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精选
1
作者 于跃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47-I0047,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画艺术用纸的分析
2
作者 杨波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31-I0032,共2页
版画是种独特的间接艺术,其从古朴、单一的木版画发展至当下品种丰富的版画,既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纸作为版画印刷的承载物,诞生以后就成为版画艺术创作、技术改良与传播中必不可少的媒介,纸的质量与特性直... 版画是种独特的间接艺术,其从古朴、单一的木版画发展至当下品种丰富的版画,既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纸作为版画印刷的承载物,诞生以后就成为版画艺术创作、技术改良与传播中必不可少的媒介,纸的质量与特性直接影响作品的表现力和保存价值。因此,对版画用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深入探讨版画用纸的历史沿革、分类及特性,为艺术家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纸张选择建议,同时为版画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历史沿革 艺术创作 用纸 特性 版画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画艺术在纸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融入
3
作者 杨波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31-I0032,共2页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创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不仅丰富了大众的文化体验,也在全球化语境中推动了本土文化的传播与再现。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油画艺术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表现力的经典艺术形式,正逐...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创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不仅丰富了大众的文化体验,也在全球化语境中推动了本土文化的传播与再现。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油画艺术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表现力的经典艺术形式,正逐步被融入纸质文创产品设计中。油画独特的色彩表现和质感层次,不仅能够赋予产品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能提升其艺术价值与视觉冲击力。然而,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巧妙融合油画艺术的传统元素,使之既保留原有的艺术特色,又能契合现代审美,成为设计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表现 质感层次 文化创意产业 本土文化 文化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坠子各流派的艺术特色
4
作者 项葵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11-112,共2页
河南坠子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之一。最初形成并主要流行于河南、安徽西北与山东西南的部分地区。由于地区不同,流传年代、师承关系不同,受当地民俗、方言的影响,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便逐渐形成了各自的艺术流派和艺术特色。这些... 河南坠子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之一。最初形成并主要流行于河南、安徽西北与山东西南的部分地区。由于地区不同,流传年代、师承关系不同,受当地民俗、方言的影响,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便逐渐形成了各自的艺术流派和艺术特色。这些流派的艺术特色,对河南坠子的发展和传播有着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坠子 流派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法原》原稿插图中的江南地域建筑设计与工法研究
5
作者 邰杰 尹赛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3,138,139,共9页
《营造法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建筑著作,也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的核心文献,《姚承祖营造法原图》作为《营造法原》的原稿插图具有重要的图像学价值。本文梳理了《营造法原》及其原稿插图出版的过程、原稿插图的特征和原稿插图的... 《营造法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建筑著作,也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的核心文献,《姚承祖营造法原图》作为《营造法原》的原稿插图具有重要的图像学价值。本文梳理了《营造法原》及其原稿插图出版的过程、原稿插图的特征和原稿插图的文献研究现状,并从原稿插图中的园林建筑设计思想和园林建筑工法技艺两方面来认识插图的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在设计思想方面,插图体现了布局连贯、动静结合的园林建筑整体空间谋划;“法”“式”并重的建筑营造;杂糅多样的建筑设计表达。在工法技艺方面,插图体现了大木作为主的匠作门类、尺度化与模数化的量度体系、江南地方性的营造术语。揭示出《营造法原》原稿插图的图像学价值,即对原书释读的补充以及凸显图像文献的设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原》 地域建筑设计 工法技艺 图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音乐档案建设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研究
6
作者 张志鹏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6,共5页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驱动下,音乐档案作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利用亟需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实地调研,系统梳理我国音乐档案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发现其存在资源分布不均、标准体系缺失、技术应用...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驱动下,音乐档案作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利用亟需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实地调研,系统梳理我国音乐档案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发现其存在资源分布不均、标准体系缺失、技术应用滞后、共享机制不完善等核心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标准规范服务优化”为核心的推进策略,强调跨机构协作、智能技术赋能、元数据标准化及开放共享机制构建,旨在为音乐档案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助力国家文化记忆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音乐档案 现状调查 资源整合 标准化建设 开放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典芭蕾舞审美观中诠释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冯百跃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87,共6页
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与芭蕾舞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古典芭蕾严格的科学训练方法,其民族民间舞蹈的大量动作元素与组合,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舞蹈人的编舞技法与创作理念都可以为艺术体操的发展腾飞开拓创新思路。从艺术体操的选材渗透着... 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与芭蕾舞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古典芭蕾严格的科学训练方法,其民族民间舞蹈的大量动作元素与组合,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舞蹈人的编舞技法与创作理念都可以为艺术体操的发展腾飞开拓创新思路。从艺术体操的选材渗透着古典芭蕾所要求的典雅身体观;艺术体操的身体动作练习借鉴了古典芭蕾的身体规训(规范训练)原则;节奏是艺术体操的灵魂,这是承袭舞蹈人的经验与观点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体操 科学训练 芭蕾舞 关系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青瓷艺术的发展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政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19,共3页
青瓷作为最早的瓷器在两宋进入鼎盛时期。这是宋代文化的闪光点的一面,随之而来的是宋之后青瓷的悄然远去。是什么使得青瓷陷入这种局面呢?笔者通过对青瓷在宋代的器形、釉色、釉质、工艺四个方面的考察,结合当时的社会状态进行分析,阐... 青瓷作为最早的瓷器在两宋进入鼎盛时期。这是宋代文化的闪光点的一面,随之而来的是宋之后青瓷的悄然远去。是什么使得青瓷陷入这种局面呢?笔者通过对青瓷在宋代的器形、釉色、釉质、工艺四个方面的考察,结合当时的社会状态进行分析,阐释青瓷命运的历史成因既是时代的选择,又是文化沉积的结果。历史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人类文化渗透力量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瓷 五大名窑 宋代文化 工艺美术 器形 釉色 釉质 陶瓷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胡俊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其艺术形态的内涵与本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爱与重视,许多教育研究者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这个领域。为了能更广泛、更深远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文章就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着... 民间美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其艺术形态的内涵与本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爱与重视,许多教育研究者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这个领域。为了能更广泛、更深远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文章就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着重分析了课程设置意义、教学方法等问题,力求探索出一套较为合理的、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民间美术课程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 民间美术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观:以“他者”眼光重构中国陶瓷史体系——兼论方李莉中国陶瓷史研究的艺术人类学视角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洪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231,共10页
以方李莉为代表的中国陶瓷史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以"他者"或"异文化"为研究方法策略,梳理其以当下陶瓷文明田野回望、还原古代中国陶瓷史旧观,以古代中国陶瓷的发散地反观原产地中国或汉族陶瓷的真实历史面貌,以宏观... 以方李莉为代表的中国陶瓷史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以"他者"或"异文化"为研究方法策略,梳理其以当下陶瓷文明田野回望、还原古代中国陶瓷史旧观,以古代中国陶瓷的发散地反观原产地中国或汉族陶瓷的真实历史面貌,以宏观整体的中国文化史、艺术史、社会史、思想史透视微观的中国陶瓷史实际的"反观性"方法论意涵,重建新的中国陶瓷史框架体系,开创了中国陶瓷史研究借重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前沿理论方法的新视野,具有典型的方法论意义。本文系统爬梳分析方李莉以艺术人类学视角重建中国陶瓷史框架体系的方法论优长及其局限,进而反思中国陶瓷史研究的方法论创新,以打造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艺术人类学 方法论 反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04,共2页
文章针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从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以及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
关键词 艺术设计 课程结构 教育 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手绘技能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06-107,共2页
随着电脑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设计领域,学生对电脑绘图软件日益熟悉,但对手绘设计则非常生疏和没有自信。文章通过分析手绘表现技能的重要性和特点,以及手绘技能与电脑设计在设计教学中的关系,论证了手绘技能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手绘技能 电脑设计 艺术设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入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西方艺术音乐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慧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0-152,共3页
西方音乐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产生、发展中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是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产物。西方音乐研究与民族音乐学中关于文化的研究是一致的,都主张对文化解释。因此,不论从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对象来看,西方音乐与民族音乐学已经有了... 西方音乐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产生、发展中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是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产物。西方音乐研究与民族音乐学中关于文化的研究是一致的,都主张对文化解释。因此,不论从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对象来看,西方音乐与民族音乐学已经有了交融,已进入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视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音乐 民族音乐学 仪式音乐 城市音乐 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再思考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迎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22-123,共2页
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迅猛发展,但是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文章从多角度剖析了我国设计教育的现状,深刻地感受到设计专业的改革迫在眉睫。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无疑对我国的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 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迅猛发展,但是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文章从多角度剖析了我国设计教育的现状,深刻地感受到设计专业的改革迫在眉睫。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无疑对我国的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使设计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改革,搭建起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教育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长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9-200,共2页
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艺术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格、文化素养、道德修养,有助于开发智力,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 功用 大学生 思想品格 文化素养 道德修养 智力 想象力 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意栖息到艺术生活——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发展取向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5,共4页
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产生是我国文化艺术生活的巨变,它以艺术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为基础,以时代审美特征为着眼点,顺时而发、顺势而立,必将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人类生活。它像一个标志,将社会文化生活分为两段:假如说之前的生活是以文学为... 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产生是我国文化艺术生活的巨变,它以艺术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为基础,以时代审美特征为着眼点,顺时而发、顺势而立,必将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人类生活。它像一个标志,将社会文化生活分为两段:假如说之前的生活是以文学为主导的"诗意地栖息",那么随着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产生,今后将是以艺术审美为主导的"艺术地生活"。这就给刚刚起步的这一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它的发展脉络与学术取向将是艺术学研究者首先关注的,本文就此作了粗略的展望,其核心是扩大本学科教育规模,拓展学科教育层次,落实具体措施,将艺术学普及作为主要发展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学科建设 发展 普及 学科升级 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韵生动——论民族声乐艺术的意境美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气韵"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中独特的命题。论文从这一美学范畴显示的人类情感深度具有的意境之美切入,探讨"气韵生动"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内涵和歌曲处理方法,从而总结出"气韵生动"的演唱之意境美,反映了... "气韵"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中独特的命题。论文从这一美学范畴显示的人类情感深度具有的意境之美切入,探讨"气韵生动"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内涵和歌曲处理方法,从而总结出"气韵生动"的演唱之意境美,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全宇宙、生命的关注,要求歌唱要蕴含丰富的宇宙感、人生感,还要努力超越自我,灵动于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韵生动 民族声乐 意境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入戏曲:新文艺人的改造——以20世纪50年代河南豫剧院三团为中心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宗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6-200,214,共6页
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建构起来的豫剧演员的主体队伍,包括几个来源,其中最主要是经过改造的旧艺人,以及由各文工团转而从事豫剧活动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新艺人的塑造,不仅是对旧艺人的思想与艺术改造,还包括那些在解放战... 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建构起来的豫剧演员的主体队伍,包括几个来源,其中最主要是经过改造的旧艺人,以及由各文工团转而从事豫剧活动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新艺人的塑造,不仅是对旧艺人的思想与艺术改造,还包括那些在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时期已服务于解放战争的年轻的党的文艺工作者。本文以河南豫剧院三团演职人员为例,分析新文艺工作者转变成地方戏探索尖兵的艰苦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20世纪50年代 戏改 艺人改造 河南豫剧院三团 戏曲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琵琶艺术教学模式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娴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90,共4页
文章就琵琶在高等艺术院校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心传口授的教学模式 。
关键词 琵琶 教学模式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艺术设计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8
20
作者 孟庆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4-105,共2页
长期以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教学,大多过于注重“授人以鱼”——基础技能的训练,而轻视“授之以渔”——创造能力的培养。21世纪创新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和主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重任。从人才需求出... 长期以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教学,大多过于注重“授人以鱼”——基础技能的训练,而轻视“授之以渔”——创造能力的培养。21世纪创新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和主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重任。从人才需求出发,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应从向学生传授应用性知识,提升到启迪、建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