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型船舶自动舵远程智能电控系统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林生 周炜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7-99,共3页
目前多数中小型自动舵船舶采用的控制系统,多为以本地船舶数据为基础的本地实时控制系统。此种系统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船舶驾驶强度,但是存在安全数据无法实时自动远程反馈,不支持远程应急处置操作的问题。因此提出中小型船舶自动... 目前多数中小型自动舵船舶采用的控制系统,多为以本地船舶数据为基础的本地实时控制系统。此种系统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船舶驾驶强度,但是存在安全数据无法实时自动远程反馈,不支持远程应急处置操作的问题。因此提出中小型船舶自动舵远程智能电控系统设计。基于智能化技术,通过采用PCL远程控制架构,对中小型船舶电控系统的硬件结构、算法策略进行重新设计,增加网络数据交互功能硬件与算法,实现电控系统具备远程智能控制的功能。测试证明,设计系统兼容性好、功能稳定、易用性强,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小型船舶的日常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型船舶 自动操舵 远程智能 电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无人艇操纵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姜岩蕾 周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X期70-72,共3页
利用仿人智能控制技术设计具有高度自适应性的无人艇操纵控制系统。首先阐述仿人智能控制的步骤,然后根据无人艇操纵的特点设计操纵控制级,得到以运动控制的模态控制集和运动控制级的推理规则集。最后将本文的仿人智能控制技术与S面自... 利用仿人智能控制技术设计具有高度自适应性的无人艇操纵控制系统。首先阐述仿人智能控制的步骤,然后根据无人艇操纵的特点设计操纵控制级,得到以运动控制的模态控制集和运动控制级的推理规则集。最后将本文的仿人智能控制技术与S面自适应控制技术进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无人艇操控方面灵活性高、适应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人智能控制 S面自适应控制 操作控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杏果分拣产线 被引量:1
3
作者 党淼 王娜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4期38-44,74,共8页
为解决杏果分拣过程中因果实体积小而拾取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分拣系统。根据单目视觉的固定视觉系统工作原理,建立视觉采集平台,结合相机的内部和外部参数变换公式,通过标定算法优化,分别对相机安装误差和相机成像... 为解决杏果分拣过程中因果实体积小而拾取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分拣系统。根据单目视觉的固定视觉系统工作原理,建立视觉采集平台,结合相机的内部和外部参数变换公式,通过标定算法优化,分别对相机安装误差和相机成像畸变进行修正,在原有步进电机的基础上加入专家PID控制系统,并通过机器人轨迹规划实验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杏果拾取率达到99.1%,满足产线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视觉标定 专家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D技术太阳能电池TiO_2-La(NO_3)_3薄膜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申一歌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8-832,共5页
为了抑制、减小暗电流的生成,并且提高电子的注入效率以及传输的速率,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以及转换稳定性。基于SEM图像以及XPS技术对水热法制备得到TiO_2浆料的外形及其主要成分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出对TiO_2浆料进行La_2O_... 为了抑制、减小暗电流的生成,并且提高电子的注入效率以及传输的速率,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以及转换稳定性。基于SEM图像以及XPS技术对水热法制备得到TiO_2浆料的外形及其主要成分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出对TiO_2浆料进行La_2O_3覆膜可以对电极间的电子反应进行十分有效地控制,使得太阳能电池的光电化学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浆料 染料敏化光电电池 电化学阻抗谱技术 表面覆膜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记昌 李仁 吕俊霞 《兵工自动化》 2020年第1期32-34,67,共4页
针对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根据二次回路的工作原理,利用现代技术,结合我国继电保护与二次回路的现状,提出继电保护技术发展朝着智能化、网络化... 针对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根据二次回路的工作原理,利用现代技术,结合我国继电保护与二次回路的现状,提出继电保护技术发展朝着智能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及通信一体化方向进行,二次回路向着综合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并分别对继电保护与二次回路领域中新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结果表明,该研究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二次回路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力监控系统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林生 王臻卓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317,共5页
针对当前电力监控系统存在的数据量大、能量消耗多等难题,为了获得更优的电力监控效果,设计了基于压缩感知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相融合的电力监控系统。首先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电力监控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采用压缩感知技术对电力监控数... 针对当前电力监控系统存在的数据量大、能量消耗多等难题,为了获得更优的电力监控效果,设计了基于压缩感知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相融合的电力监控系统。首先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电力监控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采用压缩感知技术对电力监控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减少数据量,降低传输压力,然后对数据进行重建,得到重建后的电力监控数据,最后采用具体数据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大幅度精简电力监控数据,加快了数据传输速度,减少了数据传输时延,而且提升了数据传输成功率,数据传输误差控制在实际应用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控制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 压缩感知技术 数据传输时延 传输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CPLD的悬臂式掘进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艳赞 史增芳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22,共3页
针对掘进机工作载荷突变导致系统稳定性变差和截割效率低的问题,在分析影响掘进机工作载荷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DSP+CPLD为核心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多传感器技术进行煤岩动态感知,构建基于RBF-PID的自适应截割控制策略和系统结... 针对掘进机工作载荷突变导致系统稳定性变差和截割效率低的问题,在分析影响掘进机工作载荷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DSP+CPLD为核心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多传感器技术进行煤岩动态感知,构建基于RBF-PID的自适应截割控制策略和系统结构,完成了截割头转速、截割臂移动速度与工作载荷之间的匹配,从而达到断面截割成形的自适应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智能控制系统在工作载荷突变条件下,稳态工作的响应效率达到设定目标值,表明该控制器不仅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且确保了悬臂式掘进机在工况突变状况下的截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掘进机 DSP CPLD 自适应截割 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1+1维厄米-高斯损耗光孤子 被引量:6
8
作者 白东峰 卢宏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4-589,共6页
用变分法研究了强非局域非线性有损耗介质中1+1维厄米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光束参量在介质中传输所遵循的规律及其形成损耗光孤子所需要的临界功率。当初始功率接近临界功率时,光束的束宽按准正弦或准余弦规律作准周期展宽变化。... 用变分法研究了强非局域非线性有损耗介质中1+1维厄米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光束参量在介质中传输所遵循的规律及其形成损耗光孤子所需要的临界功率。当初始功率接近临界功率时,光束的束宽按准正弦或准余弦规律作准周期展宽变化。通过比较,利用变分法所得到的解析解与数值解在光束传输一段较长距离内都符合的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变分法 厄米高斯光束 损耗孤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控硅调光器和LED驱动电源的兼容性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慧 王臻卓 李治中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8-961,共4页
LED光源具有绿色,节能,减排的特点,其使用寿命较长,采用数字化调节的特点受到大众的欢迎。但现有的LED电源其驱动电源模块和调光装置经常产生不匹配现象,使得调光的过程中,状态不连续,频闪状况时有发生。针对现有的不兼容状况,本文解析... LED光源具有绿色,节能,减排的特点,其使用寿命较长,采用数字化调节的特点受到大众的欢迎。但现有的LED电源其驱动电源模块和调光装置经常产生不匹配现象,使得调光的过程中,状态不连续,频闪状况时有发生。针对现有的不兼容状况,本文解析了TRIAC的调光译码状况,分析了外接无源泄放以及有源阻尼的硬件模块。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调光电路能够有效处理调光过程中发生的频闪状况。本文方法能够提升可控硅调光装置和LED驱动电源之间的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数字化 调光装置 频闪 TRI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掘进机截割臂载荷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艳赞 史增芳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4-176,共3页
针对掘进机截割臂由于受环境以及不合理设计的影响,当载荷过大时会引起截割臂部件断裂和脱落等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BAQUS系统的截割臂载荷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截割臂的运动过程及其各部件的受力情况,设计了截割臂载荷的分析流程,并... 针对掘进机截割臂由于受环境以及不合理设计的影响,当载荷过大时会引起截割臂部件断裂和脱落等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BAQUS系统的截割臂载荷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截割臂的运动过程及其各部件的受力情况,设计了截割臂载荷的分析流程,并选取了3种极端截割工况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截割臂及其组件的载荷分析,实验结果合理有效且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能够作为掘进机截割臂以及类似设备结构优化以及改进的方法,进而避免因过大载荷而引起的设备损坏问题。对进一步提升掘进机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截割臂 ABAQUS 载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摘机器人运动目标逼近方法研究——基于分裂迭代和模糊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娜 汤金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61,224,共5页
为了解决采摘机器人作业过程中果实振荡造成目标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运动果实的帧间差分法的扰动识别方法,并在帧间差分方法中引入了分裂迭代和模糊控制算法,实现了帧间差分背景图像的分离和子图像的有效聚类。依据该识别方... 为了解决采摘机器人作业过程中果实振荡造成目标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运动果实的帧间差分法的扰动识别方法,并在帧间差分方法中引入了分裂迭代和模糊控制算法,实现了帧间差分背景图像的分离和子图像的有效聚类。依据该识别方法,对采摘机器人的目标逼近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得到了更加准确的目标空间位置获取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对运动果实目标逼近的有效性,采用虚拟仿真和机器人样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运动果实空间坐标获取和果实采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裂迭代模糊聚类的帧间差分方法,可以有效地对运动目标进行识别,识别误差较低,获得的位置坐标较为准确,可以满足果实采摘机器人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目标逼近 分裂迭代 模糊聚类 帧间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滤波的移动机器人跟踪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清智 靳果 《兵工自动化》 2018年第3期18-20,共3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非线性系统中匀速运动的实时跟踪定位问题,对基于粒子滤波的移动机器人跟踪定位算法进行研究。在控制系统中引入粒子滤波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退化因子,最后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避免粒子滤波算法在非线性...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非线性系统中匀速运动的实时跟踪定位问题,对基于粒子滤波的移动机器人跟踪定位算法进行研究。在控制系统中引入粒子滤波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退化因子,最后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避免粒子滤波算法在非线性系统的失效和单样本等问题,改善移动机器人在跟踪定位系统中的非高斯噪声影响,明显提高移动机器人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定位 修正因子 MM-KF 粒子滤波 退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智能分拣产线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3
作者 党淼 王娜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5期18-21,共4页
针对果实分拣中存在识别精度低、单个果实信息处理时间长的问题,对国内外的水果智能分拣生产线进行研讨和分析。根据水果分拣产线的工作原理,结合工业机器人和视觉分拣技术,提出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 针对果实分拣中存在识别精度低、单个果实信息处理时间长的问题,对国内外的水果智能分拣生产线进行研讨和分析。根据水果分拣产线的工作原理,结合工业机器人和视觉分拣技术,提出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使用光谱技术分析水果的化学性质等方法,对水果瑕疵检测和成熟度分拣进行分析,并分别对CNN和光谱分析技术在水果分拣中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对提高水果瑕疵检测和分拣精度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分拣 智能产线 卷积神经网络 光谱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变流器IGBT模块损耗及结温的计算分析及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臻卓 王慧 郝春玲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6-300,共5页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由于IGBT模块失效造成高故障率的问题,提出了在不同工况下其IGBT模块结温的准确计算方法及其变化规律分析。首先,建立了机侧及网侧变流器IGBT模块基于开关周期的损耗及结温计算模型;其次,在全工况运行下对机侧及...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变流器由于IGBT模块失效造成高故障率的问题,提出了在不同工况下其IGBT模块结温的准确计算方法及其变化规律分析。首先,建立了机侧及网侧变流器IGBT模块基于开关周期的损耗及结温计算模型;其次,在全工况运行下对机侧及网侧变流器IGBT模块损耗和稳态结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不断增加,机侧及网侧变流器IGBT模块的损耗总体呈增大趋势,二者变化趋势局部不同;机侧变流器IGBT模块结温变化要比网侧的更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变流器 IGBT 模块损耗 计算分析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的卡尔曼滤波定位算法改进与仿真 被引量:1
15
作者 靳果 朱清智 《兵工自动化》 2018年第4期69-72,共4页
针对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于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时出现的误差值较大和算法发散现象,在定位算法中引入修正因子对状态估计方程进行优化。分析传统卡尔曼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定位算法原理,研究运动过程中驱动力... 针对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应用于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时出现的误差值较大和算法发散现象,在定位算法中引入修正因子对状态估计方程进行优化。分析传统卡尔曼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定位算法原理,研究运动过程中驱动力和摩擦力对移动机器人的影响,引入修正因子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并对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和改进算法做仿真对比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修正因子对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都具有改进效果,能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传统卡尔曼滤波 扩展卡尔曼滤波 定位算法改进 位置预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主轴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申一歌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0-344,共5页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永磁同步电机因其高精度且超高速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针对高速电主轴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结合永磁同步电机特点,采用基于电流双闭环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再通过对转子位置的开环估计,实现了对高速永磁同步...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永磁同步电机因其高精度且超高速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针对高速电主轴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结合永磁同步电机特点,采用基于电流双闭环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再通过对转子位置的开环估计,实现了对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显示,该矢量控制方法准确性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 矢量控制 反电势 永磁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姿态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阳 汪海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8-30,共3页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受复杂海情影响会产生摇摆运动,为保证船舶航行的稳定性,必须优化设计船舶姿态控制系统。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借助仿真系统平台对姿态控制系统的执行情况进行模拟,验证姿态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为改进设计方案提供数...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受复杂海情影响会产生摇摆运动,为保证船舶航行的稳定性,必须优化设计船舶姿态控制系统。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借助仿真系统平台对姿态控制系统的执行情况进行模拟,验证姿态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为改进设计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本文研究船舶姿态控制系统的仿真平台总体架构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利用该仿真平台进行船舶姿态控制系统仿真分析与精度分析,能够实现船舶姿态控制系统的可视化仿真操作,增强仿真的真实感和交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姿态控制系统 仿真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IC单片机的航行触礁风险红外预警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慧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3-45,共3页
触礁预警信号是船体、礁石与预警系统通过射频技术实现的,当前的红外预警系统中射频信号通信采用单工通信方式,导致系统获取触礁风险等级的速度较慢,据此在应用PIC单片机的前提下,设计航行触礁风险红外预警系统。在硬件方面,用PIC单片... 触礁预警信号是船体、礁石与预警系统通过射频技术实现的,当前的红外预警系统中射频信号通信采用单工通信方式,导致系统获取触礁风险等级的速度较慢,据此在应用PIC单片机的前提下,设计航行触礁风险红外预警系统。在硬件方面,用PIC单片机替换原有系统部分硬件,加强对多类型射频信号的传输速度。在软件设计方面,利用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航行触礁风险,通过设置隶属度区分风险等级,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实现对红外预警系统射频信号通信方式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预警系统相比,此次设计的系统可以快速获取触礁风险等级,提升船舶的航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单片机 航行触礁风险 红外预警系统 半双工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Sb热光伏电池的p层设计优化
19
作者 靳果 朱清智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65-673,共9页
GaSb热光伏电池结构中的p-GaSb层是主要的光子吸收区。为了改善p-GaSb层的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等指标,首先研究了不同衬底温度和电池前电极对p-GaSb薄膜材料性能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电池p-GaSb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 GaSb热光伏电池结构中的p-GaSb层是主要的光子吸收区。为了改善p-GaSb层的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等指标,首先研究了不同衬底温度和电池前电极对p-GaSb薄膜材料性能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电池p-GaSb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并引入分层制备pGaSb层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对p-GaSb薄膜材料的结晶质量、电学特性和光学特性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前电极影响p-GaSb薄膜的内部结构和电池的光电转换性能,采用500℃衬底温度和ZnO作为电池前电极是最优的制备条件。采用p+-GaSb/p-GaSb的分层结构并优化p+-GaSb层和p-GaSb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后,制备出了转换效率分别为9.13%(AM1.5光照测试)和20.32%(AFORS-HET模拟1450 K热辐射)的热光伏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底温度 前电极 厚度 掺杂浓度 AM1.5光照测试 AFORS-HET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在舰船辐射噪声分类中的研究
20
作者 黄宗建 曹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58-60,共3页
在现代化的军事舰船中,舰船噪声的控制一直都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具有良好的噪声辐射识别与控制能力的一方,能够在战争情况下占尽优势,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船舶噪声由于特性复杂,与船舶本身及环境因素都有相当大的关系,所以对其... 在现代化的军事舰船中,舰船噪声的控制一直都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具有良好的噪声辐射识别与控制能力的一方,能够在战争情况下占尽优势,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船舶噪声由于特性复杂,与船舶本身及环境因素都有相当大的关系,所以对其的识别与分类一直都是个难点。本文首先对舰船的辐射噪声分类进行阐述,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舰船噪声数据作低维度的分析处理和聚类识别,建立了相关的目标函数,通过仿真验证其合理性,最终为舰船的辐射噪声分类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 舰船辐射噪声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