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的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清浩 姚松 +5 位作者 徐恺 刘统 肖文宏 白兵勇 黄小群 肖治术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14,共9页
为促进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本研究于2015年4月—2018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陆生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了连续3年的调查。本次调查涉及62个红外相机位点,累积工作37923个有效相机日,共... 为促进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本研究于2015年4月—2018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陆生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了连续3年的调查。本次调查涉及62个红外相机位点,累积工作37923个有效相机日,共获得12040张独立有效照片,识别到动物12目26科54种,其中鸟类6目12科35种,兽类6目14科19种。灰头鸫(Turdus rubrocanus)、斑胸钩嘴鹛(Pomatorhinus hypoleucos)和蓝鹀(Latoucheornis siemsseni)为保护区新记录物种。保护区内有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和金雕(Aquila chrysaeto)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猕猴(Macaca mulatt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等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收录濒危物种(EN)有林麝1种,易危物种(VU)有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1种,近危物种(NT)有猪獾(Arctonyx collaris)1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极危物种(CR)有林麝1种,易危物种(VU)4种,近危物种(NT)10种。兽类中,野猪(Sus scrofa)、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和猪獾的相对多度指数和位点占有率均占据前三位;鸟类中,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的相对多度指数和位点占有率均较高。此外,人类活动和家畜放牧是内乡宝天曼保护区的主要人为干扰,同时发现生态旅游所圈养的猕猴发生逃逸,首次获得其在保护区内活动的图像记录。本研究完善了内乡宝天曼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为野生动物长期监测研究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生物多样性 保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与前景——基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强 刘晓静 +2 位作者 闫博 闫满玉 刘冰许 《养殖与饲料》 2022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名录》调整背景下,笔者对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野生动物栖息地被缩减和破坏,环境受...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名录》调整背景下,笔者对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野生动物栖息地被缩减和破坏,环境受到污染,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违禁猎捕行为等问题。提出了应采取分区重点保护,加大宣传力度,适时监测野生动物,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等措施,以期进一步有效、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方法及政策,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物种现状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法的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策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强 刘晓静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4期33-36,共4页
作者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经研究表明,动植物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建设良好、自然教育活动丰富是其优势所在;自然教育队伍不健全、缺乏品牌效应是其劣势;... 作者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经研究表明,动植物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建设良好、自然教育活动丰富是其优势所在;自然教育队伍不健全、缺乏品牌效应是其劣势;相关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等是其面临的机遇;保护与发展矛盾依旧存在、行业制度体系不完善、户外不安全因素多等挑战也必须高度重视。提出打造专业团队、加大宣传力度、研发精品课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各类保障等策略,以期为保护区自然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自然教育 SWOT分析 科普宣传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以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强 刘晓静 +1 位作者 李舒 姚松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期251-255,共5页
如何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让生态旅游更好地融合自然保护区,发挥最大化效益,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热门话题。以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保护区生态旅游方面存在区位交通便捷、前期开发基础较好... 如何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让生态旅游更好地融合自然保护区,发挥最大化效益,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热门话题。以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保护区生态旅游方面存在区位交通便捷、前期开发基础较好等优势;管理制度不完善、宣传营销手段单一是劣势;生态旅游是主流、受到重点扶持、制度标准日趋完善是机会;同时存在生态旅游易破坏环境、旅游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公共服务、环境教育、社区参与、营销推广、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6个方面的配套体系建设,探索了生态旅游圈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生态旅游强国战略来保障实施,以期有效传播环境保护理念、推动体制机制建设,探寻适度开发和最优发展路径,以确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生态文明价值得以实现。相关经验对于其他生态旅游目的地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智慧化建设 科普宣传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从波 王万里 +4 位作者 刘晓静 李丹丹 朱学灵 姚松 田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467-9470,共4页
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录(第1批)》、《中国红皮书》(第1册)和《河南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名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科属分布、区系特征、生活型及其与相邻自然保护区的相似度,并提出... 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录(第1批)》、《中国红皮书》(第1册)和《河南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名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科属分布、区系特征、生活型及其与相邻自然保护区的相似度,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育恢复措施。结果表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珍稀濒危植物达105种,隶属46科74属;区系特征呈现出明显的温带性质;生活型以落叶乔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与相邻保护区的相似度较低,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科属分布 生活型 区系特征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5个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从波 李丹丹 +4 位作者 刘晓静 王万里 朱学灵 姚松 赵艳丽 《福建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27-130,共4页
选取河南省自南向北5个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对其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科属分布、区系特征、相似度、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105种,与其它自然保护区相比,在科、属、种水平上均占绝对优势... 选取河南省自南向北5个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对其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科属分布、区系特征、相似度、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105种,与其它自然保护区相比,在科、属、种水平上均占绝对优势;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呈现出明显的温带性质;珍稀濒危植物与河南省其他相邻自然保护区相似度较低;资源利用方式多样,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是河南省珍稀濒危植物研究的重点区域和核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植物 区系特征 相似度 资源利用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宝天曼发现美丽独蒜兰
7
作者 余征遥 张会萍 王英艺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5年第1期88-90,共3页
2024年5月,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植物监测人员在保护区开展野外调查时,发现1种兰科植物美丽独蒜兰(Pleione pleionoides)。经查阅文献,确认美丽独蒜兰为河南省的植物新纪录。
关键词 兰科 美丽独蒜兰 河南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保护区狍的初步调查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统 姚松 +2 位作者 闫满玉 李舒 白兵勇 《养殖与饲料》 2023年第2期66-68,共3页
本文介绍河南内乡宝天曼保护区的地理概况,简述了运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狍的活动情况进行连续监测调查的情况。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系统分析了狍的形态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及面临的生存困境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本文介绍河南内乡宝天曼保护区的地理概况,简述了运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区内狍的活动情况进行连续监测调查的情况。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系统分析了狍的形态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及面临的生存困境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严格执行禁捕禁猎政策,加强野生动物种群动态监测和研究,开展保护区植被恢复与保护,科学管控生态旅游活动等,从而有效提高对狍的保护水平,促进保护区狍种群的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天曼保护区 初步调查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法的宝天曼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9
作者 张会萍 闫海磊 +3 位作者 张毅 唐博 王晓 王英艺 《绿色科技》 2025年第7期114-118,共5页
为深入研究宝天曼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综合分析宝天曼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果表明:宝天曼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具有自然景观优越、生态环境优良、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也存在宣传力度不... 为深入研究宝天曼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综合分析宝天曼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果表明:宝天曼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具有自然景观优越、生态环境优良、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也存在宣传力度不够、专业人才稀缺、基础设施不健全和地理位置偏僻的劣势,需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构建专业人才体系和加强多元产业融合等方面入手,以期为森林康养产业和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天曼 森林康养 SWOT分析法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兰科植物新纪录——直立山珊瑚
10
作者 张会萍 王英艺 +1 位作者 王晓 闫满玉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报道了河南省兰科植物新纪录直立山珊瑚(Galeola falconeri Hook.f.),该物种在形态上与毛萼山珊瑚(G.lindleyana(Hook.f.&Thomson)Rchb.f.)相近,主要区别在于直立山珊瑚茎褐色,花萼背面无龙骨状突起,唇瓣基部呈小囊状。直立山珊瑚... 报道了河南省兰科植物新纪录直立山珊瑚(Galeola falconeri Hook.f.),该物种在形态上与毛萼山珊瑚(G.lindleyana(Hook.f.&Thomson)Rchb.f.)相近,主要区别在于直立山珊瑚茎褐色,花萼背面无龙骨状突起,唇瓣基部呈小囊状。直立山珊瑚发现于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提供了物种的形态描述、彩色图片及地理分布。该物种的发现丰富了河南省兰科植物资源,为山珊瑚属植物的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新纪录 直立山珊瑚 兰科 山珊瑚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8种阔叶树木材密度的解剖学决定因素及其与叶性状的协同与权衡
11
作者 杭宇杰 陈志成 +5 位作者 王林 牛保亮 刘松松 于博 王晓 刘世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0,共9页
【目的】探究影响木材密度的解剖学机制,揭示茎叶解剖和生理性状的协同与权衡关系,有助于阐明不同树种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方法】选择宝天曼天然林中常见的8种落叶阔叶树,测定木材密度、木质部导管及纤维等解剖性状、叶片压力-... 【目的】探究影响木材密度的解剖学机制,揭示茎叶解剖和生理性状的协同与权衡关系,有助于阐明不同树种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方法】选择宝天曼天然林中常见的8种落叶阔叶树,测定木材密度、木质部导管及纤维等解剖性状、叶片压力-容积曲线参数等21个茎叶性状,探究决定木材密度的解剖学性状,分析茎叶性状的协同和权衡关系。【结果】1) 8个树种的木材密度与组成木质部的导管、薄壁组织和纤维组织这3大组织的比例都不相关,更多受到纤维细胞性状的影响。2)对木材密度影响最大的木质部性状是纤维细胞腔占横截面的比例,其次是纤维细胞壁占纤维细胞的比例、纤维细胞壁厚与腔直径比、纤维细胞壁厚度等性状。3)木材密度与叶片单叶面积、失膨压时相对含水量和弹性模量呈负相关。4)失膨压时相对含水量与导管水力直径、最大导管直径、平均导管直径、纤维细胞腔面积、纤维细胞腔直径呈正相关;与导管密度、纤维细胞壁厚与腔直径比、纤维细胞壁占横截面比例呈负相关。【结论】木材密度主要由纤维细胞性状决定,而非导管和薄壁组织性状;高的叶片忍耐失水能力耦合于致密的茎纤维细胞和木材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密度 功能性状 木质部解剖 纤维性状 失膨压时相对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系信号的宝天曼省级保护植物物种维持机制研究
12
作者 闫满玉 姚松 +2 位作者 白兵勇 刘统 齐光 《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26-31,共6页
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具有更多的相似性,谱系信号分析对生态位保守、物种共存机制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可计算双变量性状的D值法和EM-mantel方法,计算宝天曼保护区内省级重点保护被子植物不同生活型的谱系信... 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具有更多的相似性,谱系信号分析对生态位保守、物种共存机制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可计算双变量性状的D值法和EM-mantel方法,计算宝天曼保护区内省级重点保护被子植物不同生活型的谱系信号。结果显示:乔木型具有强烈的谱系信号,灌木和草本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分析表明:乔木型的主要致危机制是生境过滤,而灌木和草本型的主要致危机制为人为干扰;最后,对保护区植物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植物 谱系信号 物种共存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濮阳县黄河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齐 朱学灵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11期64-66,共3页
作为河南省湿地重要组成部分的濮阳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景观完整,是河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湿地之一。文章对保护区湿地保护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保护区进一步保护湿地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问题 对策 湿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三桠乌药对降雨减少后的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志成 陆海波 +3 位作者 刘晓静 刘畅 刘世荣 万贤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0-435,共6页
[目的]在宝天曼森林原位建立降水减少(截雨)样地后,样地内的三桠乌药出现了顶端枯死,本研究从水和碳的角度,探讨三桠乌药顶端枯死的原因。[方法]2013年4月在宝天曼锐齿栎林原位建立了3块截雨样地,在2014年生长季干旱时,采用压力室、低... [目的]在宝天曼森林原位建立降水减少(截雨)样地后,样地内的三桠乌药出现了顶端枯死,本研究从水和碳的角度,探讨三桠乌药顶端枯死的原因。[方法]2013年4月在宝天曼锐齿栎林原位建立了3块截雨样地,在2014年生长季干旱时,采用压力室、低压液流系统和蒽酮硫酸法测定了三桠乌药的水力系统特征和非结构性碳等指标。[结果]显示:(1)三桠乌药在截雨处理后出现了顶端枯死;三桠乌药最大导管长度约为60 cm,栓塞50%时的水势(P50)为-1.43 MPa,其木质部栓塞脆弱性较大。在截雨处理1年后生长季较干旱时,净光合速率、凌晨水势、中午水势显著低于对照,中午栓塞显著高于对照,且水力安全边际为负值。(2)三桠乌药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面积、导管直径、边材比导率、叶片比导率显著下降,Huber值、导管密度显著升高;而叶片、韧皮部、木质部3个器官的可溶性糖、淀粉、总非结构性碳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水力失衡是三桠乌药顶端枯死的主要原因,而蒸腾面积、水分输导系统等的变化表明三桠乌药在缺水环境下进行了一定的适应性调节,但这些调节不足以使三桠乌药在缺水情况下避免水力失衡而导致的顶端枯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失衡 碳饥饿 树木死亡 气孔调节 栓塞脆弱性 水力安全边际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闭度和种植密度对宝天曼天然锐齿栎林下苦荬菜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晓静 朱学灵 +2 位作者 姚松 田野 朱从波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2-296,共5页
利用野外控制试验的方法,开展不同郁闭度天然锐齿栎林下苦荬菜密度梯度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锐齿栎-苦荬菜的林菜复合经营体系中,锐齿栎林分郁闭度和苦荬菜种植密度对苦荬菜地径的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苦荬菜的株高、地上部分生物量和... 利用野外控制试验的方法,开展不同郁闭度天然锐齿栎林下苦荬菜密度梯度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锐齿栎-苦荬菜的林菜复合经营体系中,锐齿栎林分郁闭度和苦荬菜种植密度对苦荬菜地径的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苦荬菜的株高、地上部分生物量和产量;苦荬菜株高和单株生物量随着林分郁闭度和种植密度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但苦荬菜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郁闭度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在宝天曼地区,适宜在中低郁闭度锐齿栎林下推广种植苦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荬菜 郁闭度 种植密度 宝天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天曼马尾松和槲栎混交林的竞争关系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诗 海鑫 +5 位作者 史训旺 叶永忠 袁志良 房会普 刘晓静 王婷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5,共6页
选取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 hm2(100 m×100 m)的马尾松-槲栎混交林作为研究样地,对样地内所有林木(胸径≥1 cm)进行调查,并利用Hegyi竞争指数模型对马尾松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对象木马尾松大径级个体... 选取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 hm2(100 m×100 m)的马尾松-槲栎混交林作为研究样地,对样地内所有林木(胸径≥1 cm)进行调查,并利用Hegyi竞争指数模型对马尾松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对象木马尾松大径级个体较多,幼苗较少,个体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大逐渐增多,竞争木共1 581株,幼龄树较多,个体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大逐渐减少;对象木马尾松受到的种内竞争总强度(244.92)大于种间竞争总强度(176.10),且种内竞争强度随着径级的增大而增大,种间竞争强度随着径级的增大而减小;其他种类的竞争木对对象木马尾松产生的竞争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麻栎>槲栎>化香>栓皮栎>红皮云杉>小叶青冈>锐齿槲栎>山胡椒>槲树;对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进行函数回归拟合,二者符合指数函数关系CI=AeBD(P<0.01),此模型能很好的预测样地内马尾松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混交林 马尾松 槲栎 种内 种间 竞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火对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静 朱学灵 +1 位作者 田野 朱从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36-42,共7页
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采用时间序列代替空间序列的方法,对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地表火影响在不同时间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生物保育、积累营养物质、负离子提供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7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 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采用时间序列代替空间序列的方法,对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地表火影响在不同时间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生物保育、积累营养物质、负离子提供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7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地表火干扰造成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的价值在时间序列上依次为1年是24.95万元.hm-2,5年是11.68万元.hm-2,10年是4.91万元.hm-2,15年是0.68万元.hm-2;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量损失排序为保育土壤>涵养水源>病虫害防治>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生物保育,其中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两项的损失占总损失量的70%左右,这表明地表火主要影响宝天曼栎类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火干扰 宝天曼 栎类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损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氮磷化学计量比对灌丛化的响应及影响因素
18
作者 张宇 周国英 +6 位作者 闫满玉 牛保亮 代永贵 陈永哲 陈昊 杜宇皎 聂秀青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目的]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灌丛化的背景下,揭示灌丛化是否会改变高寒草甸土壤氮磷化学计量比(N∶P),并揭示灌丛化过程中影响土壤N∶P的调控因素。[方法]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区域的高寒草甸灌丛化区域,选取灌丛斑块、灌丛-草甸斑块、草甸... [目的]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灌丛化的背景下,揭示灌丛化是否会改变高寒草甸土壤氮磷化学计量比(N∶P),并揭示灌丛化过程中影响土壤N∶P的调控因素。[方法]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区域的高寒草甸灌丛化区域,选取灌丛斑块、灌丛-草甸斑块、草甸斑块,解析不同土壤深度的N∶P。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非线性拟合和方差分析等方法探究土壤N∶P的调控因素。[结果]土壤N∶P的变化范围为3.56±0.18到8.30±0.37。灌丛斑块、灌丛-草甸斑块、草甸斑块的N∶P在0~10cm、10~20cm、20~30cm、30~50 cm、50~70 cm、70~100 cm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N∶P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特性是决定土壤N∶P的重要因素。随着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磷的增加,土壤N∶P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土壤氮、土壤温度与土壤N∶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密度、土壤p H与土壤N∶P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湿度对土壤N∶P的解释量较低。土壤磷对土壤N∶P的影响不显著。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因素可以解释土壤N∶P总变异的85.49%,其中二者共同组合的解释量最高,占53.25%,土壤理化特性的单独解释量次之为33.97%。[结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土壤灌丛化并未显著改变不同深度土壤的N∶P,土壤N∶P受到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共同作用,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中高海拔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土壤养分循环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N∶P 高寒草甸 灌丛化 青藏高原 调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鸟类新纪录种——灰翅鸫(Turdus boulboul) 被引量:3
19
作者 姚松 闫满玉 +3 位作者 刘统 白兵勇 黄小群 肖治术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7-539,共3页
在整理2015—2018年的红外相机数据中,在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调查位点拍摄到了4组独立照片,经鉴定为灰翅鸫 ( Turdus boulboul ) ,雌鸟和雄鸟各有2次记录,并确认为河南省的鸟类新纪录物种。
关键词 灰翅鸫 河南省宝天曼 鸟类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鸟类新纪录—褐胸鹟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凯丽 杨康强 +4 位作者 闫满玉 邓天鹏 姚伦广 阮晓晖 梁子安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5-837,共3页
2019年5月29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观鸟活动时,发现1只雀形目鸟类,经查阅相关文献,最后确认其为褐胸鹟(Muscicapa muttui),系河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
关键词 河南省 新纪录 褐胸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