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略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
王耀华
|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2
|
女干部如何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
孟彩云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3
|
从“文明国家”论到“帝国主义国家”论——论一战和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界对西方世界认知之转变 |
翁有为
陈旸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4
|
后威权时代高校师生关系困境的哲学透视及其重构 |
任东景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5
|
对马克思流通理论的新认识 |
崔向阳
|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6
|
美国价值观建设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启示 |
崔志胜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1
|
|
7
|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风格若干问题的思考 |
刘德定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8
|
均衡与非均衡: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探析 |
张群梅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9
|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之原因 |
林志友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0
|
后现代文本视域及其意义预期的无意识 |
朱荣英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1
|
社区对话:一种非均衡的博弈 |
卜万红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2
|
清王朝崩溃的政治学分析 |
林志友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4 |
1
|
|
13
|
论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
张玉玲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4
|
试析邓小平考察经济问题的政治角度 |
朱荣英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5
|
发展民营经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赵连文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6
|
试论1904~1936年我国私立中学体育教育 |
周志刚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7
|
和谐社会的政治学分析 |
欧健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7 |
0 |
|
18
|
毛泽东建党思想及其实践的显著特点 |
马树功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9
|
试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赵连文
|
《学习论坛》
|
2004 |
0 |
|
20
|
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创新研究 |
王利英
|
《河南社会科学》
|
2003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