王万永 陈丽娟 郭静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27,共5页
利用改进的多尺度方法对一个电路振子模型1∶3共振附近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应用该方法得到了系统的复振幅方程,进而得到一个振幅与相位解耦的三维实振幅系统,通过分析实振幅方程的平衡点个数及其稳定性,将系统共振点附近的动力学行... 利用改进的多尺度方法对一个电路振子模型1∶3共振附近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应用该方法得到了系统的复振幅方程,进而得到一个振幅与相位解耦的三维实振幅系统,通过分析实振幅方程的平衡点个数及其稳定性,将系统共振点附近的动力学行为进行分类,发现了双稳态等动力学现象,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振子 1∶3共振 多尺度方法 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件的释放时间和加工时间具有一致性的单机在线排序问题研究
13
作者 李文杰 李钰晶 刘海玲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63,共9页
工件的释放时间和加工时间具有一致性,是指释放时间大的工件其加工时间不小于释放时间小的工件的加工时间,即若r_(i)≥r_(j),则p_(i)≥p_(j)。本文在该一致性约束下,研究最小化最大加权完工时间单机在线排序问题,和最小化总加权完工时... 工件的释放时间和加工时间具有一致性,是指释放时间大的工件其加工时间不小于释放时间小的工件的加工时间,即若r_(i)≥r_(j),则p_(i)≥p_(j)。本文在该一致性约束下,研究最小化最大加权完工时间单机在线排序问题,和最小化总加权完工时间单机在线排序问题,并分别设计出√5+2/2—竞争的最好可能在线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排序 在线算法 一致性 加权完工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锂电光调Q晶体漏光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商继芳 杨金凤 +3 位作者 郝好山 李清连 张玲 孙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4-1039,共6页
针对铌酸锂(LN)电光调Q开关性能一致性差、退压式调Q时无法完全关断光路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闪光灯泵浦Nd∶YAG激光系统中,对多块LN电光调Q开关的退压式电光调Q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并从电光调Q理论出发,分析了光路无法关断的可能... 针对铌酸锂(LN)电光调Q开关性能一致性差、退压式调Q时无法完全关断光路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闪光灯泵浦Nd∶YAG激光系统中,对多块LN电光调Q开关的退压式电光调Q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并从电光调Q理论出发,分析了光路无法关断的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X射线定向仪、锥光干涉法对各晶体的轴向偏差、光学均匀性进行了表征,首次发现了LN晶体的电光不均匀性,即感应主轴偏离理论上的45°方向、通光截面各处感应双折射不一致。通过对比实验,证实了电光不均匀性是造成光路无法关断、不同开关性能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晶体 电光不均匀性 电光调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离散剪切波域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占伟 李华 赵志凯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9-53,105,共6页
为了得到更精确且信息更丰富的融合图像,利用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改进了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借助FDST完美的平移不变性和分解与重构过程中的快速有效性,通过多尺度多方向分解来获取高低频子带系数,然后对高频引入自适应加权与区... 为了得到更精确且信息更丰富的融合图像,利用有限离散剪切波变换(FDST)改进了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借助FDST完美的平移不变性和分解与重构过程中的快速有效性,通过多尺度多方向分解来获取高低频子带系数,然后对高频引入自适应加权与区域标准差匹配度法的融合策略,并利用改进梯度投影的非负矩阵分解的融合手段处理低频子带,分别得到融合后的高低频子带后,采用FDST逆变换重构获得融合后的图像。对多聚焦图像的实验表明:改进方法在主观视觉上图像清晰,客观指标明显提高,运行时间明显缩短,充分说明了融合结果既保留了源图像丰富有效的信息,又有很好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有限离散剪切波 非负矩阵分解 平移不变性 区域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系统的多智能体一致性容错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占伟 李华 赵志凯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51,共6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UAV)编队在切换拓扑下的执行器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系统的多智能体一致性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四旋翼UAV多智能体的误差模型和执行器故障模型,然后利用模糊系统逼近四旋翼UAV的非线性部分,并设计了自适应...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UAV)编队在切换拓扑下的执行器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系统的多智能体一致性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四旋翼UAV多智能体的误差模型和执行器故障模型,然后利用模糊系统逼近四旋翼UAV的非线性部分,并设计了自适应律来估计执行器故障和外界干扰的不确定性,最后对一致性容错控制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其能够保证各UAV跟踪误差一致有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一致性容错控制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鲁棒性和准确性,最大跟踪误差仅为0.3°,实现了在切换拓扑下包容非线性不确定性、外界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的UAV编队一致性容错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四旋翼无人机编队 执行器故障 切换拓扑 模糊系统 一致性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依曼边值问题的全对角化谱方法(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付军 卢静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2-558,共7页
对半直线上的二阶椭圆诺依曼边界条件问题,利用广义Laguerre函数构造全对角化谱方法,同时给出一组类傅里叶Sobolev正交多项式基函数.数值试验验证了该全对角化方法的有效性和谱精度.
关键词 全对角化谱方法 广义Laguerre函数 二阶椭圆问题 诺依曼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铟/硅纳米孔柱阵列的酒敏特性
18
作者 朱文亮 王伶俐 +3 位作者 王文闯 冯明海 刘伟康 李新建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4,共5页
以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为衬底、高纯金属铟为铟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氧化铟(In_2O_3)/Si-NPA复合纳米体系,并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In_2O_3/Si-NPA中In_2O_3具有体心立方结构,其薄膜由粒径为100~400 nm的纳... 以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为衬底、高纯金属铟为铟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氧化铟(In_2O_3)/Si-NPA复合纳米体系,并对其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In_2O_3/Si-NPA中In_2O_3具有体心立方结构,其薄膜由粒径为100~400 nm的纳米颗粒和长约为1μm、直径约为300 nm的纳米棒组成,而这些纳米颗粒、纳米棒均由平均粒径约为19 nm的In_2O_3纳米晶粒组成.气体传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In_2O_3/Si-NPA对低含量酒精具有较高的响应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当酒精的体积分数为2×10^(-6)时,器件的响应值达到463%,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5 s和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孔柱阵列 氧化铟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能量转换微器件的热力学特性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山河 付彤 +3 位作者 王远 廖天军 张欣 陈金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9-519,共11页
热光伏电池、热离子器件和热辐射电池等新型热电转换微器件,为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和余、废热回收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这些固态能量转换器件工作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热源之间,以物理方式将热能部分转换为电能,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高转换效率的特... 热光伏电池、热离子器件和热辐射电池等新型热电转换微器件,为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和余、废热回收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这些固态能量转换器件工作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热源之间,以物理方式将热能部分转换为电能,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高转换效率的特点.在微纳尺度下,器件中的电子输运和热流输运呈现出与宏观尺度不同的独特效应,如空间电荷积累、量子隧穿和近场热辐射效应等.在不同材料和尺度下,根据不同物理效应,深入探讨微器件的热力学特性与优化理论是近年来物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将以这3类器件为基础,总结新型微纳结构能量转换器件的热力学性能与研究进展,展望物理与能源科学交叉领域中能量转换器件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光伏 热离子 热辐射 热力学性能 能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液压泵故障分级诊断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超广 肖海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188,共8页
矿用液压泵故障种类较多,其分类过程一直存在无明确标签特征量化,导致故障诊断精准性较差的问题。对此提出应用贝叶斯分类器的矿用液压泵故障分级诊断方法,采用动态统计滤波计算矿用液压泵运行过程中的正常数据、噪声数据的特征性相关值... 矿用液压泵故障种类较多,其分类过程一直存在无明确标签特征量化,导致故障诊断精准性较差的问题。对此提出应用贝叶斯分类器的矿用液压泵故障分级诊断方法,采用动态统计滤波计算矿用液压泵运行过程中的正常数据、噪声数据的特征性相关值,根据噪声和其他数据信息量不同的特点,离散噪声数据以达到过滤的目的。考虑到矿用液压泵故障数据集中存在无特征标签的问题,为避免混淆,划分无特征标签数据状态,计算二者属于同种类别的概率值,并采用损失函数对其进行约束。建立贝叶斯分类器,让已知种类和未知种类的矿用液压泵故障数据集处于同一分类空间,计算二者的先验概率和证据因子,通过概率值诊断待检测数据与已知数据间的属性差异,并利用贝叶斯分类器划分的故障诊断等级实现矿用液压泵故障分级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矿用液压泵故障诊断精准度高,不同类型故障的特征捕捉性能强,实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液压泵 贝叶斯分类器 故障分级诊断 离散噪声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