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舞蹈动作模拟在采摘机械人动作训练中的应用
1
作者 陶璐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0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将舞蹈动作模拟技术应用于采摘机器人的技术方案,可以使采摘机器人具有更强的精准控制能力。通过实时求解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最优采摘姿势角度,能够更准确、高效地完成采摘任务,避免果实损坏或浪费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技... 提出了一种将舞蹈动作模拟技术应用于采摘机器人的技术方案,可以使采摘机器人具有更强的精准控制能力。通过实时求解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最优采摘姿势角度,能够更准确、高效地完成采摘任务,避免果实损坏或浪费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采摘机器人的性能,为未来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末端执行器 舞蹈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成长发展路径建构——基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郭丽萍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2-69,共8页
高职院校教师成长发展有着较好基础并面临着历史机遇期,但同时存在师德师风有待加强、职业倦怠有待化解、角色冲突有待破解、发展空间有待拓展和国际经验有待丰富的现实困境。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视角出发,高职院校教师是“四生职业系统... 高职院校教师成长发展有着较好基础并面临着历史机遇期,但同时存在师德师风有待加强、职业倦怠有待化解、角色冲突有待破解、发展空间有待拓展和国际经验有待丰富的现实困境。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视角出发,高职院校教师是“四生职业系统”的聚合体,遵循显性职业发展和隐性职业发展的“双轨合一”模型。基于此高职院校教师成长发展路径是:建构“内生—隐性”成长链路,完善高职院校教师内驱发展体系;建构“外生—显性”成长链路,优化高职院校教师服务保障模式;建构“旁生—隐性”成长链路,畅通高职院校教师上升发展通道;建构“同生—显性”成长链路,释放高职院校教师群体凝聚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发展 职业生涯 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智能融合”的多重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02-I0003,共2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程,二者的深度融合尤其是“智能融合”,为职业院校的育人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指出要通过人工智能和职业教育的融合,持续完善职业教...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程,二者的深度融合尤其是“智能融合”,为职业院校的育人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指出要通过人工智能和职业教育的融合,持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提升职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6月)一书,以现代信息技术的溢出效应为基础,探讨职业教育“智能融合”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二者“智能融合”的四重路径,为推动职业教育的“智慧变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现代信息技术 智能融合 虚拟现实技术 人工智能 职业院校 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困境、诉求与路径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丽萍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2,共7页
我国颁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为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提供了基准。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具有时代性、职业性和特殊性的特征,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是:职业技术与数字技术简单类同化,数字意识强但是行动力低;数字技术知技储备单一化... 我国颁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为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提供了基准。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具有时代性、职业性和特殊性的特征,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是:职业技术与数字技术简单类同化,数字意识强但是行动力低;数字技术知技储备单一化,数字化学业评价实践不均衡;数字化发展内驱力不足,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欠缺。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具有“四重”诉求:时代诉求——要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框架诉求——要以职业教育特殊性为聚向靶标;技术诉求——要探索基于体系的迭代升级;实践诉求——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认知,强化“数字认知―职业技能”的数字意识链路;优化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环境,紧密“数据平台—数字生态”的数字适应链条;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评价,健全“数据评价—专业发展”的数字教研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教师数字素养 教育数字化转型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场需求的饲料企业和高校育人协同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盼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2,共4页
随着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饲料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发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同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面临着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索基于市场需求的饲料企业和高校育人协同策略... 随着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饲料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发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同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面临着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索基于市场需求的饲料企业和高校育人协同策略,力求促进双方的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基于市场需求视角下饲料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以及人才培养视域下饲料企业与高校的内在关联,本文提出了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定制化饲料人才培养、产学研深度合作、人才就业与企业招聘对接,以及企业与高校实现师资共享等协同策略,希望相关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饲料企业的人才竞争力,推动高校育人模式的创新,最终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需求 饲料企业 高校 育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招幌的藩城堤巷商业招牌改造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乔晓伟 赵晗 汪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46-251,共6页
目的借鉴传统招幌的设计理念,通过改造实例来探索历史街区店招(商业招牌)改造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深入了解传统招幌的特点,分析长沙市藩城堤巷店招现状,总结现状中存在的不足。根据改造需求,首先梳理出店招改造的设计要素,其次从行... 目的借鉴传统招幌的设计理念,通过改造实例来探索历史街区店招(商业招牌)改造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深入了解传统招幌的特点,分析长沙市藩城堤巷店招现状,总结现状中存在的不足。根据改造需求,首先梳理出店招改造的设计要素,其次从行业相关的形态构成、质朴耐久的材料运用、单纯明快的色彩表达、醒目恰当的字体选择和夜间亮化的灯光处理这5个方面展开设计思路,最后对茶叶铺、餐馆、冷作坊、修锁铺和棉被加工铺这5家店招实施改造实践。结论通过对传统招幌设计思路的借鉴,完成了5家店招改造,将传统招幌设计思路应用于实际改造项目中,实现了传统招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传统招幌设计理念运用于现代招牌设计中,为历史街区的店招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 店招改造 传统招幌 历史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继红 孟雅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118,共12页
在我国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背景下,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加大创新投入是推进科技创新、保持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身优化发展的必然行为,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及... 在我国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背景下,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加大创新投入是推进科技创新、保持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身优化发展的必然行为,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及特性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DIB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提供的企业内部控制指数,利用2013—2021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性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呈现显著的抑制影响,但不同的内部控制行为对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2)相对来说,资产规模较低的中小企业,数字普惠金融会显著弱化内部控制对研发创新投入的抑制影响;(3)相对于国有企业,资产安全方面的内部控制行为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存在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内部控制 创新研发投入 数字普惠金融 产权性质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统文化在诚信社会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晓宇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77,共7页
诚信社会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而传统文化则在诚信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基于此,首先阐释了当代诚信社会建设的意义,继而聚焦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元素,从哲学、史学、文学三个维度对传统诚信文化进行剖析,比较传统诚信文... 诚信社会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而传统文化则在诚信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基于此,首先阐释了当代诚信社会建设的意义,继而聚焦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元素,从哲学、史学、文学三个维度对传统诚信文化进行剖析,比较传统诚信文化相对于当代诚信文化的差别,最终提出传统文化在当代诚信社会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诚信 诚信社会建设 创造性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大学生归乡就业创业策略
9
作者 李丙宇 李文君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2期180-182,共3页
新时代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不仅能为乡村振兴输送高素质人才,推动农村产业升级,还可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家乡的有机结合,促进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亦可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高素质人才 农村产业升级 就业创业 归乡 服务家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