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材料在储能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余佳慧 贺珂 +3 位作者 李梦雨 杨志广 陈倩倩 范冰冰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80-2692,共13页
能源存储需求增长与环保重视促使高效可持续能源存储技术发展。金属有机框架(MOF)衍生材料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大比表面积、孔道规则且孔径可调,以及拓扑结构多样性和可裁剪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作电极材料、电催化剂、电池隔膜等储能... 能源存储需求增长与环保重视促使高效可持续能源存储技术发展。金属有机框架(MOF)衍生材料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大比表面积、孔道规则且孔径可调,以及拓扑结构多样性和可裁剪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作电极材料、电催化剂、电池隔膜等储能材料。通过使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合成不同类型的MOF材料,改变其结构,以提高能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常见的MOF衍生材料的种类及其在金属电池、锂硫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等储能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MOF衍生材料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其在未来能源存储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衍生材料 能源存储 结构调控 电化学性能 电极材料 电催化剂 电池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苯酐反应增容PA6/APP/BPS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张一可 程文喜 +6 位作者 苗蔚 曹远航 宋伟强 王金瑞 王韬 王宏森 安顺利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7,共6页
采用聚磷酸铵(APP)与溴代聚苯乙烯(BPS)作为阻燃剂,以四溴苯酐(TBPA)为反应型增容剂,与聚酰胺6(PA6)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PA6/APP/BPS/TBPA复合材料,并探究TBPA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垂直燃烧测试(UL94)及锥... 采用聚磷酸铵(APP)与溴代聚苯乙烯(BPS)作为阻燃剂,以四溴苯酐(TBPA)为反应型增容剂,与聚酰胺6(PA6)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PA6/APP/BPS/TBPA复合材料,并探究TBPA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垂直燃烧测试(UL94)及锥形量热仪测试数据结果表明,当TBPA质量分数达到或超过0.5%时,PA6复合材料的LOI值均可达到30%以上,同时满足UL94V-0级阻燃标准。此外,随着TBPA质量分数的增加,燃烧时CO产量增加,间接证明了TBPA有效增强了APP与BPS的阻燃效能。热失重结果显示,含有TBPA的PA6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在300℃以下基本不失重。力学性能测试显示,TBPA的加入降低了PA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小幅度提升其韧性。由此可见,TBPA在PA6/APP/BPS复合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增容作用,能提升复合材料的阻燃等级、热稳定性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聚酰胺6 溴代聚苯乙烯 聚磷酸铵 四溴苯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法制备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汤黎辉 肖长江 +1 位作者 周彬 栗正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66-171,共6页
区别于以往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多种制备技术的综述,本文聚焦于高温高压法制备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高温高压法通过提供高温和超高压条件,能有效解决材料致密性和金刚石石墨化问题。本文综述了高温高压法制备金刚石/铜复... 区别于以往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多种制备技术的综述,本文聚焦于高温高压法制备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高温高压法通过提供高温和超高压条件,能有效解决材料致密性和金刚石石墨化问题。本文综述了高温高压法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在烧结工艺、原料粒径、金刚石体积分数、金刚石表面镀覆和合金元素添加等方面的关键研究内容。高温高压法与熔渗法工艺的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金刚石与铜的界面结合问题,并为热量传递提供金刚石直连通道,极大提升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未来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的研究,以促进该领域中高温高压法制备工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金刚石/铜 复合材料 热导率 金刚石热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刚玉添加量对Al_(2)O_(3)-SiC-C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杜娟 李文凤 +3 位作者 郭会师 申天姿 石凯 曹骏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2,共5页
以再生刚玉(粒度为1~3、3~5 mm)、电熔白刚玉(粒度≤1 mm)、α-Al_(2)O_(3)微粉(粒度≤10μm)、鳞片石墨(粒度≤50μm)、碳化硅(粒度≤1 mm)为主要原料,硅粉(粒度≤74μm)为防氧化剂,残碳量约为45%(w)的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Al_(2... 以再生刚玉(粒度为1~3、3~5 mm)、电熔白刚玉(粒度≤1 mm)、α-Al_(2)O_(3)微粉(粒度≤10μm)、鳞片石墨(粒度≤50μm)、碳化硅(粒度≤1 mm)为主要原料,硅粉(粒度≤74μm)为防氧化剂,残碳量约为45%(w)的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Al_(2)O_(3)-SiC-C材料。研究了锆刚玉(AZ40)(粒度≤74μm)添加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3%、6%、9%、12%)对Al_(2)O_(3)-SiC-C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热处理后试样的断口形貌,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AZ40添加量的增加,试样的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耐压强度、高温抗折强度和常温抗折强度保持率均先升高后下降,显气孔率和氧化指数的变化规律则相反;2)当AZ40添加量增加至12%(w)时,试样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都低于未添加试样的,这说明在Al_(2)O_(3)-SiC-C材料中添加适量的AZ40,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抗热震性能和抗氧化性能;3)当AZ40添加量为3%(w)时,试样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刚玉 Al_(2)O_(3)-SiC-C 强度 抗热震性 抗氧化性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改性酚醛树脂微发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5
作者 刘聪 夏绍灵 +3 位作者 许纪贤 赵聪聪 郭升东 贾煜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6,共8页
以N-氨乙基哌嗪(AEP)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发泡剂B-AEP,并将其负载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成功制备出集成核、发泡、增强为一体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粒子(GO@B-AEP),采用一步法受限发泡制备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改性酚醛(GO/PF)微发泡复合... 以N-氨乙基哌嗪(AEP)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发泡剂B-AEP,并将其负载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成功制备出集成核、发泡、增强为一体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粒子(GO@B-AEP),采用一步法受限发泡制备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改性酚醛(GO/PF)微发泡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GO@B-AEP的结构;采用万用试验机和邵氏硬度计研究了GO添加量、表观密度以及发泡剂含量对GO/PF微发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对微孔结构与孔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GO添加量为0.4wt%时,GO/PF力学性能最佳,同时热稳定性最佳;当表观密度为1.0 g/cm^(3)时,泡孔质量最佳;当发泡剂含量为1.5wt%时,泡孔形状与尺寸较好,GO/PF微发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酚醛树脂复合材料 微发泡 增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混合粒径PcBN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肖长江 马金明 +8 位作者 陶宏均 张群飞 曹剑锋 李远 周世杰 唐昱霖 陈亚超 栗正新 董清妍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98,共6页
为提高高温高压制备的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复合材料的性能,以颗粒尺寸分别为0~0.5μm和0.5~1.0μm的混合粒径立方氮化硼(cBN)为原材料,Al-Ti-Al_(2)O_(3)为结合剂,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烧结制备PcBN复合材料,... 为提高高温高压制备的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复合材料的性能,以颗粒尺寸分别为0~0.5μm和0.5~1.0μm的混合粒径立方氮化硼(cBN)为原材料,Al-Ti-Al_(2)O_(3)为结合剂,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烧结制备PcBN复合材料,研究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对PcBN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碳纳米管后,PcBN和碳纳米管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碳纳米管以增强体的形式存在于复合材料内部;复合材料较致密,碳纳米管的添加使PcBN的相对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碳纳米管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PcBN的相对密度有最大值97.9%,同时PcBN有最大的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3892 HV和6.82 MPa·m^(1/2);当碳纳米管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PcBN有最大的抗弯强度和磨耗比,分别为584 MPa和6873。碳纳米管拔出和桥连作用提高了PcBN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立方氮化硼 混合粒径 碳纳米管 高温高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表面微图案结构成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裴云亮 姚煜 +2 位作者 邹文俊 彭进 宋旭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101,共15页
表面微图案结构成型技术作为实现材料表面纹理化并促进材料先进化、功能化的一种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制造中。根据材料应用领域的差异,表面微图案成型的主要方法包括热压花、化学蚀刻、电火花加工、光刻和3D打印。本文综述了不... 表面微图案结构成型技术作为实现材料表面纹理化并促进材料先进化、功能化的一种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制造中。根据材料应用领域的差异,表面微图案成型的主要方法包括热压花、化学蚀刻、电火花加工、光刻和3D打印。本文综述了不同表面微图案结构成型技术及制备表面纹理化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并列举其在光伏、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超精密制造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总结了不同表面微图案结构成型技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提出了实现材料表面纹理化和功能化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表面微图案结构的微加工技术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图案 热压花 蚀刻 电火花加工 光刻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辐射制冷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煜 付慧坛 +5 位作者 岳东钰 黄亚伟 黄正强 冯诗然 唐慆 付鹏程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7-185,共9页
在粮食仓储过程中,采用低温储粮技术可有效减少储藏环节的粮食损耗、保证粮食品质,对于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辐射制冷材料作为一种无能耗制冷新技术,通过将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到外太空而实现降温制冷,可以解决传统制冷方式带... 在粮食仓储过程中,采用低温储粮技术可有效减少储藏环节的粮食损耗、保证粮食品质,对于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辐射制冷材料作为一种无能耗制冷新技术,通过将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到外太空而实现降温制冷,可以解决传统制冷方式带来的高能耗、高化学需氧量排放等问题,将为低温储粮提供一种绿色环保新思路。阐述了聚合物基辐射制冷材料的工作原理、体系组成及筛选依据,根据结构特点对其进行了分类总结,分析了不同结构辐射制冷材料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为辐射制冷材料应用于粮仓建筑实现低温储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 聚合物 多层结构 孔洞结构 颗粒嵌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长金 吴洁 +3 位作者 涂文杰 董佳慧 李一龙 郑红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18-123,129,共7页
随着无线电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在便捷人们生活的同时所产生的电磁波也产生了严重的电磁污染问题。为了解决电磁污染问题,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是一种优异的电磁屏蔽材料,它可以通过填... 随着无线电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在便捷人们生活的同时所产生的电磁波也产生了严重的电磁污染问题。为了解决电磁污染问题,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是一种优异的电磁屏蔽材料,它可以通过填充填料与结构设计等方法满足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电磁屏蔽需求,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电磁屏蔽机理,概述了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中常用的制备方法,并重点介绍一些导电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果。最后,展望了导电高分子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结构设计 导电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在富氧环境下的高效抛光及其材料去除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帅伟 关春龙 +3 位作者 鲁云祥 易剑 江南 西村一仁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4-2103,共10页
金刚石独特的性能使其成为声、光、电、热等领域非常理想的应用材料,但其极低的材料去除率导致其加工时间极长,如何在保证抛光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抛光效率一直是金刚石加工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对常规环境与富氧环境下用金刚石砂轮抛光多... 金刚石独特的性能使其成为声、光、电、热等领域非常理想的应用材料,但其极低的材料去除率导致其加工时间极长,如何在保证抛光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抛光效率一直是金刚石加工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对常规环境与富氧环境下用金刚石砂轮抛光多晶金刚石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在富氧环境下材料的抛光去除率达2.29μm/h,是常规环境下抛光去除率0.25μm/h的9倍以上,且表面质量良好。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在30μm×30μm的测量范围内,富氧环境下抛光后的金刚石表面粗糙度Sa可达2 nm以下,SEM和TEM观测未发现明显的结构损伤。此外,借助XPS分析了金刚石抛光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去除机制,发现在抛光加工过程中,金刚石在机械作用下表面会发生从sp^(3)到sp^(2)结构的相变,形成的相变层在机械和氧气的作用下被去除。同时发现在富氧环境下,相变层可以更快地被去除,说明氧化在金刚石材料去除过程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抛光 富氧环境 材料去除率 去除机制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粒度对CA_(6)轻质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申天姿 李文凤 +3 位作者 郭会师 曹金金 侯永改 杜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50-2255,共6页
为研究Al_(2)O_(3)粒度对CA_(6)轻质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平均粒径分别为80、61、45和38μm的α-Al_(2)O_(3)为氧化铝源,以平均粒径为15μm的轻质碳酸钙为氧化钙源,采用发泡法结合原位烧成工艺,经1550℃保温5 h烧成后获得CA_... 为研究Al_(2)O_(3)粒度对CA_(6)轻质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平均粒径分别为80、61、45和38μm的α-Al_(2)O_(3)为氧化铝源,以平均粒径为15μm的轻质碳酸钙为氧化钙源,采用发泡法结合原位烧成工艺,经1550℃保温5 h烧成后获得CA_(6)轻质陶瓷材料,研究不同粒度的Al_(2)O_(3)原料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α-Al_(2)O_(3)粒度的减小,CA_(6)轻质陶瓷的线收缩率、体积密度和热导率逐渐变小,显气孔率增大,压缩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综合考虑,以平均粒径为45μm的α-Al_(2)O_(3)为氧化铝源所制试样的综合性能较佳,更能满足使用需求,其显气孔率、热导率和压缩强度分别为87.8%、0.149 W·m^(-1)·K^(-1)和0.2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_(6)轻质陶瓷材料 Al_(2)O_(3)粒度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压缩强度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AlC_(2)对PcBN材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马金明 肖长江 +8 位作者 陶宏均 张群飞 汤黎辉 曹剑锋 李远 周世杰 唐昱霖 陈亚超 栗正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以不同质量分数的Ti_(3)AlC_(2)为结合剂,在5.5 GPa、1450℃的条件下,制备整体式PcBN复合刀具材料,分析不同质量分数的Ti_(3)AlC_(2)对PcBN刀具材料的物相、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AlC_(2)在高温高压下会完全分解成... 以不同质量分数的Ti_(3)AlC_(2)为结合剂,在5.5 GPa、1450℃的条件下,制备整体式PcBN复合刀具材料,分析不同质量分数的Ti_(3)AlC_(2)对PcBN刀具材料的物相、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AlC_(2)在高温高压下会完全分解成TiC、Al-Ti合金,并与cBN反应生成AlN、TiB_(2)和TiC_(0.7)N_(0.3)等物相;TiC、AlN、TiB_(2)和TiC_(0.7)N_(0.3)均匀分布在cBN周围并与cBN紧密黏结在一起,从而提升PcBN的力学性能。当Ti_(3)AlC_(2)质量分数为25%时,PcBN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磨耗比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9%、592 MPa、6.87 MPa·m^(1/2)和7350;当Ti_(3)AlC_(2)质量分数为20%时,PcBN的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4786.7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立方氮化硼 Ti_(3)AlC_(2) 结合剂 高温高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莫来石对耐火材料抗Na_(2)CO_(3)熔体侵蚀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徐志刚 夏熠 慕熠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8-1964,共7页
化工废液中K^(+)、Na^(+)等碱离子的渗透及侵蚀是造成耐火材料损毁的主要原因,有效抑制碱液渗透有助于提高热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单纯降低气孔率会恶化其热震稳定性。本文研究了Na_(2)CO_(3)熔体对莫来石质耐火材料的润湿、侵蚀及渗... 化工废液中K^(+)、Na^(+)等碱离子的渗透及侵蚀是造成耐火材料损毁的主要原因,有效抑制碱液渗透有助于提高热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单纯降低气孔率会恶化其热震稳定性。本文研究了Na_(2)CO_(3)熔体对莫来石质耐火材料的润湿、侵蚀及渗透过程,从润湿性的角度探讨不同耐火材料抗碱液渗透的差异。分别以高纯烧结莫来石、电熔莫来石和普通烧结莫来石三种莫来石和红柱石、黏土为原料,通过机压成型、高温烧成制备莫来石质耐火材料。以Na_(2)CO_(3)为碱蚀熔剂,利用静态坩埚法在900℃下进行碱蚀试验,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方法,对碱蚀前后的坩埚试样进行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分析,研究碱熔剂对不同基体的润湿性。结果表明,所有莫来石质耐火材料试样均未发生破坏,表现出较优的抗侵蚀性。各组试样抗Na_(2)CO_(3)熔体渗透的能力不同,高纯烧结莫来石制备的试样具有最优的抗侵蚀和抗渗透能力,而电熔莫来石和普通烧结莫来石试样的抗渗透能力较差,这与Na_(2)CO_(3)熔体对它们的润湿难易程度有关。本试验从高温润湿性角度分析了不同耐火材料之间的抗碱蚀能力差异,为研究和生产具有优良抗侵蚀性能的铝硅系耐火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莫来石 Na_(2)CO_(3)熔体 润湿性 侵蚀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SiC晶须对原料预氧化SiC耐磨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郭会师 赵志强 +5 位作者 李文凤 高朝阳 贾晓东 刘应凡 陈凤华 桂阳海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37,共6页
以Si粉、活性炭、预氧化的SiC颗粒为原料,于埋炭条件下经1500℃保温3h烧制后,制备出了原位自生SiC晶须复合SiC耐磨材料,并研究了SiC晶须对原料预氧化SiC耐磨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这些性能和显微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原位自生SiC... 以Si粉、活性炭、预氧化的SiC颗粒为原料,于埋炭条件下经1500℃保温3h烧制后,制备出了原位自生SiC晶须复合SiC耐磨材料,并研究了SiC晶须对原料预氧化SiC耐磨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这些性能和显微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原位自生SiC晶须可提高SiC耐磨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并在Si粉和活性炭共同添加量为12 wt.%时改善效果较佳,对应试样的抗冲击强度和硬度分别为29.91 kJ·m^(-2)和98(HRB),磨耗比为4.49。这是因为原位自生的SiC晶须充填在SiC颗粒间的孔隙中,形成了均匀的网络结构,且其伴生的SiO_(2)和SiC原料预氧化的产物SiO_(2),均可与α-Al_(2)O_(3)添加剂反应生成莫来石,增强了晶须与基体间的结合力。当SiC耐磨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这些与基体结合较好的SiC晶须,可通过拔出、裂纹的偏转和桥联等途径改善SiC耐磨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晶须 预氧化 原位自生 SiC耐磨材料 力学性能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纳米WC-Co硬质合金的烧结方式和晶粒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家颖 赵志伟 +1 位作者 高子梅 江浩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3,共13页
WC-Co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硬度、强度、耐磨性等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相比于常规硬质合金,超细/纳米硬质合金的综合性能大大提升。制备超细/纳米硬质合金的关键在于抑制WC晶粒在烧结过程中的长大。本文从制备硬质合金的烧结方式... WC-Co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硬度、强度、耐磨性等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相比于常规硬质合金,超细/纳米硬质合金的综合性能大大提升。制备超细/纳米硬质合金的关键在于抑制WC晶粒在烧结过程中的长大。本文从制备硬质合金的烧结方式和晶粒抑制剂两个方面探讨了抑制WC晶粒生长的关键因素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常规烧结方式与快速烧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了不同烧结方式所制备硬质合金的晶粒尺寸与性能;介绍了其他增韧填料的抑制和增强作用、晶粒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和复合晶粒抑制剂的优势。最后对制备超细/纳米硬质合金的快速烧结方式以及复合晶粒抑制剂提出了展望。快速烧结方式可以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促进快速烧结方式的广泛应用;复合晶粒抑制剂的种类、添加方式等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纳米硬质合金 烧结方式 晶粒抑制剂 晶粒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制备PLA/PVAc/纳米ZnO复合膜及其性能
16
作者 王金瑞 程文喜 +5 位作者 罗德平 李金玲 苗蔚 张一可 王韬 宋伟强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1,62,共8页
为克服聚乳酸(PLA)在食品包装应用中力学性能不足和紫外线阻隔能力弱等问题,以PLA为基体、纳米氧化锌(ZnO)为填充剂、聚乙酸乙烯酯(PVAc)为相容剂,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安全无污染、低成本、综合性能优异的PLA/PVAc/纳米ZnO复合膜。同时制... 为克服聚乳酸(PLA)在食品包装应用中力学性能不足和紫外线阻隔能力弱等问题,以PLA为基体、纳米氧化锌(ZnO)为填充剂、聚乙酸乙烯酯(PVAc)为相容剂,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安全无污染、低成本、综合性能优异的PLA/PVAc/纳米ZnO复合膜。同时制备了纯PLA膜和PLA/纳米ZnO复合膜作对比。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显示,纳米ZnO的加入提高了PLA的结晶度,但PVAc的存在削弱了这种作用。热重分析结果显示,纳米ZnO在高温下催化PLA分子链热降解,导致PLA/纳米ZnO和PLA/PVAc/纳米ZnO复合膜的热稳定性下降。薄膜拉伸结果显示,ZnO-PVAc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LA的拉伸强度,ZnO-PVAc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膜的拉伸性能最佳。光线透光率结果显示,加入纳米ZnO与ZnO-PVAc后,复合薄膜的紫外光透过率下降,优于纯PLA薄膜。在草莓保鲜实验中,纯PLA膜及其复合膜的保鲜效果均优于市售保鲜膜,其中ZnO-PVAc质量分数为4%和6%时复合膜的保鲜效果更佳。将纳米ZnO与PLA复合,有助于拓宽PLA复合膜在食品领域的应用。PVAc的加入改善了纳米粒子在PLA基体中的分散性,PLA/PVAc/纳米ZnO复合膜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氧化锌 聚乙酸乙烯酯 溶液浇铸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颗粒表面处理对6066 Al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日初 毕豫 +1 位作者 黄伯云 张传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9-374,共6页
分别对SiC颗粒进行高温氧化、酸洗和高温氧化后再酸洗等表面处理,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SiC颗粒增强的6066Al基复合材料。金相显微照片、扫描电镜照片和室温拉伸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氧化和酸洗表面处理工艺能使SiC颗粒产生明显钝化,... 分别对SiC颗粒进行高温氧化、酸洗和高温氧化后再酸洗等表面处理,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SiC颗粒增强的6066Al基复合材料。金相显微照片、扫描电镜照片和室温拉伸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氧化和酸洗表面处理工艺能使SiC颗粒产生明显钝化,且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钝化效果提高,SiC颗粒分布更均匀;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σb和断裂韧性KIC提高,且酸洗态的性能优于相应氧化态的性能;6066Al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除与SiC颗粒分布的均匀程度有关外,还与颗粒的形状以及复合材料的界面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6 AL基复合材料 SIC颗粒 表面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耐磨材料颗粒级配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侯永改 李文凤 +3 位作者 郭会师 朱国朝 韦球 邹文俊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4-57,共4页
探讨了颗粒级配对低温烧成SiC耐磨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制品密度最大时三组分理想球状颗粒的级配组成是直径比D粗∶D中∶D细=4∶3∶1,质量比m粗∶m中∶m细=17∶7∶1,经过实验验证,颗粒级配的设计有利于确定综合性... 探讨了颗粒级配对低温烧成SiC耐磨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制品密度最大时三组分理想球状颗粒的级配组成是直径比D粗∶D中∶D细=4∶3∶1,质量比m粗∶m中∶m细=17∶7∶1,经过实验验证,颗粒级配的设计有利于确定综合性能较好的试样方案。通过对试样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分析表明,当在空气气氛中于1550℃下保温8h烧成,其最佳粒径组成为F46、F70、F180时,制备SiC耐磨材料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紧密堆积 颗粒级配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方 赵红雨 +2 位作者 赵海雷 崔巍 徐三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1-44,共4页
论述了2002年以来气凝胶材料新的制备方法和新的应用领域,重点综述了气凝胶在能源材料、光学材料、磁性材料等新材料方面的潜在应用,指出用无机盐合成气凝胶材料是今后气凝胶材料制备的发展方向,用有机基团修饰气凝胶二次粒子可以明显... 论述了2002年以来气凝胶材料新的制备方法和新的应用领域,重点综述了气凝胶在能源材料、光学材料、磁性材料等新材料方面的潜在应用,指出用无机盐合成气凝胶材料是今后气凝胶材料制备的发展方向,用有机基团修饰气凝胶二次粒子可以明显提高气凝胶材料的机械强度,从而拓宽了气凝胶的应用范围。最后指出了有关气凝胶新材料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合成 功能材料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耐磨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侯永改 张国锋 李文凤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SiC耐磨材料诸多制备方法的现状和进展,并指出无压烧结和反应烧结是目前SiC耐磨材料工业化制备最可行的方法。反应烧结法制备SiC耐磨材料工艺比较简单,可以适合多种规格、形状的产品制备,产品的密度比较大,而且由于制备...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SiC耐磨材料诸多制备方法的现状和进展,并指出无压烧结和反应烧结是目前SiC耐磨材料工业化制备最可行的方法。反应烧结法制备SiC耐磨材料工艺比较简单,可以适合多种规格、形状的产品制备,产品的密度比较大,而且由于制备时SiC的取向排列,使SiC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自润滑性能好,耐磨性好;无压烧结法通过添加不同的烧结助剂,可以在较低温度(约1850℃)下制备高密度SiC耐磨材料,而且通过今后对复合稀土氧化物烧结助剂的研究,还有望进一步降低SiC耐磨材料的制备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耐磨材料 无压烧结 反应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