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患者压疮因素评估及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毛爱丽 关锐 丁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3期126-127,共2页
目的:降低或避免骨科住院患者的压疮率。方法:对282例骨科住院患者运用Braden评估表进行压疮因素评估,采取针对性二级护理对策。结果:202例患者压疮因素评估分值为13~15分,无一例发生压疮;72例患者压疮因素评估分值为12分,发生Ⅱ级压疮... 目的:降低或避免骨科住院患者的压疮率。方法:对282例骨科住院患者运用Braden评估表进行压疮因素评估,采取针对性二级护理对策。结果:202例患者压疮因素评估分值为13~15分,无一例发生压疮;72例患者压疮因素评估分值为12分,发生Ⅱ级压疮1例,经对症处理痊愈。结论:BRADEN量表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科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患者 压疮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卧起坐动作改良对躯干核心肌力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宋鑫鑫 黄昌林 王久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8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仰卧起坐训练及其改良动作在表面肌电检测方面的差异。方法 2015年5~8月随机选取某部新兵128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2人。A、B两组均采用传统仰卧起坐动作训练,但A组训练强度为35次/2 min,B组为70次/2 min;C、D... 目的探讨仰卧起坐训练及其改良动作在表面肌电检测方面的差异。方法 2015年5~8月随机选取某部新兵128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2人。A、B两组均采用传统仰卧起坐动作训练,但A组训练强度为35次/2 min,B组为70次/2 min;C、D组采用改良动作训练,C组训练强度为35次/2 min,D组为70次/2 min。于第2、4、6、8周末分批检测部分受试者腹部及腰背部肌肉表面肌电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血清指标,并对上述肌肉行MRI检查。结果第2、4周末各组RM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末C组竖脊肌RMS值高于A、B两组(P〈0.05),第8周时上述差异更为明显(P〈0.05);但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间点CK-MM及SOD水平高于A组(P〈0.05),低于D组(P〈0.05),但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显示在第2、4、6周时各组均未见阳性变化,第8周时可见B组1例腹直肌出现边界模糊的线状或片状影,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余各组未见阳性表现。结论仰卧起坐改良动作有助于保持躯干核心肌力平衡,减轻局部肌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起坐 表面肌电 核心肌力 肌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显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臭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臭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44例在康复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反跳"现象。结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传统治疗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骨不连行髓内钉固定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植骨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显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髓内钉固定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胫骨骨不连患者,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是采用髓内钉固定植骨治疗,对照组患者是采用钢板... 目的 探讨髓内钉固定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胫骨骨不连患者,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是采用髓内钉固定植骨治疗,对照组患者是采用钢板内固定植骨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有94.00%的患者恢复良好,对照组有80.00%的患者得以恢复,骨骼愈合上,研究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更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内钉固定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治疗效果比采用钢板内固定植骨治疗更理想,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固定植骨 钢板内固定植骨 胫骨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5
作者 毛爱丽 孟丽娜 +1 位作者 杜娟 赵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7期247-248,共2页
护理处于临床工作的最前沿,直接与患者接触,容易引发纠。当前医疗环境复杂造成医患之间不和谐的时间时有发生,探讨如何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护患关系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引流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6
作者 杨广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811-813,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负压引流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接受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所采取的引流手段,将其分为A组(n=44)与B组(n=44),A组予以高负... 目的分析研究负压引流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接受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所采取的引流手段,将其分为A组(n=44)与B组(n=44),A组予以高负压引流,B组予以低负压引流,对比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改变情况、失血量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术后1 d失血量以及血红蛋白改变值都明显高于B组(P<0.05),而两组术后3 d失血量以及血红蛋白改变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生神志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分别为5例、2例,经过治疗后都得到缓解。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负压引流治疗时,应该考虑患者红细胞积压以及术前血红蛋白等具体情况来确定负压引流压力,对老年患者应优先使用低负压引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引流 股骨颈骨折 关节置换术 失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红外线理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胜利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0期49-50,99,共3页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红外线理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方法分析本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对照组给予红外线物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仙灵骨葆胶囊3粒/次,2次/d;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肢体肿胀消...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红外线理疗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方法分析本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对照组给予红外线物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仙灵骨葆胶囊3粒/次,2次/d;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和骨痂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疼痛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和临床愈合时间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8d时的骨痂密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红外线治疗可缩短骨折患者肿胀、疼痛的消失时间,加速骨痂生长;促进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仙灵骨葆胶囊 红外线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与内外侧交叉穿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丰 郭春娜 +1 位作者 兰芳 杨广杰 《安徽医学》 2021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与内外侧交叉穿针治疗对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及伤口愈合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3例,根据患者自愿及随机对照原则,分为... 目的观察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与内外侧交叉穿针治疗对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及伤口愈合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3例,根据患者自愿及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组(观察组)38例和内外侧交叉穿针组(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骨筋膜室综合征、肘内翻、钉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治疗效果;以肘关节评分表(Flynn)评估术后3、6个月时两组患儿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携带角,并于术后6个月时评价两组患儿治疗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屈伸范围与携带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儿肘关节屈伸范围与携带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屈伸范围大于术后3个月(P<0.05),而对照组患儿肘关节屈伸范围和携带角均大于术后3个月(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儿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与内外侧交叉穿针治疗对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远期治疗效果相近,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速度更快,近期预后更优,无尺神经损伤风险,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小切口辅助内外侧穿针 内外侧交叉穿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周炳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后踝骨折患者7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则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以及愈...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后踝骨折患者7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则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以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67%,对照组为62.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86±1.65)周,对照组为(15.77±2.09)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449,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且患者骨折愈合较快,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后踝骨折 骨折愈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I-C置入术和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有 刘敏 +4 位作者 杨广杰 王永胜 周炳康 马航 郭庆功 《安徽医学》 2020年第9期1016-1021,共6页
目的对比新型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置入术和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6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颈椎前路... 目的对比新型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置入术和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6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中固定方式不同分为ROI-C组(35例,ROI-C置入固定)和对照组(41例,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指标,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以日本整形外科及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OI-C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透视次数和失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感染、血肿、神经损伤、食管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C组吞咽不适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JOA评分随着时间改变依次升高,VAS评分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JOA评分、VAS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I-C置入术、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MCSM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有助于恢复颈椎生理弧度与椎间隙高度,但前者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和出血量少、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低等优点,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脊髓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对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恢复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窦继元 郭娇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81-82,98,共3页
目的研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对膝骨关节炎(KOA)关节镜清理术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恢复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入住我院行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的KOA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 目的研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对膝骨关节炎(KOA)关节镜清理术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恢复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入住我院行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的KOA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疗程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阶段的疼痛程度[可视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功能恢复(Lysholm评分)以及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后第1、3、5及7d,观察组VAS测评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5及7d的Lysholm测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血清学指标(IL-6、TNF-α及hs-CRP)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用于KOA关节镜清理术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或与其能够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节镜清理术 桂枝芍药知母汤 术后疼痛 功能恢复 血清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炳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应用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应用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4.83±0.82)分低于对照组的(6.99±1.0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适宜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透明质酸钠 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健骨胶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爱国 樊芹英 +2 位作者 郑浩 杨广杰 周炳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探讨藤黄健骨胶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及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藤... 目的:探讨藤黄健骨胶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及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藤黄健骨胶囊。对比2组治疗前后股骨颈骨密度,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血钙、血磷、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股骨颈骨密度均增加,且观察组骨密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VAS与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VAS与ODI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钙、血磷、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钙及血磷虽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特异性ALP及BGP水平则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黄健骨胶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骨质疏松 藤黄健骨胶囊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保守治疗对急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直径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永胜 陈有 +2 位作者 杨广杰 倪文璐 胡玉藏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前后坐骨神经直径的改变,分析保守治疗对坐骨神经直径的影响。方法采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80例因急性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实施保守治疗的患者,使用B超测量来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两侧坐骨神经...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前后坐骨神经直径的改变,分析保守治疗对坐骨神经直径的影响。方法采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80例因急性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实施保守治疗的患者,使用B超测量来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两侧坐骨神经的直径和形态变化,判断保守治疗对坐骨神经直径的影响。结果患侧坐骨神经直径较健侧明显增粗(P<0.05)。保守治疗3月后较治疗前坐骨神经明显变细(P<0.05),治疗前后健侧坐骨神经的直径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急性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使坐骨神经形态学发生改变;保守治疗可通过减小坐骨神经直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保守治疗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S、DHS-B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远期疗效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广杰 陈有 王永胜 《罕少疾病杂志》 2020年第2期62-63,110,共3页
目的分析空心加压螺钉(CCS)、动力髋螺钉螺旋刀片(DHS-B)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远期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空心加压螺钉(CCS)、动力髋螺钉螺旋刀片(DHS-B)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远期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CCS治疗,观察组采用DHS-B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结论 CCS、DHS-B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相当,CCS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DHS-B远期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CCS DHS-B 近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对比IMN与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东辉 刘爱国 王柯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235-1236,1228,共3页
目的:对比交锁髓内钉(Intramedullary Nail,IMN)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87例胫骨中下段骨折... 目的:对比交锁髓内钉(Intramedullary Nail,IMN)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87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IMN)和观察组(n=41,MIPPO)。分析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中,与IMN相比,MIPPO临床疗效更好,能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N MIPPO 胫骨中下段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柯 陈永 +1 位作者 张自然 郑四化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研究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21年7月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对照组采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 目的:研究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21年7月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对照组采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观察组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ACCF)。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脊髓功能(JOA评分)、疼痛程度(VAS量表)、颈椎生理曲度和Cobb角。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后JOA评分均有提高,VAS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JOA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及颈椎Cobb角均有增大,且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及颈椎Cobb角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ACCF相比于ACDF更能有效减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增强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管狭窄并发马尾神经冗余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
18
作者 邢可 刘怡 +1 位作者 张梦瑶 郭庆功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椎管狭窄并发马尾神经冗余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马尾神经冗余征发生的风险模型。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25例50岁以上、结合门诊体检及MRI检查诊断为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其中106例患者的腰椎椎管狭窄伴马尾神经冗余(试验组... 目的分析腰椎椎管狭窄并发马尾神经冗余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马尾神经冗余征发生的风险模型。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25例50岁以上、结合门诊体检及MRI检查诊断为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其中106例患者的腰椎椎管狭窄伴马尾神经冗余(试验组),119例患者的腰椎椎管狭窄不伴马尾神经冗余(对照组)。对患者基本特征资料及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马尾神经冗余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椎间孔、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对RNRs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性别、年龄、病史、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腰椎高度、椎间孔和侧隐窝是否狭窄与马尾神经冗余的形成有关(P均<0.05);BMI、腰椎前凸角度、最狭窄处所处位置和狭窄类型与马尾神经冗余的形成不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椎管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椎间孔狭窄与马尾神经冗余的形成相关(P均<0.05)。风险预测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 P=11.937+1.107×椎间孔-0.138×矢状径-0.159×横径-0.046×节段长度。ROC曲线分析发现,椎间孔、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联合预测马尾神经冗余征形成的AUC为0.779,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95%CI为0.719~0.840,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77%。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均<0.05)。结论椎管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和腰椎椎间孔狭窄是腰椎椎管狭窄并发马尾神经冗余征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椎管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越短、椎间孔狭窄越明显,腰椎椎管狭窄患者越容易出现马尾神经冗余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神经冗余征 腰椎椎管狭窄 危险因素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王永胜 高楗勃 +2 位作者 解文全 孙宇寰 杨广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42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42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治疗疗效及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前、术后6个月HS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行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较好,具有出血少、疼痛程度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微创手术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放置横连杆与放置横连杆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20
作者 王永胜 陈有 +1 位作者 卢彦肖 杨广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目的比较未放置横连杆与放置横连杆的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院脊柱外科收治的90例患有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且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其... 目的比较未放置横连杆与放置横连杆的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院脊柱外科收治的90例患有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且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其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为未放置横连杆组,对照组为放置横连杆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内固定费用、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JOA评分及椎间融合率,评价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内固定费用及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未放置横连杆和放置横连杆的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内固定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方面,未放置横连杆的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未放置横连杆的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