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方向--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潘国荣 刘绍堂 +2 位作者 车建仁 樊文平 赵站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根据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测量技术和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阐述了我国桥梁工程测量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GPS静态测量、RTK测量、工程用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设、地形测量和桥梁施工放样、工程变形观测和工程测量信息系统建... 根据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测量技术和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阐述了我国桥梁工程测量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GPS静态测量、RTK测量、工程用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设、地形测量和桥梁施工放样、工程变形观测和工程测量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现状,揭示了我国桥梁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桥梁工程测量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工程测量 现状 施工测量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DS固结渗透试验吹填土固结系数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明 王威 +2 位作者 赵有明 刘国楠 马东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4-1219,共6页
基于一维大变形固结方程,给出了不同描述方法时大变形固结系数的表达式,采用软黏土渗透系数及有效应力与孔隙比间的半对数线性关系和幂函数关系,探讨了大变形固结系数随孔隙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大变形固结系数随孔隙比变化的条件关系式... 基于一维大变形固结方程,给出了不同描述方法时大变形固结系数的表达式,采用软黏土渗透系数及有效应力与孔隙比间的半对数线性关系和幂函数关系,探讨了大变形固结系数随孔隙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大变形固结系数随孔隙比变化的条件关系式,并应用于GDS固结渗透试验吹填淤泥固结系数变化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临界孔隙比,将3种定义的大变形固结系数分成不同变化特征的单调区间,利用条件关系式能较好地判断大变形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2)深圳前湾吹填淤泥大变形固结系数随孔隙比的减小变化幅度达1~2个数量级,比小变形固结系数的变化幅度更大,在对吹填淤泥等超软土进行大变形固结计算时,应先明确大变形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固结系数 吹填土 GDS固结仪 渗透非线性 压缩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非共沸混合工质制冷系统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桂荣 张仙平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设定工况条件下,采用3组CO2非共沸混合工质(R744/R22、R744/R1270、R744/R600a),对制冷系统进行了热力学理论分析和计算。研究了系统制冷量、压缩机功耗、制冷COPr和冷凝压力随CO2质量配比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R744/R6... 在设定工况条件下,采用3组CO2非共沸混合工质(R744/R22、R744/R1270、R744/R600a),对制冷系统进行了热力学理论分析和计算。研究了系统制冷量、压缩机功耗、制冷COPr和冷凝压力随CO2质量配比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R744/R600a的冷凝压力最低,比R744/R22平均低22.9%,比R744/R1270平均低18.8%;R744/R1270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OPr 非共沸混合工质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最小二乘的稳健点云数据平面拟合 被引量:69
4
作者 官云兰 刘绍堂 +2 位作者 周世健 张立亭 鲁铁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83,共4页
针对点云数据平面拟合方法没有完整考虑测量数据中的误差及系数阵中误差的情况,提出稳健整体最小二乘点云数据平面拟合方法。该法以整体最小二乘法为基础,在考虑全部观测量存在误差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准则删除数据中的粗差或异常值,从... 针对点云数据平面拟合方法没有完整考虑测量数据中的误差及系数阵中误差的情况,提出稳健整体最小二乘点云数据平面拟合方法。该法以整体最小二乘法为基础,在考虑全部观测量存在误差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准则删除数据中的粗差或异常值,从而获得稳健的平面参数估值。实验中,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特征值法和稳健整体最小二乘拟合法对仿真点云数据和真实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结果显示该法能克服异常值的影响,得到可靠的平面参数估值,具有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数据 整体最小二乘 平面拟合 异常值 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744/R600及R744/R600a混合工质热泵循环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范晓伟 张仙平 +2 位作者 王凤坤 沈恒根 陈圣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9,共5页
基于换热器中的传热窄点温差的限制,对R744/R600及R744/R600a在所研究的工况范围内分别替代传统制冷剂R22的亚临界热泵循环特性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R744/R600和R744/R600a具有不同的最优配比,可以使得制热性能系数(COPh)最大;... 基于换热器中的传热窄点温差的限制,对R744/R600及R744/R600a在所研究的工况范围内分别替代传统制冷剂R22的亚临界热泵循环特性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R744/R600和R744/R600a具有不同的最优配比,可以使得制热性能系数(COPh)最大;R744/R600及R744/R600a在最优配比下的COPh分别比R22系统增大11.98%和8.24%,分别比纯质R600和R600a大36.43%和36.24%,比跨临界循环R744系统增加7.07%和4.71%。在最优配比下,R744/R600和R744/R600a的冷凝压力低于R22,分别为0.84MPa和1.18MPa;压缩机排气温度也低于R22,在9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非共沸混合工质 热泵 R744/R600 R744/R600a 传热窄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填淤泥自重固结方程的有限差分解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明 王威 +2 位作者 赵有明 刘国楠 马东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0-1315,共6页
考虑吹填淤泥落淤阶段以自重固结为主,以及自重固结过程中渗透系数及有效应力与体积分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合理假定条件下,推导了一维自重固结方程.采用Crank-Nicolson型差分格式对方程进行离散,编制了差分数值解程序SFCCP,对落淤后... 考虑吹填淤泥落淤阶段以自重固结为主,以及自重固结过程中渗透系数及有效应力与体积分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合理假定条件下,推导了一维自重固结方程.采用Crank-Nicolson型差分格式对方程进行离散,编制了差分数值解程序SFCCP,对落淤后自重固结过程中吹填淤泥孔隙比的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与差分数值解程序的正确性,同时为软基处理前落淤后吹填淤泥的土性参数提供了一种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重固结 吹填淤泥 落淤 有限差分法 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扫描与航空影像的融合分类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瑞 程效军 管海燕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7-613,共7页
为了弥补单一数据源在地物分类时的不足,提出将机载激光扫描(LiDAR)数据与航空影像融合进行地物分类的思想,实现基于面向对象和单像元的复杂城区多级地物分类.将真彩色航空影像与机载激光扫描距离影像融合,采用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将影... 为了弥补单一数据源在地物分类时的不足,提出将机载激光扫描(LiDAR)数据与航空影像融合进行地物分类的思想,实现基于面向对象和单像元的复杂城区多级地物分类.将真彩色航空影像与机载激光扫描距离影像融合,采用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将影像分割成若干同质区域;利用多源数据产生的各种信息建立分类规则并实现基于面向对象的地物分类,将植被信息和高差信息与分类结果叠加,实现基于单像元的分类结果纠正,然后再以对象内包含的建筑物直线段数量为约束条件对分类结果中的建筑物进行三级精化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自动分离建筑物、树木、草地和道路,其中建筑物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是92.53%和95.79%,整个区域的分类精度为89.62%,该方法在复杂城区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数据融合 分类 机载激光扫描 分类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Sm_2Zr_2O_7热障涂层残余热应力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红松 张政 +1 位作者 陈晓鸽 刘建英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1,共4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等离子喷涂Sm2Zr2O7热障涂层在金属基体材质类型、厚度、半径变化时涂层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属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对Sm2Zr2O7热障涂层的残余热应力有着显著影响,金属粘结层与表面陶瓷层界面处...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等离子喷涂Sm2Zr2O7热障涂层在金属基体材质类型、厚度、半径变化时涂层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属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对Sm2Zr2O7热障涂层的残余热应力有着显著影响,金属粘结层与表面陶瓷层界面处的残余应力及其应力梯度随着金属基体热膨胀系数增加而增大。金属基体厚度和半径不是影响Sm2Zr2O7热障涂层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有限元 残余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座滑道半径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建强 陈磊河 +1 位作者 攸青言 赵卓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2-136,共5页
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支座滑道半径对支座位移、楼层加速度和楼层剪力的影响,表明当支座的摩擦系数较小时,随着支座滑道半径的增大,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增大,摩擦摆支座位移逐渐增大,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和楼层剪... 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支座滑道半径对支座位移、楼层加速度和楼层剪力的影响,表明当支座的摩擦系数较小时,随着支座滑道半径的增大,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增大,摩擦摆支座位移逐渐增大,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和楼层剪力减小;当支座的摩擦系数较大时,改变支座的滑道半径,调整基础隔震结构周期对支座位移、结构加速度反应和楼层剪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摩擦摆 滑道半径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时频分析在隧道动力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铁成 高波 +1 位作者 皇民 王峥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91-1498,共8页
为了了解影响隧道动态内力峰值出现位置的相关因素.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对E1 Centro等4条天然地震波和某隧道人工波(简称LBG地震波)进行了时频分析,结果表明:1)地震波各频段内所含能量的大小是影响隧道动态响应的主要因素;2)地震波中... 为了了解影响隧道动态内力峰值出现位置的相关因素.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对E1 Centro等4条天然地震波和某隧道人工波(简称LBG地震波)进行了时频分析,结果表明:1)地震波各频段内所含能量的大小是影响隧道动态响应的主要因素;2)地震波中所包含的瞬时能量和总能量在时域上的分布决定了隧道内力及塑性应变最大峰值的出现时间;3)隧道内力峰值及最大塑性应变出现的位置与隧道断面形状及周围介质对衬砌的约束状态有关,与地震波的类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地震动力响应 无限元与有限元耦合 HILBERT-HUANG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跨海大桥上部结构控制和施工测量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绍堂 李微晓 赵站杨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9-41,共3页
在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高级控制网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讨论用GPS建立桥上施工控制网的方法和用全站仪进行上部结构工程测量的技术。实践表明,该技术满足特大桥梁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对海上桥梁施工测量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跨海大桥 上部结构 施工测量 桥梁工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纳米ZrO_2功能梯度热障涂层的孔隙结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振军 张红松 +1 位作者 魏媛 陈晓鸽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88,共4页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纳米ZrO2功能梯度热障涂层,采用定量金相分析技术分别研究了表面陶瓷层、中间层及界面处的孔隙率、孔隙尺寸和孔隙形状。结果表明:各区域的孔隙率、孔隙尺寸和孔隙形状系数服从各自相似的概率分布;界面...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纳米ZrO2功能梯度热障涂层,采用定量金相分析技术分别研究了表面陶瓷层、中间层及界面处的孔隙率、孔隙尺寸和孔隙形状。结果表明:各区域的孔隙率、孔隙尺寸和孔隙形状系数服从各自相似的概率分布;界面处孔隙率最高为6.87%,表面陶瓷层和中间层孔隙率略低;涂层中尺寸在1μm以下的孔隙数量最多,约占65%;孔隙大多呈等轴状,所占比例在70%~7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梯度热障涂层 孔隙率 孔隙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荷载作用下复合加固损伤混凝土柱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新玲 李静 牛学娇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9,共6页
针对柱身已开裂、柱底固定端已形成塑性铰的严重损伤的3根钢筋混凝土柱,采用沿柱高粘贴CFRP布箍和底部固定端反贴角钢的共同加固新方法,可以达到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身,又使柱底重新成为固定端的目的.然后,对已进行加固的3根柱子进行模... 针对柱身已开裂、柱底固定端已形成塑性铰的严重损伤的3根钢筋混凝土柱,采用沿柱高粘贴CFRP布箍和底部固定端反贴角钢的共同加固新方法,可以达到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身,又使柱底重新成为固定端的目的.然后,对已进行加固的3根柱子进行模拟地震作用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二者复合加固严重损伤的混凝土柱的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加固柱的延性、刚度和承载力退化规律以及加固材料(角钢和CFRP布箍)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CFRP布箍可以有效地约束混凝土的横向膨胀;角钢的竖向钢板在柱底部作用最大,均可以达到屈服强度,但距离底部越远的钢板的应力大幅度降低;水平钢板破坏时是压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损伤 CFRP布和角钢 复合加固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配电网拓扑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瑞 肖海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
根据GIS空间数据特点和配电网数据特点,提出了基于GIS的配电网矢量拓扑模型,详细分析了基于GIS的配电网拓扑算法在配电网电路调度模拟中的应用.实践证明,提出的空间拓扑算法具有效率高、易实现等特点.
关键词 GIS 配电网 拓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模架造桥机静压试验变形观测计算与预拱度设置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绍堂 沙从术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4-478,共5页
为了保障桥梁安全,移动模架必须进行竖向荷载静压试验,试验期间的变形观测是计算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及进行预拱度设置的基础.讨论了移动模架试压试验的变形监测点的选择、变形观测方法和挠度计算方法、弹性变形量和非弹性变形量的求... 为了保障桥梁安全,移动模架必须进行竖向荷载静压试验,试验期间的变形观测是计算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及进行预拱度设置的基础.讨论了移动模架试压试验的变形监测点的选择、变形观测方法和挠度计算方法、弹性变形量和非弹性变形量的求解计算和预拱度设置等问题.实践表明,变形观测方法要以不低于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精度为宜;弹性变形应根据混凝土实际密度计算,并用实验数据进行修正;造桥机主梁荷载作用后的弹性变形影响在预拱度设置值计算时应一并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模架造桥机 变形观测 桥梁监测 预拱度设置 施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填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多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秦现军 卫国芳 张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8-50,71,共4页
土体特性的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不能用简单相关系数来表征,在物理力学参数样本容量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偏相关系数能很好地评价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沿海城镇围海造陆工程中高含水量的吹填土,现场取样困难,获取物理力学参数样本... 土体特性的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不能用简单相关系数来表征,在物理力学参数样本容量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偏相关系数能很好地评价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沿海城镇围海造陆工程中高含水量的吹填土,现场取样困难,获取物理力学参数样本容量极其稀少,采用偏相关系数能准确地度量参数之间的多重相关性。基于最小二乘法回归理论,引入偏相关系数度量吹填土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偏相关系数与简单相关系数有较大差别,这是由于多变量相互影响的结果,多重相关性分析为吹填土小样本物理力学参数预测模型建立及参数信息优化筛选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相关系数 多重相关性 最小二乘法 物理力学参数 吹填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衬砌洞室群在平面P波多角度入射下的动应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皇民 高波 +1 位作者 孙铁成 申玉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80,共6页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半空间中衬砌洞室群在平面P波多角度入射下动应力集中问题的一个级数解析解,在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下,对无穷级数进行了截断数值计算。衬砌分为刚性衬砌、无衬砌、柔性衬砌3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入射角度对动...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半空间中衬砌洞室群在平面P波多角度入射下动应力集中问题的一个级数解析解,在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下,对无穷级数进行了截断数值计算。衬砌分为刚性衬砌、无衬砌、柔性衬砌3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入射角度对动应力集中系数具有重要的影响;洞室间距对动应力集中系数也有重要影响,当洞室之间距离较近时,洞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下洞室群的动应力集中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动应力集中系数可能达到单个洞室的2倍以上;衬砌刚度对动应力集中问题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刚性衬砌的动应力集中系数最大,无衬砌次之,柔性衬砌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衬砌洞室群 平面P波 多角度入射 动应力集中 级数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等离子喷涂ZrO_2与Sm_2Zr_2O_7热障涂层的热冲击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向前 王迎辉 +1 位作者 张红松 刘建英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3,37,共5页
采用ANSYS软件计算了等离子喷涂Sm2Zr2O7和ZrO2热障涂层的冲击热应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涂层表面存在较大的径向冲击热应力,该应力在冷却5秒后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稳,并在距离试样中心12mm处急剧下降。在表面陶瓷层/金... 采用ANSYS软件计算了等离子喷涂Sm2Zr2O7和ZrO2热障涂层的冲击热应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涂层表面存在较大的径向冲击热应力,该应力在冷却5秒后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稳,并在距离试样中心12mm处急剧下降。在表面陶瓷层/金属粘结层界面处亦存在较大的冲击热应力梯度。由于Sm2Zr2O7涂层中较大的热冲击应力使得其抗热冲击性能低于ZrO2涂层,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热冲击 有限元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RS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坤全 文睿 康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6期1213-1217,共5页
以6-RSS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运用D-H方法建立了各支链构件的坐标系。推导了支链的运动学反解的解析方程,并给出了各个构件的速度、加速度与动平台的速度、加速度的映射关系。然后用牛顿-欧拉方法推导了6-RSS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方程,为该... 以6-RSS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运用D-H方法建立了各支链构件的坐标系。推导了支链的运动学反解的解析方程,并给出了各个构件的速度、加速度与动平台的速度、加速度的映射关系。然后用牛顿-欧拉方法推导了6-RSS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方程,为该类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RSS并联机构 牛顿-欧拉方法 动力学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土石坝变形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以哈尔滨西泉眼水库大坝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潘洁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3期166-169,共4页
针对传统的数学模型方法的不足,本文通过对BP网络模型的研究,建立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即采用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效率相结合的BP模型,并使用MATLAB语言编程加以实现。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哈尔滨西泉眼水库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 针对传统的数学模型方法的不足,本文通过对BP网络模型的研究,建立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即采用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效率相结合的BP模型,并使用MATLAB语言编程加以实现。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哈尔滨西泉眼水库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发现其预报精度较传统模型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MATLAB 土石坝变形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