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科学内涵及其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包红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24,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即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功能。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治理为实现目标和创新动力,在社会治理活动的场域中所发挥的一系列内在功效和作用的总和。它与社会治理功能、思想政...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即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功能。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治理为实现目标和创新动力,在社会治理活动的场域中所发挥的一系列内在功效和作用的总和。它与社会治理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等概念关系密切但又各不相同。其特性是政治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管理性与服务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柔软性与强制性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治理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发展的协同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寅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9,共8页
协同机制是存在于社会有机体之中的一种重要的机制。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化改革、聚集正能量渴求建立社会发展的协同机制。为此,我们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 协同机制是存在于社会有机体之中的一种重要的机制。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化改革、聚集正能量渴求建立社会发展的协同机制。为此,我们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机制 动力机制 平衡机制 社会有机体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协同治理运行机制的整合创新与逻辑建构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小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7,共5页
作为社会管理体制的一种创新,协同治理的出现是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逻辑,也是农村社会管理的必然选择。如何在村民自治的大背景下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制,关键在于治理主体彼此间的行为关系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即建立起与... 作为社会管理体制的一种创新,协同治理的出现是农村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逻辑,也是农村社会管理的必然选择。如何在村民自治的大背景下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制,关键在于治理主体彼此间的行为关系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即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农村社会治理运行机制,它包括基层党组织领导机制、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衔接与互动机制、民主议事决策机制、自治组织培育机制、民主监督机制和法治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社会管理 协同治理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情感因素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金超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7期173-175,共3页
情感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情感能够起到"润滑剂"、"催化剂"、"稳定剂"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以境育情、以意育情、以情育情、以知育情;要处理好"... 情感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情感能够起到"润滑剂"、"催化剂"、"稳定剂"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以境育情、以意育情、以情育情、以知育情;要处理好"情"与"实"、"情"与"理"、"情"与"法"、"情"与"利"的关系,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教育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被引量:6
5
作者 徐金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90,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遵循正确的原则,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遵循正确的原则,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方向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教育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认理论视域下政府——社会工作合作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6
6
作者 宋洁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61-64,共4页
随着治理理念的深入,社会工作成为解决基层问题的重要途径。社会工作在服务实践中的成长历程说明“争取承认”是其发展壮大的动力之一。承认理论视角下,爱给予其自信,法律赋予其自尊,团结予以其自重。当下,社会工作在与政府合作过... 随着治理理念的深入,社会工作成为解决基层问题的重要途径。社会工作在服务实践中的成长历程说明“争取承认”是其发展壮大的动力之一。承认理论视角下,爱给予其自信,法律赋予其自尊,团结予以其自重。当下,社会工作在与政府合作过程中,获取了基本的政治及制度承认,但在情感上仍旧存在蔑视。二者公平合作的承认策略是平等合作的情感承认、对等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承认、差异性个体的交互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政府 合作 承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变量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玲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社会资本的信任、规范和关系网络要素对农村环境治理具有重要价值,但这些要素并不总是发挥积极作用。农村特殊信任的存在、制度信任的缺失、社会规范的失效、关系网络异化和缺乏等对环境治理有负功能。农村环境治理要重视社会资本因素,... 社会资本的信任、规范和关系网络要素对农村环境治理具有重要价值,但这些要素并不总是发挥积极作用。农村特殊信任的存在、制度信任的缺失、社会规范的失效、关系网络异化和缺乏等对环境治理有负功能。农村环境治理要重视社会资本因素,重构农村社会信任体系、复建环境保护共识性规范、构建环境合作网络和制度化参与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环境治理 价值缺失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场域:一个分析政策行动者关系及行动的概念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松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6,共7页
借鉴场域理论,政策场域是包括了行动者互动、偏好、资源、制度、政策情境、行动者策略等变量的概念。将地方保障房政策执行置于政策场域概念框架中分析,可以发现与保障房政策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偏好、资源、制度间"腾挪转移",... 借鉴场域理论,政策场域是包括了行动者互动、偏好、资源、制度、政策情境、行动者策略等变量的概念。将地方保障房政策执行置于政策场域概念框架中分析,可以发现与保障房政策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偏好、资源、制度间"腾挪转移",相互间形成不同互动关系,根据不同的政策责任压力情境,以寻求在政策偏好与政策责任压力间的平衡,进而采取不同的策略行动,对政策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政策场域概念框架打破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构观与行动观的对立,凸显了政策场域形塑和转化功能。该框架不仅仅注重行动者间横向关系的变量,还引进了纵向关系的变量,揭示了政策行动者策略取向因应的不同政策情境,解决了政策网络理论分析注重非正式关系的确立导致对等级权威的忽略以及饱受诟病的解释及预测功能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场域 行动者关系 政策情境 责任压力 政策偏好 策略取向 政绩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网络:社区治理研究的新框架 被引量:10
9
作者 郸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1,共6页
政策网络作为对社区治理研究的新理解,主张充分重视政府之外的社区其他社会行动者的资源、能力和作用,利用多元的社会资源积聚新的社区治理能力,以满足社区多元化的社会主体的社会需求,从而避免社区治理过程中因政府能力的有限性而忽视... 政策网络作为对社区治理研究的新理解,主张充分重视政府之外的社区其他社会行动者的资源、能力和作用,利用多元的社会资源积聚新的社区治理能力,以满足社区多元化的社会主体的社会需求,从而避免社区治理过程中因政府能力的有限性而忽视其他社会主体能力的情形。社区的政策网络既能描述社区主体间的关系方式和实现形式,也能成为社区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问题解决的路径及工具,为预测社区治理的良好结果或产出提供了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政策网络途径是解决社区治理危机的新思路,它的基本要素、关系结构和主要功能等方面构成了社区治理研究的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网络 社区治理 治理主体 行动者 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宣传思想工作要体现出“四个讲清楚”的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寅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83,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关于"四个讲清楚"的讲话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体现了高度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对于传播好、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关于"四个讲清楚"的讲话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体现了高度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对于传播好、阐释好、解读好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树立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思想工作 文化自觉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要素结构及特性解读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0,共3页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依托各种资源。依据教育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程度,可将其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层次资源、紧密层次资源和外围层次资源。其中,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及教学方法资源属于核心层次资源,家庭资源与...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依托各种资源。依据教育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程度,可将其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层次资源、紧密层次资源和外围层次资源。其中,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及教学方法资源属于核心层次资源,家庭资源与社区资源属于紧密层次资源,制度资源与文化资源属于外围层次资源。多样性、开放性、潜在性和生成性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资源 要素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权说”研究述评——以孔孟为中心 被引量:8
12
作者 岳天雷 《哲学分析》 2014年第3期154-169,共16页
孔孟权说是儒家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权说思想的发端和源头,在哲学史和经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孔孟权说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就其研究内容来看,这些成果主要论及权... 孔孟权说是儒家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权说思想的发端和源头,在哲学史和经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孔孟权说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就其研究内容来看,这些成果主要论及权变特点、经权关系、权道关系、权中关系、行权标准、权变智慧、权变价值及其与道家、墨家和西方权说的异同等方面。总结已有的成果,反思存在的问题,无疑对促进孔孟权说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展开十分必要。一般来说,“经”作为道德原则规范,具有绝对性、稳定性、至上性的特点,而“权”作为道德抉择或方法,具有灵活性、应变性、变通性的特征。赵纪彬先生通过考证朱熹《论语集注》“可与共学”与“庸棣之华”的断章之误,提出孔子权变方法论的特点是“反”。他认为“唐棣之华”以下六句二十七字,在何晏《集解》本中本来和“未可与权”为一章,而朱熹却武断地将其分割为两章。他提出“唐棣之华”和“未可与权”两段经文在思想上同是言“权”,在逻辑上首尾一贯,理应为一章而不可分。“未可与权”以上是说“权”的来源,“唐棣之华”以下是说“权”的方法论特点。“偏其反而”的“反”字,正是孔子权说的方法论特点。他通过对金文、《说文》等字书的考释,说明“反”与“权”在义理上是相通的。就“反”而言,又有“背反”与“反归”之别。所谓“背反”,就是一往直前、正面决裂、拒绝绕弯前进的方法。显然,这种意义上的“反”与“偏其反而”的“反”相抵牾。所谓“反归”,即不从正面而从侧面,不是一往直前而是以退为进的特殊的“反”;不是由合而分,彻底决裂,而是由分而合,复归于和谐。可见,“偏其反而”之“反”是“反归”之“反”,并非“背反”之“反”。孔子也正是用“唐棣之华”(黄花木)的“偏其反而”为比喻,以说明“偏其反而”而后“复归于合”,即“权道反而后至于大顺”。孔子权说正是具有“反”的特点,才使其在中国权说史上占有发端地位,即完成了“权”由“秤锤”转化为方法论范畴的逻辑过程,对先秦诸子如《文子》、《尸子》、《老子》的权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后世权说的形成具有引导作用,因为汉宋清三代的权说皆以注解《论语·可与共学》章的形式表达出来。①可以说,赵先生对孔子权变方法论特点的概括,既是对孔子权说认识的深化,也是一大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道德哲学 孔孟 述评 逻辑过程 “权” 方法论 历史哲学 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身教育视野下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探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小强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6,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教育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全过程中的最后阶段。老年教育对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和发展老年教育事...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教育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全过程中的最后阶段。老年教育对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和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应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新挑战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教育 终身教育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专利法传统资源来源披露的制度构建——以中医药传统知识为对象 被引量:5
14
作者 严永和 刘勇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10期1167-1175,共9页
来源披露制度是专利法保护遗传资源、中医药传统知识等传统资源的一项防御性保护制度。从合法性基础、国际趋势和经济效用等各个层面分析,中国专利法可以设置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来源披露制度。中国专利法规定了遗传资源的来源披露,但没有... 来源披露制度是专利法保护遗传资源、中医药传统知识等传统资源的一项防御性保护制度。从合法性基础、国际趋势和经济效用等各个层面分析,中国专利法可以设置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来源披露制度。中国专利法规定了遗传资源的来源披露,但没有规定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来源披露。中国专利法在传统资源来源披露制度上尚存在缺陷,包括披露范围,价值标准、制度模式和权利属性等。在中国专利法中设置中医药传统知识来源披露制度构想包括:披露范围,包括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价值目标,包括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的正当权益和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推广利用:制度模式,为披露中医药传统知识来源以及事先知情同意和惠益分享证明的许可证披露模式;基本原则,包括充分公开原则和经济高效原则;制度内涵,包括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和权利内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法 中医药法 传统资源 中医药传统知识 来源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单边气候立法及其对国际法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威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41-50,共10页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国际法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挑战,而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缔约方确已在国内或区域内建成了体系完备的单边气候立法。欧美单边气候立法的确立和实施的过程中普遍以碳泄漏和公平竞争力为借口对抗既有国际法已经确立...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国际法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巨大挑战,而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缔约方确已在国内或区域内建成了体系完备的单边气候立法。欧美单边气候立法的确立和实施的过程中普遍以碳泄漏和公平竞争力为借口对抗既有国际法已经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下的国际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的零和博弈有着深层次的法律经济学原因,虽然现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为欧美单边气候立法提供了框架性授权,然而,欧美单边气候立法却实际损害了多边机制发挥国际协调一致行动的能力,并引发了国际争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泄漏 公平竞争力 共同但有区别原则 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2.0论域中多元创新主体的功能性与协同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小妹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Z期37-39,共3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技术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技术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性 发展战略 体制机制改革 资源配置 战略支撑 政府作用 区域创新体系 组织边界 组织协同 引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法治审计机制的探索与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9Z期59-60,共2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是对法治的定位、法治的作用、法制的权威、法制宣传教育等问题提出的新主张,强调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徇私枉法 法治精神 法律范围内 法治文化 法制宣传 审计机制 法治意识 依法执政能力 权力行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红色网站”建设刍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金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0-72,共3页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日益加深,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红色网站"逐渐成为引领大学生思想、陶冶大学生情操、塑造大学生品格的精神家园。高校只有注重学生的精神需要,科学定位"...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日益加深,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红色网站"逐渐成为引领大学生思想、陶冶大学生情操、塑造大学生品格的精神家园。高校只有注重学生的精神需要,科学定位"红色网站"的角色,创新形式内容,切实增强"红色网站"的吸引力,着力提升"红色网站"的实效性,打造精干高效的网络建设人员队伍,才能使"红色网站"真正"红"起来"、热"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红色网站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新型社区化面临的治理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桂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57,共3页
新型农村社区的品质是趋于现代性、保持开放性、容纳多元性、连同外源性、包容差异性。农村新型社区化内含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工农、城乡、邻里关系,内部治理过程中涉及多元关系的整合,可能遇到体现在资本的转变、... 新型农村社区的品质是趋于现代性、保持开放性、容纳多元性、连同外源性、包容差异性。农村新型社区化内含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工农、城乡、邻里关系,内部治理过程中涉及多元关系的整合,可能遇到体现在资本的转变、惯习的转变、适应性的转变、角色的转变和文化的转变等方面的张力,会带来一定程度社会资本的衰减。农村新型社区化过程中要注重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构建农村新型社区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政府服务职能,完善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促进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治理问题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政治哲学视角下公共领域理性生活方式的构建
20
作者 王晶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34,共5页
对于良好生活秩序和理性生活方式的追求历来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理性生活方式的实现纳入其政治哲学的研究范畴,指出以商谈为原则的沟通和对话是理性生活方式构建的基本前提,话语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平等有效的商谈制... 对于良好生活秩序和理性生活方式的追求历来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理性生活方式的实现纳入其政治哲学的研究范畴,指出以商谈为原则的沟通和对话是理性生活方式构建的基本前提,话语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平等有效的商谈制定并遵守行为规范;程序主义法律体系的建制和保护是理性生活方式构建的根本保障,人权和人民主权、私人自主和公民自主通过此体系实现了统一和协调;以交往网络为特征的公共领域是理性生活方式构建的理想空间,公共舆论和规范性共识在这个自由交流的空间内产生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 理性生活 商谈 程序主义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