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仓能源桩系统绿色储粮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曾长女 罗晋 +2 位作者 谷贺 宋红领 王世慧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2,共5页
简化粮食入库后全周期控温供冷储粮流程,提出满仓主动降温与夏季粮仓热平衡2种供冷方案。通过理论公式计算2种方案下的供冷量需求,并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计算得出能源桩换热量,由此设计可满足上部粮仓供冷需求的能源桩运行方案。结果表明... 简化粮食入库后全周期控温供冷储粮流程,提出满仓主动降温与夏季粮仓热平衡2种供冷方案。通过理论公式计算2种方案下的供冷量需求,并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计算得出能源桩换热量,由此设计可满足上部粮仓供冷需求的能源桩运行方案。结果表明:在1万t储粮规模下,粮仓能源桩储粮技术可满足2种供冷方案下的能源需求,对比谷物冷却机与地源热泵储粮,其初期投入成本更低;对比空调储粮,其初期投入成本增加,但能源桩储粮技术可利用绿色清洁能源,储粮能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桩技术 清洁供冷 低温储粮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的散粮堆粮面异动识别算法研究与验证
2
作者 尹正富 许启铿 +1 位作者 刘永超 王俊岭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192,共7页
粮面异动监测是国家储备粮日常库存检查的重要内容,是粮食仓储监管的一项新需求。为了解决传统粮面异动监测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粮面异动监测方法。通过搭建一个能够模拟真实粮堆状态的足尺实验平台,利用高精度激光... 粮面异动监测是国家储备粮日常库存检查的重要内容,是粮食仓储监管的一项新需求。为了解决传统粮面异动监测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粮面异动监测方法。通过搭建一个能够模拟真实粮堆状态的足尺实验平台,利用高精度激光三维测量装置,设计了基于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和出入仓作业信息的散粮堆粮面异动识别算法,并通过实验平台进行了算法检验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直接获取高精度的粮堆表面坐标信息,克服了图像识别技术数据精度不足的问题;构建的基于粮堆形貌坐标信息和出入库作业状态数据的粮面异动判据算法,能够实现可靠的定量计算;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粮仓场景,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满足粮食库存动态监管需求,为粮面异动在线监测及预警提供了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散粮堆 粮面异动 图像识别 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浅圆仓偏心卸料动压力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金立兵 王旭 +3 位作者 朱豆豆 张京津 吴强 王振清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采用离散单元法,构建了双层浅圆仓偏心卸料的动压力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双层浅圆仓偏心卸料时仓体与颗粒之间的动态响应,分析了不同方向上的仓壁动压力、仓壁应力、仓壁位移、粮食颗粒的接触应力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偏心卸料时距离卸... 采用离散单元法,构建了双层浅圆仓偏心卸料的动压力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双层浅圆仓偏心卸料时仓体与颗粒之间的动态响应,分析了不同方向上的仓壁动压力、仓壁应力、仓壁位移、粮食颗粒的接触应力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偏心卸料时距离卸料口较远处的仓壁侧压力较小;上层仓壁应力最大处出现在0.35 m高度处,随着卸料时间的增加,仓壁最大应力和位移逐渐减小;随着卸料孔数量的增加,颗粒的接触应力逐渐减小;颗粒速度随着卸料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距离卸料口越近的颗粒,其速度变化越快。可为双层浅圆仓的结构分析与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浅圆仓 偏心卸料 离散元 数值分析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粮生态区平房仓光伏-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性能对比
4
作者 陈雁 戴诗渝 +3 位作者 杜潇 赵志文 闫喜龙 崔伟华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12-319,共8页
针对不同储粮生态区太阳能资源和气候条件特点,利用TRNSYS软件平台建立粮食平房仓光伏-地源热泵系统模型,对光伏-地源热泵系统在华北、华中、西南和华南4个储粮生态区的发电性能和机组制冷特性进行比较,为不同储粮生态区提供高效系统匹... 针对不同储粮生态区太阳能资源和气候条件特点,利用TRNSYS软件平台建立粮食平房仓光伏-地源热泵系统模型,对光伏-地源热泵系统在华北、华中、西南和华南4个储粮生态区的发电性能和机组制冷特性进行比较,为不同储粮生态区提供高效系统匹配形式和运行控制策略。结果表明:粮食平房仓光伏-地源热泵系统均能在10h内将粮仓温度降至(15±1)℃的范围,相对湿度维持在约67%,达到低温储粮要求;天津、赣州、昆明和珠海粮食储备库仓顶光伏系统与储能装置均运行良好,光伏发电效率约为20%;累计余电量昆明库最高,为5.58×10^(4)kMW·h,珠海库最低,为310kW·h。在整个制冷季内,除珠海库外,其余粮库的空调负载功率正常,逐时功率基本稳定在10~18kW;珠海库热泵机组满负荷运行时间占比较高,能效比由初始4.15下降至2.54,始终需要从电网补电,同时由于持续向土壤排热,珠海库土壤温度增幅达20℃,实际运行应采用冷却塔辅助散热,抑制土壤升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地源热泵 粮仓 TRNSYS仿真 储粮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排列堆叠方式的包装粮摩擦特性测试与分析
5
作者 丁永刚 马贞诚 +4 位作者 韩志强 许启铿 刘永超 张峰 王晨旭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6,共7页
包装堆垛存储是成品粮储藏的主要方式,堆垛倾斜倒塌是储藏过程中需关注的重要安全问题,其中包装粮摩擦特性是堆垛整体安全分析的关键因素。该文搭建了包装粮摩擦性能测试实验平台,进行了不同排列堆叠形式的包装粮层间摩擦特性测试与分... 包装堆垛存储是成品粮储藏的主要方式,堆垛倾斜倒塌是储藏过程中需关注的重要安全问题,其中包装粮摩擦特性是堆垛整体安全分析的关键因素。该文搭建了包装粮摩擦性能测试实验平台,进行了不同排列堆叠形式的包装粮层间摩擦特性测试与分析。研究表明:包装粮的变形是其层间摩擦特性的显著影响因素,层间接触摩擦力随变形的增大而增大,最终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稳;包装粮的摩擦特性是由包装袋的层间接触摩擦性能、包装袋表面粮食颗粒间的咬合作用以及袋间相互嵌固效应共同影响的;多层堆叠的包装粮由于堆叠时侧面会向外轻微膨胀,而与相邻包装粮侧面形成挤压作用,层间接触等效摩擦系数相较于单面接触时更大;相同竖向荷载下,包装粮纵横十字交错排列(下部横向并列)相较于层叠无缝排列的等效摩擦系数增大41%~47%,四面接触挤压排列相较于双面接触挤压排列的等效摩擦系数增大38%~57%。该研究成果为包装粮堆垛倒塌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堆垛存储 包装粮 摩擦性能测试平台 层间摩擦特性 排列堆叠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房仓准低温储藏稻谷温度场的演变规律
6
作者 吴强 朱豆豆 +2 位作者 熊宏 段海静 金立兵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2,共7页
通过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平房仓准低温储藏稻谷温度场的时空分布。通过对平房仓准低温储藏稻谷进行了为期14个月粮温实验,得到了稻谷温度场的演变规律;同时构建了准低温储藏稻谷温度场的数值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并与... 通过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平房仓准低温储藏稻谷温度场的时空分布。通过对平房仓准低温储藏稻谷进行了为期14个月粮温实验,得到了稻谷温度场的演变规律;同时构建了准低温储藏稻谷温度场的数值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并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利用本文模型对26个月内的稻谷温度场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在为期14个月平房仓准低温储藏的实验过程中,稻谷的整体平均温度低于17℃,最高值是15.57℃、最低值是11.32℃;依据模型对平房仓准低温储藏26个月进行模拟,在整个模拟过程中稻谷整体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平均粮温仍处于17℃以下;月平均最高粮温均出现在每年的九月份,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为14.85℃、15.34℃,表层粮温最高值同样出现在九月份分别为15.3℃、15.8℃。本文探究的稻谷温度场演变规律,可为稻谷平房仓准低温储藏提供应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房仓 准低温储藏 现场实验 数值模拟 粮食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静摩擦系数下地下浅圆仓中心卸料的动力效应
7
作者 金立兵 张京津 +2 位作者 王旭 朱豆豆 刘月芳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4,共8页
地下浅圆仓可利用浅层地能实现粮食自然准低温储藏以保证粮食品质,是绿色储粮的适宜仓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粮食颗粒间静摩擦系数对地下浅圆仓中心卸料时粮食颗粒与仓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构... 地下浅圆仓可利用浅层地能实现粮食自然准低温储藏以保证粮食品质,是绿色储粮的适宜仓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粮食颗粒间静摩擦系数对地下浅圆仓中心卸料时粮食颗粒与仓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构建了地下浅圆仓的数学分析模型;通过对比数值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对不同静摩擦系数时仓体与粮食颗粒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静摩擦系数下的仓壁动压力、卸料率、粮食颗粒之间接触应力与速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静摩擦系数的增加,仓壁侧压力与卸料率逐渐减小;颗粒间横向、竖向接触应力与速度均随着静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地下浅圆仓卸料时的动力性能,并为其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浅圆仓 静摩擦系数 动态响应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仓能源桩系统准低温绿色储粮节能降碳评价分析
8
作者 曾长女 马赛龙 张振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186,共8页
为研发一种利用清洁绿色的地能为粮仓提供低温冷源的粮仓能源桩准低温储粮系统,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粮仓能源桩系统中换热管流速与运行时间对系统换热节能效果的影响,提出优化运行策略以提升该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及节能降碳效果。以... 为研发一种利用清洁绿色的地能为粮仓提供低温冷源的粮仓能源桩准低温储粮系统,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粮仓能源桩系统中换热管流速与运行时间对系统换热节能效果的影响,提出优化运行策略以提升该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及节能降碳效果。以郑州市某粮仓为例,在夏季降温工况下进行的分析表明:能源桩系统的流速显著影响桩体换热量及能耗。合理控制运行与间歇时间既能保证节能效果,也能满足粮仓准低温储粮要求。优化后的粮仓能源桩调控方案相比未调控方案,能耗降低了18.7%,与谷冷机、空调和地源热泵等降温方案相比,能源桩系统的能耗分别降低了65.6%、45.9%和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仓能源桩 数值模拟 准低温储粮 节能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震时程法的柱承式筒仓地震易损性分析
9
作者 曹利岗 李建业 +1 位作者 许启铿 王丽坤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为克服筒仓结构在地震易损性评估时需要进行大量非线性时程分析的不足,采用基于耐震时程法(endurance time method,ETM)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筒仓结构进行易损性的快速评估。以IV类场地柱承式筒仓为研究对象,选取实际天然地震动记录为目... 为克服筒仓结构在地震易损性评估时需要进行大量非线性时程分析的不足,采用基于耐震时程法(endurance time method,ETM)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筒仓结构进行易损性的快速评估。以IV类场地柱承式筒仓为研究对象,选取实际天然地震动记录为目标反应谱合成3条耐震时程曲线,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柱承式筒仓模型并输入耐震时程曲线,将ETM分析结果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TM分析结果与IDA分析结果的中位值相匹配,满足筒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精度要求;筒仓不同支承柱在地震作用下的基底剪力分配情况与储料质量无关,仅取决于支承柱位置;ETM所得的筒仓地震易损性曲线与IDA易损性曲线基本吻合,耐震时程法可作为柱承式筒仓抗震性能分析、预测和评估的高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承式筒仓 地震易损性 耐震时程法 增量动力分析 粮食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出仓作业频繁的筒仓散粮堆平均密度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启铿 刘永超 +4 位作者 袁庆利 吴强 周志耀 王俊岭 韩峰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7-32,共6页
散粮堆的平均密度是粮食库存数量实时在线检测的重要参数。为解决粮食加工企业库存数量盘点中存在的散粮堆平均密度取值难题,在对比分析了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粮食加工企业进出仓作业频繁的筒仓散粮堆平均密度计算方法,... 散粮堆的平均密度是粮食库存数量实时在线检测的重要参数。为解决粮食加工企业库存数量盘点中存在的散粮堆平均密度取值难题,在对比分析了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粮食加工企业进出仓作业频繁的筒仓散粮堆平均密度计算方法,并选取一个稻谷筒仓的完整进出粮过程,对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实用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满足使用要求。该方法简单实用,精度较好,克服了现有修正系数法的不足,为粮食加工企业动态库存数量盘点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加工企业 散粮堆 平均密度 修正系数 库存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改性ZSM-5沸石分子筛吸附去除水中Pb^(2+)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健 万东锦 +1 位作者 刘永德 李功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77-283,共7页
采用Na OH溶液对市售ZSM-5沸石分子筛进行改性,研究发现,碱改性分子筛吸附去除水中Pb2+的性能得到提高,经0.50 molL Na OH改性效果最好。对改性前后分子筛的吸附动力学及等温线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前后分子筛吸附过程均符合假二阶... 采用Na OH溶液对市售ZSM-5沸石分子筛进行改性,研究发现,碱改性分子筛吸附去除水中Pb2+的性能得到提高,经0.50 molL Na OH改性效果最好。对改性前后分子筛的吸附动力学及等温线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前后分子筛吸附过程均符合假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30℃下碱改性分子筛最大吸附容量为54.64 mgg,是未改性分子筛的1.60倍。对于初始浓度为20 mgL的Pb2+,当碱改性分子筛投加量大于1.0 gL时,吸附去除率大于98.5%。考察水中常见阳离子Cu2+、K+、Na+、Mg2+的干扰作用,各离子影响顺序为Cu2+>Na+≈K+>Mg2+。此外,采用红外光谱、BET和XRD手段对改性前后分子筛进行表征,发现分子筛孔径增大,硅铝比降低是改性分子筛吸附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沸石分子筛 碱改性 吸附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库存数量动态监测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揣君 项鹏飞 +5 位作者 许启铿 吴文福 袁庆利 吴强 刘永超 周志耀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3-40,共8页
粮食库存数量动态监测技术已成为粮食仓储管理新的技术需求。在粮食库存数量静态监测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提出动态监测技术的难点问题,重点介绍了动态库存数量监测在三维测量装置开发、超大型粮堆多测站数据采集及融合技术、不规则粮... 粮食库存数量动态监测技术已成为粮食仓储管理新的技术需求。在粮食库存数量静态监测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提出动态监测技术的难点问题,重点介绍了动态库存数量监测在三维测量装置开发、超大型粮堆多测站数据采集及融合技术、不规则粮堆高精度体积算法、复杂异型粮堆平均密度取值方法、集成管理软件平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粮食库存数量动态监测系统测量误差小于2%,满足使用要求,为粮食行业仓储业务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数量 动态监测 不规则粮堆 测量装置 粮堆平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食品添加剂对改善速冻水饺生产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向英 翟耀琨 +1 位作者 王绍文 马福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5期305-307,共3页
主要讨论了速冻水饺生产现状和生产中影响水饺皮质量的关键工艺,从保水剂、乳化剂、增稠剂3种类别的单体添加剂分析了复配食品添加剂对速冻水饺皮品质的作用,并用粉质特性实例论证了复配食品添加剂对水饺皮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复配添... 主要讨论了速冻水饺生产现状和生产中影响水饺皮质量的关键工艺,从保水剂、乳化剂、增稠剂3种类别的单体添加剂分析了复配食品添加剂对速冻水饺皮品质的作用,并用粉质特性实例论证了复配食品添加剂对水饺皮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复配添加剂对水饺用普通中筋粉的稳定时间和弱化度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使其粉质特性有总体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水饺 生产 复配食品添加剂 面粉粉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质过程小麦水分变化及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成 《粮油食品科技》 2018年第4期6-12,共7页
调质的目的是改变小麦中水分的含量,提高粮食的加工品质。以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国产小麦(软、中、硬)为实验材料,设置梯度温度,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条件下水分状态变化;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NMRI)研究不同条件下的水分迁移规律。... 调质的目的是改变小麦中水分的含量,提高粮食的加工品质。以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国产小麦(软、中、硬)为实验材料,设置梯度温度,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条件下水分状态变化;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NMRI)研究不同条件下的水分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调质温度条件下,各样品T_(21)、A_(21)均呈显著上升趋势;T_(22)、A_(22)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T_(23)与温度为正相关性,A_(23)调质初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NMRI表明水分在小麦籽粒内传导有两个主要路径和一个辅助路径,一是水分通过珠心层进入胚部向茸毛端扩散,二是透过糊粉层细胞壁由外向内渗透;辅助路径为水分从茸毛端逐步向胚乳中心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调质 核磁共振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风作业条件的公式法推导研究
15
作者 周全申 张来林 +2 位作者 李广玉 史利平 王绍文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在分析大气饱和绝对湿度、粮堆温度、平衡相对湿度以及粮食水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判断机械通风作业条件的计算公式,为实时监控机械通风作业提供了数学依据。
关键词 粮食储藏 机械通风 温度 湿度 水分 作业条件 公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双层浅圆仓中心卸料的动态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立兵 王旭 +2 位作者 朱豆豆 吴强 王振清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201,共9页
上下双层浅圆仓作为一种新型粮食储藏结构,既可以保证储粮品质,又具有节约用地、节能减碳、机械化程度高等优势。采用离散元与有限元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上下双层浅圆仓中心卸料过程粮食颗粒与仓壁之间动态响应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实验与... 上下双层浅圆仓作为一种新型粮食储藏结构,既可以保证储粮品质,又具有节约用地、节能减碳、机械化程度高等优势。采用离散元与有限元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上下双层浅圆仓中心卸料过程粮食颗粒与仓壁之间动态响应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实验与缩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缩尺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将缩尺模型数值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行性;进而对上下双层浅圆仓中心卸料过程粮食-仓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卸料过程中上下层均出现了侧压力突增和震荡的现象,且在越接近每层仓壁中间位置处,超压系数越大;粮食-仓体共同作用后上下层仓壁的应力均在距离仓壁底部1/4处达到最大。本文可为上下双层浅圆仓的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浅圆仓 中心卸料 离散元 数值分析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散粮楼房仓仓壁动态侧压力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启铿 张睿良 +3 位作者 刘强 曹利岗 丁永刚 王惠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8,共10页
地震作用下贮料对仓壁产生的动态侧压力是影响散粮楼房仓结构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该研究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例为1:25的三层楼房仓试验模型,进行了3条地震波下不同加载等级的振动台试验,分析获得了贮料地震反应特性、仓壁动态侧压力... 地震作用下贮料对仓壁产生的动态侧压力是影响散粮楼房仓结构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该研究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例为1:25的三层楼房仓试验模型,进行了3条地震波下不同加载等级的振动台试验,分析获得了贮料地震反应特性、仓壁动态侧压力变化规律及超压系数,提出了仓壁动态侧压力计算方法。研究表明:不同楼层同一高度处仓壁动态侧压力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步,沿楼房仓高度方向逐步滞后,且其均滞后于对应楼层仓壁加速度峰值时刻;各楼层仓壁动态侧压力逐层增大,每升高一层,增大约29%,且同一楼层的仓壁动态侧压力沿高度逐渐增大,仓壁上部、中部动态侧压力分别是下部的2.5倍、1.4倍;一、二、三层的超压系数最大值依次为2.9、3.4、4.1,且均位于每层仓壁上部位置;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仓壁动态侧压力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散粮楼房仓结构抗震设计,应考虑仓壁动态侧压力的影响与不同楼层的差异性。研究成果可为散粮楼房仓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模型 散粮楼房仓 振动台试验 动态侧压力 超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地下双层浅圆仓静态储粮温度场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立兵 朱豆豆 +3 位作者 李闯 吴强 王宇航 张为博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0,共8页
粮食温度是影响储粮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揭示半地下双层浅圆仓的储粮温度场分布规律,本文建立了地上浅圆仓和地下仓的粮堆数学分析模型,并通过现场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半地下双层浅圆仓数值模型,分析低温... 粮食温度是影响储粮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揭示半地下双层浅圆仓的储粮温度场分布规律,本文建立了地上浅圆仓和地下仓的粮堆数学分析模型,并通过现场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半地下双层浅圆仓数值模型,分析低温入粮后静态储藏1年期间的粮堆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半地下双层浅圆仓地上层靠近仓壁2 m内的粮温受外界气温影响变化明显,温度范围在10.62~27.37℃,地下层粮温常年处在准低温状态,平均温度不超过地下恒温区温度17℃;入冬时地上层粮堆在距仓壁1~3 m之间会短期形成一个热量聚集区,导致近仓壁处粮堆温差较大,随后外围区温度缓慢降低,形成“热心冷皮”;仓壁的保温隔热措施可有效减小气温对粮温的影响,地上层夏季最高粮温较未做保温的地上浅圆仓低3.86℃左右。研究结果可为半地下双层浅圆仓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地下双层浅圆仓 静态储粮 温度场 数值分析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粮工况下柱承式立筒仓结构动力特性
19
作者 刘强 陈鹏飞 +3 位作者 许启铿 丁永刚 郭呈周 宋红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32-239,共8页
柱承式立筒仓广泛应用于国家粮食储备,不同储粮工况对其结构动力特性影响显著。为揭示粮食散体对柱承式立筒仓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合某实际柱承式立筒仓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例为1/25的有机玻璃筒仓模型,在空仓、半仓、3/4仓和满仓4种储... 柱承式立筒仓广泛应用于国家粮食储备,不同储粮工况对其结构动力特性影响显著。为揭示粮食散体对柱承式立筒仓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合某实际柱承式立筒仓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例为1/25的有机玻璃筒仓模型,在空仓、半仓、3/4仓和满仓4种储粮状态下,进行了振动台模态试验、有限元数值分析和自振频率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储粮工况对柱承式立筒仓试验模型的固有频率影响显著,随储粮状态变化,固有频率减小幅度较大,应在结构设计中加以考虑;空仓状态下阻尼比最小,满仓状态比空仓增大42.65%,仓内原有储粮越多,阻尼比增值越大,减震耗能效果越明显;有限元模型一阶固有频率与试验值平均误差为5.1%,所建有限元模型较为合理,为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及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法;简化的三质点串联多自由度的弹性动力模型较为准确计算柱承式立筒仓在4种储粮工况下的固有频率,试验值与理论值平均误差为5.6%。研究结果可为柱承式立筒仓结构动力特性计算提供参考,为其抗震性能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贮藏 柱承式立筒仓 动力特性 模态试验 有限元分析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陈桂香 岳龙飞 +1 位作者 林淼达 张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2,共6页
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对储粮安全和粮仓通风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立了机械通风冷却过程中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数学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用C语言编写了用户自定义源项(UDF),实现了谷粒吸附和解析水分时热量交换和水分迁移的CFD数... 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对储粮安全和粮仓通风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立了机械通风冷却过程中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数学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用C语言编写了用户自定义源项(UDF),实现了谷粒吸附和解析水分时热量交换和水分迁移的CFD数值模拟。以某高大平房仓为例,建立了通风冷却过程中粮仓的三维物理模型;以瞬态条件下外界环境随时间变化的空气温湿度为入口边界条件,通过对比CFD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验证了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数学模型,得出通风冷却过程中粮堆内热湿耦合传递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平房仓 热湿耦合传递 数值模拟 通风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