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治 陈春丽 何亚萍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主产区利益补偿上迈出实质步伐”,为破解粮食主产区面临的产粮多、经济弱、财政穷、环境紧等现实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导向。高标准农田建...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主产区利益补偿上迈出实质步伐”,为破解粮食主产区面临的产粮多、经济弱、财政穷、环境紧等现实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导向。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的政策抓手、机制载体,有利于实现粮食供需有效匹配、产销对接模式升级、生产投入转变、生产方式转型。未来应通过基础共建、产业联动、标准互认、品牌联营等,深入推进粮食产销区共建高标准农田。同时,注重在“全国一盘棋”原则下发挥两区优势、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高效结合、加强产销区资金和技术合作、健全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新思路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中叶 杨传宇 李治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政府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主产区利益补偿问题。当前,我国粮食产业面临产销区粮食供需矛盾加剧、经济发展差距加大、种粮收益不稳、主产区资源和环境压力激增等诸多压力与挑战,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创新补偿...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政府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主产区利益补偿问题。当前,我国粮食产业面临产销区粮食供需矛盾加剧、经济发展差距加大、种粮收益不稳、主产区资源和环境压力激增等诸多压力与挑战,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创新补偿思路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因此,在进一步拓展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利益补偿的新思路,要以公平、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各区域的共同富裕为导向,形成多维度补偿机制。在纵向上,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利益补偿机制,提高补偿资金使用效能,在横向上,制定各区域责任分担机制,积极探索新型产销区协作关系,建立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此外,还要综合考虑主产区发展的显性和隐性损失,通过做好用地文章、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粮食生态补偿机制等途径弥补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和粮食生产的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主产区 利益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铜山 张迪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34,共7页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内涵深刻,方式多样,是新时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应然选择和必由之路。积极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要克服小农户嬗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速度较慢,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动力不足,...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内涵深刻,方式多样,是新时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应然选择和必由之路。积极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要克服小农户嬗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速度较慢,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动力不足,小农户发展订单农业的比例较小等多种障碍;要认知小农户不愿意或无能力嬗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不了解现代农业政策或无能力改善自身经营条件,小农户和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的积极性均不高等多种成因;要采取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小农户发展订单农业意识并健全与企业的合作运行机制等多种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有机衔接 现实障碍 衔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粮食安全的喜与忧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宏岭 刘亚鑫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5,共3页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九连增",但是贫困山区与经济发达地区仍存在粮食安全不平衡问题,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本文通过对粮食安全层次的阐述,分析了影响我国山区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解析了城镇化给山区粮食安全带来的...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九连增",但是贫困山区与经济发达地区仍存在粮食安全不平衡问题,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本文通过对粮食安全层次的阐述,分析了影响我国山区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解析了城镇化给山区粮食安全带来的喜与忧,得出解决山区粮食安全问题,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并不足够,必须结合政府适当调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建设山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通过粮食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农业合作社与供销社相互提携发展等措施提高山区粮食安全层次,有效保障山区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山区 安全层次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进口大米的空间价格传递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松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2,164,共4页
2012年以来,国内稻米价格受进口大米价格影响较大。为探索进口大米价格在我国各地区的空间传递特征和过程,采用2013年3月5日至2014年3月5日的日度数据和2013年年度地区数据,运用两地区价格传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微观和宏观分析... 2012年以来,国内稻米价格受进口大米价格影响较大。为探索进口大米价格在我国各地区的空间传递特征和过程,采用2013年3月5日至2014年3月5日的日度数据和2013年年度地区数据,运用两地区价格传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微观和宏观分析。结果显示:1从微观上看,越南进口大米价格与国内稻米价格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和协整关系;从越南进口的低价大米对我国稻米价格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在时间上存在滞后特征,空间上存在由北向南逐渐衰减的趋势。2从宏观上看,越南进口大米价格与我国各地区大米价格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包括执行"适度进口"方针要考虑进口大米价格冲击、重点监测南方稻米市场、积极打击边境大米走私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大米 空间价格传递 空间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下我国粮食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104,共8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产业面临着“四大机遇”:新一代技术革命和数字化带来的粮食产业结构升级机遇,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需求多元化带来的粮食产业消费提质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粮食产业对外开放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产业面临着“四大机遇”:新一代技术革命和数字化带来的粮食产业结构升级机遇,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需求多元化带来的粮食产业消费提质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粮食产业对外开放机遇,内循环重塑外循环发展动力和外循环冲击内循环发展环境带来的粮食产业内外循环互动机遇。同时,我国粮食产业面临着“七大挑战”: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有待提升,粮食收储管理体制尚需完善,粮食运输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粮食加工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现代化粮食销售方式创新有限,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亟待健全,国际粮源供应存在不确定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产业的应对策略为:坚持和完善新时代国家粮食垂直储备制度,实施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网络体系,建立现代粮食产品销售体系,完善现代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健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特征探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段振文 张雪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18,共7页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监管部门的重视,风险特征有法律及合规性风险、政府信用风险、政策性风险、流动性风险、贷款集中度风险、结构性风险等六大类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风险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机制及模式 被引量:28
8
作者 康涌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43,共5页
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有助于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二者耦合发展的机制是市场的调节机制、政府的调控机制和文化的传导机制,在长期发展中,二者形成劳动主体耦合、劳动资料耦合、劳动对象耦合三种耦... 传统农耕文化精髓与现代农业的耦合发展,有助于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二者耦合发展的机制是市场的调节机制、政府的调控机制和文化的传导机制,在长期发展中,二者形成劳动主体耦合、劳动资料耦合、劳动对象耦合三种耦合发展模式,促进二者耦合发展的措施主要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精髓的宣传、保护、继承和创新,拓展农业多功能,发展休闲农业,打造农耕文化产业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耕文化精髓 现代农业 耦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