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中央政府对黄河上游地区的统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以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为例
1
作者 张曦 申雨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9,共8页
为适应青海地区的特殊形势,统筹规划对西北及边疆区域的统治政策,雍正三年,清中央政府在平定和硕特蒙古部亲王罗卜藏丹津叛乱后,设置了西宁办事大臣一职,作为管理青海的最高军政长官,直至清末。这一统治制度的设置,对维护我国西部地区... 为适应青海地区的特殊形势,统筹规划对西北及边疆区域的统治政策,雍正三年,清中央政府在平定和硕特蒙古部亲王罗卜藏丹津叛乱后,设置了西宁办事大臣一职,作为管理青海的最高军政长官,直至清末。这一统治制度的设置,对维护我国西部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文章围绕西宁办事大臣设置前青海地区的历史背景与设置后的相关情况,试图展示在清中央政府的主导下,整合以西宁为中心的西北地区,有效强化多元一体大一统国家建设的历史成果,促进黄河流域的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中央政府 西宁办事大臣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河湟土司国家认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威 陆凝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54,共6页
明朝时期中央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在河湟地区实行以夷制夷、因俗而治的土司制度,推动国家权力不断向边疆延伸。中央王朝通过实行特有的治理模式、推动文化变迁、将土司辖区纳入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多种途径,不断强化河湟... 明朝时期中央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在河湟地区实行以夷制夷、因俗而治的土司制度,推动国家权力不断向边疆延伸。中央王朝通过实行特有的治理模式、推动文化变迁、将土司辖区纳入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多种途径,不断强化河湟土司对国家的认同。河湟土司面对强大的中央王朝及其先进的经济文化优势,再加之自身处于族群边缘的困境,于是主动融入中央王朝,忠君爱国,学习儒家文化,认同“国民”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土司 国家认同 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