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适配体在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耀
李少珍
+4 位作者
游一
王珊
李志娟
胡骁飞
王方雨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食物中毒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由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频繁出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于食品中生物毒素的快速、高效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众多快速检测技术中,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新型识...
食物中毒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由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频繁出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于食品中生物毒素的快速、高效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众多快速检测技术中,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新型识别工具,适配体具有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制备成本低等明显优势,已被应用于食品中危害物质的识别检测。对适配体及其在各类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在生物毒素快速检测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生物毒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生致敏蛋白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胜男
孟继秋
+1 位作者
王珊
王耀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6,共3页
对花生中主要致敏蛋白及其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花生致敏蛋白检测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
致敏蛋白
免疫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烹饪处理对虾肉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王彦花
王成
+1 位作者
刘晓星
郭婷钰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6期55-59,63,共6页
为探究烹饪处理对虾肉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比较分析了5种烹饪处理(清蒸、水煮、油炸、烤制和微波)对虾肉的烹调损失率、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以及镉(Cd)、铬(Cr)、砷(As)、汞(Hg)、铅(Pb)5种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究烹饪处理对虾肉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比较分析了5种烹饪处理(清蒸、水煮、油炸、烤制和微波)对虾肉的烹调损失率、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以及镉(Cd)、铬(Cr)、砷(As)、汞(Hg)、铅(Pb)5种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炸后烹调损失率最高、水分含量最低,且活虾的烹调损失率低于冻虾,而水分含量高于冻虾;油炸后蛋白质含量最高,水煮和清蒸后最低,油炸、烤制及微波后脂肪含量升高而清蒸和水煮后降低,冻虾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活虾而脂肪含量低于活虾;油炸后Cd及Cr含量升高,其他4种烹饪处理变化不显著;清蒸后As含量最高而油炸后最低;5种烹饪处理后Pb含量及活虾Hg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结果表明,烹饪处理会降低虾肉的水分含量、提高蛋白质及脂肪含量,且对重金属含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饪处理
虾肉
品质
重金属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PLC-MS法测定高温胁迫前后玉米幼苗6种酚酸类化合物含量
被引量:
5
4
作者
任园宇
魏东伟
+1 位作者
孙武勇
谢娟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5-802,共8页
为研究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玉米幼苗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建立了同时测定6种酚酸化合物(没食子酸、咖啡酸、绿原酸、香草酸、丁香酸和阿魏酸)的三重四级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方法(HPLC-MS),并用于高温胁迫前后不同品种玉米幼苗酚...
为研究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玉米幼苗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建立了同时测定6种酚酸化合物(没食子酸、咖啡酸、绿原酸、香草酸、丁香酸和阿魏酸)的三重四级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方法(HPLC-MS),并用于高温胁迫前后不同品种玉米幼苗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检测。该方法选用Accucore C18色谱柱(150mm×2.1mm,2.6μm)进行分离,以0.1%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选择电喷雾离子源(ESI),在负离子扫描条件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6种酚酸类化合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种酚酸类化合物均可在5min内准确测定,且在50~3000ppb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值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以及加标回收率均符合分析要求。以所选6种酚酸化合物为参考,玉米幼苗体内鉴定出绿原酸、咖啡酸与阿魏酸3种酚酸。绿原酸含量最高,在93.47~408.69μg·g^-1之间;阿魏酸含量其次,在24.03~30.9μg·g^-1之间;咖啡酸含量较低,在9.96~15.67μg·g^-1之间。高温胁迫处理前后,不同品种玉米幼苗各酚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可能与其对高温胁迫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幼苗
酚酸
高效液相-质谱串联法
高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配体在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耀
李少珍
游一
王珊
李志娟
胡骁飞
王方雨
机构
河南
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河南
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
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河南安必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基金
河南省2016年财政预算项目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项目(142300413222)
+1 种基金
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3480062)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8B550001)
文摘
食物中毒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由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频繁出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于食品中生物毒素的快速、高效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众多快速检测技术中,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新型识别工具,适配体具有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制备成本低等明显优势,已被应用于食品中危害物质的识别检测。对适配体及其在各类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在生物毒素快速检测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适配体
生物毒素
检测
Keywords
Aptamer
Biotoxins
Detection
分类号
S859.8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生致敏蛋白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胜男
孟继秋
王珊
王耀
机构
三门峡海关
河南
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原料
河南
省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
河南安必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2218)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182300410038)
+4 种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82102110445,182102310230)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17IK284)
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PKLAI20170603)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8B550001)
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3480062)。
文摘
对花生中主要致敏蛋白及其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花生致敏蛋白检测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
致敏蛋白
免疫学检测
Keywords
peanut
allergenic proteins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烹饪处理对虾肉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王彦花
王成
刘晓星
郭婷钰
机构
郑州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州市食品安全快速
检测
重点实验室
河南安必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6期55-59,63,共6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2B550021)
郑州市科技局新兴产业研究开发计划项目(153PXXCY186)。
文摘
为探究烹饪处理对虾肉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比较分析了5种烹饪处理(清蒸、水煮、油炸、烤制和微波)对虾肉的烹调损失率、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以及镉(Cd)、铬(Cr)、砷(As)、汞(Hg)、铅(Pb)5种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炸后烹调损失率最高、水分含量最低,且活虾的烹调损失率低于冻虾,而水分含量高于冻虾;油炸后蛋白质含量最高,水煮和清蒸后最低,油炸、烤制及微波后脂肪含量升高而清蒸和水煮后降低,冻虾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活虾而脂肪含量低于活虾;油炸后Cd及Cr含量升高,其他4种烹饪处理变化不显著;清蒸后As含量最高而油炸后最低;5种烹饪处理后Pb含量及活虾Hg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结果表明,烹饪处理会降低虾肉的水分含量、提高蛋白质及脂肪含量,且对重金属含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烹饪处理
虾肉
品质
重金属含量
Keywords
cooking treatment
shrimp
quality
heavy metal content
分类号
Q58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LC-MS法测定高温胁迫前后玉米幼苗6种酚酸类化合物含量
被引量:
5
4
作者
任园宇
魏东伟
孙武勇
谢娟娟
机构
河南
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安必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5-802,共8页
基金
河南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类青年创新基金项目(KJCX2015A14)资助。
文摘
为研究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玉米幼苗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建立了同时测定6种酚酸化合物(没食子酸、咖啡酸、绿原酸、香草酸、丁香酸和阿魏酸)的三重四级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方法(HPLC-MS),并用于高温胁迫前后不同品种玉米幼苗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检测。该方法选用Accucore C18色谱柱(150mm×2.1mm,2.6μm)进行分离,以0.1%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选择电喷雾离子源(ESI),在负离子扫描条件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6种酚酸类化合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种酚酸类化合物均可在5min内准确测定,且在50~3000ppb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值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以及加标回收率均符合分析要求。以所选6种酚酸化合物为参考,玉米幼苗体内鉴定出绿原酸、咖啡酸与阿魏酸3种酚酸。绿原酸含量最高,在93.47~408.69μg·g^-1之间;阿魏酸含量其次,在24.03~30.9μg·g^-1之间;咖啡酸含量较低,在9.96~15.67μg·g^-1之间。高温胁迫处理前后,不同品种玉米幼苗各酚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可能与其对高温胁迫的敏感性有关。
关键词
玉米幼苗
酚酸
高效液相-质谱串联法
高温胁迫
Keywords
maize seedlings
phenolic aci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分类号
O657.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适配体在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王耀
李少珍
游一
王珊
李志娟
胡骁飞
王方雨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花生致敏蛋白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刘胜男
孟继秋
王珊
王耀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烹饪处理对虾肉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
王彦花
王成
刘晓星
郭婷钰
《农产品加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HPLC-MS法测定高温胁迫前后玉米幼苗6种酚酸类化合物含量
任园宇
魏东伟
孙武勇
谢娟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