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香芍颗粒对围绝经期患者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效果的影响
- 1
-
-
作者
王威
高亚乐
杜青青
王智璞
庞红利
陈勇
-
机构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8-583,共6页
-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5B320013)。
-
文摘
目的 观察香芍颗粒对围绝经期患者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麻醉与睡眠医学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120例,年龄45~5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CBT-I组(C组)和香芍颗粒联合CBT-I组(X组),每组60例。C组接受为期8周的CBT-I治疗;X组在C组基础上加用香芍颗粒治疗,每次1袋,每日3次,连续口服8周。记录治疗前、治疗后4、8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Kupperman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使用额贴式睡眠记录仪(UMindSleep)监测治疗前、治疗后2、4、8周的睡眠数据。记录治疗期间脱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8周两组PSQI评分、Kupperman评分、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4、8周两组睡眠总时间明显延长,睡眠效率、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占比明显增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浅睡眠占比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X组治疗后4、8周的PSQI评分、Kupperman评分、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4、8周睡眠总时间明显延长,睡眠效率、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占比明显增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浅睡眠占比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的脱落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胃肠道不适、治疗相关疲劳和短期焦虑加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香芍颗粒可改善围绝经期患者CBT-I期间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治疗期间的脱落率。
-
关键词
香芍颗粒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
围绝经期失眠
焦虑
抑郁
-
Keywords
Xiangshao granule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Perimenopausal insomnia
Anxiety
Depression
-
分类号
R271.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麻醉科医师在睡眠医学中的作为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威
陈勇
熊利泽
李启芳
-
机构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298,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麻醉质控中心青年基金项目(GP202105)。
-
文摘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睡眠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快节奏生活的到来,罹患睡眠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失眠作为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其病患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与此同时,睡眠医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我国睡眠医学发展迅速,已经由最初的睡眠实验室发展成为如今拥有5000多家的睡眠诊疗中心,虽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科整合度不高,对于顽固性失眠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等。由于医学学科分类越来越细,麻醉科医师目前多专注于事临床麻醉,虽局限于手术室,但在某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上,麻醉科医师却拥有先天优势,如针对顽固性失眠,麻醉科医师可利用熟练掌握的麻醉技术及麻醉药物帮助患者迅速纠正睡眠债务、斩断恶性循环;此外,由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星状神经节阻滞、针灸、麻醉睡眠、康复理疗等多种治疗方案构成的多模式睡眠治疗,为临床上经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失眠患者提供了有效、可靠的选择。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麻醉科医师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更广泛的领域有所作为。
-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麻醉科医师
睡眠医学中心
顽固性失眠
多模式睡眠治疗
-
Keywords
Sleep disorders
Anesthesiologists
Sleep medicine center
Intractable insomnia
Multimodal sleep therapy
-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