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向LSTM和激光散射信号的多电缆故障自动化同步探测方法
1
作者 倪艳荣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5,共5页
针对现阶段多根电缆故障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向LSTM和激光散射信号的多电缆故障自动化同步探测方法。首先,通过激光散射设备同时采集多根电缆的激光散射信号;其次,通过非线性匹配追踪方法获取电缆激光散射信号的波形特征数据... 针对现阶段多根电缆故障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向LSTM和激光散射信号的多电缆故障自动化同步探测方法。首先,通过激光散射设备同时采集多根电缆的激光散射信号;其次,通过非线性匹配追踪方法获取电缆激光散射信号的波形特征数据,并将此作为电缆故障探测模型的输入;最后,在双向LSTM模型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基于改进双向LSTM模型完成多电缆故障自动化同步探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多电缆故障自动化同步探测准确度更高、精度更高、且更适合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射信号 非线性匹配追踪方法 电缆故障 注意力机制 双向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电缆热解气体产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昀 胡蝶 +4 位作者 万留杰 赵筱赫 李萍 王卫东 李康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26,共6页
研究电缆的热解气体产生规律,可以为电缆火灾早期预警提供依据。本文针对常用电缆搭建了高温热解实验平台,分别对75、100、120、150℃下电缆PVC外护套的热解气体产生规律和185℃、225℃下电缆内部材料的热解气体产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 研究电缆的热解气体产生规律,可以为电缆火灾早期预警提供依据。本文针对常用电缆搭建了高温热解实验平台,分别对75、100、120、150℃下电缆PVC外护套的热解气体产生规律和185℃、225℃下电缆内部材料的热解气体产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C电缆外护套材料在75℃时已经发生热解,热解气体组分为CO和CO_(2);温度低于120℃时,热解气体组分只有CO和CO_(2),所以CO和CO_(2)适合作为常用电缆火灾的早期特征气体组分;当温度为150℃时,热解气体中出现了CH_(4)、C_(2)H_(4)、C_(3)H_(6)和CH_(3)Cl等气体组合,所以CH_(4)、C_(2)H_(4)、C_(3)H_(6)和CH_(3)Cl可以作为常用电缆过热故障加剧的特征气体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火灾 热解 特征气体 气体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向跳跃翻筋斗鼠群算法的UAV三维路径规划
3
作者 解瑞云 海本斋 +1 位作者 郭祖华 李萍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4,98,共8页
针对鼠群搜索算法(Rat Swarm Optimizer,RSO)在求解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三维路径规划问题时的收敛精度低,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方向跳跃翻筋斗鼠群算法(Multi-Direction Jump and Somersault RSO,MJSRSO)的UA... 针对鼠群搜索算法(Rat Swarm Optimizer,RSO)在求解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三维路径规划问题时的收敛精度低,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方向跳跃翻筋斗鼠群算法(Multi-Direction Jump and Somersault RSO,MJSRSO)的UAV三维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UAV三维路径规划优化模型;其次,在MJSRSO算法中,引入It⁃erative混沌自适应小孔成像学习策略初始化种群以增强种群多样性;同时融入了多方向跳跃型捕食和莱维翻筋斗追逐策略,并利用双平衡自适应对称锥形因子更好地控制算法局部开发和全局探索,提高算法的寻优能力。最后,利用MJSRSO算法求解了不同的UAV三维路径规划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这里提出的MJSRSO算法能够规划出代价最小的安全飞行路径,其寻优性能优于其他算法,证明了所提出的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鼠群优化算法 三维路径规划 自适应小孔成像学习 多方向跳跃策略 莱维翻筋斗策略 双平衡自适应对称锥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导电填料在导电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萍 倪艳荣 +2 位作者 李承斌 周睿哲 许思上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82-292,共11页
导电胶是一种由树脂基体和导电填料复合而成的先进微电子连接材料,因其环保、低固化温度和简便的应用工艺,在液晶面板、芯片组件、印刷电路和薄膜晶体管等微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导电胶存在电阻率较高的问题,限制了其性能的... 导电胶是一种由树脂基体和导电填料复合而成的先进微电子连接材料,因其环保、低固化温度和简便的应用工艺,在液晶面板、芯片组件、印刷电路和薄膜晶体管等微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传统导电胶存在电阻率较高的问题,限制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纳米导电填料利用它独特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有效降低了导电胶的电阻率,同时增强了其力学性能,成为提升导电胶性能的关键技术。本文深入探讨了碳系、银基、导电聚合物和复合型纳米填料在导电胶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填料种类、形态和表面性质对导电胶性能的影响,并阐释了其导电机理。同时,还展望了导电胶及其填料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导电胶的技术创新和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胶 导电填料 导电机理 协同效应 复合纳米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4)Fe_(3)(PO_(4))_(2)P_(2)O_(7)@C的合成与储钠性能
5
作者 王洪波 豆子航 +2 位作者 武晗 楚庄 王艳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12,共5页
钠离子电池是大型储能系统的理想电源,可通过纳米化和碳包覆提升铁基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性能。采用湿法球磨和喷雾干燥并结合高温烧结制备Na_(4)Fe_(3)(PO_(4))_(2)P_(2)O_(7)(NFPP)@C复合材料。通过XRD、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CV... 钠离子电池是大型储能系统的理想电源,可通过纳米化和碳包覆提升铁基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性能。采用湿法球磨和喷雾干燥并结合高温烧结制备Na_(4)Fe_(3)(PO_(4))_(2)P_(2)O_(7)(NFPP)@C复合材料。通过XRD、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CV及恒流充放电等测试,分析NFPP@C正极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NFPP@C材料呈现球状颗粒且表现为微纳米结构特征,当电压为1.5~4.2 V时,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倍率性和稳定的循环性。室温25℃下,材料在0.3 C时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4.6 mAh/g和100.7 mAh/g,以5.0 C循环5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5.2%;材料在-25℃和-35℃时,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1.1 mAh/g和72.3 mAh/g,低温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4)Fe_(3)(PO_(4))_(2)P_(2)O_(7)(NFPP) 碳包覆 喷雾干燥 正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电荷对高压电缆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倪艳荣 高俊国 +1 位作者 李承斌 郭永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0-34,88,共6页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表面电荷对高压电缆交联聚乙烯材料的直流闪络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实测表面电位分布推导出表面电荷密度分布规律,将其作为计算电场的边界条件,推导了相应的解析模型。设计实验验证了上述模型...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表面电荷对高压电缆交联聚乙烯材料的直流闪络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实测表面电位分布推导出表面电荷密度分布规律,将其作为计算电场的边界条件,推导了相应的解析模型。设计实验验证了上述模型,在保持电极接地,通过外部电晕对交联聚乙烯试样表面充电,改变电晕强度实现交联聚乙烯样品不同程度的表面电荷积聚。对表面带电试样在负极性直流电压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沿面放电试验。结果表明,表面负电荷的积聚提高了闪络性能,而表面正电荷的积聚降低了闪络电压水平。此外,实测和计算的闪络电压基本一致,所观测到的闪络特性的变化可归因于表面电荷产生的电场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表面电荷 直流闪络电压 流注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鼠群优化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 被引量:3
7
作者 解瑞云 海本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19,共8页
针对在复杂电力检测环境中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跳跃式自适应小孔成像反向学习鼠群优化(JAPRSO)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方法。JAPRSO算法引入了Sobol序列初始化种群以增强种群多样性;引入了非线性自适应因子实现动态... 针对在复杂电力检测环境中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跳跃式自适应小孔成像反向学习鼠群优化(JAPRSO)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方法。JAPRSO算法引入了Sobol序列初始化种群以增强种群多样性;引入了非线性自适应因子实现动态权衡局部开发和全局搜索能力;嵌入了跳跃式围捕猎物机制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同时,引入跳跃式自适应小孔成像反向学习追赶猎物机制以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路径规划方法寻优性能优于RSO算法、灰狼优化(GWO)算法,金枪鱼群优化(TSO)算法和海鸥优化(SOA)算法,能够有效地躲避威胁区,快速获得航迹代价最小的安全可行航迹,可适用于求解电力检测方面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群优化算法 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 非线性自适应因子 跳跃式围捕机制 自适应小孔成像反向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掺杂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倪艳荣 郭永亮 +1 位作者 李承斌 高俊国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40,共8页
空间电荷累积容易引起交联聚乙烯绝缘内部电场畸变,从而导致绝缘老化甚至失效,而纳米掺杂或改性可以抑制空间电荷的累积,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测量了二氧化硅和氧化镁纳米填料掺杂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特性和电导特性,并... 空间电荷累积容易引起交联聚乙烯绝缘内部电场畸变,从而导致绝缘老化甚至失效,而纳米掺杂或改性可以抑制空间电荷的累积,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测量了二氧化硅和氧化镁纳米填料掺杂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特性和电导特性,并结合带隙理论模型分析纳米填料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于二氧化硅掺杂的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氧化镁掺杂的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较低的空间电荷积聚程度和较小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纳米掺杂 空间电荷 电导率 带隙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改进鼠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2
9
作者 解瑞云 海本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0-54,共5页
鼠群优化(RSO)算法求解复杂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时易出现早熟现象导致求解精度不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改进鼠群优化(MRSO)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旋转小孔成像反向学习搜索策略,将其嵌入算法攻击猎物过程中对种群进行反... 鼠群优化(RSO)算法求解复杂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时易出现早熟现象导致求解精度不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改进鼠群优化(MRSO)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旋转小孔成像反向学习搜索策略,将其嵌入算法攻击猎物过程中对种群进行反向学习,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其次,引入Iterative混沌RPOBL反向学习策略保证了算法的初始种群多样性,提高了算法初始寻优效率与收敛精度;最后,在算法追逐猎物过程中,采用“双平滑”和“双碗式”非线性自适应因子动态平衡了算法的全局搜索与局部探索,增强了算法局部和全局寻优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图环境中,MRSO算法的路径寻优结果优于RSO、TSO和GWO算法,MRSO算法可快速和高效地解决复杂环境中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群优化算法 旋转小孔成像反向学习 Iterative混沌 双平滑非线性自适应因子 双碗式非线性自适应因子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故障产气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蝶 莫凡 +2 位作者 魏加达 李康 万留杰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86,共7页
研究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在高温和局部放电作用下的产气规律,可以为基于分解气体法的水轮发电机绝缘老化状态监测提供依据。针对水电站实际使用的定子线棒,搭建了高温热解实验平台,对100、120、150、250℃下的定子线棒热解气体进行了研究... 研究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在高温和局部放电作用下的产气规律,可以为基于分解气体法的水轮发电机绝缘老化状态监测提供依据。针对水电站实际使用的定子线棒,搭建了高温热解实验平台,对100、120、150、250℃下的定子线棒热解气体进行了研究;搭建了定子线棒局部放电实验平台,对定子线棒局部放电下的臭氧生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和CO_(2)适合作为定子线棒高温故障的早期特征气体;当定子线棒表面发生局部放电时,臭氧浓度与放电电压和放电时间有相关性;在同样放电条件下,半导电硅胶产生的臭氧浓度生成速率更大,具有更强的抗电晕性能,在定子槽中填充半导电硅胶有利于定子线棒的安全运行和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线棒 热解 局部放电 分解气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质盐LiPF6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俊彩 李俊歧 +1 位作者 郑舒 郭永亮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91-1893,共3页
六氟磷酸锂是现有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中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种电解质盐。介绍了国内外六氟磷酸锂主要制备工艺,并对这些工艺路线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综述了近年来传统HF法制备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的改进情况和新工艺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六氟磷... 六氟磷酸锂是现有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中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种电解质盐。介绍了国内外六氟磷酸锂主要制备工艺,并对这些工艺路线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综述了近年来传统HF法制备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的改进情况和新工艺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六氟磷酸锂今后的制备工艺的改进和创新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六氟磷酸锂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镁合金微弧氧化/有机复合涂层的研究现状及演进方向 被引量:3
12
作者 冀盛亚 常成 +2 位作者 常帅兵 倪艳荣 李承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5-334,共20页
医用镁及镁合金过快的降解速率严重缩短了其有效服役时间,过高的析氢速率引发局部炎症,束缚了其临床应用前景。微弧氧化(MAO)/有机复合涂层良好的抑蚀降析性能,在医用镁及镁合金表面改性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首先,从有机材料(植酸... 医用镁及镁合金过快的降解速率严重缩短了其有效服役时间,过高的析氢速率引发局部炎症,束缚了其临床应用前景。微弧氧化(MAO)/有机复合涂层良好的抑蚀降析性能,在医用镁及镁合金表面改性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首先,从有机材料(植酸(PA)、壳聚糖(CS)、硬脂酸(SA)、多巴胺(DA)、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聚乳酸(PLA)、聚已内酯(PCL))自身的组织及性能特征入手,分析了单一有机涂层提高镁及镁合金耐蚀性的作用机理,并指出单一涂层自身的性能弱点(单一MAO涂层微孔和裂纹的不可避免,单一有机涂层与镁合金结合强度低,易于剥落)限制了对镁合金降解保护效能。其次,从结合强度、耐蚀性、多功能性(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诱导再生性、抑菌抗菌性、载药缓释性等)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各MAO/有机复合涂层的结构特点、优势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以MAO/PCL(MAO/CS)复合涂层为基底涂层,通过PCL(CS)涂层与其他涂层的交叉组合,是实现医用镁合金植入材料的生物活性及多功能性的最佳路径。最后,对镁合金MAO/有机复合涂层的演进方向进行了科学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有机材料 复合涂层 演进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镁合金植入材料的发展策略及演进趋势 被引量:2
13
作者 冀盛亚 常成 +2 位作者 常帅兵 倪艳荣 李承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101,共13页
镁合金凭借其优异的生物安全性、生物诱导性、生物相容性及可贵的自降解性能,在骨植入及心血管支架领域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从合金化、制备方法、热处理及表面改性这四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医用镁合金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各... 镁合金凭借其优异的生物安全性、生物诱导性、生物相容性及可贵的自降解性能,在骨植入及心血管支架领域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从合金化、制备方法、热处理及表面改性这四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医用镁合金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各种工艺及表面改性方法的基本原理、技术优劣势,总结了它们对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针对镁合金临床应用的瓶颈,提出医用镁合金植入材料的最佳发展策略:一方面,通过合金化、制备方法及热处理三种工艺的协同耦合实现与自然骨组织力学行为的有效匹配;另一方面,通过表面改性处理实现对镁合金降解速率的精准调控。通过两种或多种表面改性技术的组合与交互来实现多功能性需求将成为未来镁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的主要演进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镁合金 植入材料 工艺的协同耦合 组合与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高导接触导线用Cu-Ni-Cr合金的时效处理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艳荣 李承斌 +1 位作者 郑先锋 王卫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12-114,119,共4页
对热轧态Cu-0.1Ni-0.5Cr合金进行了960℃×1 h固溶+460℃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采用OM、SEM、硬度测试和导电率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效时间对Cu-0.1Ni-0.5C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Cu-0.1Ni-0.5Cr合... 对热轧态Cu-0.1Ni-0.5Cr合金进行了960℃×1 h固溶+460℃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采用OM、SEM、硬度测试和导电率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效时间对Cu-0.1Ni-0.5C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Cu-0.1Ni-0.5Cr合金的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导电率先升高后基本不变。460℃×4 h时效处理的Cu-0.1Ni-0.5Cr合金的硬度和导电率达到峰值,分别为122.6 HV和79.5%IACS。460℃不同时间时效的Cu-0.1Ni-0.5Cr合金中析出大量第二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第二相数量逐渐增多并发生合并、长大,Cu-0.1Ni-0.5Cr合金最佳时效工艺为460℃×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0.1Ni-0.5Cr合金 时效时间 组织 硬度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元素掺杂增强BaZr_(0.15)Ti_(0.85)O_(3)陶瓷的介电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开拓 徐源 郭战永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5,共5页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离子掺杂的BaZr_(0.15)Ti_(0.85)O_(3)(BZT)陶瓷。研究了La离子掺杂对BZT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表明,所制备的BZT陶瓷均为钙钛矿赝立方相,La离子添加后衍射峰向高角度偏移;拉曼光...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离子掺杂的BaZr_(0.15)Ti_(0.85)O_(3)(BZT)陶瓷。研究了La离子掺杂对BZT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表明,所制备的BZT陶瓷均为钙钛矿赝立方相,La离子添加后衍射峰向高角度偏移;拉曼光谱测试表明,[A_(1)(TO_(3))]拉曼峰加强,且没有杂相生成,La离子掺杂后BZT陶瓷晶格常数减小;SEM观测结果表明,晶粒尺寸由8μm减小至2μm,孔洞减小密度增大;EDS测试表明,Ba、Zr、Ti、O和La 5种元素均匀分布,并未出现明显团聚,证明La离子较好融入到BZT晶格。对比未掺杂的BZT陶瓷,掺杂La离子后介电常数从未掺杂的9048提高至32461,提高约3.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酸钡陶瓷 介电常数 LA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基聚合物-陶瓷复合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承斌 倪艳荣 +2 位作者 杨书廷 郑先锋 冀盛亚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6-479,共4页
全固态电池(ASSB)由于能量密度高、热稳定性好、安全可靠而受到广泛关注。固体电解质是其关键部件。聚环氧乙烷(PEO)基聚合物-陶瓷复合固体电解质(CSE)体系具有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的特点,研究颇为广泛,适用于高性能ASSB。总结了PEO基聚... 全固态电池(ASSB)由于能量密度高、热稳定性好、安全可靠而受到广泛关注。固体电解质是其关键部件。聚环氧乙烷(PEO)基聚合物-陶瓷复合固体电解质(CSE)体系具有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的特点,研究颇为广泛,适用于高性能ASSB。总结了PEO基聚合物-陶瓷CSE的最新进展。从组分、电化学性能、无机陶瓷颗粒结构和离子导电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介绍了PEO基聚合物-无机陶瓷CSE的设计方向、主要挑战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乙烷 无机陶瓷 复合固体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全固态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