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行文化的服装符码与形象系统建构
1
作者 郭锐 洪岩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7,共4页
以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聚焦“意象服装”与“书写服装”概念,系统探讨服装符码在流行文化中的生成逻辑及其社会文化实践。研究指出,服装作为弱编码的多媒介文本,其符码建构依托动态的社会文化规约,通过“真实服装—意象... 以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聚焦“意象服装”与“书写服装”概念,系统探讨服装符码在流行文化中的生成逻辑及其社会文化实践。研究指出,服装作为弱编码的多媒介文本,其符码建构依托动态的社会文化规约,通过“真实服装—意象服装—书写服装”的符号转换,形成兼具技术性与象征性的意义系统。“意象服装”通过视觉修辞塑造时尚幻想,而“书写服装”借助术语与描述强化符号价值,二者共同构建了时装的修辞体系与消费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服装书写服装 服装符码 形象系统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非遗元素服装设计在地铁车站展示方式及其效果分析
2
作者 冯艳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I0004-I0005,共2页
随着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推进,非遗元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服装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与灵魂。而地铁车站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枢纽,人流量大且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为非遗文化的展示提供了绝佳平台,尤其是大型换乘站,其... 随着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推进,非遗元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服装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与灵魂。而地铁车站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枢纽,人流量大且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为非遗文化的展示提供了绝佳平台,尤其是大型换乘站,其复杂而多元的空间布局为多样化的展示方式提供了可能。因此将非遗元素融入服装设计并在地铁车站进行展示是一种创新的文化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元素 文化传播 地铁车站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锯服装开发及其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旭 万腾淑 +5 位作者 崔静 赵春旺 刘峻玮 胡坤才 张义春 肖超杰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9-208,共10页
为有效保护使用手持电链锯从业人员的作业安全,研究开发出一系列满足防护性和舒适性要求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防锯服装。从产品调研入手分析总结防锯服装的特点,对比分析了6种服装面料和6种防锯夹层面料的舒适性能、力学性能和防锯性能等... 为有效保护使用手持电链锯从业人员的作业安全,研究开发出一系列满足防护性和舒适性要求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防锯服装。从产品调研入手分析总结防锯服装的特点,对比分析了6种服装面料和6种防锯夹层面料的舒适性能、力学性能和防锯性能等指标,优选出综合性能优良的服装面料和防锯夹层面料,设计并制作了4套防锯服装,并进行样衣的人体工程学测试。结果表明:防锯服装的外层面料通常采用耐磨性较好的机织物,面料和里料之间的防护夹层采用多层耐切割纤维织物或阻塞材料。通过设计合理的款式和功能性结构,可满足防护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考杜拉织物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织物的综合性能最佳,适合作为防锯服装的外层面料和防锯夹层面料。人体工程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套防锯服装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研究结果为提高防锯服装的安全防护效果和穿着舒适性提供理论参考,有助于保障相关产业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锯服装 防切割材料 服装款式设计 人体工程学 防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压力客观测量方法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红 王红歌 陈东生 《服装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67-270,共4页
服装压力的客观测量方法有间接测量法与直接测量法,其中间接测量法有拱压法(复模法)、软体假人法和理论计算法。直接测量法靠采用客观的服装压力测量装置直接测量服装压力值。直接测量法操作方便、简单,但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服... 服装压力的客观测量方法有间接测量法与直接测量法,其中间接测量法有拱压法(复模法)、软体假人法和理论计算法。直接测量法靠采用客观的服装压力测量装置直接测量服装压力值。直接测量法操作方便、简单,但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中应将服装压力客观测量法中的直接测量法与间接测量法相结合,以期为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提供更为有效的研究方法及更加精确、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压力 客观测量 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服装的贴心设计及其发展潜力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易莉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67,共5页
通过对智能服装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基于智能服装职业防护、医疗保健、时尚环保等贴心设计的角度,阐述了智能服装的智能材料、人机交互及其引发的智能产业链。得出,智能服装作为新时尚,以运用最新的前沿科技颠覆了传统服装设计革命,以... 通过对智能服装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基于智能服装职业防护、医疗保健、时尚环保等贴心设计的角度,阐述了智能服装的智能材料、人机交互及其引发的智能产业链。得出,智能服装作为新时尚,以运用最新的前沿科技颠覆了传统服装设计革命,以简便易用、智能效用、庞大的消费群体、延伸服务等趋势拓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穿戴习惯、服装清洁等引发新的服装革命的冲击,希望借此引起中国服装产业更新管理理念,抓住机遇,投身到智能服饰新市场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服装 贴心设计 智能时代 新时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役足衣形制的北宋流行实证:从艺术作品的历史误读谈起
6
作者 黄智高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1,共7页
职役足衣常以长靿靴形态见于北宋背景的影视、画作等当代艺术作品,与北宋相关史料所见有出入。针对此问题,文章着眼于当代相关艺术作品创作的基本史实供给之目标,应用图像学研究法、史料文献比较法、纵横向形制比较法等,从基本造型结构... 职役足衣常以长靿靴形态见于北宋背景的影视、画作等当代艺术作品,与北宋相关史料所见有出入。针对此问题,文章着眼于当代相关艺术作品创作的基本史实供给之目标,应用图像学研究法、史料文献比较法、纵横向形制比较法等,从基本造型结构的实证探索角度,梳理、分析了北宋职役足衣的流行实际及其成因,发现北宋职役足衣以低帮形制为常态,背后成因复杂。研究表明:1)北宋职役足衣的流行形制分为浅口低帮和深口低帮两大类,而低帮浅口最为典型。2)低帮形制足衣是中华经典服饰古制,北宋职役的低帮穿用为复古流行驱动所致,可称为历史的回潮。此回潮,并非单一的服饰规制使然,而是基于国朝治理思想的崇儒教化与自我修养驱动,于日常足衣实践中形成的文化自觉风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役足衣 低帮形制 北宋 流行实证 当代艺术作品 文化自觉 儒家礼教 历史回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样”为媒:清代宫廷衣物织造之“样”式考析
7
作者 常卓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5,共8页
本文通过爬梳清宫《造办处活计库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运用文献、实物两维印证的研究方法,考析清代宫廷衣物织造中的“样”。研究表明,在清代宫廷衣物织造中,“样”是连通皇廷上意与地方匠役的重要媒介,亦是江南三织造必须遵循的生产标... 本文通过爬梳清宫《造办处活计库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运用文献、实物两维印证的研究方法,考析清代宫廷衣物织造中的“样”。研究表明,在清代宫廷衣物织造中,“样”是连通皇廷上意与地方匠役的重要媒介,亦是江南三织造必须遵循的生产标准。“照样准做”体现了宫廷贯彻生产意图、对衣物品质的严格把控。“新样呈览”体现了衣物织造技艺由江南向宫廷自下而上的溯流。在“照样准做”和“新样呈览”的传播语境中,“样”的生成与创新有赖于“意”与“匠”的紧密配合,技术与艺术的双翼平衡塑造了“样”的面貌,推动着宫廷衣物织造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样 清代宫廷 衣物织造 媒介 符号 江南三织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风衣的数字化设计及仿真评价
8
作者 王旭 万腾淑 +1 位作者 崔静 王晓菊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1,共6页
为满足消费者近年来对皮肤风衣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简化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实现小单快反,研究开展皮肤风衣的数字化设计和虚拟仿真评价。基于产品调研和流行趋势,利用CorelDRAW和ETSystem软件设计6款皮肤风衣;利用CLO3D软件实现虚拟... 为满足消费者近年来对皮肤风衣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简化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实现小单快反,研究开展皮肤风衣的数字化设计和虚拟仿真评价。基于产品调研和流行趋势,利用CorelDRAW和ETSystem软件设计6款皮肤风衣;利用CLO3D软件实现虚拟模特构建、衣片虚拟缝合、面料虚拟仿真和服装舒适度虚拟评估。通过主观评价,对比分析皮肤风衣的虚拟仿真效果,验证服装数字化技术的可行性与高效性,丰富皮肤风衣的产品开发方法,为相关企业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风衣 款式设计 虚拟试衣技术 数字化设计 主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妆花缎的织造技术复原
9
作者 常卓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7,共6页
为了保护与传承妆花缎织造技术,借助古代文献和实物,通过原料准备、织物规格设置、纹样提取、意匠图绘制、上机工艺设计以及可视化的织造过程,系统探究技术标准规范下清代妆花缎的织造技术路径,从实践角度验证标准化的技术理论。研究结... 为了保护与传承妆花缎织造技术,借助古代文献和实物,通过原料准备、织物规格设置、纹样提取、意匠图绘制、上机工艺设计以及可视化的织造过程,系统探究技术标准规范下清代妆花缎的织造技术路径,从实践角度验证标准化的技术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织造技术标准是生产经验积淀的结晶,具备高度的概括性和科学性,为提升妆花缎的艺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按照标准化的工艺操作流程完成妆花缎织造技术复原,实现了文献、实物、技术的互证,为相关文物研究及仿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妆花缎 织造技术 技术标准 技术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饰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10
作者 王旭 万腾淑 +2 位作者 田霞 徐忠林 张育玮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9,共9页
为加快服饰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进程,满足多元化观览需求,对国内外服饰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技术手段、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服饰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通过数字信息采集与建模、数字化展示平台建设及... 为加快服饰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进程,满足多元化观览需求,对国内外服饰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技术手段、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服饰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通过数字信息采集与建模、数字化展示平台建设及用户交互体验设计等方式,可实现传统服饰文化的数字化展示和传播,打造人性化、沉浸式的博物馆展览模式。服饰博物馆在数字服饰体系构建、服务平台共享、用户体验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应着重从专业性、开放性、用户友好性等方向入手,开展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推动数智化建设,实现传统服饰文化展示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有效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服饰 服饰博物馆 数字化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服装面料再造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睿 《广东蚕业》 2017年第4期60-61,共2页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是将面料通过特殊的加工处理方式,改变面料原有结构特征,赋予服装视觉上的创新设计点。传统的刺绣、编织、印染、拼贴,以及现代的镭射切割、复合、镂空等面料再造艺术设计手法,皆是设计师创意思路的表达方法。面料再造...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是将面料通过特殊的加工处理方式,改变面料原有结构特征,赋予服装视觉上的创新设计点。传统的刺绣、编织、印染、拼贴,以及现代的镭射切割、复合、镂空等面料再造艺术设计手法,皆是设计师创意思路的表达方法。面料再造设计的创新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新的灵感来源和设计思路,为服装设计领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文章通过研究面料再造设计的发展历史、分析传统与现代面料再造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总结出面料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与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面料 再造设计 服装设计 设计师 应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构主义形式下的服装解构程度评判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海洋 于小利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5-49,共5页
从服装解构程度的评判指标出发,利用模糊数学原理构建服装解构程度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解构主义服装解构程度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廓形、内结构、衣领、衣袖的分析,构建了解构主义服装解构程度的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并实现计算机... 从服装解构程度的评判指标出发,利用模糊数学原理构建服装解构程度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解构主义服装解构程度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廓形、内结构、衣领、衣袖的分析,构建了解构主义服装解构程度的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并实现计算机应用。评判系统的建立能够直观明晰地计算出服装解构程度值,帮助服装企业较准确地了解目标消费群体对于解构程度的喜好范围,又可以较客观地判定新开发的解构主义服装款式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对服装企业准确把握解构主义服装市场、开发解构主义服装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服装 解构程度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服装设计的融合模式及其要求 被引量:17
13
作者 易莉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1-85,共5页
通过对人工智能设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揭示了人工智能与服装设计可以利用多种软件、硬件的合成智能平台融入大型数据库,实现服装设计、个性推荐、虚拟试衣、智能预测等自动功能。提出了服装在人工智能设计创新上可以采用智能辅助... 通过对人工智能设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揭示了人工智能与服装设计可以利用多种软件、硬件的合成智能平台融入大型数据库,实现服装设计、个性推荐、虚拟试衣、智能预测等自动功能。提出了服装在人工智能设计创新上可以采用智能辅助设计、智能复制设计、智能搭配设计、智能完全设计的4种模式。对服装的人工智能设计可能面临的问题,坚持快乐舒适、适应融合对接、开放数据高效、保障数据安全的相关建议,推进服装在人工智能设计方面实现良好发展,供服装设计与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服装设计 个性化 定制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式服装产品的消费需求与产品设计供给落差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红文 李翠云 +1 位作者 黄智高 ROMAINOOR Nurul Hanim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7-174,共8页
为缩小新中式服装产品的消费需求与产品设计供给间的落差,提升企业产品开发效率,基于期望确认理论,首先通过访谈与因素分析提炼出新中式服装产品消费需求的7个构面与30个元素因子;其次使用成对样本T检验,验证了受测者对消费需求元素因... 为缩小新中式服装产品的消费需求与产品设计供给间的落差,提升企业产品开发效率,基于期望确认理论,首先通过访谈与因素分析提炼出新中式服装产品消费需求的7个构面与30个元素因子;其次使用成对样本T检验,验证了受测者对消费需求元素因子的期望与认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品质机能展开法,找出应优先改善的消费需求项目与产品设计技术要素,并利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法对需求优先次序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得出:新中式服装产品应优先改善的消费需求元素因子为现代时尚感、绿色纺织品、造型比例好、面料质地细腻、理疗机能,相对应需优先提升的产品设计技术要素为艺术美感、材质机能性;企业可通过上述要素改善、缩小供需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式服装产品 消费需求 供需落差 期望确认理论 品质机能展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模板技术对缝制效能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付新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I0008-I0008,共1页
近年来,伴随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大型服装企业开始扩大其业务范围与生产规模,目的是满足社会服装需求数量,增强自身企业在本土服装市场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市场份额,从而在服装领域中站稳脚跟,以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近年来,伴随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大型服装企业开始扩大其业务范围与生产规模,目的是满足社会服装需求数量,增强自身企业在本土服装市场及国际服装市场的市场份额,从而在服装领域中站稳脚跟,以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专业性极高的服装模板技术,是服装企业加强产品生产效率的专属制造技术之一,贯穿于服装生产与制造整个过程中,对服装生产最终效益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服装市场 服装生产 服装模板技术 服装领域 市场份额 本土服装 业务范围 服装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证为本:纺织服装高等教育纵向研究数据库构建
16
作者 刘红文 李翠云 +1 位作者 黄智高 Nurul Hanim Romainoor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5,共10页
在以"实证为本"的教育科学研究发展浪潮下,纺织服装高等教育领域需要通过构建纺织服装高等教育纵向研究数据库来突破传统以研究者个人经验及理论推断为主的教育问题研究模式。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纵向研究数据库建设实践... 在以"实证为本"的教育科学研究发展浪潮下,纺织服装高等教育领域需要通过构建纺织服装高等教育纵向研究数据库来突破传统以研究者个人经验及理论推断为主的教育问题研究模式。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纵向研究数据库建设实践和构建理论,探讨纺织服装高等教育纵向研究数据库的理论基础、特征及其功能,并进一步分析纺织服装高等教育纵向研究数据库的构建要素,最后针对该数据库的优势和限制进行介绍。鉴于纺织服装高等教育纵向研究数据库构建任务的开创性与复杂性,需要在有关政府机构或行业协会的支持下,以院校、企业与学生等群体力量来进行构建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 高等教育 数据库 实证研究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迹类型对表面肌电用刺绣型织物电极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建萍 邵熠萌 +1 位作者 杨雅岚 何苑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2,共8页
为设计与开发高性能的表面肌电用刺绣型织物电极,优化其工艺参数,采用镀银纱线作为导电刺绣线,以弹性针织面料作为刺绣基底织物,制备了4种不同针迹类型的刺绣电极,测试了其皮肤-电极阻抗,并在行走和慢跑2种状态下使用刺绣电极与Ag/AgCl... 为设计与开发高性能的表面肌电用刺绣型织物电极,优化其工艺参数,采用镀银纱线作为导电刺绣线,以弹性针织面料作为刺绣基底织物,制备了4种不同针迹类型的刺绣电极,测试了其皮肤-电极阻抗,并在行走和慢跑2种状态下使用刺绣电极与Ag/AgCl凝胶电极同步采集了小腿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采用时域、频域及相关函数分析了刺绣电极与凝胶电极采集的肌电信号拟合性能。结果表明:针迹类型对刺绣电极的皮肤-电极阻抗有显著影响,其中放射状刺绣电极的皮肤-电极阻抗相对最小,而圆环状刺绣电极的阻抗最大;4种不同针迹类型的刺绣电极与Ag/AgCl凝胶电极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效果较为相似,验证了刺绣电极的可行性;放射状刺绣电极的表面肌电信号拟合性能较优,更适合用于肌电信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电极 刺绣 表面肌电信号 针迹类型 皮肤-电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医用以及颗粒物防护口罩标准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苗苗 王旭 +1 位作者 杨二涛 刘思梦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文章系统介绍并对比了国内外医用防护口罩和颗粒物防护口罩标准及其技术指标,分析了过滤效率、密合性、呼吸阻力等核心指标技术要求的特点和差异,以及不同技术指标对口罩防护效果和适用场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口罩进行防... 文章系统介绍并对比了国内外医用防护口罩和颗粒物防护口罩标准及其技术指标,分析了过滤效率、密合性、呼吸阻力等核心指标技术要求的特点和差异,以及不同技术指标对口罩防护效果和适用场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口罩进行防护等级分类,并提出合理的选用建议,为促进防护口罩的规范化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效率 医用防护口罩 颗粒物防护口罩 口罩标准 防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丝数量规范下明清纱罗的织造技艺复原研究
19
作者 常卓 束霞平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8,共8页
由于织造设备的转变,明清时期绞经织物结构中的无固定绞组销声匿迹,固定绞组占据主流,纱罗成为固定绞组二经绞织物的专称,并形成了标准化的经丝数量。经丝数量标准是对大量生产经验的提炼和总结,为纱罗质量与产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在... 由于织造设备的转变,明清时期绞经织物结构中的无固定绞组销声匿迹,固定绞组占据主流,纱罗成为固定绞组二经绞织物的专称,并形成了标准化的经丝数量。经丝数量标准是对大量生产经验的提炼和总结,为纱罗质量与产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在经丝数量规范下,本文针对纱罗类织物中的暗花纱罗,通过原料准备、织物规格设置、纹样提取、意匠图绘制、上机工艺设计以及可视化的织造过程,系统探究纱罗织造的技术路径,从实践角度验证了纱罗经丝数量的技术标准。最后,本文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进一步完成了从面料到成衣的呈现,精确模拟了纱罗的物理属性及其成衣穿着效果,实现了“理论—实验—仿真”的一体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丝数量 纱罗 织造技艺 复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试衣技术的传统马面裙数字化复原及展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旭 宣璐佳 +3 位作者 田霞 张育玮 宋双越 齐妍妍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108,共8页
为探索数字化技术在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上的新路径,提升传播效能,在梳理马面裙历史发展脉络,阐述其类别与特点的基础上,采用虚拟试衣技术对2件馆藏马面裙进行数字化复原。介绍了马面裙的面料仿真、三维复原、动态展示方法,对比分析了不... 为探索数字化技术在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上的新路径,提升传播效能,在梳理马面裙历史发展脉络,阐述其类别与特点的基础上,采用虚拟试衣技术对2件馆藏马面裙进行数字化复原。介绍了马面裙的面料仿真、三维复原、动态展示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面料的纹样采集及仿真处理方法。研究发现,相较于三维扫描法,相机拍照法对面料的还原效果更好。对于花罗织物,可通过提高数字面料库中双绉织物的弯曲强度,并与Photoshop软件提取处理过的花罗纹样复合获得。对于缎面织物,通过增大数字面料库中素绉缎织物的反射强度实现仿真。对于刺绣纹样,将Photoshop处理过的纹样图片分区贴在二维板片上即可实现仿真。此外,结合虚拟试衣与动作捕捉技术可完成符合传统服饰特点的动态展示。文章为传统服饰的数字化保护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有效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面裙 服装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复原 传统服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